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0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評: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是數學課標所提倡的理念之一。小作者與爺爺的教學問答,富有情趣,充滿濃濃的親情,讓我們看到學數學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啊哈!我今天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負數。
和負數一起,還有一位兄弟叫正數,正數與負數雖是兄弟,可是他們倆卻總是水火難容,負數常常與正數唱反調,這不,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存入200元就是+200,而取出200元卻是—200。還有在看天氣預報時我又看見他們兄弟倆了。我們湖北的溫度是+8℃,可是哈,哈爾濱的氣溫卻在—8℃左右。唉!這可讓他們的好朋友“0”怎么辦呀!
這“0”是我的老朋友了,平時,“0”總是被排除在外,可是有了正數與負數這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后,見到他倆總不和,正數脾氣大,是個小氣包。負數也死要面子,和睦的倆兄弟,反目成仇。“0”竟然成了中間人,沒有辦法的“0”也只有相同對待他們兄弟倆了!“0”離負數多遠,也離正數多遠。
最近啊!我和負數、正數交上朋友,他們倆可常到我家來串門,我的生活中,可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相信,一直遨游在美麗又神奇的數學海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多的朋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今天天氣真好,爸爸和媽媽帶我去到合肥的科技館去看貝殼展。這里的貝殼真美麗,多的數不清。 有最珍貴的貝殼—黃金寶螺,有最古老的鸚鵡螺,有非常艷麗的萬寶螺……真是太多太多了,看的我眼都花了。看完展覽我才知道全世界貝類約有12萬種類之多。形狀就多達10多萬種。大小也不同:小的'只有0.03毫米長,大的長1.8米,重量可達500斤左右。
你們說貝類是不是令人稱奇?你們也來看看吧!跟我一樣和貝殼照張相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早上,我看見爸爸五年級的數學放在桌子上。我翻開一看,4的倍數、6的倍數,還有分母一樣的分數加減法……我都會做,五年級的數學也不過如此,我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正在我得意的時候,有一道題把我難住了。7/8—5/6=?我苦思憫想,又用爸爸告訴我的方法去算,還是想不出來。爸爸又想告訴我答案,但我馬上說:“不要說,等我再想想……”我想啊想,想啊想……終于想出來了!7/8—5/6=1/24。因為24是8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24的7/8是21,24的5/6是20,21/24—20/24=1/24。
同學們,看來,只有堅持努力,不斷思考,才會成功。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很久前的一天晚上,數學書爺爺家里可真熱鬧呀!因為數學書爺爺的兩個孩子——正數和負數發生了爭吵。他們在爭論誰的用途大。
哥哥正數先開口了:“我的用途大,生活中到處都有我的身影。例如:人們計數是要用到我;算賬是要用到我;溫度計上也有我的身影。總之,生活中我是必不可少的。人們都喜歡我。我的功勞最大。”弟弟負數說:“我的用途也不少,比如:溫度計在表示零下幾度時就要用上我,算賬時,表示虧損時也要用到我。生活中同樣不能沒有我。我的功勞也不小。”正數說:“生活中雖然很多地方用到你負數,但很多地方人們都不喜歡你,如:商場傷的盈虧問題,商家都喜歡我,因為我代表盈利,也就是賺了多少錢,而你卻代表虧損,也就是賠了多少錢。所以人們不喜歡你。因此我的用途比你大。”負數說:“雖然有時人們不喜歡我,但缺了我,生活中會用許多的不便。如:人們將無法記錄零以下的數字。這是很不方便的。因此我的功勞最大。”哥倆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甚至還動起手來。這時,數學書爺爺說話了。“孩子們呀!不要爭吵了,你們各有各的用處,人類缺少了誰都是不行的。你們應該和睦相處,共同為人類做貢獻。這樣人們才會真正的喜歡你們,你們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用處。”正數和負數哥倆聽了,覺得爺爺說的很對,從此以后他們再也沒有爭吵了,團結合作一起為人類服務,成了人類的好朋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前幾天,我們進行了期中考試。我數學考了96分,雖然算是高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我那4分丟的太可惜了,錯了些不該錯的。
不過,我可不是那種會被困難輕易打倒的人!于是,我開始分析丟分的原因。不一會兒,我就找出了3個原因:
1、考前沒認真復習。
2、考試時太馬虎。
3、對于數學問題沒有深入認真的思考。
有一道題錯得最可惜,是一道判斷題,題目是:正方體的6個面中不可能有長方形。我當時想到了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長方形這句話,就把這道題判了錯誤,事實證明我錯了,這題應該是對的。
還有一題,也是判斷題,題目是:將3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占鹽水的100分之3。顯而易見是錯的,可我判的對,我沒有認真仔細想,3克的鹽放入100克水中后,總量應是103,正確的應該是鹽占鹽水的103分之3。
考試已經過去了,我應該從其中汲取經驗教訓,我下定決心了,一定要改掉所有的壞毛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點評:能認真分析自己考試中的得與失,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也是一種進步。就象你說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向著自己的目標繼續努力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今天人們都能用正負數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例如若以冰點的溫度表示0℃,則開水的溫度為+100℃,而零下10℃則記為—10℃。若以海平面為0點,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8848米,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深約—11034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表示收入,用“—”表示支出。可是在歷史上,負數的引入卻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古人在實踐活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兩人相互借用東西,對借出方和借入方來說,同一東西具有不同的意義;再如從同一地點,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行走,離開出發點的距離即使相同,但其表示的意義卻不同。久而久之,古人意識到僅用數量表示一個事物是不全面的,似乎還應加上表示方向的符號。因此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和解決被減數小于減數等問題,逐漸產生了負數。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負數概念的國家。《九章算術》中已經開始使用負數,而且明確指出若“賣”是正,則“買”是負;“余錢”是正,則“不足錢”是負。劉徽注《九章算術》,定義正負數為“兩算得失相反”,同時還規定了有理數的加、減法則,認為“正、負術曰:同名相益,異名相除。”這“同名”、“異名”即現在的“同號”、“異號”、“除”和“益”則是“減”和“加”,這些思想,西方要遲于中國八九百年才出現。
