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寫日記
經常在鍵盤上敲打,記錄了生活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有時候明白,這是思想的自我飄流,是心靈的自我放松;有時候進入迷蒙,思想與手指并不配合。故而時常疑惑:為什么要寫,寫這些子東西有什么意義?
翻看從手指下流出的文字,到有些明白,這是過去的生活,這是經過的事件,這是觸及靈魂的情緒,那是曾經唏噓的感嘆。就想,還是有這樣記錄的好,幫助腦袋記下打上烙印的東西,加深腳步的印跡。并且也會懊悔,沒早些開始,讓許多生活里的感動白白流逝,讓可能散發著光華的思想靜靜消亡。人總是在對比里找到差距,看到距離,想到得失。沒有別人,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沒有過去,也不知道今天的豐富。生活總是通過經歷教誨引導人的思想不斷變化,這變化說不好是進步還是倒退,能說清的只是隨著時間空間的位移。過去感到很滿足的,今天已經落伍了;曾經拿來教育人的,今天可能羞于提及了。
記錄,忠實與本來是很重要的。過去作過單位秘書,參加各種會議記下領導們的發言,總是力求準確,忠于原話原意。有些領導會議之后會來要求修改,我總是盡量不讓這樣的情況發生。有時候,也會把自己聽領導講話而想到的思想順手記在上邊。想來確實幼稚,不懂輕重。好在這記錄長時候都在我手里經管,沒人檢查。現在的紀錄方式,大都變了樣子。上次去查會議研究事情,組織干事們正在整理記錄,有些話都已經不是原話,而是經過加工的意思了。數年變化,反映到紀錄里的,已經是全然沒了會議氛圍的.東西,不曉得這樣的紀錄,怎么也叫紀錄的。或許是與這個時代想配合的吧。時光改變人的東西,除了意識,方式也不例外?磥,落伍這個詞用到我身上,是恰當不過的。
于是堅持著一些樸素的想法,堅守著一點簡單的做法。紀錄,實實在在地紀錄,還原事件的真實,也還原彼時此刻的真實。也許這才是為什么寫的原由吧。好腦子不如爛筆頭,這是確實的。有些東西,即使經歷過的,也不見得準確;有些史實,即使是當事人追憶,也可能十人有十種說法。只有記錄,當時的記錄,才是相對準確的。那天寫單位的史料,一件小事,我從工作筆記本里看來的時間,與一位干部的記憶就差了一年。她說她當時如何,我說我當年怎樣。后來我甚至連我自己紀錄的都懷疑了,只好說再找其他人印證。歷史恐怕就是這樣,誤差少不了。不然,關于中國共產黨一大召開時間,就出了好多說法,連親歷過的主席也無法確認呢。
時間刻度可能還能尋找;思想虛無飄渺,過去便很難尋覓,也無法復制。且不說經過了許久,有時候就是晚上的想法,早上丟掉的也多的是。所以,把日思夜想的思想火花及時記下來,有著更積極的意義。作為平民,雖然沒有鴻篇巨制,但生活里的感悟,工作里的認識,與人聯系中的想法,在時間事件中的感情,既是勞動生產的產品,也是思想活動的結晶,自有自身獨到的價值。社會是個小人物聚集的組合體,一個人的想法雖然微弱,大家有了想法就成為力量;歷史車輪是全人類共同推動的,作為人類一分子,有責任義務為這個世界增添些色彩。動手寫出自己的思想,便是揚起的一支帆,盡到的一分力。
既然生活里有大把時間、有太多人與事讓我們觀察想像聯系,那么我們就不能辜負時光,也不荒廢了腦與手,更不能怠慢了那些關注與鼓勵讓我們努力的人們。更重要的還在于,不辜負了心靈里對自我的那一點點要求,不慢怠了生活給予如此多的感召,不淡忘了一路走來那么多關愛與提攜,不使生命只在吃喝拉撒里渾渾噩噩。
說實話,以當下荒野邊緣的位置,以零打碎敲撿到的一點兒文字水平,想把眼觀耳聽聯想的所有東西記錄的上檔次上層次,也是不現實的。寫下自己的,莫讓手閑的生病,莫讓腦閑著生銹,莫讓眼閑著老花,到是真真的價值所在呢。
【為什么寫日記】相關文章:
我們為什么要寫日記?(教師隨筆)12-06
寫日記05-07
寫日記范文07-03
聽寫日記06-18
寫日記的訣竅05-14
堅持寫日記04-18
開學了寫日記03-24
昆蟲的觀察寫日記03-27
觀察了昆蟲寫日記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