內容摘要 高中生普遍存在對作文的畏懼心理,究其原因與教師的糾錯教學模式有很大關系。教師不能做“難侍候的婆婆”,也不能老是做“醫生”,而要做“園丁” 發揮正能量。一個成功的“園丁”,絕不會把過多的精力用于糾纏那些枯黃的葉子,只會把滿腔的熱情投注到生機勃勃的新芽上。
關鍵詞 作文教學 評講 正能量 評優法
“吾國少年讀書者固少,讀書而能文者又加少焉。”在作文教學中,少、慢、差、費的情況更為嚴重。究其根源,在于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對作文的厭煩乃至畏懼心理。
《情感智商》中兩位游泳教練給我們很深的啟示。潘偉同學從小喜歡游泳但未受過正規訓練。上初中時,他參加了學校游泳集訓隊,剛開始時,一位老師批評他:“你什么都不對,完全沒有一點基本素質,你得將一切忘掉,重新開始學。”這位老師說的都是實話,但潘偉的熱情從此一落千丈,差點退出訓練隊。不久,換了一位老師,他鼓勵潘偉:“你的姿勢雖然不夠標準,但你的水感特別好,學游泳的人需要這一點,其他都好訓練。你只要多花一點兒功夫,速度馬上就可以趕上其他同學。”這話給了潘偉莫大的鼓勵,情緒立即高昂起來,終于成為游泳健將。同樣的意思,換了一種說法,效果便截然不同。這就是正能量的威力。
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遵循著“審題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作文評講”的套路。在評講中,側重于存在問題的羅列。這是一種“糾謬法”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批改,是不厭其煩地圈出錯別字,畫出病句,訂正標點,指出篇章結構、審題立意等方面的問題。至于學生習作中的優點,僅僅作為點綴,一帶而過。學生憋了半天,好容易憋出一篇作文來,又讓老師畫了大堆的紅杠子,批了些“偏題”“中心不突出”之類的評語。這一次是這樣,下一次還是這樣,學生總摸不到什么門道。這樣下去,學生對作文哪能不怕。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能做“難侍候的婆婆”,也不能老是做“醫生”,而要做“園丁” 發揮正能量。一個成功的“園丁”,絕不會把過多的精力用于糾纏那些枯黃的葉子,只會把滿腔的熱情投注到生機勃勃的新芽上。
據統計,那些愛上作文課并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90%是因為受到老師表揚而興致勃發熱愛寫作的,只有10%的學生,是屬于受到老師的合理批評后,自我激勵而奮發進取的。由此可見,要想大面積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就應以表揚為主。據心理學家們分析,缺乏肯定與鼓勵的批評,會使人情緒低落,而情緒低落會影響人們的行為。一個人情緒越低,便越少把注意力投注到所要從事的事情上,任務也就完成得越糟糕,這樣,就會進一步產生無能力感,陷入更為低落的情緒中。若此時有一句鼓勵的話,便會使人重新估價自己的能力與信心,重新審視注意所要完成的任務,情緒狀態會提升,人體會激發分泌激素,使整個大腦的神經活動水平提高,從而更好地完成任務。
茅盾成為一代文學大師,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他少年時代國文老師的誘導勉勵,當起過不容低估的作用。少年茅盾寫《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論》,老師在評語中寫道:“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作《秦始皇漢高祖隋文帝論》,老師在評語中說:“目光如炬,筆銳似劍,洋洋千言,宛如水銀泄地,無孔不入。”在另外幾篇文章中,老師在評語中褒揚矛盾說:“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學能深造,前程遠大,未可限量。”可以想象,這樣熱情如火的評語,對少年矛盾有著怎樣的鼓舞和催進作用。作家李敖在談到自己的學校生活時曾說過,語文老師“在作文上批‘意短情長,允稱佳作’,給我很大的鼓勵”。而我們許多語文教師,吝于鼓勵,長于批評,立意不高,審題不最優;詳略失當,思路混亂;材料不典型……一盆又一盆潑涼水,學生的寫作情緒哪里來?寫作興趣又怎樣產生?
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學,應當不斷地給學生以成就感,讓學生每寫一篇文章,都感到有所獲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從而提高作文熱情,激發作文興趣,養成寫作愛好;不待老師講,自覺寫出文章,不待老師改,自能改文章。為達此目的,我們必須揚棄“糾謬法”,實施“評優法”,充分發揮正能量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你要改變一個人而又不冒犯或引起反感,那么鼓勵將是一劑最佳配方,它使你要對方做的事,好像很容易做到。正能量“評優法”與“糾謬法”的最大不同點,在于指導思想的相異。后者生怕學生看不到自身作文的不足,以為教師的“糾謬”能夠立即化為學生的能力,必須點點滴滴指出才安心,忽視了作文本身的漸進性、實踐性、自悟性、綜合性、整體性、模糊性、差異性和獨創性,忽視了作文主體的主觀情緒;前者則用鼓勵的方法有效地引導、改變學生的情緒狀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讓他們始終希望在胸,豪情滿懷,動力不減。
具體地說,在作文批改總的指導思想上,以發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為主。這些閃光點,或以約定俗成的符號標出,或以眉批的形式,用褒揚、贊嘆的語句點出。篇末的總評,也應以肯定、贊揚為主,即使要進行批評,也應先肯定成績,或寓批評于鼓勵之中,或于批評之后給予勉勵。在評分上,教師也不應吝惜,基本達標即打高分,符合要求就打滿分。對于寫作基礎比較差的同學,更應有意識地放寬要求,稍有進步,便及時肯定,及時表揚。對學生作文中的錯別字、語病或書寫馬虎的現象,教師要堅決扣分,更要深表惋惜,動之以情,滿腔熱忱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表達習慣。在作文的評講上,教師可將每篇作文的優點分門別類,一一提出表揚。表揚應一一點名,特別精彩的段落應打在多媒體上在全班欣賞,以激發學生的榮譽心,上進心。盡量做到讓同學都有多次受表揚的機會。對于存在的問題,只是順帶點出,引起學生的注意。作文講評后,如果有積極性的同學,想重寫一遍,教師更應保護這種積極性,給予更加細致的批改指導。
教師的職責在于傳道、授業、解惑,在于發展、健全全體學生。為此,教師必須收斂自己不合教育教學規律的個性,改為有助學生進步的習慣,不要一片愛心卻贏得學生的厭煩與反感,不要讓學生多年后才體會到你的一片苦心。學生是一輛上坡的車,一艘逆流的船,一只霧中的脆弱小鳥,需要教師的熱情鼓勵,耐心引導,悉心呵護。在批改評講作文時教師應拋棄積習陳規,發揮正能量實施“評優法”。
王曉永
[發揮正能量在評講作文中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1.文言文中的詞
2.畢業論文中期總結
7.地理試卷評講教案
8.交流的重要性名言
9.
10.論文中的個人簡歷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