印度在公元7世紀才采用負數,公元628年,印度的《婆羅摩修正體系》一書中,把負數解釋為負債和損失。在西方,直到1484年,法國的舒開才給出了二次方程的一個負根。1544年,德國的史提菲把負數定義為比任何數都小的數。1545年,意大利的卡當著《大法》,成為歐洲第一部論述負數的著作。雖然負數早已出現在人們的計算過程中,但卻遲遲得不到學術界的承認,直到17世紀,數學、力學、天文學獲得廣泛發展,使用負數可以大大簡化計算,所以負數才正式進入了數學。特別是1637年,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發明了解析幾何學,建立了坐標點,將平面點與負數、零、正數組成的實數對應起來,使負數得到了解釋,從而加速了人們對負數的承認。但直到19世紀,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等人為整數奠定了邏輯基礎以后,負數才在現代數學中獲得鞏固的地位。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上數學課時,我們學了第一單元的內容——負數,覺得十分簡單。
回到家中,我拿起數學書預習后面的內容。忽然,從我的耳邊傳來一陣爭吵聲······
翻開一看,原來是正數和負數在吵架。我疑惑不解地問:“你們再吵什么啊?”正數說:“我們在說誰的用途最大!”“我也想知道!”我說。負數說:“你覺得呢?”我支支吾吾的,說:“其實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們來一次辯論賽,我當裁判!”正數和負數異口同聲的答應了。
首先是正數,他說道:“生活中處處都有我,例如:超市,學校,商場······當然是我的用途最大嘍!”“嗯,有道理。”我點點頭。負數說:“那也不一定呀,例如:氣溫到0度以下就要用到我而不是你!”正數不高興了,說:“哼!人們都不喜歡你,都喜歡我,你看,虧損的錢都用負數表示,而盈利用正數表示,人們最討厭你了!”“你說什么!我是很有用的,人們是離不開我的!”它們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
“你們別吵了!”這個當裁判的我說完后,他們安靜了下來。我說:“經過我的仔細思考,決定今天贏的是正數和負數!”“你們兩個都很有用,人們離開了誰都不行,沒有正數就哪來的負數?沒有負數也就沒有正數,你們是緊密相連的,你們應該團結起來!”聽了我的話后,他們感到慚愧,從此以后,他們在也不吵架了,一起為人類做奉獻。
今天,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我將繼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獲得更多寶藏。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鴕鳥園玩,鴕鳥園里的鴕鳥真多啊!一共有20個柵欄每個柵欄里都有9只以上的鴕鳥,爸爸說:你看一共有多少只鴕鳥?我說:至少有20x9=180(只)。
然后我們去里面的水上樂園玩,里面有很多游船,一艘大船能乘10人,每艘15元,一艘小船能乘5人,每艘10元。媽媽問我:2艘大船乘的人數是1條小船的幾倍?我說:2x10=20(人),20÷5=4。那么35人都用幾條什么船合算?我說;要是都用大船,4艘得4x15=60(元),要是都用小船,7艘得7x10=70(元),如果用3艘大船和1艘小船,那么3x15+1x10=45+10=55(元)。最合算。媽媽點頭表示贊賞。一天玩下來,各種游玩一共花了300多元,爸爸問我:我們3人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我說:300÷3=100(元)。爸爸說:這近處游玩還是比外出旅游省的多啊。而且還安全。媽媽笑了。可我怎么不太同意他們的觀點呢?好友們,你說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0
8月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晚上8時8分,奧運會開始了,當各個國家進“鳥巢”時,媽媽又拿起紙給我出問題了,當儀式快結束時,媽媽寫好了,我拿來一看,竟然是我最不拿手的面積圖形問題。題目是一個大正方形正方形中有9個正方形,每個里面還有9個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積是0.5x3.8平方厘米,問: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答題時間:10分鐘。
我看完了題目,急忙算了起來。0.5x3.8?老師沒教過,自己筆算好了,0.5擴大10倍,成5;3.8擴大10倍,成38。5x38/100=1.9;1.9x9x9=153.9(平方厘米)正在這時,10分鐘已經過去了,爸爸從書房的走過來問結果,我如實回答:“這道題的答案是1.9x9x9=153.9(平方厘米)。媽媽點了點頭,微微的笑了,給了我一個89分的好成績,這是我從來沒有得到的好成績呀!
今天這89分讓我太高興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0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合集8篇02-22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錦八篇02-17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合集5篇02-14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合六篇02-08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匯總九篇01-30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匯總六篇02-12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集錦十篇02-05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匯編五篇01-29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合集十篇01-26
精選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匯編10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