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設計方案模板匯編8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產生對規律活動的興趣。
2、能仔細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律的主要特征。
3、嘗試自創規律,發展幼兒的實際運用能力。
設計意圖:
只有當數學回歸了幼兒的生活情境,才給了幼兒將數學思維進行寬廣的遷移和應用的機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兒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體現數學的教育價值。《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一表述也正說明新課程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已不再過度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更注重從生活中感受和體驗數學的實際意義,并嘗試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答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
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紋、地磚、欄桿;幼兒游戲活動時按男女間隔排隊;律動、做操中動作的反復等等。這些事物幼兒都很熟悉,因此我們把這些內容作為本活動的素材,希望從中讓幼兒更生活化地感知規律,并且最終培養起幼兒的數學可以服務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如運用規律知識進行裝飾;創編游戲、動作等等。
活動準備:
1、有色彩排列出規律的衣服。
2、可以串掛的小積木若干,穿掛用的繩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課件(照片以幼兒身邊場景為主)。
活動過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
1、欣賞衣服
引導幼兒觀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發現衣服上的規律。
2、觀看課件,進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
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規律嗎?這個規律是怎么樣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種規律
1、幼兒自己運用一定的規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體交流自己運用的規律,并將其轉換成符號形式。
3、引導幼兒分析與提煉規律的主要特點。
(三)運用規律
1、排隊:我們小朋友可以排排隊,排出規律。
2、編動作:用動作表現規律。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看圖連貫的說一段牛牛上學的話,能說明白怎樣幫助牛牛做到按時上學。
2、知道牛牛上學遲到的原因,初步養成按時上學的習慣。
教學重點:能看圖連貫的說一段牛牛上學的話
教學難點:能說明白怎樣幫助牛牛做到按時上學。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牛牛上學發生了什么事?讓學生看懂圖畫和下面3個題目的內容和要求。
2、指導學生看圖,初步說說圖意。
先讓學生看4幅圖,自言自語說圖意。教師巡回了解學生自學情況。對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多加指點,并鼓勵他在全班交流時勇敢發言。
看圖說話交流:
圖1、晚上什么時候牛牛在干什么?
生:晚上10點鐘了,牛牛還在(房間里)看電視。
圖2、早上幾點鐘牛牛在干什么?
生:早上8點鐘,太陽爬進窗口了,牛牛還在睡大覺(還沒有起床)。
圖3、牛牛上哪兒去?
生:牛牛上學去。
牛牛怎樣上學去?
生:牛牛背著書包,一邊吃燒餅,一邊急急忙忙上學去。
圖4、牛牛到學校,老師怎么說?
生:牛牛趕到學校,已經上課了。老師說:牛牛,你怎么遲到了?牛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以上學生的回答,說的好的地方,教師要予以肯定。如太陽爬進窗口一邊吃燒餅,一邊急急忙忙去上學等。
3、4幅圖的圖意連起來說一段話。
。1)要學生想想連起來說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如第1幅圖與第2幅圖之間要加第二天等。
。2)學生自言自語說一遍,可以有所想象,有所創造。教師走到學生中間去聽聽。
。3)請部分學生說給大家聽聽。
4、師生共同討論。
我們要對牛牛說些什么?
。1)晚上看電視時間不能太晚。晚上睡覺遲,影響身體健康,影響第二天的學習。
。2)要養成按時睡覺、按時上學的習慣。
附板書:
5、牛牛上學
晚上
看電視
晚睡
早上
晚起
上學
遲到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教科書第8~9頁蹺蹺板樂園情境放大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出示蹺蹺板樂園情境圖,談話:“我們看看畫面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玩蹺蹺板?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二、探求新知
1.利用蹺蹺板場景插圖。
談話:看到這個畫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板書:現在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圖中有多少人?
2.明確畫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談話: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圖中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級交流解決問題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2×6=12(人) (2)4×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3)……
5.觀察比較解題方法的聯系。
明確解題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問:把分步解答的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該怎么辦?
