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精選26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一進門,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我眼花繚亂。媽媽說:讓我們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媽媽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讓我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我發現假如不細心的話,還真感受不到兩種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媽媽又讓我估計了一些東西的重量,我還像一個平衡秤一樣,把兩樣東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較重量。我覺的最難估的是罐頭,因為它的盒子很重,后來,我有了個小竅門:估完后,減去包裝盒的重量,就能估準了。這時,媽媽說:我要買3樣零食,每樣都一樣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們各是幾克?我一聽哈哈大笑,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能難倒我呢?150/3=50(克)。它們各重50克。買完東西,我們要去結賬時,看見鞋區有個牌子:鞋子6折起。媽媽說:假如一雙鞋600元,打完折后,應付幾元?我想了想說:360元。媽媽說:不錯呀!兒子。
我開心的笑了。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
終于放假了,終于可以回老家見爺爺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問我們什么時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掛了電話,我趕緊去問媽媽。
媽媽說:我考考你!從西安到回家距離是180公里,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時跑80公里,咱們十點出發,你說幾點能到?
沒等媽媽說完,我就開始計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車在路上平均每小時跑100公里。180/100=1(小時)80(公里),要1小時還要余80公里才能跑完全程,余下80公里,汽車在1小時內就能跑完,但是要考慮到在鎮上或村上汽車跑不快,所以大約2小時就能到家。10點鐘出發,10+2=12,我們12點就能到家!
媽媽點了點頭,我趕緊給奶奶打了個電話:奶奶,你12點就能見到我了!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3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姑媽一塊逛超市。我一出門先買了1個棒棒糖,大約有2克,付了一元錢,我邊吃邊往大潤發超市走去。
進了超市,里面真是琳瑯滿目。我要了兩瓶腰果。一瓶320克,兩瓶2×320=640克;我還要了兩袋開心果,一袋200克一袋320克,兩袋共200+320=520克。媽媽還買了好多其他東西、比如:石榴、牙刷、牙膏、紙巾、毛巾、梨、南瓜、哈密瓜、茄子到收銀臺那一算,哇!你猜多少錢?600多元!沒想到吧!
在回家的路上,姑媽對我說:琪琪,你現在要好好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問題,只要你用心去琢磨,就會有驚奇的發現。我說:知道了,原來生活真奇妙!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4
放假了,仲老師給我們留的數學作業是寫一篇數學日記。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什么是數學日記?于是,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們一起找找。
早上我起了床,只見媽媽給我一些菜票,她還拿著兩個碗,我們準備去爸爸單位的食堂里面去買早飯,媽媽對我說:我買飯,你算帳,怎么樣?我說:好!
到了食堂,媽媽買了兩個饅頭,每個五角,加上一些稀飯和小菜,總共是兩元。算帳的時候,我給了賣飯的叔叔四張菜票,他笑著說一張就夠了。還找了我三元,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我把五元當成了五角,我感覺到我被別人笑了,我的臉紅了。
我知道數學學不好,就會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會吃虧,啊!數學原來對我們這么有用。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5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特別是二一世紀的今天,數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
今天難得的假期,興趣班放假,我便拉著老爸老媽去逛街。其實說是逛街,還不如說是幫我買書呢!
老爸老媽也識破了我的心思,便說:買書可以,但是你要算出書打折后的價錢,怎么樣,可以嗎?我爽快的答應了。
第一本要買的是《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價錢是10元,但因為是假期,所以打9折,應該乘0.9,可我還沒學過怎樣用有小數點的數字做乘法,便想用簡便的計算。哦,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么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來了!老爸笑了笑,說:那假如一本書是20元呢?對呀,假如不是整數,那不就不好算了嗎?于是,我又冥思苦想起來。: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擴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們算的時候擴大了10倍,那么現在就要縮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于是,我便滿懷信心地說給老爸聽,這次,老爸露出了贊揚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書。
這讓我真正明白了華羅庚的那句名言,我想:隨著年級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提高成績呀!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6
今天是10月1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中秋節和國慶節。爺爺說 晚飯的時候,有客人會來我們家吃飯,所以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菜了。
到了菜市場,人山人海,里面的菜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我和媽媽要買的菜是:一只雞、一條魚、油豆腐、青菜,還要買一份酸酒鴨。
首先我們去買雞了,一只雞8元錢一斤,媽媽就去市場上買了一個4斤的雞,買完之后媽媽問我:“一只雞,8元錢一斤,我買了一個4斤的雞,總共多少錢?”我算了一下:8×4=32(元)我說:“總共32元。”媽媽說:“你真厲害。”
我們接下來就買魚。媽媽選了一條紅鯉魚就買了,還問我:“魚10元錢一斤,我買的魚是1.5斤的 ,這條魚多少錢?”10×1.5=15(元),“15元。”媽媽夸獎了我一番。
接著我們就買油豆腐了。媽媽買了2斤油豆腐,一斤油豆腐7元。我心想:媽媽待會兒,肯定還會問我,我先計算吧,2×7=14(元),媽媽張開口的時候,我就說:“14元。”“你真棒!”
