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基
肖家蕓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借助于注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包括誦讀、疏通、簡述、簡評等。
2、 引導學生從愛假與造假的寓言故事中,認識求真、務實,提高鑒別能力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創造性的復述活動與探究性的評說實踐。
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借助多種形式的主體性學習活動,培育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循序漸進地化解重難點,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優化全程教學。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活動程序
一、活動導入
從指導學生練字導入:假作真來真亦假,無中生有有也無。
二、活動展開
讀
活動一。形式:個體自讀。
目標:結合注釋,讀得準,讀得暢。
策略:1、虛詞停頓要鮮明,如“焉”、“之”、“曰”、“也”、“矣”。
2、語氣舒緩,營造古樸氛圍。
活動二。形式:小組競讀。
目標:讀的齊,讀的響,讀出滋味。
策略:1、分四個組切分原作,詳見教材。
2、樹立合作意識,齊心協力,不搶不拖。
3、表揚優秀,激勵帶動,活躍氛圍。
譯
活動一。形式:個體自譯。
目標:對照注釋,疏通文意,質疑、解疑。
策略:下列字、詞、句可能成為疑難,盡量引導學生互動解決。
1、獻諸朝(“諸”的詞解,文中出現兩次)
2、悲哉世也(謂語前置的品味、強調“可悲”)。
另見“思考練習三”虛詞“而”的多種用法。
活動二。形式:同桌對譯。
目標:互評互補,互助互進,培養伙伴關系,形成共學優勢。
策略:巡視,相機點撥調控。
演
活動一。形式:分組創設。
目標: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分成四個組,群策群力,尋找故事中可以想象再造的地方,增補情節,以培養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
策略:1、充分放手,全面開放;2、及時糾正以翻譯替代復述的錯誤做法。
活動二。形式:全班創意演示。
目標:從自薦中選出1-2個組的相關同學,上臺分角色(一個人解說,一個人扮演工之僑,一個人扮演樂官)創造性復述展示,通過對照轉換,加強學生對故事中人物情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理解,以至刻骨銘心。
策略:捕捉學生創造性火花,大力肯定與表揚,形成創造光榮、人人創造的良好學習氛圍。
評
形式:自由評說活動
目標:圍繞兩次獻琴的不同情形,從不同角度談讀后感,著力培養他們的探究發現能力。
策略:可以發散的思維角度啟發:
作斷紋、作古窾,埋諸土。
1、工之僑:造假的喜劇
欺騙重形式不重內容的人。
弗古--稀世之珍
2、樂官:愛假的悲劇
迷信古董,聽信權貴
易百金,獻諸朝
3、貴人:助假的鬧劇
地位高的人更容易造假
愛“古”--偽“古”
4、造假與愛假
有愛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
先莫愛假。
5、吸取教訓:有真才實學,才不至于受騙上當。
以上僅供指導參考,對初一學生能說到1、2、5三個基本點即可,3、4屬于超常發揮。
三、活動總結(略)
[工之僑獻琴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