學生自己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6+7 (2)4×3+7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鞏固應用
1.第9頁的做一做,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二的第1、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3.讓學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可以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來解答。學生自編題目,互相解答。
四、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2.教師強調:請同學們嘗試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設計】
。1)2×6=12(人) (2)4×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2×6+7=19(人) 4×3+7=19(人)
4、整理復習
設計方案 篇4
一、活動主題
“關愛生命,平安義賣”
二、活動目的
1.通過義賣,充實愛心基金,幫助孤兒院的棄嬰和社會弱勢群體。
2.引導社員關心他人,培養會員的無私愛心,提升會員的素養。
3.通過活動,讓社員是之間有相互了解的機會,加強溝通,增近友誼。
4.引領大學生關注弱勢群體,激發大學生的愛心,讓大學生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三、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數學與統計學院
承辦單位:手工藝協會
XX志愿社
數學建模協會
協辦單位:活動贊助商
四、活動負責人
總負責人:朱XX
負責人:王XX
王XX
原XX
五、活動時間
12.24—12.25早上八點至晚上七點
六、活動地點
中餐廳、東餐廳門口
七、活動對象
XX師范學院全校學生
八、活動流程策劃
1.24號活動前做好有關義賣的宣傳工作(如條幅,展板,海報,宣傳單)。
2.活動前提前兩周向社員發放材料,讓社員做義賣物資,在活動兩天左右上交所做義賣作品。
3.活動前兩三天把所有義賣的申請書(活動申請書,地點申請,桌椅申請等)申請完。為活動的舉辦做好前提工作。
4.準備舉辦活動所需物質(如音響,桌椅,材料等)。
5.活動前天把展板放在指定地點宣傳。
6.活動當天,八點前一切都整理好,八點開始義賣活動。
7.活動中,組織一小部分社員當場做花,大部分社員為義賣服務。
8.活動中,義賣品有絲網花,平安果及小飾品。
9.活動結束后,整理地點。
10.義賣所賣資金送到社聯。
九、宣傳效果預測
本活動面向全校師生,聲勢浩大,參加人數眾多,能較好的宣傳本社團及其活動。
十、活動宣傳方案
1.橫幅宣傳:最直觀有效地宣傳方式。懸掛于餐廳門口等人流大的地方。
2.宣傳單:最具靈活性的宣傳方式。宣傳內容為本活動內容和商家內容。發放方式為以宿舍為單位發,放餐廳門口直接發,活動中發。
3.海報宣傳:不可少的宣傳途徑。張貼于學校的宿舍公寓門口,餐廳,茶水房,公話亭上,及墻壁上等。
4.展板宣傳:我們將制作宣傳板放在餐廳門口。
5.音響宣傳:活動會用音響等吸引大家的注意。
十一、贊助方法及宣傳方式
1.四百左右,給予條幅(商家提供或社團提供但須提供資金),宣傳單,海報,展板宣傳。
2.二百左右,給予海報,宣傳單,展板宣傳。
預祝合作愉快!
設計方案 篇5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嵌放式系統如單片機、DSP等系統對接入網絡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具有遠程抄表功能的電表系統、楞以進行遠程控制的信息電系統等。本文采用TI公司的TMS320VC33DSP芯片設計與Realtek公司的RTL8019網卡的硬件接口電路,并在DSP中用軟件實現TCP/IP協議,使DSP芯片具備上網功能,從而可以用計算機通過網卡與DSP電路板進行大量數據交換并對其進行控制。
1、硬件設計
DSP與網卡的硬件接口電路圖如圖1所示。
DSP的數據總線低16位接ISA網卡的16位數據線,ISA網卡的IOCS16線接高電平,設置網卡為16位的模式。
網卡共有20根地址線。將A7~A8、A10~A19接地,A0~A6和A9分別接DSP的A0~A7,用到的網卡地址為0240H~025FH,映射到DSP的Page3空間,地址映射為C000C0H~C000DFH。
DSP的Reset信號用于復位網卡,由于DSP的Reset信號低有效,而網卡的Reset信號高有效,故中間應接非門。
DSP的Page3和R/W信號用于選能網卡的讀寫信號IOR、IOW,實現的邏輯關系如圖2所示。
IORQ是網卡的中斷9,通過非門后接DSP的INT1引腳。
