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游記散文
江南古鎮,煙風細雨,河澤遍布,盛產魚米,物產富饒。白墻黛瓦,青磚壘筑,穿堂天井,屋檐回廊,小橋流水人家。古鎮多少樓臺煙雨中,碧玉佳人略施粉黛。水養人,人護水。江南煙雨蒙蒙,格外的滋養人,江南多佳人,與江南多煙雨是分不開的。
半彎斜月光灑古鎮,半輪明月倒映水中央。月上柳梢頭,相約烏篷船。與佳人同坐烏篷船,櫓漿一動,月影迷離,伸手入河中,斜月唾手可得。月影下美女韻味十足,纖指舞動,撥弄發髻,雖身穿救生衣,卻怎么也掩飾不住美。
忽而古鎮飄起如煙如霧的細雨,抬頭看有佳人手撐復古油畫傘,漫步在石拱橋上,時而停駐不前,伸手迎接絲絲細雨,臉上洋溢著微笑。俯望河水中細雨斑斑點點,灑落在河面上,激起陣陣漣漪。烏篷船船公慢搖櫓漿,船忽左忽右上下擺動有節奏的穿過石拱橋。
街道轉角處有一雙人搖椅,不知名的美女正獨自一人,前后擺動鏘然自得,按下快門,讓時光停滯。漫步石板鋪砌的古街道,隨處可以聽到陣陣悠揚的戲曲,忽遇異國佳人,長發碧眼,身著江南旗袍,別有一番滋味。
古鎮的絲巾,從古至今深受美女喜愛,絲巾是美女必不可少的裝飾物,國人講求含蓄,粉頸外露甚似不雅,因而一條條薄如蟬翼的絲巾便應運而生,千百年來,猶為古今美女喜愛,絲巾或是纏繞幾圈套在粉脖上,或是打個結系在脖子上,或是隨意的披掛在肩上。不管是那一種打扮都是別有一番風味。
古鎮收藏有許多歷代三寸金蓮,這是一種殘缺的美,變態的美。為迎合某種需要,而禁錮自然的生長規律,硬生生的.把腳給定格在三到五寸左右,用布纏繞固定成型,看著這些三寸金蓮,不禁感慨,一部血與淚的歷史值得深思。
古鎮河道中,人工養殖的各色錦鯉,有的已將這半米多長,小的也有寸把來長,它們對遠到而來的游客絲毫不陌生,頻頻出水假意友好的問候,隨著游客的拍照,搖頭擺尾,搔手弄姿,爭相賣弄,扎堆涌現在游人的腳下。
河兩岸建造有數十座石拱橋,是兩岸互通的主要交通節點,烏篷船也是兩岸互通的主要交通工具,從石拱橋下來,一座白蓮古塔香火鼎盛,人煙沸騰,人聲喧嘩。
古鎮小吃,從南到北,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應有盡有,但古鎮最為出名還是糕點,桂花糕、菊花糕甜而不膩,入口即化。
古鎮美景美不勝收,環繞古鎮街道三圈,竟然找不到古鎮的出口。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美景到深處,人不知,最后不得不詢問工作人員,才找到出口,原來出口就在眼前拐彎處,數次擦肩而過,只應古鎮景色迷人,不及細細尋覓,只待多游玩。
【古鎮游記散文】相關文章:
中山古鎮游記散文11-10
武功古鎮游記散文12-03
青巖古鎮游記散文02-22
桃花潭古鎮游記散文11-09
漫川古鎮游記散文11-01
散文游記《浙江南潯古鎮游記》12-06
黃龍溪古鎮游記散文11-10
云水謠古鎮游記散文11-03
古鎮游記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