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通用15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
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后,馬上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后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2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媽媽要去買菜。
我們來到菜市場,菜市場來來往往的人很多,特別熱鬧。我和媽媽來到一個攤位。“老板,西紅柿怎么賣呀?”“今天西紅柿的價錢是昨天的90%!”聽了老板的話,我就想:今天的價錢是昨天的90%,那么今天的價錢是多少呢?昨天是1.2元一斤,今天就是1.2乘90%等于1.08元。緊接著我又算出了今天價錢是昨天的95%的茄子的.價錢,是1.2乘95%等于1.14元等等。最后,媽媽買完了菜,分別是:茄子3元,西紅柿2.5元,黃瓜1.4元,還有兩個雞腿共花10元,還買了一個西瓜花了8.5元,我算了算,共花了25.4元。
通過這次買菜我不僅學會了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充分地了解到社會中的物價。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3
今天,我和媽媽逛完街回家,到樓梯口時,媽媽問我:“從一樓上到三樓用了30秒,那么,從一樓上到五樓要用幾秒?”
我毫不猶豫地說:“要用50秒。”
媽媽搖搖頭,連聲說:“不對,不對,你再想一想。”
我思考了一會兒,恍然大悟,說:“媽媽,我明白了!從一樓上到三樓,一樓不用上。所以,3—1=2(層),要上兩層,從一樓上到三樓要用30秒,30÷2=15(秒),上一層要用15秒,上到五樓,第一層不用上,5—1=4(層),要上四層。4×15=60(秒),也就是一分鐘。”
媽媽聽了,朝我豎起了大拇指,微笑著說:“你真棒!你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呢!”
解決了數學難題,我真開心!以后我要根據實際,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4
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養蠶。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看見有1位老爺爺正在賣大小不同的蠶,放學后,我就買了6只蠶寶寶,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發現:6只蠶寶寶大約要吃12片桑葉,蠶寶寶漸漸長大了,胃口也越來越大,1只蠶1天要吃4片桑葉,所以每天共放進4×6=24片桑葉。
大約15天后,蠶寶寶吐出了絲,形成了繭,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蠶寶寶從“花生”里出來時,變成了白色飛蛾,飛蛾有1對觸角、2對翅膀、6條腿。過了2天、1對飛蛾產下了100多粒卵,3對飛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興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我就擁有了300多只蠶寶寶,我一定會送給老師和同學,讓大家與我共享養蠶的.快樂!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5
人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數學,而數學的世界則需要人們努力的探索。從古到今,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涌現出了一批偉大的數學家。然而,研究數學不僅僅是是數學家的.工作,也是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工作。
我看到了一道關于旅游的題,很貼近生活,包含了很多學問。題目如下:甲班有48人,乙班有55人,若50人以下去游玩,每人票價5元,50到100人去游玩,票價4.5元,100人以上去游玩,票價4元,怎樣買票更劃算?
首先,肯定要人多為上上策,所以要兩個班一起買票。兩個班共103人,大于100人。所以每人應該買4元的票。如果兩個班分開買票,那甲班48人買5元的票要240元,乙班55人買4.5元的票要247.5元。而103人買4元的票只要412元。這就運用到了比較知識。
數學早已深入到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上面的例子只是數學中的冰山一角。讓我們熱愛數學吧!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6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數據:“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紙對折30次之后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么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紙,通過對折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很多意想不到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厘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著,我又把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厘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折30次之后紙張厚度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高度,而且還是后者10多倍。
其實,像這樣驚人數據在平常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眼睛。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7
今天,我和父親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臺。父親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父親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父親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于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父親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8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數據:“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紙對折30次之后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么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紙,通過對折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非常多意想不到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厘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著,我又把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厘米,通過比較,非常明顯能夠看出對折30次之后紙張厚度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高度,而且還是后者10多倍。
其實,像這樣驚人數據在平常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眼睛。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9
今天,我在《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上看到這么一題,一個矩形分成4個不同三角形,綠色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15%,黃色三角形面積是21平方厘米,問:矩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訴一個占面積和另一個三角形面積,這怎么求嗎?坐在椅子上媽媽看了一眼,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媽媽用是激將法,目是激怒我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媽媽認為她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并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現,兩個紅三角形占了矩形一半,一個黃三角形和一個綠三角形又占矩形一半,而綠色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15%那么黃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積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來這么簡單,多虧了媽媽激將法啊!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0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發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還差。
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他什么也別吃。
而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而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時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里,更加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最好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1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了人山人海、物品琳瑯滿目的胖發祥超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大小小的柜臺,其中一個柜臺上面用一根小棍子撐起一張大黃幅,上面寫著黃金打八五折,進入生活區,里面的打折商品更是不計其數,什么洗衣粉打七五折了呀,小點心降價了呀,“呀!土豆”買四送一了呀!