RTL8019網卡有三種工作方式:
第一種為跳線方式,網卡的I/O和中斷由跳線決定;
第二種為即插即用方式,由軟件進行自動配置plugandplay;
第三種為免跳線方式,網卡的I/O和中斷由外接的93C46里的內容決定。
計算機上一是即插即用方式,為了降低軟件編程的復雜度,將網卡設置為跳線方式。
上述所有的譯碼邏輯都在EPM7129中實現。
74ALVC16425是總線驅動芯片,可實現3.3V到5V的電平轉換。由于TMS320VC33和EPM7128是3.3V的器件,而ISA總線是5V的,所以信號線不能直接連接,需要通過74ALVC164245進行電平轉換和隔離。
2、軟件設計
2.1網卡硬件驅動程序的設計
網卡驅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NIC的初始化
NIC是網絡接口控制芯片,它負責網絡上數據的接收和發送。為了能夠使NIC啟動并處于準備接收或準備發送數據的狀態,必須對相關的寄存器進行初始化。這些寄存器包括CR、DCR、RBCR、PSTART、PSTOP、ISR、IMR、PAR0~PAR5、MAR0~MAR7、CURR、TCP、RCR等。
。2)中斷服務程序
中斷服務程序一般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設置中斷標志,以使相關程序能以此發現發生了中斷;二取得中斷狀態寄存器的值,并將引起中斷的具體原因提交給相應的程序,這一過程也是通過設置中斷原因標志完成的。需要注意的,中斷服務程序開始的時候要保護中斷現場,待程序處理完成后要恢復中斷現場;中斷服務程序應盡可能短小,以便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執行完成,因此需要將一些不民要的工作交給其它程序來完成。
。3)幀發送程序
在網絡中,幀傳輸的過程是:發送方將待發送的數據按幀格式要求封裝成幀,然后通過網卡將幀發送到網絡的傳輸線上;接收方根據接收到的幀的目的地址研究是否將該幀提交給上層應用程序。幀的發送是指將待發送的數據以幀的形式發送到網絡傳輸線上,因此,幀的發送過程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①裝幀;
、趯腿隢IC的發送緩沖區;
、鄢跏蓟l送控制寄存器;
、軉覰I
C將該幀發送到網絡傳輸線上。
。4)幀接收程序
幀接收是指將網絡上的數據幀接收并緩存于網卡的接收緩沖環中,然后由主機程序將緩存于接收緩沖環的幀讀走并存入內存中以備程序使用。從中可以看出,幀的接收過程分成兩卡;
、俚谝徊接蒒IC通過本地DMA將幀存入接收緩沖環;
、诘诙ㄊ峭ㄟ^遠程DMA并在主機的配合下將接收緩沖環中的幀讀入內存。
2.2TCP/IP協議的實現
2.2.1DSP中與PC機中實現TCP/IP協議不同
TCP/IP協議最先是在UNIX系統中實現的,后來在LINUX、DOS和WINDOWS系統中也實現了TCP/IP。但是,在UNIX上實現的TCP/IP協議的源代碼并不能直接移植到DSP上來,這是因為PC機和DSP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PC機的運算速度非常快,一般都有一個多任務的操作系統,可以多任務并行執行,通過硬中斷與中斷、消息隊列和各種插口實現ATCP/IP各協議層之間的通信和整個網絡的通信。而DSP運行速度相對較慢,缺乏多任務操作系統的平臺,只能通過順序執行加硬件中斷的方式來實現,并且因其還要同時執行數據采集、串口中斷等任務,所以中斷程序應盡量短,只完成設置各種狀態的標志位,而將相對較慢的`網絡數據包的處理放在主程序中執行,以減少各種任務之間的沖突。
PC機的內存非常大,現在一般都可達到32~128M的存儲容量,可以動態地分配和釋放內存,很容易實現存儲器緩存mbuf、網絡控制塊ncb等鏈狀結構,且可隨意增刪;同時能維護多條網絡連接,由于計算機處理速度快,幾乎不用考慮緩沖區溢出的問題。而DSP內部RAM一般只有十幾K,加上外部擴展的RAM也只能達到幾十K的容量,一個最大的以太網數據包就有1.5K左右,如果也按PC機的內存管理方式和數據結構,使用mbuf鏈,RAM肯定不夠用,因此只能在RAM中分配一個固定的1514字節的區段來存放接收到的以太網數據包,接收一包處理一包。
PC機中TCP/IP協議都是分層次實現的,相互之間都是通過參數傳遞進行聯系,這樣有利于提高程序的模塊化和獨立性。而在DSP中,由于參數傳遞會占用過多的程序空間,且降低DSP的執行速度,所以應盡量減少參數傳遞,轉而使用全局變量和外部變量等來達到值的傳遞,因此各程序間的依賴程度大,往往會共享某一些變量和數據。
PC機上實現了比較完整的TCP/IP協議。而在DSP中,由于運算速度和內存的限制,不可能支持所有的協議,一般只實現需要的部分,不需要的協議一概都不支持;而且即使需要的協議也不用像在PC機上實現那么復雜,可以根據硬件的具體情況和實現的需求進行必要的簡化。
2.2.2TCP/IP協議的具體實現
TCP/IP協議是一個協議簇,包含了很多協議,在DSP上實現的所有協議如圖3所示,通常可分為四層(不包括物理層)。
