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農村過年的散文
導語:五彩繽紛的禮花,有的像鋼花飛濺,有的似麥浪滾滾,有的好比金雨陣陣,有的仿佛銀花朵朵,有的恰似紅燕飛舞,有的宛如孔雀開屏。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講農村過年的散文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講農村過年的散文1
“過年很累,累如過年。唉,真不喜歡這樣過年,感覺過年有點累!”年后朋友小聚,家在農村的小王,略顯疲憊的說:“對過年已漸漸失去興趣,因為過年太累。年后,整個身心需要許久才能放松下來。”
另一位工薪族朋友也頗有感慨:“如今過年要花費一大筆錢,用來買吃的買穿的;還有些錢是用來出人情的,這些錢并不是很愿意花。如今,孩子大了,還住在不足60平方的舊房子,說出來有點寒酸!想多積攢點,首先是用于孩子上學;二是家里家外的應急用;三是最關鍵,也是最糾結的是啥時能攢夠買房子的錢!可是看周圍的人都那樣花,也只好勉強為之。”
老王感觸更經典:“過年就像過關,花錢買受罪。互送年貨串門累。送親戚、送長輩;欠了人情送;求人家辦事送;至于上司嗎?……如果不這樣,就是缺禮數。唉!這過年的習慣,奈何不得!”
小張說:“過年是離不開吃,除夕要吃年夜飯,走親訪友家要吃飯,每頓都是豐盛飯,吃飯沒酒不成席,不菅你愛喝不愛喝,敬來敬去不暈也差不多。這樣連續不斷的吃喝,感覺力不從心的累。”
“身在異鄉買票難、乘車難。過年回家更是累。過年要串門,有時一天要跑幾家,跑的有點累;特別是過年串門拜年磕頭磕到累,這個老規矩啥時能改改就好了!心里有孝心,非得講究個形式嗎?”在外地工作的xx說話的口氣滿是無奈。
常年在外打工的`孫君說“像我們這些遠離家鄉的人們來說,過年真有些累。一累是搶票;二累是回家累;三累是拜年;四累返程難。雖然過年有點累!但家是牽掛,是人生的根,累點高興,也值得!”
經營農副產業的朋友劉軍說“除夕之夜要看“春晚”守年歲,初一早起去拜年,休息不好有點累。雖然累,卻是一種幸福的累,髙興的累,無奈的累。”
年又稱過年,即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是一個最溫馨的話題,人們常說:家是心的向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混孬混好,回家里好。幸福嗎?就是回家吃飯,平平安安,簡單快樂。說到回老家過年,因人生經歷,家庭背景,所處的環境,經濟狀況等等差異,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
如今社會進步了,人們的生活也富裕了,過年時可供玩樂的空間項目也多了,但是由于人的興趣不同,有不少人年節里,認為勞累忙碌了一年該歇歇了,把主要精力放在,打撲克搓麻將上。不但白天忙個不停,晚上還要通宵達旦地玩,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湊在一起,只玩得天昏地暗,欲罷不能。過年的確是吃喝最忙的時候,不但自己要吃,走親訪友吃,還要今天你請我,明天我請你的吃下去。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過年拼酒,直到把對方醉才肯罷休。
年不過不行,開心幸福就好。一些人說過年累,關鍵是不懂得怎樣科學文明的過年,一家人歡聚一堂,多陪陪老人;許久不見,親朋好友相聚,更是件好事。只要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分寸,放平心態,也這年一定會過得幸福祥和,令人向往,這樣的年不僅不會覺得累,還一定會輕松地說聲,過年真好!