我頓時對這些打折物品起了濃厚的好奇心,“呀!土豆”是打幾折呢?洗衣粉的`現價是多少元呢?我便請教媽媽,媽媽笑瞇瞇的對我說:“你可以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呀!”
我恍然大悟,我不是剛學了打折扣嘛!便認真思考了起來,現價=原價×折扣數,洗衣粉的原價是14元,現價就應該用14×70%=9.8元,根據上面的原理,就是用買四包“呀!土豆”的錢買了五包,用 4+1=5包,4÷5=80%,也就是打八折,我很自豪的對媽媽說出我的解題思路,媽媽直夸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2
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是不能缺少的。每一件事中都會有數學的成分。
比如說:商場打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數學。一件衣服打五折,現價250元,我們就可以求出原價,250除以10分之5得出500元。
裝修房子的時候,要買地磚,我們也可以運用數學算出最省錢的選擇。假如說這個房子70平方米,要鋪滿地磚。現在有兩種選擇,買5平方米的地磚,每塊20元;買10平方米的地磚,每塊50元。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運用數學來解決。先求出第一種的價格:70除以5等于14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塊地磚,再用14乘以20等于280元算出總的價格;再求第二種的價格:70除以10等用于7塊,再用7乘以50等于350元。很明顯第一種便宜。
再比如說,我們家要粉刷墻壁共57個平方。粉刷墻壁每平方米50元,共需要多少元?用57乘以50就得出2850元。
數學的用處還有很多很多……只待你發現。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3
在自然界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動物中也有很多數學“天才”。
先拿蜜蜂來說,蜜蜂的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他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的。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還有蜘蛛織的“八卦”形網,是既復雜又美麗的八角形幾何圖案,人們即使用直尺和圓規也很難畫出象蜘蛛網那樣勻稱的圖案;更有趣的是,丹頂鶴在成群結隊遷飛時排成的“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也是54度44分8秒!
同學們,這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4
我的家養了兩只小雞,一只叫鬧鬧,一只叫安安。鬧鬧吃米時一口吃三粒,安安吃米時,一口吃一粒,小雞點一下頭吃一口。恰好,等它們吃完了每只小雞都點了156下頭,我要算一算 媽媽給小雞乘了多少米。我筆算了一下:鬧鬧156x3=468(粒),安安156粒。共468+156=624粒。
我家的寵物不僅有小雞還有一只小龜,名叫片克。一次我仔細地觀察了片克,給自己出了一道數學題:片克兩天吃肉50克,喝水半天0.5毫升,在我家待了一年,三個月長一毫米。問片克在我家吃喝共多少?共長了多少毫米?我算了一下:吃飯:50/2=25(克),365x25=9125(克),喝水0.5x2=1ml 365x1=365ml。
一年小龜長12/3=4毫米。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 15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回濮陽。
在路上,媽媽問我:“從安陽到濮陽一共是100公里,我們現在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公里,若是以這樣的速度我們什么時候能到濮陽?”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終于回憶起了以前學過的路程問題。想到這個,我頓時茅塞頓開,對媽媽說出了我的解題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來每分鐘行2千米,然后用100除以2,算出來從安陽到濮陽以每小時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鐘就可到達。”
媽媽問我為什么這樣算,我說:“因為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時間,100千米除以每小時120 千米除不盡,所以我把每小時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鐘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二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時間。”媽媽聽了我的解題思路,直夸我知道動腦筋了。我得到表揚心里高興極了,生活中到處是數學,學好數學知識真好!
【小學生日記:奇妙的數字】相關文章:
有關數字的日記06-06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奇妙的數字“0”09-29
數字日記200字三篇09-28
神奇的數字“7”_小學生作文04-05
奇妙的春游見聞日記范文09-16
奇妙的想象小學生作文11-11
小學生奇妙的想象作文11-08
有關用買年貨的數字日記(精選8篇)01-03
數字的情書10-21
經典數字對聯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