我和媽媽再去買青菜。3元的青菜,買了2斤。2X3=6(元),“6元。”
回家的時候,我和媽媽還買了32元錢的酸酒鴨 ,就回家了 。下午的時候,吃完飯,媽媽問我,今天買這些菜,總共花了多少錢?32+15+14+6+32=99(元)“總共99元錢。”“你真是太厲害了,這么難你都會。”媽媽又夸獎了我一番。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就像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7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并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著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著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發也梳得整整齊齊,并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于一個加數b,b等于另一個加數,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么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篇九:調皮的小數點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后我去洗臉時發現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現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么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后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現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
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現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后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8
暑假到來了,爸爸和媽媽帶著我來到了公園。
一走進公園,我似乎把憋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歡樂都釋放了出來,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一天了。伴著孩子們的歡笑聲,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湖邊,碧綠色的湖畔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閃閃發光、波光粼粼,像是一塊翠綠的寶石。突然,眼前出現了一艘小船,我有了劃船的想法,立即叫著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劃船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船,一開船,爸爸媽媽就奮力地用腳蹬船,看著他們辛苦的樣子,我想:爸爸媽媽怎么蹬得這么慢,蹬這可是體力活,要力氣,我力氣,再說我也沒有蹬過,這次我就來試試吧!我立刻到媽媽身邊說:“媽媽,累了吧,讓我來吧!”媽媽說:“好吧!”爸爸看到了說:“這可不是簡單的活兒,必須要……”我還沒等爸爸說完,就爭著說:“爸爸,你別說了,我一定會操縱好的。”我邊說邊把腳放在了踏板上,使勁地蹬了起來,心里想:哼!真簡單。可過了一會兒,船左搖右擺起來,船一會兒往前走,一會兒往后走,把我都快弄暈了,爸爸立刻說:“停下來,再這樣下去就該翻船了。劃船可不是簡單的體力活兒,你邊開還得邊看著方向,像你這樣橫沖直撞的,怎么劃船 ”聽了爸爸的話,我剛才那股傲氣一下子就消失了。在爸爸的認真癮引導下,最后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學會了劃船,可以讓船在我的操縱下,隨心所欲地想去哪就去哪。
這次來公園玩,我不但玩的非常開心,而且還學會了劃船,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多動腦筋。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9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上數學課時,我們學了第一單元的內容——負數,覺得十分簡單。
回到家中,我拿起數學書預習后面的內容。忽然,從我的耳邊傳來一陣爭吵聲······
翻開一看,原來是正數和負數在吵架。我疑惑不解地問:“你們再吵什么啊?”正數說:“我們在說誰的用途最大!”“我也想知道!”我說。負數說:“你覺得呢?”我支支吾吾的,說:“其實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們來一次辯論賽,我當裁判!”正數和負數異口同聲的答應了。
首先是正數,他說道:“生活中處處都有我,例如:超市,學校,商場······當然是我的用途最大嘍!”“嗯,有道理。”我點點頭。負數說:“那也不一定呀,例如:氣溫到0度以下就要用到我而不是你!”正數不高興了,說:“哼!人們都不喜歡你,都喜歡我,你看,虧損的錢都用負數表示,而盈利用正數表示,人們最討厭你了!”“你說什么!我是很有用的,人們是離不開我的!”它們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
“你們別吵了!”這個當裁判的我說完后,他們安靜了下來。我說:“經過我的仔細思考,決定今天贏的是正數和負數!”“你們兩個都很有用,人們離開了誰都不行,沒有正數就哪來的負數?沒有負數也就沒有正數,你們是緊密相連的,你們應該團結起來!”聽了我的話后,他們感到慚愧,從此以后,他們在也不吵架了,一起為人類做奉獻。
今天,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我將繼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獲得更多寶藏。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0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里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
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
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可以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小學四年級學生數學日記5
我的數學測驗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學問我有沒有什么竅門,我告訴他們,我有一個“改錯本”,它幫了我的大忙。
過去,作業本或測驗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只看老師打的等級或分數,從來不考慮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么改正?結果每次測驗,不是這兒錯點兒,就是那兒錯點兒,總是得不到滿分。有一次,我的數學老師對我說:“我們學習知識要真正學懂知識,不能只看等級和分數,題目做錯了,應該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建議你們每人都準備一個改錯本,把錯題的類型抄下來,找出錯誤的原因,并且認真訂正。”從此以后,我就準備了一個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上三個字“改錯本”。
