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說曾園的散文

時間:2022-08-31 10:14:42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說曾園的散文

  【曾樸、小鳳仙、曾園】

三說曾園的散文

  知道曾園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在這個涼爽的夏天終于下決心去看看。不是路途遙遠,卻是因為曾園在江南之地實在沒有多少的名氣。以為去與不去沒有什么大礙,今日前往,只是覺得時間多的無法打發。

  虛廓居為江南著名古典園林,位于古城西南隅。清同治、光緒年間曾樸之父曾之撰建于明錢氏“小輞川”遺址,名“虛廓居”,亦名“曾園”。園內水面寬廣,襯以平岡小阜,布局得宜。遙山近水,風光如畫。晚清及近代文化名人遺跡留存頗多,足堪玩味。水池風荷,尤具佳趣。占地約二十畝,水木清華,臺榭參差。曾園的世界并不大,但在當年,有李鴻章,翁同和,張謇、周瘦鵑、范煙橋、包天笑、柳亞子等一群超卓不凡的靈魂來來往往,他們歡言洽談,文氣相通。

  一般人認識曾樸是從知道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開始的,其實曾園中曾經發生過一段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只是沒有人想到小鳳仙會與曾樸之間有什么關聯,想要在今日的曾園尋訪當年才子佳人的足跡恐怕已是不可能的了。

  曾園照壁有翁同和手書的“虛廓村居”四字,給你一種飄渺之感,覺得這樣的地方就應該發生那種才子佳人的情愛故事的地方。江南才子歷來多情,演繹過無數的讓后人回腸蕩氣的故事。

  曾樸用了一年的時間將一個蓬頭垢面的鄉下丫鬟打造成了才貌俱佳的白雪公主,少女多情,名士風流,朝朝相見,情意綿綿,這位少女就是后來名震天下的小鳳仙(原名小鳳,為曾樸所起)。但小鳳與曾樸的郎情妾意很快就被姨太太察覺,姨太太便以送小鳳去讀書為名,密囑鴇母將小鳳帶到上海妓院。曾樸因公務纏身,無暇顧及此事,等發覺,已是木已成舟。后來,小鳳輾轉到了北京,改稱小鳳仙,不數年,便在花叢中出了名,蔡鍔對她一見傾心,但小鳳仙說:“落花有主,嫁娶大事,只有常熟曾某才肯委身。”蔡鍔只得請曾樸保媒,去說服小鳳仙。曾樸心中不舍,卻又奈何,只好玉成此事。

  蔡鍔和小鳳仙的傳奇故事,在當時曾引起不少的轟動,據此拍攝的電影《知音》中的古典韻味以及浪漫主義情懷曾傾倒無數影迷。古有伯牙子期、今有蔡鍔鳳仙,一曲高山流水,彈出的又何止是一段人世間最難尋覓的知音佳話。

  小鳳仙曾為蔡鍔寫了兩幅挽聯。其一:不料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其二:九萬里南天鵬翼,君正扶搖,哪堪憂患余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十八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足見其情其才。難怪曾樸對她致死難忘。

  據說,小鳳仙后來嫁了個山西籍的軍官,軍官死后,又改嫁于一個工人,解放后生活十分困頓。后來還是梅蘭芳念舊幫忙,讓小鳳仙在機關學校里當了保健員。1951年,小鳳仙51歲。女人的悲劇往往很徹底。

  曾樸因《孽海花》而為更多的人熟知,其實他除了與小鳳仙的這一段故事之外,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是,他是第一個在常熟興辦學校的人,是第一個將雨果的作品介紹給中國人的人,也是戊戌變法的直接參與者。

  今日曾園,已經不復當年的浪漫和纏綿,只有那些閑來無事的老人在那自娛自樂的輕聲低唱著彈詞開篇;已經不復當年的群星薈萃,只有那些平民百姓悠游期間,述說著平常故事。面對歷史,總是難免感嘆風景依舊,人事已非。到曾園,你也難以免俗,你無法從無言中閱讀出更多歷史遺跡的內涵,更無法接近那些曾經活躍的靈魂,或許只有曾樸紀念館外面的那顆三百年的紅豆能夠述說些什么。

  走進曾園,認識曾園,解讀曾樸,覺得自己曾經很無知。

  【再說曾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到曾園,會讓人自然想起這樣的兩句詩。或許是常熟的名人軼事太多,可圈可點之處信手拈來,所以,對于曾園,對于曾樸,他們似乎沒有多大的興趣在這個上面作文章。于是任憑曾園地處荒蕪,無人問津。

  沒有哪一個風景區的路是那種坑洼的小路(這樣的路即使在常熟的農村也難以看到),只可過小汽車,旅游車是難以進入的。周邊環繞的是臭水溝和破舊的低矮的斑駁的老式房子以及叢生的雜草。如此賦有文化內涵的曾園居然是身處這個城市最雜亂的地方。讓人驚訝。

  到門口,以為曾園一定是一個非常狹小的所在,只是為了了卻一樁心愿才勉強走進院子的。進得里面,才發現原來是別有洞天。常熟是一個休閑之地,可以選擇的去處很多,但是曾園應該不比其它任何一個地方遜色,為什么這個地方來的人會很少,走在園中,只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在此鍛煉、喝茶、唱曲。似乎是專為附近的居民修建的后花園。據說此地一度成為學校而失去了原有的許多歷史韻味,令人嘆惋。曾園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遠遠沒有開發出來。在曾樸紀念館,你看不到一個人耐心在此細讀他的那一段輝煌而滄桑的歷史。只有那顆門前默默生長了三百年的紅豆樹堅守著對曾樸的那一份執著。