講農村過年的散文2
一家子本住在小城,可早早兒公婆與老公就念叨著回農村過年的事情。我認為他們可真能折騰的,可他們卻興奮地憧憬著。終于,一放寒假,婆婆特地擇了個吉日,租了一部載貨摩托,裝上早已準備妥當的年貨,老老小小榮歸故里了。家鄉的樓房已幾月未住人。他們又掃又擦,又曬又洗,總算將家弄得干凈舒適了。我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卻拖到過小年才回去,還真脫不了坐享其成之嫌。對于回故鄉,我總是有著一種矛盾的心情。
總算投入了農村的懷抱!天高地闊,氤氳惹人,遠山含黛,近水泛碧。雖已立春,但目及之處,大地尚未脫去蕭瑟的外衣。叢林的地上鋪著厚厚的落葉,或許,它們也想隨風唱一首離曲,舞盡芳華,不料卻被冷雨淋濕,唯有緊緊地摟著大地。雖已離枝頭,繁華褪盡,卻擁有更寬廣的懷抱,又何懼消逝!而那些光禿的枝椏,歷經嚴寒,綠意已近,必是堅定而欣喜!遠遠望去,嫩綠的小草已讓田野悄然換裝,那里將是希望的戰場,一幕幕地變更著歡樂的衣妝。鳥兒們怎會忘了登場,沿途走過,路邊不時竄起一兩只,輕易可瞅見它們的肥模樣。而更多躲在林間的,正在上演一場交響樂,或許是在相互鼓勵喝彩,又或是在慶賀此時沒有獵人的威脅,生命仍可安好無憂!天幕下也隨時可見它們的身影,只見鳥兒們一會兒張開雙翼呈滑行狀,一會兒又上下拍打翅膀,盡享飛翔之樂!
走在堅實的泥土上,我的心與大地貼得更近,就算跌倒在她懷里,那也是她賞了我一個吻。一步步踩在鄉間小路上,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路邊的油菜正綠,等天氣再暖和些,該是她們競相展示金裝的時候了。只身處于曠野,我時而展開雙臂若飛鳥,時而俯身蹲地如鳴蛙。開心時唱首歌給流水聽,安靜時說件心事與天地聞。這里只有聆聽,沒有譏笑,只有輕松,沒有戒備。突然想到五柳先生,從容耕種,怡然作息,還留下篇篇清新詩作,羨煞多少后世人。又感嘆,守得一份超脫,數日易、數年難、常年更難。我能做數日的閑云野鶴卻已心滿意足。
每個人心底都有個最親切的地方,那就是像母親一樣守候著他成長的故鄉。那里有他的天真無邪,有他的少不更事,有他的挫折失落,也有他的榮耀尊嚴。沒有比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更讓人牽掛不舍的地方了,她是一個人生命的靈魂與根源所在。那些長大后赴外地工作及居住的人,夢里最留戀的還是故鄉那方凈土。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可輕易相見,于是心底不斷累積對她的思念。離開的時間越久,距離越遠,思鄉病患得越嚴重。倘若這種思念的焦渴幾十年未得以緩解,我想,思鄉足以讓一個人病入膏肓。
我在骨子里永遠是一個農村人,我為自己的農村出身感到自豪。我也犯思鄉病。我對我生長的農村有著一種復雜的情感。它就像我生命里唯一深深愛過卻又有緣無份的人,渴望見到,卻又懼怕見到。回到故鄉時,感覺自己是她的孩子,心境開闊,悠然自得。可隱約間又莫名地感傷。兒時的伙伴在外漂泊難得相遇,清澈的小溪與水塘被灑滿豬糞來喂魚。再也不能在水里暢游了,再也沒有在清澈小溪里抓魚洗衣的快樂了。村民們的生活變好了,可棲息之地已不再干凈。特別是自己的幾位親人包括父親,也已經永遠地安息在故鄉廣袤的土地里。這樣的故土,不見是一種思念,可見著時甜蜜里也夾雜著一絲疼痛。于是,我成了那種既渴望回家鄉,又有點懼怕回家鄉,寧愿在拒家鄉不遠處眺望之、懷念之,也不愿長久與她血肉相融靈魂與共的人。就好像心中的最愛是無人能代替的,故鄉不管模樣如何,卻也在心底無地可替。
我想,公婆與老公也是因為那種思念才回農村過年的。盡管因此要折騰一番,在他們心底也值。回到農村的家,不再有高墻冷門,不再有喧囂嘈雜,心里得到了放松,又能與故土親密地接觸,豈不樂哉!又想到有些農村出來的年輕人,不能理解家中長輩為何總舍不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那大概是因為農村是他們的根的緣故,長輩們應得到更多的體諒與尊重。
只要老人身體允許,只要他們歡喜,我們決定以后每年回農村老家過年,因為我們都是農村人,農村是我們的根。
【講農村過年的散文】相關文章:
過年的心情散文12-03
過年了散文03-02
聽莫言講寫作的散文07-13
聽莫言講寫作散文07-13
農村過年年夜飯圖片03-14
關于過年后上班的散文隨筆08-03
哲理散文寫作作文仿格精講劉老師11-29
有關于過年散文隨筆(通用19篇)01-22
講春天的詩句02-10
講范仲淹的故事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