每當作業本和試卷發下來時,我總是認真分析,并把錯題抄在“改錯本”上,仔細分析錯誤原因,在錯的地方用紅筆標上記號,并認真訂正。例如,我在學習解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我的“改錯本”上是這樣記錄的。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1
今天,我纏著哥哥教我學游泳,忙于學習的哥哥拗不過我的糾纏,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給你一把20厘米長的尺子,在5分鐘內計算出客廳地面的面積,如果你能辦到,我就教你學游泳。”“哼!這不是刁難人嗎?”我大聲的抗議。哥哥笑著說:“沒辦法,隨便你,測不出來就不帶你去游泳。”
為了學游泳,我認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點一點的測量著客廳的長,而且要在5分鐘內測出面積,真的好難!哥哥在一邊幸災樂禍的說:“小弟啊,五分鐘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里真是又氣又急,這一急可真急出辦法了,我想起老師教過我們的步測的方法。于是我就用步測的方法去測量,我沿著客廳的長來回走了三次,分別走了8步、10步、9步,這樣平均一下,客廳的長就是9步,我用同樣的方法測出寬是7步,然后我再用小尺測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長度,我也反復測了三次,求出平均值為60厘米。這下我就求出了客廳的長是9×60=540厘米=5.4米,寬為7×60=420厘米=4.2米,現在客廳的長和寬都知道了,那么客廳的面積就是:5.4×4.2=22.68平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告訴了哥哥,哥哥很吃驚的看著我說:“小弟,你還真行啊,咱們客廳的面積是24平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確,最主要是你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來,真是了不起!”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2
今天放學后,我做完作業便自覺地翻開了數學課外書,里面多半是思考題,我認真地閱讀起來。無意中,有道思考題,可把我難住了。題目是這樣的: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4只鴨的重量,2只鴨的重量=6條魚的重量,問2只小豬的重量=幾條魚的重量?我又認真地讀了一遍題目,可還是不會。就這樣,兩個想法在我腦袋中閃來閃去,似乎在打架:做?還是不做?既然思考題是鍛煉思維的,那就做吧。于是,我認真分析起來。
開始解題了。根據“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4只鴨的重量”,可推出“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8只雞的重量”,又根據“2只鴨的重量=6條魚的重量”,可推出“8只鴨的重量=24條魚的重量”,進而推出“1只小豬的重量=24條魚的重量。所以,2只小豬的重量=48條魚的'重量。
“Oh,my god!我做出來了!”媽媽被我這喊聲嚇掉了魂,隨后,仔細地檢查我做的思考題,帶著懷疑的語氣問我:“這真是你做的?”我急忙說:“不是我,難道是你啊?”媽媽見我那副急樣子,連忙豎起大拇指,說:“乖女兒,你真聰明,長大一定會成材!”我聽了,心里都樂開了花。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3
學校的數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發卷后后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大家老懷有僥幸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其實,考試時間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細些,就算是平時,成績不很重要,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認真,我們的老師做題時都圈圈點點,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經常說: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4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就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就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就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此時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就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就是很熟悉。于就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后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就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就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就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就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就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5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就是九分鐘?。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著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此時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就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此時又反反復復地想了幾遍,覺得就應沒問題后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夸我就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于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獲,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就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6
那天,老師在黑板上出了這樣一道題目:兩支鋼筆和一支圓珠筆共16元,兩支圓珠筆和一支鋼筆共11元。那么一支鋼筆多少元?