根據DSP的結構特點和所需要實現的功能,在DSP中實現了ARP(地址解析協議)、IP(網際協議)、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和TCP(傳輸控制協議),并對它們進行了簡化。
2.2.2TCP/IP協議的具體實現
TCP/IP協議是一個協議簇,包含了很多協議,在DSP上實現的所有協議如圖3所示,通?煞譃樗膶樱ú话ㄎ锢韺樱。
根據DSP的結構特點和所需要實現的功能,在DSP中實現了ARP(地址解析協議)、IP(網絡協議)、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和TCP(傳輸控制協議),并對它們進行了簡化。
在鏈路層中實現了ARP。每種網絡都有自己的尋址機制,以太網通過以太網地址即通常所說的網卡硬件地址MAX進行尋址的,每個網卡出廠時都有一個唯一的MAC地址。IP地址則僅僅是對于TCP/IP簇有意義的地址,是一種虛擬地址。當賦予IP地址的IP包要在以太網中傳播時,必須將IP地址轉化為以太網地址才能進行正確的傳輸。ARP協議就是將32位的IP地址動態地映射為48位的以太網地址,從而保證網絡的正確傳輸。ARP協議由兩個文件arpin.c和arpout.c實現。arpin.c負責接收網絡上廣播的arp包,判斷arp包的類型是網絡上其它機子的請求包還是返回本機的響應包,
判斷其合法性并進行相應的處理;arpout.c負責主機向網絡發送數據報時發送arp請求包以及被arpin.c調用響應收到的arp請求包。
在網絡層中實現了IP和ICMP。IP協議是TCP/IP協議簇中最核心的協議,它提供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送服務,所有上層協議都要以IP數據包格式傳輸。IP協議由兩個文件ipin.c和ipout.c實現。Ipin.c負責接收IP數據包,收到IP包后,首先判斷其版本號、數據長度、目的地址、檢驗和是否正確,再根據IP首部的協議類型字段的值交給相應的上層協議處理;ipout.c負責發送IP數據包,接收上層協議傳遞下來的數據,加上20字節的IP首部,正確設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協議類型,計算檢驗和,交給下面的鏈路層發送。PC機上的IP數據包,當它的長度超過網絡的MTU時,允許對它分段;在DSP中,則不支持IP數據包分段,也不支持IP選項字段。ICMP協議負責傳遞差錯報文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信息,且由ICMP首部8位的類型字段和8位的代碼字段決定信息的種類。在DSP中只實現了對回顯請求(類型代碼為80)報文的處理,從IP層收到ICMP包后,判斷其類型代碼段是否為80。如果是,將這兩個字段設置為00(回顯應答),計算檢驗和,再交給IP層發送;如果不是,則予以丟棄。從而實現了對ping功能的支持。
本文通過DSP與網卡的硬件接口的設計及編程,使DSP實現了基于以太網的TCP/IP通信,從而使DSP可以通過網線進行聯網,并可以實時地與計算機進行通信,交換大量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本文所介紹的技術已經在作者參加的國家"973"項目"復雜自然環境時空定量信息的獲取與融合處理的理論與應?"的硬件設計中得到應用,并運行良好。
設計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課程改革,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我校決定開展首屆英語節系列活動。并借活動的契機,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分享英語教學成果,展示學生的英語才能。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身上英語學習的潛力,增強自信心,增強開口講英語的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豐富校園文化。
二、活動目標:
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質,力爭使每個孩子人人參與,人人快樂,人人有收獲。讓校園英語節成為每個孩子的節日,讓每個孩子從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感受英語、應用英語、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找到自信,讓英語走近每個孩子,使他們想說,敢說、能說、樂說。
三、活動主題:
happy english,i love you! 快樂英語,我愛你!
四、活動口號:
happy english, happy life!快樂英語,快樂生活!
i believe i can do! 我相信我能行!
讓英語節成為每一個孩子的節日!
讓每一個孩子在英語的世界里收獲快樂!
