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新課標小學數學研修日志精選(3)

日志 時間:2017-12-10 我要投稿
【m.miyingbi.com - 日志】

  一、 重視問題情境創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實施建議中首先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學習背景,力求形成“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和運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因為人的思維過程始于問題情境,有效的問題情景能更好的激起學生對新知求知欲望,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一個有經驗的教師他一定會很好的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的價值,好奇心,興趣是孩子學習的火種,如果這個火種丟掉了,就不可能燃起熊熊之火。

  例如:在剛剛結束的〈相遇問題〉這節數學課上,老師就很好的創設了一個張阿姨與王叔叔送材料的故事情節,師在邊敘述情節就邊呈現出兩人送材料的路線圖,并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獲取數學信息,最后學生根據創設的情景提出了“他們會在什么地方相遇”,并讓學生再次扮演王叔叔與張阿姨送材料的情形,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相遇問題的理解,學生在再次理解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他們幾小時后會相遇?”這樣一個情景有效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其中又培養了學生學會獲取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再如:我在執教《平移與旋轉》一課時,在認識物體或圖形平移了幾格這一知識要點時,就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景:“有兩只鳥同坐一條船過河,小鸚鵡站在船頭,小麻雀站在船中央的旗桿上,當他們行駛到河對岸時,請問他們平移的距離一樣嗎?”這一問題質疑,同學們出現爭論,有的認為不一樣,有的認為是一樣的。那到底是否一樣讓我們進一步來研究平移現象問題就清楚了。這樣有效的激起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俗話說“學啟于思,思源于疑。”,巧妙的創設疑問情景有利于激活學生求知的興趣。

  二、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加深知識內化

  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我們知道,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聯系實際,重視學生從“親身體驗”到“形象感知”,再從“形象感知”到“抽象概括”,的學習過程,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的探索創新能力。我們教學時應充分地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算一算、折一折、量一量、掂一掂、試一試等一系列活動,對實際事物進行感知性操作,正是建立數學概念,逐步發展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徑。

  例如:有這么一節六年級數學課一直讓我記憶猶新,這我校張老師執教的一節教研課《圓錐的體積的計算》,課上老師講到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時,為了能讓學生能直觀的感受到圓錐體積是如何轉化推導出來的,課中教師利用flash動畫課件模擬演示了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體積的轉化過程,直觀、富有動感的flash動畫模擬3次倒水過程,實驗把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系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讓聽課老師與學生耳目一新,同學確實也親眼目睹了轉化的全過程,圓錐體積計算公式隨之推導出(v=1/3sh),練習反饋效果也非常不錯。但課后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課件模擬實驗是否可以代替學生的動手探究活動呢?回答是否定的,有這么一句精典的廣告詞“我聽見就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說明動手實踐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師利用直觀的課件動畫模擬“圓錐體積轉化”而代替了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學生的形成過程是跟隨老師課件預設生成的。這剝奪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親身體驗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其實這節課完全可以通過讓學生小組活動,動手利用兩個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實驗器皿倒水或倒沙就能發現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了。這樣把單一的以教師一人演眾人看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人人動手實驗的主動探索式學習,讓學生在做中體驗,做中激發學生生命的活力,做中釋放充滿創造力的慧眼與雙手。

  三、 注重學生自主探索,深化理解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當學生對 某種感興趣的事物產生疑問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教師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而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從事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大膽地“再創造”。

  例如:教學完加、減法、乘法的運算定律之后,讓請學生將這些知識聯系起來總結收獲。其中,有學生提出:既然加法、減法、乘法都有相應的運算定律或規律,想必除法也不會例外吧!對此,我給予這位學生贊賞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進行練習課的打算,改為要求學生自主探索“除法的運算規律”。首先,我給學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據——例題:“商店賣出4箱熱水瓶。每箱12個,共收入960元。每個熱水瓶售價多少元?”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方法一:960÷(4×12);方法二:960÷4÷12。在學生順利解決這一問題后,接下來又組織學生對比發現兩種方法列式特點,討論去發現了“除法的運算性質規律”,并運用除法運算性質出題體會簡便運算7200÷25÷4,3800÷(38×25)。學生借鑒先前學習運算定律的方法,決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舉例驗證——出題應用。于是,學生們在小組中一步一步展開了自主學習,最后如愿以償,發現并掌握了“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這一條運算規律,可謂事半功倍。整個過程中,教師只作了恰到好處的點撥,學生始終循著自己的思考在積極主動地發現、探索,深刻地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他們經過自主探索,“再創造”了數學知識,其成功后的喜悅定然也能激勵他們再去“再創造”新的數學知識。這樣就能激勵他們再去自主探索,獲得更大成功。
 

更多相關文章:

1.國培小學數學研修日志精選

2.小學數學研修日志【經典版】

3.遠程培訓小學數學研修日志精選

4.我的小學數學研修日志

5.繼續教育培訓小學數學研修日志

6.新課標小學數學研修日志精選

7.小學數學研修日志

8.小學數學研修日志精選

9.繼續教育小學語文研修日志

10.教師繼續教育學習日志(精選)

熱門文章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