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服務意識,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德育論文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堅守你的崗位。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才,不妨做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為何不做一條小溪為孕育我們的餓大地捧上香甜的甘露。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何不傳承愛崗敬業的精神,在三尺講臺做出自己的成績呢!
在這次正風肅紀作風建設活動中,我深刻認識到,只有真正強化意識,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我的事業才能蒸蒸日上,我的教學技能才能日趨成熟,我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為了這個“教育夢”,我將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成為傳遞知識的使者,成為文化先鋒的領航者。
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職業只有增強服務意識,才能受人尊重,人人敬仰。在商業領域,把客戶看作是“上帝”。現在,許多行業都在講服務,有了服務意識,服務質量才能明顯提高。因此,教師有必要樹立服務意識,爭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就是凡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重心。在教學上,從不盲目攀比,不做表面文章,不追求大而全,恪守“教學為先,做人為本”的原則,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人,而不僅僅是優秀的學生。這就要求我,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會把課本上的知識搬移到試卷上,也要學會把生活上的常識運用到學習過程中,再把學校學到的知識轉移到實踐上。俗話說“死去活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讓“書呆子”遠離我的課堂,讓知識的創造者,思維的碰撞者,興趣的踐行者,在我的課堂上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有言曰: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無論課改怎樣改變,我的心不改變;堅持“打基礎,抓質量”,是我的首要任務。憑借日益走高的成績和日趨穩定的教學風格,在學生心目中,創出自己的品牌。
教師不僅教書,也需育人。高中階段的德育必須正確切入,突出重點,通過各種有效的精神引領和德育活動,幫助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基本公民素養的獨立完整的“大寫的人”。每當在班級遇到有消極情趣的學生時,我采取了“矯正、挖掘、激勵”的育人策略。通過嚴格的班規校規,嚴肅的班風學風,規范的教育管理以及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活動,幫助學生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開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本質,打開學生學習的動力系統。針對目前部分學生所缺失的一些品質,對學生進行反芻式的教育,比如回歸“孝道教育”、回歸“吃苦耐勞教育”等,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幫助學生確立“近期發展目標區”,把自己送到“最佳才能區”,培養“知榮辱、有教養”的高品位的人。“關注學生,關愛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做最好的自己”。當學生露開燦爛笑容的那一時刻,我的擔憂,我的焦慮,我的辛酸苦楚,一切盤旋在我心頭的蕩漾,都將煙消云散。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我還要堅持不懈的學習。那到底去學什么呢?我認為心理學是必不可少的。快節奏的學習環節,高效率的學習成果,全方位的學習展示,優勝劣汰的教育環境和復雜多變的心理世界等,所有的學生都在擠過獨木橋,面對這些,出現不可預知的情況,時常發生。所以作為學生最親近的人,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觀察學生的動機,給他們最親密的心理暗示。哪怕有時候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輕輕的點頭,他們都會如釋重負。
另外我還需要學習教育學,只有教育觀念新、教法得當且應用自如,才會實現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課堂里才會充滿歡樂、微笑、輕松、和諧、合作與互動,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能力有差別,智力有差異。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教育所有的學生。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力,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給每位學生同等參與討論的機會,要經常仔細地檢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對待不同學生上有差別,要盡量公平的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要經常了解學生的意見,看看他們是否察覺到了教師在期待上的偏差,隨時審視,隨時修正。學,無止境,終身學習;教,無完美,教學相長。作為老師,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群天真爛漫的未涉世的孩子。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而且教師每天都在上演。所以我養成了每天記錄自己當天心路歷程的習慣,養成了每次上完課,都反思自己的習慣,養成了每周聽課,每周和同事討論教學的習慣。為什么我常皺眉頭,冥思苦想,因為我總想把我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我的學生。
生命只有一次,選擇藍天就要為她增添一抹蔚藍;選擇大海就要為她增添一份闊遠。既然選擇教育這片沃土,就應該在耕耘中感受那份勞動的快樂,在洗盡浮華后鑄造一個自我心中不朽的師魂!我將用最真誠的心,去換取至善至美的情,我將用一生的追求,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做一名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林海
[增強服務意識,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3.人們滿意的教師演講稿
4.師愛德育論文
7.德育論文范本
9.滿意的的反義詞
10.德育論文感恩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