五、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策劃:
成員:全體英語老師、全體班主任
六、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15日22日
七、活動方案:
a、氛圍創設
(一)兒童英語歌曲欣賞
英語節期間,每天課間休息,校園廣播系統將循環播放優美動聽的兒童英語歌曲。
負責人:
歌曲提供:
(二)雙語教學
在英語節期間,35周歲以下的任課老師嘗試用簡單的英語組織教學,如課堂禮儀、師生問好,課堂評價等。先在前一周進行培訓,學會10句課堂用語。
負責人:
(三)英語問好
在英語節期間,師生之間問候、學生之間問候提倡用英語交流。每天的值勤老師和督察隊員進行巡視并督促學生。
負責人:當天各值勤教師
(四)經典兒童英語影視欣賞
英語節期間,組織各年級學生觀看適合兒童的經典英語影視作品(純英語)。學生在感受經典作品的魅力之外,也為學生接觸、學習純正的英語提供資源。
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片源提供:
時間:每天中午11:20xx:40
b、活動項目
(一)英語書寫比賽
參賽對象:三、四年級全體學生
比賽地點:各班教室
比賽時間:周一下午第一節課
比賽形式:三年級抄寫字母和單詞。四年級抄寫單詞和句子。內容統一。
評委:三年級
四年級
獎項設置:各年級評出團體一、二、三等獎,并評選出個人書寫之星若干名。
(二)英語誦讀比賽
參賽對象:五、六年級學生(每班2人)
比賽地點:階梯教室
比賽時間:周一下午第二節課
比賽內容:1.書上課文朗讀 2.課外材料朗讀
比賽形式:每位選手抽簽決定比賽順序,每人準備5分鐘。
獎項設置:各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評委:
(三)英語單詞接龍比賽
參賽對象:四六年級學生(每班選6人參加)
比賽時間:周二下午第二節課
比賽地點:階梯教室
比賽規則:以班級為單位,采用6人接力的方式,進行單詞接龍。每人每次只準寫一個單詞,要求所寫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和前一個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相同,寫完傳給后一個人,依此類推,最后一人寫完再傳給第一個人?匆幎〞r間內哪一組寫的單詞多。
評分標準:寫對一個單詞即得1分,其中拼錯或重復的單詞不得分。
獎項設置:各年級評出團體一、二、三等獎各一個。
(四)英語打字比賽
參賽對象:三六年級學生(每班3人)
比賽時間:周四下午第二節課
比賽地點:電腦室
比賽形式:三年級打字母(小寫)。四六年級打一篇短文。在規定時間內,根據速度、正確率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五)英語手抄報設計比賽
參賽對象:三六年級學生(每班15名不限)
具體要求:(1)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直接上交作品(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
。2)報紙大小為8k紙,主題為圣誕節。
。3)學生的班級、姓名一律寫在背面。
截止日期:周四放晚學前
獎項設置:以年級為單位進行評比,根據送交作品的80﹪設置獎項。
評委:
(一)前期準備工作
1. 英語頭飾設計
全校每位學生設計制作一個自己喜愛的卡通英語頭飾,在開幕式時佩戴。
2. 學唱英語節主題曲《if you are happy》
由各班英語老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
3. 青年教師英語課堂用語培訓 (時間:12月8日中午)
4、各參賽項目的報名工作(12月11日之前)
(二)英語節開幕式
時間:12月15日(星期一)早上
地點:大操場
開幕式程序:
1、校長致開幕詞,宣布開幕
2、教導介紹英語節內容和參與方式
3、呼喊口號:快樂英語,我愛你 (happy english, i love you! )
4、齊唱英語節主題曲:if you are happy
(三)各項比賽活動
(四)英語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
時間:12月22日(星期一)早上
地點:大操場
閉幕式程序:
1、校長宣布比賽結果。
2、校行政為單項比賽獲獎班級和個人頒發獎狀。
3、校長宣布各年級優勝班級名單。
。▋瀯侏勗u選方法:單項比賽中獲個人一等獎的為自己所在班級加5分,二等獎加3分,三等獎加1分。團體一等獎的加10分;二等獎加8分;三等獎加5分。獲得書寫之星稱號的,另加3分。最后,各年級中得分最多的班級,即獲得優勝獎。)
4、校長為優勝班級頒發錦旗。
設計方案 篇7
為進一步規范我校學生的良好養成,自覺履行《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增強學生的紀律、法制觀念以及道德意識,爭創文明班級,構筑優良學風、文明校風,鞏固平安先行學校建設成果。開學伊始,學校政教處根據我校實際將開展“遵規守紀目標引領”宣傳教育月活動,現將有關活動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1、增強學生知法、守法的意識,深化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
2、構筑優良學風、文明校風,創建文明班級、平安校園。
二、活動主題:“遵規守紀 目標引領”
三、活動時間:20xx年9月1日—9月30日
四、活動內容:
1國旗下講話
2學生儀容儀表檢查
3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治
4家校聯系
5主題班會
6黑板報
7遵規守紀知識競賽
8班級文化陣地建設
五、活動要求:
1.各年段、班級按活動要求認真組織、力求實效
2.認真組織黑板報創編工作,按時完成迎接評比
3.家校聯系及時建檔、備查。
4.班主任送交一份主題班會材料(a4紙雙面打印)
5.班級文化陣地建設要統籌安排、厲行節約、實用。
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數學意識。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2、83頁。
教具、學具準備
鈴鼓、信箱、小球、筐子、卡片、數字迷宮圖、方格圖、小旗。
教學設計
導入
師:同學們,前一段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數的有關知識,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數學樂園去玩一玩,你們想不想去?
