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守人生散文隨筆
小妹打電話質問二哥,你為什么不堅強?你為什么不來看我?二嫂聞聽此言,一聲嘆息,唉,她以為她的二哥還是從前的二哥呢,她還把她的二哥當依靠呢。
小妹名為玉環,七十多歲了,瘦小身材,滿頭白發。幾年前,玉環的丈夫,在客廳澆著澆著花忽然暈倒,送至醫院確診為腦出血。病人住了一年醫院,最終結果是,失憶,口齒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智商不及三歲孩子。想繼續住院治療,經濟上早已不堪重負,玉環只好在醫院附近租下一間小屋,目的是,一旦丈夫出現意外,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救治。半年下來,丈夫病情看起來有所穩定,這才回家。
玉環夫妻的日常所需,瑣碎到米、面、油、菜等,絕大多數都由遠在深圳的女兒快遞郵寄。做女兒的,以自己之能最大限度地盡著孝心。
從小一直被哥哥寵愛的玉環,盼望二哥去看她,誰知,事與愿違。玉環不知道,就在她丈夫暈倒住院之時,她的二哥玉春也腦出血住院了,而且一住大半年。出院后,走路要人攙扶,還需靜養。玉春得到妻子地精心呵護,病情沒有發展。禍不單行,后來,玉春已經成家立業的獨生兒子又是腦出血,住了大半年醫院,出院后,依然偏癱。玉春受到很大打擊,但他隱忍著,表現出頑強樂觀的樣子,只是夫妻倆都小心翼翼避談兒子的病,背后獨自落淚。玉春夫妻人到中年才喜得貴子。父子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后續治療也要跟上。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兄妹倆在古稀之年均遭重大變故,二哥隱瞞實情,只是淡淡地對小妹說,他身體大不如從前,做事力不從心。小妹也只是把自身情況,粗略地告知二哥。做二哥的,寧可小妹誤解,也不愿意小妹為他心痛。
小妹玉環家住河北省,二哥玉春家住北京。當今交通如此發達,河北、北京兩地之間,不過咫尺之遙,兄妹兩人卻如隔一個時空,望眼欲穿。
除了二哥玉春,玉環還有大哥、大姐、二姐。大哥、大姐、二姐早已相繼離世。
兄妹五人,靠小腳母親一手培養大,他們的父親患有遺傳疾病,年輕早逝。
當年,玉環的大哥二哥同時考上大學,大哥為了支撐家庭生活,為了供弟妹讀書,毅然放棄了學業。
玉春考上軍校。
玉環考上師范。
子女成才成人,寡婦母親終于可以享福了。
玉春在北京成家后,把母親接到身邊盡孝。玉環也常把母親接來家中小住。老母親78歲那年,大哥把母親接回老家。遺憾的是,回老家不到一個月,老母突發心肌梗塞,不到兩天就去世了。當時,老母親額頭淌著豆大的汗珠,拉住大兒子的手,斷斷續續地說,大兒子,別著急,我不疼。
十三年后,大哥病逝。臨走前幾天,他對兒女們說,我愛這個家。
愛到深處,不是怕離開,而是不忍離開。
人生短暫,人生無常,能夠溫暖人生的,不外乎是人間真情。
玉環的`丈夫清醒前,最后一句話是,別怕,我沒事。
玉環一直是丈夫的摯愛。平常,飯做少了,丈夫就少吃;飯做多了,丈夫就多吃。玉環的話,在丈夫聽來就是圣旨,就是歌謠。丈夫整天樂呵呵的,圍著玉環轉。玉環是他的命。玉環被丈夫捧在手心大半輩子,沒想到老了老了,丈夫生一場病,不認識玉環了。可是,玉環認識丈夫。玉環堅定不移地把丈夫扛在肩上。
