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薛家河九年制學校《作業設計研究》課題組
從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作業內容枯燥、乏味,毫無興趣,完全在教師的監督和逼迫下,才勉強為之,一旦離開教師的約束,立即逃避。他們覺得作業是教師硬逼著干的事,玩才是他們感興趣的。從學生的抱怨中可以看出我們的作業布置已經出現了問題,量的繁多及形式的單一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再來看看學生學習動機,不難發現,有些學生做作業的理由很簡單:“這是老師的要求。”學生這樣的心理現象,主要是由于缺乏學習動機和教師布置作業的單一造成的。怎樣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能學習好,又能不枯燥乏味呢?作為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差異,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通過不同作業的訓練引導他們吸取、探究知識。我們學校依此為研究點,著力通過層次作業這一有效形式解決這一難題,承認學生發展存在著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都獲得發展。
傳統的作業布置方式致使好學生“吃不飽”,學習困難的學生則“吃不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嘗試“以人為本本、因材施教、以練促學”的分層次布置作業的方式,積極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把作業分成基本過關題、綜合運用題、合作探究題、拔高拓展題四類,學習困難的學生只做基本題,讓這些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中間學生要求基本過關題、合作探究題,保證全體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優秀生在做好基礎題和合作探究后再加一至二道拔高拓展題,即富于挑戰性的難題,為他們提供深層次的思維機會。
分層次布置作業的關鍵是分層次批改的問題,只布置不批改是徒勞,但作業的形式太多傳統的集中批改和講評已沒有多大意義了。為此,我們學校出臺了“面批”、“分層批改”制度,由于學生人數少我們要求各學科作業必須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面對面批改、分層次批改。只有相應的分層批改才能達到督促落實、幫助學生提高的目的。我們將作業批改分為兩個層次,首先由教師對班上的若干學生進行當面批改,并傳授批改注意事項,然后讓這些學生回到班上,分頭對其余學生的作業進行下一層次的當面批改,并做好批改記錄,可以按如下程序進行操作:
1、分配批改任務。
可采取明主競爭的機制選定批改學生(從課堂表現、知識掌握、認真負責程度等),然后分配批改任務。
2、教師先行面批。
在每次作業批改之前,教師可以與承擔批改任務的學生一起,針對待批作業的實際情況,找出批改的重點和注意事項,然后,教師對承擔批改任務和學生逐個當面批改作業,給他們做出批改示范,對首先承擔批改任務的學生,教師還要同時告之批改作業的目的,任務和一般規則,如注重解題過程的評價,批語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與被批改學生協商時態度要誠懇等。
3、分組面批,做好記錄。
承擔批改任務的學生,經過老師的當面批改和指導,相當于對自己的作業進行了一次認真反思,也明確了正確答案和批改方法,回到班上,就可以針對自己的批改對象進行另一種層次的當面批改,當發現錯誤時要同作業主人一起分析錯因,及時加以糾正。
4、了解情況,進行講評。
在前一次作業全部改完之后,教師把學生面批的作業全部收齊,查看批改情況,查看作業批改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在下一次課堂教學時,要做簡要總結和講評,當作業出現新穎解法或典型錯誤時,并做些重點分析。
5、發現問題針對解決。
這樣持之以恒我們會發現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多數作業馬虎,解題錯誤率高,錯了又不去訂正。對此我們采取“先扶后放”、“情感激勵”的辦法,熱心輔導,在他能逐漸獨立訂正后放手,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整體成績會有所提高。
通過作業分層布置和分層批改,使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感和成就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人人學有所獲的目標。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教學質量自然得到提高。
高飛
[作業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1.
3.廣告設計論文
4.課程設計論文
7.設計管理論文
10.室內設計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