師:好,下面先來看一看“數學樂園”中我們安排了哪些游戲。
介紹游戲內容和規則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數字迷宮”彩虹圖),在“數學樂園”的大門前有什么?
生:畫著一些方格,格子里面有數字。
生:有兩個箭頭,我想是表示出口。
師:你想的對,那么都有哪些數字?
生:1、2、3……
師:這是一個數字迷宮圖,它是通往“數學樂園”的必經之路。要走出迷宮必須按照從1—9的順序走,左右兩個出口,分別通往“數學樂園”。
[通過不同的走法,讓學生感受序數的概念,感受到同一問題答案的多樣性。]
師:現在,數學樂園中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在玩,他們都在玩什么?
出示反映各種游戲場面的課件。讓學生觀察,熟悉游戲內容和規則。
在學生觀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
1.擊鼓傳花。
這幾個同學在玩擊鼓傳花。持鈴鼓的小朋友先說出一個數,然后將鈴鼓傳給另一個同學,這個同學說:“我對幾”,再把鈴鼓傳給下一個同學,下一個同學要說出:“幾和幾組成幾”,才能把鈴鼓傳下去,接下來的小朋友再說出一個數……如果有說錯的或重復的,要他給大家表演個節目,再往下繼續進行。
[采用擊鼓傳花的形式能提高兒童的活動興趣,從而使學生熟練掌握數的組成,為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和學習加、減法運算打下基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統計,有利于培養兒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意識,同時,感受對隨機事件的統計。]
2.投擲游戲。
師:同學們看,有幾個小朋友在投擲?
師:黑板前的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旁邊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生:黑板前的兩個小朋友在做記錄,旁邊的小朋友在拾球。
師:是怎樣記的?
生:哪個隊投進一個球,就在磁性黑板上為哪個隊貼上一個圖標。
師:他們合作的好嗎?
3.小小郵遞員。
師:這里是一群小小的郵遞員,不過要把信準確地投入信箱可不容易。他們要跳過所有的方格,每跳一格,就用前一格算式的得數與下一格相加或相減,邊跳邊說。跳出方格后再將信投入與其信中得數相同的信箱中。
[這個游戲方式使學生在玩中提高計算技能、靈活運用知識、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進入游戲
師:同學們,這個“數學樂園”就在學校的操場上,我們也去玩,好嗎?
師:不過,在去之前,我們需推選每項活動的主持人,誰愿意當。
選好主持人后,帶領同學們離開教室,到操場參加活動。
1.根據“數學迷宮”的兩個出口調整人數。把全班同學分為三組,由主持人負責進入游戲。
2.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幫助學生解決活動中的問題。
3.及時進行調整,使每個同學都有參加各項活動的機會。
同學們,今天在“數學樂園”里,大家玩得開心嗎?咱們下次再來玩。
專家評析
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數學樂園”中學習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十分明顯。現簡要分析如下:
1.教學組織形式新。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說,要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不但要從觀念和方法上進行變革,還需要組織形式上的創新,實現教學形式上的多樣化。在本節課中,教師根據內容的需要,讓學生離開課桌,走進教師為他們設計的游戲活動中,把學習內容與豐富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數學、用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
2.教學內容安排活。教師在把握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處理了教材,把序數、計算、統計等學習內容融于各項活動之中,從而為學生的探索學習和技能訓練創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
3.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實。鼓勵學生參與現實、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意識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這節課中,所設計的各項活動,均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提供了平臺,為學生的相互交流、表現自我創造了機會,使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3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設計方案模板07-22
網絡設計方案07-20
教室設計方案07-25
消防設計方案07-29
設計方案范文08-02
音樂設計方案08-02
設計方案格式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