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交易更適合于經營者和經營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也有非常大的前景。事實上,就基本消費者而言,個性化的需求只是其需求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也可以從網絡中獲取信息、進行比較、完成一定程度的交易談判,也能夠有效優化和支持個性化商品的交易活動。何況,在新的世紀,基本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會發生很大變化,商品的標準化與個性化也會有效地融合,人們可能用更多的時間追求服務,而力求節約商品的購買時間,通過服務來獲得滿足而不是通過親自購買商品獲得滿足,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和消費者形式的電子商務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 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網上交易,對于商業交易活動來講,是一次革命性的進展。周記(6)
網上交易對于商品交易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肯定,然而,網上交易只是電子商務的一個環節,做為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過程,正如一個完整的商品流通過程一樣,如果進行細分,可以分解成信息交流,網上交易,網上結算, 物流流等4個主要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過程,包括完整的電子商務,也都是這“四流”實現的過程。現在看來,網上交易、信息流、網上結算可以有效地通過互聯網絡來實現,在網上可以輕而易舉完成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但是這畢竟是“虛擬”的經濟過程,最終的資源配置,還需要通過商品實體的轉移來實現,也就是說,盡管網上可以解決商品流通的大部分問題,但是卻無法解決“物流”的問題。在一個時期內,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有一些偏差,以為網上交易就是電子商務。這個認識的偏差在于:網上交易并沒有完成商品實際轉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權證書”的轉移,更重要的轉移,是伴隨商品“所有權證書”轉移而出現的商品的實體轉移,這個轉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權最終發生了變化。在計劃經濟時期,這個轉移要靠取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實現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之后,這個轉移則就要靠配送,這是網絡上面無法解決的。所以,網上交易就等同于電子商務,這是一種認識上的偏頗,這種認識上的偏頗很容易把電子商務引上歧途。按照這種偏頗的認識指導實踐,必然出現現在大部分電子商務網站所面臨的困難,甚至反過來對電子商務進行自我否定。
真正的電子商務是由企業、供應商、消費者組成的網絡聯結。根本問題在比較完善的社會流通系統和配送服務系統,這些系統能夠有效地對于網上交易的結果用配送服務來實現實物的交割。因此,只要利用互聯網實現了“網絡聯結”,以后的事情,有成熟的社會配送服務系統去解決。但是,在中國,這就行不通了。在中國,電子商務的建設,如果不包含配送服務在內,就不可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商務活動,這是中國的國情,是我們幾十年忽視配送系統建設對我們的懲罰。 現在終于有了最佳的解決方案。預知詳情請看下回分解。
周記(7)
在生活中得到許多只要提到直銷,肯定把它當成傳銷。其實只要爭議下去,就沒完沒了。電子商務其實可以讓互惠行銷成為可能。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網絡經濟,是“新經濟”的核心,網上的信息傳遞和信息經營,網上的交易,網上的結算。 配送方式又是現代物流的一個核心內容,可以說經濟,更重要在于它是企業發展的一個戰略手段。如果選擇電子商務就要選擇有這種完整體系的從歷史上曾采用的一般送貨,發展到以高技術方式支持的,做為企業發展戰略手段的配送,也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許多國家甚至到八十年代才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國外一篇文章提到,“在過去十年里,這種態度和認識有了極大轉變。企業界普遍認識到配送是企業經營活動主要組成部分,它能給企業創造出更多盈利,是企業增強自身競爭能力的手段”。2007年5月的今天,許多人依然覺得這種方式在中國無法實行。電子商務這種新經濟形態,只是讓消費者消費省錢,有替代傳統行業的必然性!是由網絡經濟和現代物流共同創造出來的,是兩者一體化的產物。一個完整的商務活動,必須通過信息流、商品交流,貨幣流、物品交流等4個流動過程有機構成。電子商務的特殊性就在于,信息流、商流、貨幣流是主要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這就是人們概括的“鼠標”,電子商務的另一半是不可能在網上實現(但是可以用網絡來優化),需要“車輪”來配送。所以,電子商務等于鼠標加車輪,這是對上述公式的一個通俗的解釋。 正如比爾蓋茨說二十一世界誰掌握通路誰就掌握財富。
網上交易相配合的實物運動,結合傳統送貨的手段,尤其是新經濟運行的啟動期和初期,采取各種適用的經濟手段和管理方式是必然的過程。
周記(8)電子商務還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根據市場學原理,按照電子商務購銷雙方地位和主導作用不同。這種電子商務的主旨在于建立購銷雙方平等運作的電子商務平臺,有效通過社會力量溝通買方和賣方,降低社會總交易成本,使買賣雙方及社會都獲益。市面上有很多公司都聲稱自己的是商務公司,他們以自己的一兩款產品并且價格虛高,而且沒有物流,關鍵是真正讓消費者高于市面上零售的同類產品,他們會宣傳自己的產品非常獨特,其實這些企業不但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但是時間可以驗證一切對錯。
只有賣方必須把送貨或配送作為一種服務手段,這樣才能夠爭取到用戶、占領市場,讓消費者更實惠更加,讓消費者持續購物。電子商務而言,由于銷售量比較大,價格來得低,無需傳統店鋪造成屯貨現象。這樣就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更有效率分配產品。
在買方市場前提下,買方的主導地位,使他可以不但提出將貨物送貨上門的服務要求,而且必然提出以低廉的代價獲取這種服務。傳統銷售模式肯定會受到巨大的沖擊,對于傳統賣方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但是他們必須適應這種新型的沖擊。
周記(9)
經過許久的摸索,對電子商務的瓶頸問題也有一定的看法。實際上,讓網民覺得不接受主要有網絡安全問題、網上結算問題還有信用問題和對產品的質疑,因為沒有確認產品的質量為前提,所有人都不愿意冒險投一球。。這些稱之為“瓶頸”,但是實際上,現在的科學技術、管理和實踐都已經證實,這些問題都構不成瓶頸。中國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每天幾百億人民幣的網上交易和結算,已經成功運作很多年,就已經證實了這些問題都不是所謂的瓶頸。應該說,唯一的不可回避的是觀念。他們寧愿相信傳統認識的觀念。只認可大部人都認可的東西。然后隨波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