寫完,老師說:“給你們10分鐘時間。”我連忙低下頭開始做題目。我想啊想啊,一直想不出來,那時已經過了4分鐘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怕別的同學都會做,只有我不會做。如果被老師當場批評,那不是很丟臉?多希望現在有一個美麗的仙子告訴這題該怎么做啊!一轉眼又過去了兩分鐘多,我偷偷地向四周的同學望去,只見他們有的托著下巴認真地思考,有的死死地看著題目,還有的跟我一樣,東張西望。
老師走了一圈,回到講臺上對我們說:“你們可以試著把文字改成算式!”聽老師這么一說我連忙在紙上寫了兩個算式。2鋼+1圓=16元;1鋼+2圓=11元。我眼前一亮,心里暗暗高興。這16和11的差不正是鋼筆比圓珠筆貴的價錢嗎!我以為馬上就可以算出來了,那接下來該怎么做呢?這個5有什么用?我真是一場歡喜一場空啊,停在這里做不出,我不是白高興一場了!我垂頭喪氣地趴在桌上。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來到我身邊,提醒我:你可以用假設法,想象你買筆的情形。被老師這么一說,我感覺豁然開朗:如果我不買這只圓珠筆,老板就要還給我5元啦。那3只圓珠筆就要6元,每只圓珠筆就是2元。
這么難的一道題目被我破解了。原來只要多動腦,奧數也會變得很簡單。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7
數學是一門已經研究完了的學問嗎?很多小學生也許都會和以前的我一樣,都會去想,世界已經是這樣了,數學把能研究的都研究過了,恐怕不會再有什么發現了吧!如果這么想,那么就大錯特錯了!肯定會有人問了,你前面說的和后面說的正好相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看了一本書,叫做《千萬別恨數學》。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數學是一門活生生的學問,雖然數學家們已經總結出了很多數學的原理,但是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我們去發現,并且數學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了,金融、納米技術、航空航天、氣象預測、動畫片等等,這些現代行業和研究領域如果脫離了數學,就只能落后于尖端技術的發展了。
數是研究亮的基礎,可以用來表示時間,還可以表示物品的個數……如果我們的世界沒有數學,生活將是多么的糟糕啊!
研究圖形的數學領域被稱為幾何。我們生活在用圖形構成的世界里。井蓋為什么是圓的?足球為什么是圓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數學中找到。
這本書讓我理解并體驗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數字和圖形、地圖和空間、美術和音樂,還有深藏在自然界中的數學原理,更讓我明白了,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數學構成的世界里。
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數學對我們的重要性,還使我的數學成績大大提高,因為這本書讓我愛上了數學!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8
國慶長假期間,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華聯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期間特價打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相當于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錢嗎?我想:150乘0.8,不如將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結果得120元,我高興得對爸爸說:“是120元!”爸爸問:“為什么呢?”我便把問題解答的過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點上一位小數點就成了120。”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銷活動,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于打幾折呢?”我說:“讓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是這樣解答的:“買二贈一就是花兩箱牛奶的錢買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當于花100元的錢買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當打的折數,100除以150等于0.6,結果在6.5到7折之間,你明白了嗎?”我說:“噢,原來是這樣的,我現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發出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樓層的高度,廓的面積,太陽能的容水量,國旗的精確度等等一些問題和發現!
