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的賞析

時間:2024-09-25 22:41:35 歐敏 我要投稿

天凈沙秋思的賞析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天凈沙秋思的賞析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鑒。

  《天凈沙·秋思》

  原文

  馬致遠(元代)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 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貞書會”的重要人物,也是歷來所說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稱為“曲狀元”,在元代的文學史上具有極高的聲譽。

  注釋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昏:傍晚。

  ⑵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⑷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⑸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

  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

  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游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

  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賞析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

  詩歌的布景奇特:又是黃昏,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凄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

  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詳,那么靜謚。又是那么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么遠,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讓人牽掛。

  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凄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凄瀝。寫景之妙盡妙于此也!

  再看詩詞的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

  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天凈沙秋思的賞析】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思》的賞析01-04

古詩天凈沙秋思的賞析09-09

天凈沙秋思注釋及賞析11-04

天凈沙秋思美文賞析09-11

《天凈沙·秋思》翻譯賞析10-10

天凈沙·秋思原文賞析01-28

《天凈沙秋思》原文及賞析02-23

《天凈沙秋思》賞析及翻譯02-23

《天凈沙·秋思》翻譯及賞析10-26

天凈沙秋思句子賞析12-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无线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步兵片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v国产v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