  是因為常熟古跡太多,無需在曾樸身上做什么文章?可是,只是因為一個并不可靠的傳說,常熟人就動用巨資修建了名聞遐邇的尚湖,也只是一個簡單的革命故事,常熟人也熱心地不斷的修建擴建著沙家浜。再看旁邊的翁同和故居的遭遇,就更是令人費解了。如果說曾樸的份量不夠,那么作為兩代帝師的翁同和難道也難以和姜太公相比嗎?畢竟姜太公還不知道是哪里的人呢,但肯定不是常熟人,而翁同和確乎應該算是常熟人自己的驕傲吧。為什么常熟人會對姜太公如此情有獨鐘,他與常熟人之間的聯系只是因為傳說他曾經在常熟的某個湖邊垂釣過。

  合理的解釋只能是,知道樣板戲《沙家浜》的人比知道曾樸的多,知道姜太公垂釣愿者上鉤的人比知道兩代帝師翁同和的人多,所以常熟人是情愿舍去更有文化底蘊更有可靠的歷史價值的因素而選取了更快帶來經濟價值的因素。

  今天,當我們熱衷旅游,熱衷去尋訪歷史遺跡的時候,多做一點真正的歷史文化知識方面的準備,免得滿腦子裝回了一大堆虛假的所謂歷史文化知識,在那里大肆炫耀的時候,卻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卻成了別人眼中的笑柄。聯想起上個月到云南,當時對摩梭人的所謂走婚制很有興趣,對東巴文字充滿好奇,被那些導游滿嘴的忽悠搞得是七葷八素。最后發現,所謂摩梭人是最后一個原始部落說法其實早已經不存在了。而所謂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其實也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他們在說著摩梭人,在書寫著東巴文字,在傳說著納西文化,也只是作為一個旅游的賣點而已。那些所謂的民俗村也是為了要掏出你的腰包而建造的。并不是少數民族人生活的常態,你根本不可能在那些為參觀而建造的村落中得到什么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所以,我一般不喜歡那種旅行團組織的購物式的旅游。即使要去,也千萬別成了導游眼中的那個既好騙又無知的游客。

  準備離開的時候,下起了綿綿細雨。荷塘中跳動的雨滴引人遐思,煙雨迷蒙中的曾園引人回望,地處偏僻的曾園更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還說曾園】

  偏安于城市的一隅,沒有人聲鼎沸的嘈雜,沒有步履匆匆的忙亂,也沒有急于張揚的沖動。有如此完美景致的曾園,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蘊的曾園,卻如一位待嫁的少女般保持著天真純凈羞澀的容顏,一派天然之氣。這樣的地方是真的可以修養性情,頤養身心,培育靈氣。

  在曾園,你可以靜靜地與曾樸對話,去體察他在章回體小說中寄托的情感內涵,可以與荷池對話,體味如此渾濁的晚清世界竟是如何培養出小鳳仙的雅潔與孤高,也可以與郁金香對話,思考著城西郊外荒野之地卻也能夠滿園春色嬌艷依舊。

  在曾園,你可以獨對亭臺樓閣細細體味江南水鄉的秀麗,可以從容傾聽才子佳人的一段評彈小曲,可以一杯清茶,慢慢敘述人生離合悲歡,喜怒哀樂。澄凈心靈,淡泊思想,玩味雅趣。

  在曾園,你可以從容選取你認為的好的攝影角度拍攝喜愛的風景,而不用害怕有人擠入到你的視線中。你的風景照可以是最純粹的,最單一的。

  曾園的魅力是在于遠離世俗而清高,無人打擾而隱秘,地處荒僻而精致。曾園的魅力是那些地處繁華,游人如織的所謂名勝古跡無法相比的,是那些充滿吆喝之聲的風情街無法相比的。

  隨著經濟生活的提升,在經歷了物質文化追求之后,中國人開始了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開始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在經歷了走馬觀花式的旅游之后,開始變得更為理性,開始懂得舍去簡單的物質消費性的旅游,追求文化的品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曾經是中國古代士子的一種向往,今天,在行萬里路成為大多數人的可能性行為之后,我們是否清楚,行路之時,我們的心靈需要的是什么,是否只是別人去過的地方,我也要留下足跡。

  中國人其實有著太多的從眾心理,因為從眾,所以很少有特立獨行的人,因為從眾,所以名勝古跡基本大同小異,因為從眾,每一座城市變得越來越相似。如果大家都只是短視,幾年之后,當人們審美開始疲勞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呢?

  但愿曾園永遠不要淹沒在世俗的喧鬧聲中,能夠永遠保持那份從容與寧靜。

【三說曾園的散文】相關文章:

哪些曾受過的傷散文12-03

風景舊曾諳的散文04-25

風景舊曾諳散文05-29

高三散文:紅塵花語,誰曾詩意的執著01-28

談曾鞏散文藝術06-03

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經典散文05-09

名家散文精選:18歲那年曾遠行01-28

你曾與我擦肩而過散文06-28

愛錢說散文07-12

說權衡散文04-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 |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