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題再現】
題目:這里也有樂趣。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60分)
1、命題特點
2014年上海卷的命題形式基本遵循近幾年的命題規律,即采用全命題的形式,而且“穩中有變”,命題的質量與品質不斷提升,題意非常明確,不在審題上難為考生。
從內容上看,2011年的“悄悄地提醒”,重在引導考生關愛“他人”,傳達“善意”;2012年的“心里美滋滋的”,旨在引導考生關注“他人”,提升“自我”;2013年的“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則注重引導考生“溫馨”再認,完善“自我”;2014年的“這里也有樂趣”引導考生回味生活,注重引導考生發現和感悟美好與樂趣。
2、寫作思路
上海今年的中考作文題,依舊延續了近幾年的全命題的傳統,體現出海派命題獨有的特色,讓學生一看到題目,沒有畏懼感、疏離感,而是有親近感、熟悉感。但這并不意味著題目就非常容易上手,恰恰相反,這個題目有一定的難度,但考生只要用心、仔細審題,就會化難為易,從容寫作。
在審題的時候,應抓住“這里”、“也”和“樂趣”思考、選材、立意和行文,具體而言: 應交代清楚“這里”的具體所指,可以是一個真實的場所、場景、地方,如公園、博物館、池塘邊、校園休息角……也可以是精神世界,如所讀的經典名著,所上的有益網站,所參加的有益活動等。
“也”字很關鍵,也是失分和得分,高分與低分的的分界線,需要寫作者反復斟酌,著意思量,正確解讀。其一:原先有樂趣而未被人們發現和感知,自己卻洞察和覺察到了;其二,別人認為沒有樂趣,而你卻有獨到的、意外的發現,切切實實感到有樂趣。如果能夠把“也”字做如此這般的條分縷析,就是高人一籌、獨占鰲頭的得分了。
“樂趣”則比較好理解,是使人產生快樂、高興、喜悅的事情與心理,也就是說,要把這里也有樂趣的來龍去脈、原因所在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讀者一看就會發生情感共鳴,產生認同感。
同時,寫作者在審題、寫作的時候,應把“這里也有樂趣”的感知、發現的主體“我”、“我們”(也可以是他,他們)“補充”出來,不然,誰發現和認為“這里也有樂趣”就不清楚、不明了。一言以蔽之,要寫好這道題,考生應該在審題上下一番工夫,否則,就有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可能而痛失分數。
思路一:原先感覺無趣的,通過人和事的“經歷”后,有了獨特發現,領略到了樂趣。
思路二:別人沒有感知、發覺的樂趣,你卻有獨到的發現,感受到了這里的特別之樂。
思路三:不經意間所擁有的樂趣,更值得珍藏。
三、【考場佳作】
這里也有樂趣
一代代人來了,離開了,不曾回來了。
沒錯,我只是個破舊的老房子,所以不再被人記起了。我只是石庫門,僅此而已。
有一天,我看見幾個大腹便便的人對我指指點點想要拆掉我,說我太老,說我太舊。我很難過,簡直欲哭無淚。看著面前那把熟悉而又破舊的搖椅,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從前……
還記得那是我剛建成的時候,很獨特,還融入了西方建筑的文化,人們都搶著搬進來,與我一起生活。那把搖椅就是那時剛搬進的一對年輕夫婦買的……那個年輕姑娘總是喜歡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生了孩子也是如此,她便整日抱著寶寶曬太陽,講故事,陽光將她們的笑容映得那么燦爛。
孩子漸漸長大,大概4、5歲時,那孩子便忍不住下地來玩耍,她總是咯咯的笑,穿梭于我的門戶之間,膽大的她還爬上窗戶甚至屋頂,她的母親每次見狀都無奈的笑笑,連哄帶騙地把孩子叫下來,仿佛那時,我就如她們的游樂園,她們輕快而又爽朗的笑聲還縈繞在我耳邊……
后來她們搬走了,或許是我老了,或許是我不再能滿足她們了,她們欣然前往那個鋼筋混凝土所搭建的城市中,不再回來了……
直到有一天,我驚喜的知道了國家宣布我為重點保護對象,永不拆除,永久保留。我簡直高興與激動得無法形容了,陸陸續續的,我看見各地甚至國外游客來參觀我,與我一同合照、留念。我仿佛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耳邊又出現了游客歡笑的聲音,就如同曾經那一家人一樣。
我多么希望她們還能再回來看看我啊!
請別忘了,這里也有樂趣;別忘了,你們曾經歡樂的歲月;別忘了,你們留下的爽朗的笑聲。我還是希望,在那喧囂的城市中,你們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回憶、體味,重溫那份舊時的樂趣--我依舊希望你們能再回來看看……
四、【名師點評】
首先,構思新穎,寫法獨特。作者以一個破舊的老房子的口吻和經歷,述說自己曾經給一家人帶來的樂趣,后來又“喜新厭舊”,遠離了“這里”的樂趣。但“自己”的樂趣依舊在,各地甚至國外游客都來分享“自己”的樂趣,說明自己的魅力與價值之所在。第二,語言精煉,立意深刻。文章表達通暢,語言精煉。立意更是深刻、獨到,借助樂趣,凸顯和反映了文物保護的重大主題,讓人警醒,給人啟悟。第三,結構嚴謹,首尾呼應。全文思路流暢,文脈貫通,一氣呵成。開頭設置懸念,接著敘述來龍去脈,把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文末與開頭照應,并發出熱情呼喚,文盡旨遠。
追憶
[201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這里也有樂趣優秀范文及解析點評 中考復習指導(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6.中考滿分摘抄作文
7.散文類中考作文
8.期中考的總結作文
10.中考班級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