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誠實的人其實最狡猾論題散文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遇到許多這樣的情況:最愛裝誠實的人,其實是最狡猾的?此谱罱苹娜耍瑢嶋H上在工作中卻是最誠實的。這是我們走上社會學到的驚異事物之一。
學生時代,學生還不是社會人,因此學生時代也是只顧濫用誠實的時代。于是最懶惰的人和最狡猾的人,得以濫用誠實而不被人識破就混過去了。
我們經常遇見掛著一副誠實面孔的少女和青年,她和他們著實認真對待人生,不能寬恕絲毫的罪惡,也不能容忍一點污垢。她們憎恨所謂的成年人,彈劾成年人的骯臟行徑。盡管如此,大人們都在從事某項工作,而她們則還沒有工作。
也就是說,她們還處在青春的倦怠狀態。我想說的,是這種倦怠對于人生顯得很真摯,但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卻是一種狡猾的自我辯護。這是一種不使自己受到傷害的自我維護。于是,作為充實這種倦怠和孤獨的方法,人們就讀書。
且說,問題是讀書的方法。我仔細地回顧了自己青春時代的讀書情況,那是我從未有過的,為了自我辯護而讀書的時代。換句話說,也沒有哪個時代像這時的讀書是那樣地有助于我的人生,那樣地易于掌握。
大多數年輕人讀書的情況是,缺乏客觀性的讀書,無批判的讀書,為了自己只抽出自己喜歡的書來讀,自己先做結論,甚或只取出迎合結論的書來讀。表面上看,這種讀書似是一心為了探索自己所不懂的東西,而實際上從結果來說,很多都是如上所述的讀書。我們小說家知道如何從商業角度去施展手段來迎合這樣的讀者?杀氖牵粸橛线@樣的讀者而寫作的小說家,也并非沒有。
但是,我并不是說這樣的讀書全都是負面的。在為了充實青春的所謂倦怠,為了自我辯護而讀書的過程中,宛如沙里淘金留下砂金一樣,最后總是會有一點好東西留在自己身上的,這種情況也是為數不少的。這就像讀書,最后意想不到地觸碰到核心的東西。
這個核心的東西,最后會向讀書人說聲“不”,在最后的瞬間說聲“不”,這是違背讀書人為自我辯護而讀書的初衷的。在真正一流的讀物中,洋溢著這種“不”的力量。而且這種力量威脅著他們,把他們從先前心安理得的狀態中驅逐出去,并促使他們騰飛起來。那里就有讀書的不可思議的效果。沒有遇上這樣一流讀物的人,只能說是他的真正的不幸。
我已舉出一個讀書的例子,不過,青春是那么難以捉摸,為了撫慰不知如何消遣才好的心情,人們或許會去看電影。電影會把人生截斷達一個半小時之久,讓你沉湎在各式各樣的夢中,沉浸在多姿多彩的幻想里。
結果,電影有時會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電影仿佛就是一種現實。當然,電影將會利用這種錯覺。它幫助人們消磨時光,使人們最輕松自如地消遣。我認識的一個年輕人,一周之內竟到處看了十部電影。他們只是像躺在床上張口等人來喂藥的病人那樣,簡直是主動接受別人酌量發給的某樣東西。然后,這樣做即使能夠消遣時光,卻絲毫也不能派遣他們原本所說的'倦怠或孤獨。他們越發感到孤獨,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無法清理的陳腐的渣滓。
前面我說過,人生的真摯生活方式,立志誠實,在這種感情中潛伏著青春的某種狡猾。但是,我認為人這種動物,從孩提起直至老邁,在各個年齡層里都頑固地具有各自層面的狡猾。
孩子有孩子的可怕的狡猾勁,就連瘋子也有瘋子的狡黠。還有老人還有老人的圓滑,中年男子更有他們出了名的奸詐。四十八歲人有四十八歲人的狡猾。這又怎能唯獨要求青春不能擁有自己的狡猾呢。如此看來,所謂狡猾,也可以說是人類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但我想說的是,至少那些誠實的青年男女在青春時代的狡猾,實際是以一種逆反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就是說,他們出于自我保護,必須戴上面具,以顯示自己著實是個誠實的人,絕對誠實。
于是,就要讓那些不過是來自對人生的恐懼的東西,擁有恰似真摯地探索人生似的影子。然后真正的誠實并不是這種東西。真正的誠實,是不寬容自己的狡猾的。并且不斷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誠實?墒,青春時代并不懷疑自己的狡猾,并不希望自己始終都是純潔而誠實的。因此毋寧說,那不是青春的誠實。也可以說,那是對青春的誠實的憧憬吧。
那么,它同先前所說的倦怠有什么關系呢?我想說的,是要用探索人生的做法,指明在他們毫無道理的議論,隨便胡亂的讀書,被瘋狂般的行動所驅使的種種行為中,潛藏著試圖擺脫孤獨而手足無措的盲目行動。
【裝誠實的人其實最狡猾論題散文】相關文章:
誠實最珍貴的經典散文08-22
最疼愛的人的散文06-16
其實,其實,其實我還愛她的散文07-27
其實散文03-08
成功的人都是會裝且裝到底的人散文10-01
最親的人最真的情的散文04-20
心底最掛念的人散文04-20
那個最傻的人散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