玉環穿在身上的毛衣有幾個小洞,褲子又肥又舊。她推著丈夫去散步,告訴丈夫一些事情。回家途中,路過一家小型超市,玉環推著丈夫進去。玉環猶猶豫豫看著一袋大米,從衣兜里拿出幾十元錢,掂量半天,把錢放回衣兜,小聲說,等女兒快遞吧。回到家,丈夫僵硬地一下一下扯著左小腿,他想把腿套扯下來。那個腿套是玉環用舊襯褲縫制的,大針小線,不咋好看。玉環幫著丈夫褪下腿套,哄孩子一樣對丈夫說,我去做飯,你自己先待一會兒。飯做好了,先一口口喂丈夫吃。丈夫吃剩下的飯,她一點不剩扒拉到嘴里。然后教丈夫數數1、2、3;教丈夫識字,老虎、獅子、桌椅、板凳。一邊教一邊伸出大拇指夸獎說,真乖,真棒。玉環的丈夫傻呵呵地笑,也伸出大拇指,含混不清漫長地說,真……乖,真……棒。玉環教丈夫字詞稍稍多一點的話,玉環的丈夫就生氣地說,我……不……說……
家里來了晚輩,玉環說,這么多年不見了,也許以后也不會再見了,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招待一番。200元一瓶的紅酒。四個菜,雞蛋炒圓蔥、土豆絲、西紅柿炒雞蛋、肉絲炒蒜苗。令人奇怪的是,晚輩來家的時候,玉環的丈夫眼圈轉淚;晚輩要走的時候,他的眼圈又轉淚。莫非想起了什么?晚輩說下午4點鐘走,玉環故意對丈夫說,走就走吧,不給她們做飯吃。玉環的丈夫急了,又是張嘴,又是晃頭,意思是,要做飯,要做飯。自從聽晚輩說下午四點走,他就一次次抬頭看墻上的石英鐘。玉環早已為晚輩準備好了買車票的錢,晚輩堅辭不受。
承受人生之重,這是一種人間大美。
玉春的兒子腦出血,住院兩天后看似一切安妥了,年輕的夫妻才通知父母。玉春的妻子趕到醫院,病床上的兒子對母親說,媽,我沒事,你看,我的右手在動。母親歡喜地說,是哎,你的右手是在動。其實,母親的心疼得滴血,兒子的手分明一動沒動啊。
玉春父子很少見面,他們分住兩處。更主要原因是,兒子不忍心叫父親看見自己這個樣子。父親尊重兒子,也不過多追問。
每天,年輕的妻子攙扶年輕的丈夫在路邊散步,年老的妻子攙扶年老的丈夫在路邊散步,一家人不相見。因為愛,因為自尊,因為互相尊重,一家人同住北京,卻用短信報平安。
節日的飯桌上,老父親用左手顫顫巍巍給兒子夾菜,兒子也用左手顫顫抖抖給父親夾菜。玉春笑瞇瞇地對兒子說,他打算學開車,以車代步。所謂的車,是三個小轱轆一米見方的購菜小車。兒子一家三口走了以后,玉春的表情是那樣的疼惜和凝重。
玉春老夫妻夜晚不同室休息,玉春怕打擾到妻子,妻子也沒堅持。各自臥室的門永遠是敞開的,這是玉春妻子堅決要求不容置辯的。妻子說,這樣,她能聽到丈夫的動靜。夜半人靜,玉春的妻子總是起身好幾次,躡手躡腳到丈夫的臥室門口察看。
玉春的妻子已經80歲了,比玉春大三歲。她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敏捷。
在外人看來,玉環、玉春兩個家庭,用不了多久就會家破人亡,老、病、入不敷出。可是,他們頑強地堅持著,努力著,天真地以為,總有一天,他們的親人會好起來,像從前一樣。
【相守人生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漫漫人生知己相守散文隨筆11-16
相守人生散文03-06
人生若相守如初的作文05-21
渴望相守卻無緣相守散文06-18
情詩:相守09-04
相守·憶散文08-22
相守相望美文06-02
相知相守的詩歌12-16
渴望相守詩歌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