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愛恨兩難的人散文
許是因為找工作的事,發現自己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好好地看報紙或者新聞了。平日里,上網主要瀏覽人才網,其次就是把自己寫的一些文字往博客里帖,然后就是逛逛網友們的博客。除此之外,幾乎就再也沒有去瀏覽什么新聞類的站點了。剛才稍微看了一下網易首頁,發現這個世界真的是好熱鬧。自己都快成了深山野人,與外面的世界脫軌了。再不停下腳步來看一些除了就業信息以外的新聞,我真的是要被這個世界隔絕了。
于是,趕快瀏覽了一下那些所謂的“熱點排行”,發現這些日子發生的新聞還真是多而雜啊!什么余秋雨反對設國家閱讀日,稱閱讀浪費生命;什么瘋狂追星楊麗娟;史上最牛“釘子戶”;……很多很多的新聞事件都是上了這個排行榜。點擊率頗高,網友的評論也是持續高漲。再粗劣地瀏覽一下天涯雜談、辣眼時評、新浪雜談等一些筆者平常比較喜歡去的論壇版務,關于這些事件的帖子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形形色色的網友真是誰也不甘示弱。
作為曾被網友稱為“你也天涯憤青一個”的我,也開始忍不住了。
忍不住也想來說兩句,于是有了這些零散的文字。今天就先拿余秋雨的那些很受人們爭議的言論來說吧。
大凡一件事情的發生,總是會引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贊同的和反對的。從馬克思主義關于矛盾學說的觀點來分析,這是必然要呈現的結局。更何況是在言論近乎無限自由的網絡空間里,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肯定是不同的。就好像余秋雨先生今天的這些言論。姑且先不管別人怎么看待余秋雨先生的這種觀點。和那些站在余秋雨這邊的人們一樣,筆者是頗為認同的。只不過我并非是確切地站在誰的一邊。我只是就事論事,說說自己的看法罷了。
我向來認為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想不想閱讀,什么時候閱讀,閱讀什么,應該是由自己來決定的。當然前提是不違反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設不設什么國家閱讀日,真的無所謂。
我不知道那些提案設置國家閱讀日的理由是什么,我也沒有興趣去了解。我只是覺得,一個人,甚至是一群人的閱讀,應該依據他或者是他們自身的愛好、需求而確定閱讀什么,什么時候閱讀,而不是要跟什么閱讀節捆綁在一起。也許那些建議設置國家閱讀節的人初衷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國人多讀書,讀好書。這樣的初衷的確是很美好的,值得贊同。只是,并不是因此就說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多閱讀,就要設置國家閱讀日。鼓勵全民閱讀的方式可以很多很多,比如定期舉辦書展,又比如讀書征文活動之類的'等等。何必非要設置什么國家閱讀日呢?難道說不設這個國家閱讀日,就沒有辦法鼓勵全民閱讀了嗎?或者說,設了這個國家閱讀日,就能真正把全民號召起來閱讀了嗎?有些人明明就不喜歡閱讀,你總不至于也要求他在國家閱讀日這一天,專心致志地捧著一本書在那邊裝模作樣地充人數吧?除了把這個什么國家閱讀日上升到法律的范圍,就是說用強制性的手段,讓那些壓根兒就不喜閱讀的人在這一天也乖乖地在那邊濫竽充數,然后有關部門就可以跟廣大媒體宣揚他們設置的這個國家閱讀日真的是很有效果,真的動員了全民起來參與閱讀!
邀功吧,你們就好好邀功請賞吧!可是,卻是苦了那些只能在在那里濫竽充數的可憐蟲!
換一個角度說,是不是說有了這個什么國家閱讀日,平日里有閱讀習慣的人或者說那些天性就把閱讀當成第一愛好的人就必須多讀幾本書呢?要是他們當中有人幾乎天天閱讀了,久了累了,想好好休息一下,把書扔得遠遠的,踏踏青啊,游游水啊什么的,可偏偏想休息的日子跟國家閱讀日碰上同一天了,那該怎么辦?是該繼續自己的休息計劃,還是響應國家號召,在這一天依舊馬不停蹄地閱讀下去?真的是很難抉擇咯!可是,即使把閱讀當作自己生活的全部,總也有勞累困頓的一時吧?閱讀重要,休息似乎更實在。沒有休息好,再多的閱讀,也只能是輪為濫竽充數罷了!
