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思想與學術這次玩個深度 德育論文

發布時間:2016-8-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雜談思想與學術這次玩個深度

新近屏幕上刮起了“學術風”--易中天號角高吹,紀連海法螺大鼓,小于丹巾幗上陣,孔慶東戰旗重搖,余秋雨亮出寶刀--看那東南西北風,吹紅了國學憔悴的面孔。國人慶幸:好一派萬紫千紅的文化盛景。于是炒作者紛出,謂之靈魂對話,贊曰思想碰撞,稱頌五千年文明的第n次復興。言辭固然激昂,連木訥愚鈍的我都被興奮著了,遂有了些觀察,琢磨了些頭緒,咀嚼了些滋味。今傾吐如下。

諸君須知,盛世里其實是沒有多余的思想的。漢武帝有個董仲舒搞一搞儒學也就夠了,李世民抓住科舉的韁繩,使“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亦足矣;唐朝的文壇上是不缺建功濟世的理想和熱情的,卻難有獨處體制之外的思想,康乾盛世文化成就巔峰當屬“乾嘉學派”,如果“訓詁學”也可以歸在思想領域的話!原因是盛世里只需要一種思想:聽政府的話,把眼前的事兒做好,即上要政通人和,下要安居樂業,多余的思想,只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現在呼嘯而出者,絕沒有思想家,因為我們確實生活在五千年之未有的盛世里,這,不容置疑。

思想的產生,確如花草,必須有合適的土壤和空氣。凡人,痛則呻吟,苦則哀嘆,呻吟哀嘆,則百感交集,痛定思痛,始而冥思苦想,尋根問源,或有能得者,著之卷冊,或可成為思想?v觀華夏歷史,能產生牢騷的時代很多,能誕生思想的時代絕少:春秋戰國,亂象紛呈,民不聊生,古圣先賢,或目睹慘象,耳聞太息,或親歷離亂,身經苦痛,于是便發生了思想,冀以拯民救世,在孔孟曰仁,在墨翟曰愛,在荀韓曰法,在老莊曰無為,于是乎,“百家爭鳴”,異彩大放。然而秦始皇帝終于出現了,天下統一了,思想多余了,于是,焚書坑儒--曾經流行一度的儒家思想也被喚作“儒術”,像宮人一樣,垂衣侍立于“王之殿上”。

    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取代思想的地位的是被統治階級閹割豢養了的思想“家畜或寵物”,并美其名曰“學術”。且何謂學術,敝人對此有如下一些詮釋。

學術,先姑妄揣之,實為不學無術!寒窗下揣著名利心眼放綠光,口流涎水的腐儒利用斷章取義之法,巧借瞞天過海之術,曲意迎合帝王愚民之心,施展標新立異的本領,或鼓舌于私塾書院,或聒噪于殿宇廟堂,外應庶民崇文之遺俗,內窺君主馭民之機心,遂成氣候,以俟盛世,故鼎盛如今。由是觀之,何來學耳,焉能有術?簡直投機!

退一步講,學術,顧名思義,經學習得來的技術,有詩為證:“學得圣賢書,貨與帝王家”,可見,這技術只是謀生的手段,從未有濟世的初衷。宋初宰相趙普說得透徹,“半部論語治天下”,這老兒學了些論語的皮毛,便出來混飯了,卻歪打正著,合了趙匡胤的口味:借思想之名,行愚民之實,于是“治天下”了--好大的飯碗!

如此結論總令人悲哀:所謂的經世濟民之術(歷來賣得最火的一種“思想學術”類商品),和民間流行的劁雞閹狗術很有些相似之處,即都屬謀生手段,都運用相同的工作原理。二者最大區別在于消費群體不同:一屬高端,一處低級,一者高居廟堂,一者茍活草野。工作對象不同:一者為小民的頭腦,一者為禽獸的生殖器。

    學術之所以能在盛世里打開市場,火爆熱賣,與其本身商業價值高的特質是分不開的。

    首先,學術的基因是思想,是由思想異變發育而來的,這使得它剛一出世就享有了從思想那里繼承來的國優品牌,而國人歷來就有慕大崇古,膜拜正統的情結:劉禪再孬,也是皇叔遺孤啊,豈有不頂禮膜拜之理?

    其次,學術作為思想的杰出變體,早就嫻熟了七十二變神功,更高明的,是它比那孫猴子識相多了--專看佛祖如來眼色行事,儒家宣揚忠君思想,儒術干脆給定了性--君即天子,君權神授。這對于向來迷信鬼神的下界愚氓而言,簡直是當頭棒喝,早嚇得屁滾尿流,五體投地了。隱在佛光里的“我佛如來”于是溫柔地凝視著學術,瞇眼笑了,學術也終于修成正果,歆享香火了。

    再者,學術是披著思想皮毛的一堆雜碎,換言之,學術是浮淺的,零散的;思想是深奧的,有機一體的。學術可以只言片語,思想必須自成體系;學術可以是叼在嘴上的BOLIVAR(世界上最好的雪茄品牌),思想卻是整個古巴!--一般的嘴巴是咬不住的。據此,學術可以被打扮得很嫵媚,思想卻必須樸素到無味;學術可以批發零售,思想卻只接受遺產繼承這唯一的流轉方式;學術因其泛濫而愈顯鼎盛,思想卻貴在缺稀!綜上所述,學術的生長環境必須是盛世,盛世的人心是浮躁的,所以只配接受浮淺;盛世之人有暇風雅,只言片語就足夠滿足他們附庸的快感,嘴角貼上幾根思想之毛,眼眶再掛上輕巧的金絲邊眼鏡,最風度不過了,何樂而不為呢?盛世之人最厭無味,君不見“狐貍皮”滿街走,卻少有人問津酸腥的狐貍肉;盛世重商,于是一切皆可販賣,而種屬繁多、品類齊全則是商品的立身之道,學術于是空前鼎盛起來了。

    然而,一切跡象表明,我們生活在盛世里,比漢唐鼎盛千萬倍的盛世里,于是,我們被學術包圍了!打開電視,易中天在解構“三國”;走進書市,小于丹在品鑒《論語》;翻開報紙,姚琻銘在賞析《道德經》;趕緊上網啊,卻發現正在戰天斗地的是韓寒年輕的唾沫和余秋雨老滑的吆喝于是“捐書絕學”,走向大眾,大眾卻在仰望天堂,嘴巴和眼睛張成窯門,天堂里到底有什么呢?那一刻,我讀懂了惡心:被媒體神圣化了的那幾張面孔上顯出了緊張而興奮的快感來臨前的神情,他們呲牙咧嘴咀嚼著,一些蒼老的竹簡被磕破了,咬爛了,嚼碎了,又被斷斷續續、星星點點地吐出來,落下來,濕乎乎,黏滋滋的,空中綴滿了粘稠的痰。

 

牛宇

[雜談思想與學術這次玩個深度 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1.師愛德育論文

2.讀書雜談教案

3.小學信息技術德育論文

4.音樂教育的德育論文

5.德育論文范本

6.生活隨筆:幸福雜談

7.深度傷感美文

8.深度情感美文

9.傷感深度美文

10.德育論文感恩母校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久久久综合色88一本到鬼色 |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