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數學發現,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數學問題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19
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肯做有心人,實際例子俯拾皆是。
人民幣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幾乎每天都要和他打交道,但是對于人民幣為什么只有1、2、5這三種數額的票面,而沒有其他數額的票面這一問題,卻很少有人問津。
其實這里就有一個數學道理。人民幣作為一種流通貨幣,銀行在發行時就考慮到貨幣的票額品種要盡量少,并且要能夠容易地組成1至9這九個數字。這樣既可完成貨幣的使命,又可以減少流通中的繁瑣。通過精心挑選,1、2、5脫穎而出,成為最佳組合之一。因為用1、2、5這三個數可以組成10以內的其他任何數,而且所用的票數最多也只有3個,如:1+2=3,2+2=4,5+1=6,5+2=7,5+2+1=8,5+2+2=9,所以,只要1、2、5幾種面額就足夠用了。
另外,除了1、2、5這一種組合外,還有1、3、5也是符合前面兩個要求的組合,用他也能組成10以內的其他任何數,如:1+1=2,3+1=4,5+1=6,5+1+1=7,5+3=8,5+3+1=9。
看了以上的分析,你是否對身邊的這一數學問題發生興趣了呢?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在等著你去挖掘、去探索……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0
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論你是在買東西的時候,還是在辦公室辦公的時候,都免不了算一算、動一動腦子。其實,在數學中的一些問題,在生活中也會遇到,隨著年級的升高,你會發現數學中學到的問題在生活幾乎都有。
例如,過年了,工廠里要給員工每人發一瓶色拉油,一共要買80瓶,也就是20箱。甲、乙兩個商場正在搞活動。在甲商場買4瓶(1箱)色拉油送1瓶,每瓶38元。在乙商場買2瓶色拉油送一張5元的免費券,每瓶也是38元。到底是去甲商場買便宜呢,還是去乙商場買便宜呢?那就讓我們來算一算吧。甲:80乘38=3040(元)20乘38=760(元)3040-760=2280(元)/乙:80除以2=40(瓶)38乘5=190(元)80乘38=3040(元)3040-200=2840(元)/經過這樣一算,你是否會覺得驚訝呢,同樣是商場,為什么買同樣數量的色拉油,竟然會相差560元呢?看來今后是應該好好的算算,而且還應該貨比三家。看,我們從這個數學問題中知道了今后應該要“貨比三家”。
其實,生活中的數學還不止于此。科學家們研究一系列的東西,當然要用到數學了;做生意也是要精打細算的,不然就要虧本了;就算是數星星,那也是要用數字的吧。
數學的奧秘,象一條道路,吸引著人們去尋找,可他往往不會告訴你答案,要讓你自己去找。對與錯,他也不會提醒你,讓你自己判斷。只要享受到了他的樂趣,你會發現什么呢?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1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很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善于發現總結,就可以解決身邊的許多問題。
一天,媽媽給我了9個硬幣,說:“這兒有9枚硬幣,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夠將假硬幣找出來?”我說:“這還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象沒什么不同嘛。我又用東西敲一敲,聲音好象也一樣!怎么辦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幣和假硬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媽媽笑了笑,給我了一個沒有砝碼的天平,說:“嗯,假硬幣的質量輕一些,但我只有沒有砝碼的天平,你想辦法把假硬幣找出來吧。”
我先把硬幣分成了3份,然后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天平沒有反映,我想假硬幣肯定不在這2份里面。但我不放心,從天平上拿下了左邊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開始時沒什么反映,但左邊的這端慢慢的翹起來了,哦,假硬幣果然在左邊的這3枚硬幣里。我又拿出了左邊硬幣中的2枚稱,好象一樣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幣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來。“對,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出生活中的數學題,真不錯!”媽媽說。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需稱兩次,就從9枚硬幣里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幣。
所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但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就會發現數學——原來是那么有趣。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2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見有好多人捐錢給那些沒有學上的人,就想起:我的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民,如果每個人每天節省1角錢,這樣的話,我國全國節約了1300萬元了,每個人從小學上到大學要用1萬多元,照這樣計算可以讓1085為沒有上學的小朋友,把這些錢給那些小朋友多么好阿!如果我有這么多錢一定平均分給小朋友們!
我突然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也有壞處阿,恩不好不好!因為如果每個人每天多要浪費13億水了,多不話來阿!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了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子:1300000000除以1000乘200等于260000000克再用260000000等于260噸水就是足足可以用上個2,3年了呀!我去問爸爸媽媽:“1噸水可以發電100度電?”我有想了想,算了算想出來了,哪就是說260噸水就可以發26000度電了。
哇哇!我一下子驚呆了五分鐘,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會這么多的作用阿!所以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起要節約水利用水,不要浪費一滴水了,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浪費了!