如此一來,這個國家閱讀日,還真是不設得為好!
事實上,我仍然認為,對于那些真正喜歡閱讀的人來說,天天都是閱讀日!何必非要設什么國家閱讀日呢?搞那么多煩瑣的形式,說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我不知道那些贊同余秋雨的“同仁”所持的觀點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呢?如果是一樣的話,那么,估計接下來的觀點可能就不一樣了。
余秋雨先生稱“閱讀能啟發生命,但更多是浪費生命。閱讀不是欠缺,而成為災難。”此處我就真的不敢茍同了。甚至要反駁幾句了。
閱讀能啟發生命,說得倒很讓我贊同。只是,閱讀怎么會是浪費生命呢?既然把閱讀看作是能夠“啟發生命”,那就可以理解為閱讀能夠讓無知的生命得到洗禮、熏陶、啟迪、發展,怎么能夠說是浪費生命呢?閱讀可以充實生命,改變生命,甚至是創造一個新的生命。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很多很多,我這里就懶得再列舉了。
細看余秋雨給的理由是“網絡閱讀日趨流行的今天,周圍已是信息爆炸。”也就是說因為網絡閱讀的日趨流行,導致了閱讀已經成為一種“災難”?天啊,這是怎樣的一種謬論啊!虧他自己還是讀書人了!
時下,網絡閱讀日趨流行是沒錯,或者可以說是泛濫。因為網絡上的東西多而雜,人們熱衷于網絡閱讀,既有受益也有遭殃,但是,怎么能就此把閱讀當成是一種災難呢?網絡閱讀是傳統閱讀的一種時代進化,在電子媒介日趨發達的今天,乃至以后,可能都會有很深遠的影響,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認為它會取代傳統的閱讀的方式。而且以此就認為網絡閱讀導致閱讀浪費了生命這樣的結論的話,真的是很荒唐的。傳統閱讀也有讓我們受害的時候,但是人們從來沒有把它定論為浪費了生命的災難。倒是一直以來都被無數讀書人追捧的余秋雨給出了這樣的定論,真是嚇人。
人們一向很關注名人的各個方面,包括其服飾、舉止、言論等。所以說,他們必須比普通人更加謹慎,尤其是言論方面,否則會遭來一大堆的爭議、批派什么的。結果非但落了個形象大失的結局,很多現實的既得利益估計也差不多跟著失去。如果是這樣的話,真的是得不償失。就好像余秋雨,估計他老人家的書可能就要被讀者撤出閱讀書目一行了。如果他老人家什么時候再出大作的話,估計也不可能再上什么“暢銷排行榜”了。如此說來,他的一句言論,就斷了自己的財路,甚至是光環?那該是多么可惜啊!
我一向很喜歡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所謂文品如人品。所以,一直以來,我也是很認同他的人品的。只是,這一次,他卻叫我失望了。當然,并不是因此就說他的人品不行。如果真這樣下結論,那對他來說太不公平了。
關于余秋雨的這些頗受爭議的言論,很多網友的立場也是很明顯地表示出不滿。但是,我并不知道他們給出反駁觀點具體是什么。也許,他們的觀點比我要來得有道理。畢竟我已經瞎扯慣了,漫無邊際地瞎扯。還好,這是一個言論充分自由的時代與空間,要不然,我可能該因為這些瞎扯被斃了。
【讓我們愛恨兩難的人散文】相關文章:
愛恨兩難美文02-05
愛恨兩難的詩歌07-23
愛恨的散文04-16
愛恨邊緣散文12-16
以愛恨為話題散文06-11
愛恨糾葛短篇散文09-06
相愛恨晚心情散文11-26
愛恨交織的地瓜散文09-01
讓我們成為更有愛心的人英語散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