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環節 年級: 八年級語文導學案 課題:背影
備課人: 備課時間: 月 日 學科組長簽字:
第 2 教時
1.創設情境
2.出示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3. 自主學習
4.小組合作、展示匯報
5.精講質疑、鞏固訓練
6.師生探究
7.課堂小結
8.訓練檢測
9.反思
一、學習目標 :
1、 熟讀課文,找出四次寫背影的文段,感受父對子愛。
2、 找出四次寫流淚的文段,感受子對父的愛。
3、找出寫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感受平淡之中見真情的語言特點。
二、重點:找出四次寫背影的文段,感受父對子愛。
三、難點:品味樸實無華的語言,體會深情無限的意蘊。
四、自主學習內容
1、 讀完這篇散文之后,你覺得作者是通過選取什么角度來表達“父愛”這一主題的?
2、 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幾次寫到“背影”? 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本文作者流了幾次淚?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法指導
1、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全文的脈絡。
2、學生朗讀,圍繞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等描寫進行圈點批注,同桌交流
3、自己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交流并將小組交流的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五、探究交流
1、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誰不愛自己的父親,用那火熱的赤子之心。在這篇文章中父親是那樣愛兒子,兒子又是那樣的關愛父親,這是一種交互的愛。請你從字里行間尋找愛,說一說哪些詞語真切地表達了兒子對父親的愛。
1、閱覽全文,用橫線直接畫出。
2、重點關注兩個“自然”。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在發之于外。)
六、訓練檢測: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著上面,兩腳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 )了。
5.文中括號內應填入的動詞恰當的是( )
A.吊 縮 拉 來 B.攀 勾 攙 疏
C.攀 縮 攙 來 D.吊 勾 扶 攙
6.作者著力刻畫了父親怎樣一個“背影”?
7.全文以“背影”為主線,組織了全篇結構!氨秤啊痹谖恼轮谐霈F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語段中出現的“背影”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開頭點題,引起下文,略寫。(第一次)( )
(2)對“背影”的動態進行補充,深化主題,略寫。(第二次)( )
(3)集中刻畫,把情節推向高潮,詳寫。(第三次)( )
(4)照應開頭,引人回味,增加感情的深度。(第四次)( )
8.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9.結合文段談一談,當面臨與父親的一次較長久的離別時,你是否會流下眼淚。
張雨晴
[背影第2課時導學案 (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