我相信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游戲中也能體會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3
今天,我去學校回家后,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他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06·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4
一說起數學,那可就說來話長了,本來我不喜歡數學,一上數學課我就頭大,上起數學課我就沒心思學,更別說數學的學習成績了。
就因為我的數學學得不好,媽媽非帶給我報了一個數學輔導班。就因為這一個輔導班,使我的數學學習成績大大的提高了上去。
一開始,我認為數學沒什么好學的,不就算一下嗎,得出了一個結果,沒什么好學的,只要口算學得好就行了,數學的結果只要算對了就行了。就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著老師講題。但是上了幾次課后,我覺得老師講得很好,并不是那么乏味,我就仔細的聽了起來。我認真的聽了一節課,覺得很好玩,看來數學也很好,并不是我認為的那么乏味、枯燥。
記得有一次,老師講了一道題,是一道看圖計算題,要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周長,我們好幾個同學都不會,我想了很長時間都沒想出來,這時,老師給了我們提示:可以在本子上畫一下圖,把圖分割一下,平移一下。我聽了,就迫不及待得開始畫了起來,果然,老師說的沒錯,我第一個舉起手來,將答案告訴老師,老師夸我真不錯,寫的既對又快。
我想:數學也并不難呀,只要認真的學,就能學得好,數學也并不是只要計算出結果,就能寫對了,還要動動腦子,不會算了就換一種方法,就能算出來了。
我喜歡數學。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5
小兔花花、小豬胖胖和小猴靈靈是好朋友。放暑假了,它們結伴到森林公園里去玩。玩著玩著,來到了智慧老人開的森林商店門口,看見許多小動物圍在那兒。性急的靈靈說:“它們在干什么,我們也去瞧瞧熱鬧。”原來商店門口有個答題送汽水的告示,題目是這樣的:汽水一元錢一瓶,每兩個空瓶可以換一瓶汽水,20元錢可以喝多少瓶汽水?答對題目的,可以免費喝一瓶汽水。
小猴靈靈說:“這還不簡單,20元錢可以買20瓶汽水啊。”
小豬胖胖晃了晃大耳朵,胸有成竹地說:“不對,應該是30瓶,喝完汽水的20個空瓶還可以換10瓶汽水呢!”
小兔花花眨了眨圓圓的大眼睛,細聲細氣地說:“你們都說錯了,20元錢能喝40瓶汽水。”
智慧老人也加入它們的談話中,“花花說的對,你能告訴我是怎么想的嗎?”
小兔花花說:“先用20元錢買20瓶汽水,喝完后再用20個空瓶換10瓶汽水,10個空瓶又可以換5瓶汽水;然后,先跟商店拿一瓶汽水,喝完后再用6個空瓶,把剛才喝的一瓶汽水錢付掉再換2瓶汽水;接著,再用2個空瓶換一瓶汽水;最后,再跟商店拿一瓶汽水,喝完后用手中的兩個空瓶把汽水錢付掉。這樣就可以喝40瓶汽水呢。”
智慧老人高興地摸了摸小兔花花的頭,送給了它們一瓶汽水,三個好朋友拿著汽水開開心心地去分享了。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 篇26
2010 年3月8日 星期一 陰
二一班 馬天
今天,媽媽買了9個蘋果,媽媽說:“馬天,你分給我們3人,一人幾個蘋果?”我說:“好吧!”我先給了爸爸一個蘋果,又給了媽媽一個蘋果,我拿了一個蘋果。接著又給爸爸了一個蘋果,又給媽媽了一個蘋果,我再拿一個蘋果。我一看剩下3個蘋果了。我說:“那當然是每人3個了。”媽媽說:“馬天真棒!”我問媽媽:“您知道這叫什么分嗎?”媽媽說:“不知道。”我說:“這叫平均分。”媽媽說:“馬天現在知道得比媽媽知道的還多呢!” 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這是馬天自己寫的,下面是我幫他修改過的,希望同行多提寶貴意見!
今天,媽媽買了9個蘋果,笑著對我說:“把這些蘋果分給你和爸爸媽媽,你會怎么分呢?”我想起了我們今天學的平均分的知識,自信地說: “我分分看吧.”
我先給爸爸媽媽每人一個,又拿一個放在了我的面前,學著老師的語氣說:“怎么樣,一人一個,不偏不向,沒有意見吧!”爸爸媽媽看著我,抿著嘴笑著,等著我繼續分。就這樣,一人一個,直到把9個蘋果分完。
“您知道這叫什么分嗎?”我今天就過把老師癮,故意嚴肅地問媽媽。媽媽的頭搖的像波浪鼓,直說不知道。我說:“告訴您吧,這叫平均分。”媽媽說:“馬天現在知道的比媽媽的多得多呀,馬老師真了不起!”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上課的時候,我還要認真聽,把老師講的知識都學會,還要當媽媽的小老師!
【學生數學日記四百五十字】相關文章:
學生數學日記12-25
學生數學日記06-24
學生的數學日記11-24
學生數學日記06-24
學生數學生活日記07-02
學生數學日記5則06-12
小學生數學日記:數學隨想07-01
關于數學的學生日記07-02
小學生數學日記07-01
小學生的數學日記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