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11 K12網友:廉冰
少學校和教育工作者,以反作弊為主題的研究也逐步地引向深入。許多研究者對學生作弊的形式、心態、作弊行為產生的思想根源及社會根源作了多方面的探究,并且提出和多種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教育和控制。但是,究其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筆者就學生作弊研究重新作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在此提出來,看能否有助于考試作弊現象究根探源,以便對癥下藥,減少并杜絕這一陋習。
學生考試作弊由來已久,反作弊研究亦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就到目前的研究來看,只重橫向研究,忽略縱向研究;只重個體研究,忽略群體研究;只重對被教育者的研究,忽略了對教育者的研究。
一、從縱向看,學生作弊有低齡化、普遍化的趨勢 以往許多的研究,橫向地把作弊對象分為差生、中等生、優秀生,分門別類采取教育防治措施。但忽略了近年來學生作弊現象的縱向發展趨勢。若從縱向看,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作弊對象已由以往的大學生、中專生向高中生、初中生漫延,而且作弊也開始在小學生中泛濫。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在第一次單元考中就不少初一新生敢偷看、傳抄,這應該就是已在小學養成然后帶入中學的惡習,據筆者到小學了解,小學考試作弊者也不乏其人。可以說到初中階段部分學生作弊已是積習難改,對其進行反作弊教育已是亡羊補牢。我們姑且把學生作弊現象發展的這一特點稱之為“低齡化”。學生作弊現象發展的另一特點是“普遍化”。這體現在近年來,大到升學考、畢業考,小到單元考乃至平時默寫、聽寫也常有學生作弊,而往常考試作弊較多出現在一此“關系到個人前途”的重大考試。另外,考試作弊面擴大,好、中、差的學生均有,作弊的人次大大增加。從這兩個特點來看,對學生的考風考紀教育應該從早抓起,從小抓起,即從小學低年級一入學抓起,從平時小測乃至作業抓起。
二、從群體方面看,學生缺乏羞恥善惡觀念造成效仿作弊
如今,作弊的學生不只是個別人,學生作弊由個別行為發展成了群體行為。據筆者了解,許多學校幾乎每個班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有過作弊行為,嚴重的是全班都有。因此,我們到現在仍然因種種原因諱言學生作弊泛濫成群眾行為,不注意從群體方面進行研究,對癥下藥,往往會顧此失彼,掛一漏萬。
那么,作弊是怎樣由個別行為發展到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群體行為呢?除了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影響之外,學生缺乏強烈的羞恥善惡觀念,缺乏強大的誠實正直的道德力量是產生這一發展的重要原因。當個別學生作弊時,有許多同學知道,但由于上述原因不能對作弊的同學給予提醒、警告或揭發,使沒有被老師抓到的學生心存僥幸經常作弊,久而久之部分意志薄弱的學生對此熟視無睹,習以為常了,慢慢地由對作弊的厭惡到麻木,而別人作弊成功后獲得的高分誘使他們也去效仿,進行從“小打小鬧”的偷看開始的作弊。這樣被其視為小毛病的作弊行為經常性的發生,使其對作弊原有的警惕性、恥辱感逐漸喪失,取而代之的是作弊成功得高分的喜悅,最終導致竟相效仿,作弊漫延。若此時,學校嚴肅考試紀律,處分的也只是少數幾個,雖也教育了其他學生,但這往往僅短期有效。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意思是說,依靠刑政只能使百姓不做壞事卻沒有羞恥之心,依靠道德教化才能使百姓有知恥心而自覺走上正道。若只重紀律處罰,只要監考人員稍有放松,學生便有機可乘仍會作弊。所以要處罰、教育兩者并重,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明辨是非曲直,樹立“作弊可恥”的觀念,并且培養誠實正直的品質,有錯就改,大膽警告、揭發作弊者,同學間進行有效的監督、制約,使作弊者成為眾矢之的,難逃老師的處罰和同學的譴責。
三、從教育者看,教育者的松卸、放任是造成學生作弊泛濫主要的客觀原因
人們在探究學生作弊的原因時,常常把目光投向學生自身、家庭社會、教育體制等方面,而教育者的影響卻被忽視,成了“燈下黑”。其實教育者對學生考試作弊缺乏深刻認識,對學生作弊放任不管甚至縱容都會導致作弊現象很大程度的擴散。
教育者對作弊者的放松表現有以下幾點:
1、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考風考紀不重視,監考松散。他們之所以這樣,或是錯誤地認為這是隨和、平易近人,或以此拉攏學生,換取學生對其的好感,或出于對考試的逆反心理。
2、學校或教師對重大考試的考風考紀抓得較嚴,但對平時測驗的作弊現象沒有或很少作出處理;對夾帶、傳抄的給予處罰,對扭頭偷看、打暗號的大多沒有有效的制止和合理的處罰,導致多人采用后種方式作弊,積少成多,積小成大,養成惡習。
3、有些科任老師認為處理作弊學生是班主任、政教處的事,只是埋怨學生考風不好,卻不教育,使對學生的考試教育時緊時松,因此有學生就視監考老師是誰來確定是否作弊。
4、少數學校和教師出于自身的經濟私益或其他利益的驅使,對學生作弊睜一眼閉一眼,放任不管甚至縱容,幫助學生作弊,以期取得“好成績”。這在升學考中屢有發生。另外,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出于地方保護主義對重大考試中的作弊者采取包庇或內部處理。這些行為使投機取巧的學生更為放肆,嚴重敗壞考風考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并且影響更多的學生。
以上教育者對作弊者的行為、態度的影響比起家庭社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要嚴重得多,家庭影響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而教育者影響的是一個班甚至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學生;社會的影響是間接的,教育者的影響是直接的。因此可以說,教育者的松卸、放任是學生作弊成風的主要根源。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反作弊也不是靠幾個教師的一廂情愿的努力就能成功的,它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有足夠的重視,教育系統的各部門和人員都以育人為已任,同心同德,共同治治這一作弊風,這是當務之急。我想,沒有壓不下的作弊風,只是看我們是否都重視,真正重視者自然會想辦法,也一定會有辦法的。
[關于學生考試作弊的再思考]相關文章:
6.生考試作弊檢討書
7.考試作弊的檢討書
10.考試作弊檢討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