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2022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2022,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20221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用詞得體的習慣,知道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
2.通過誦讀幫助學生積累詞句。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敢于發表意見,說話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語文與生活、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句子,看看瑩瑩寫給姑媽的信用詞得體嗎?問題出在哪、
。2)通過一讀二思三議四改的步驟,指導學生知道如何用詞得體。
(3)小結。
2.教學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用詞得體,體現文明與禮貌。讀下面的詞,你知道它們用在什么場合嗎?小芳日記。
(2)學生讀詞。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話》,讓學生誦讀。
3.教學第三部分。
。1)從上面的詞語中選擇合適的填入括號里。
(2)集體交流,評議。
。3)總結。
二、誦讀與積累
1.出示與春夏秋冬有關的準韻文。
2.學生練習流利朗讀12個詞語。 要求:讀準字音,嘗試理解詞語。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所理解詞語的意思。
4.練習。
。1)練習誦讀,學生自練,再分組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三、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大江保衛戰》。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此字與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導軍旗、軍徽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練習。
(1)練習誦讀,學生自練,再分組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七嘴八舌話環保。 教學過程:
1.審題。
。1)學生讀題,并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略加講解:為環境保護提建議是用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維護公共的利益,提建議時應全面考慮。
。3)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著提出各自的建議。
。4)學生在小組中說出自己的建議。(想一想為什么提這樣的建議)
2.練習。
設計方案20222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塔,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塔造型不盡相同,還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意義。應會:學習比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將自己記憶中的塔或設計的塔畫下來,并可以進行簡單的裝飾。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識,認識古今中外的塔,并對自己家鄉的塔進行考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保護古跡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自己見過的塔畫下來,或設計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難點:根據塔的特點,進行表現或設計。
教學準備:
彩色紙、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新課。
(1)拼擺游戲: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狀的圖片,請用2分鐘的時間擺一擺,看一看哪組能拼擺出塔。
(2)說一說拼成了什么樣的塔。
(3)教師板書:塔
(4)在拼擺中圓形、梯形、長方形、半圓形分別做塔的什么部分。
2.看書。現在我們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打開書第24、25頁。
(1)書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圖片?
(2)分組討論。請各組商討后選擇討論問題:
、偃謩e建造在什么時間?
②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③三座塔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苣憧春笥惺裁锤惺?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總結,如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材料也非常豐富,像應縣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結構的純木塔,沒有用一顆釘子。這些塔由于建造的時間、地點、材料及結構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相同。
(3)請學生回答討論結果。
(4)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你知道的塔呢?請你介紹給大家。
3.分析塔的基本形設計及繪畫的表現方法。
(1)如果你現在就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師,你準備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塔?
(2)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3)怎樣讓塔更美觀?
(4)可以在什么上畫?用什么方法?
4.布置作業。
(1)作業:可以設計一座新穎的塔,也可畫自己見過的塔。
(2)要求:畫面飽滿,設計新穎,可選擇喜歡的方法表現。
(3)教師巡視,給學生提供幫助。
5.作品交流。
設計方案20223
《匆匆》是九義教材第十二冊新入選的課文,課文通過作者對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復返,逝去如飛的感慨,給我們以珍惜時間,在有限時間里多做有意義事情的啟示。
《語文課程標準》里強調: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根據這點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過程。
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激趣導入。
說幾句有關時間的格言送給別人或自己。
揭題,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對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認識,教師作適當補充,并介紹當時社會背景。
二、初讀,感知課文大意。
。ㄒ唬⑦x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如輪讀、范讀、薦讀、小組讀、默讀等)讀課文。
畫出最能體現時光特點的詞語。
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二)、交流學習體會。
三、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認真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讀句子,思考:作者為什么是這種感受?
指導朗讀:畫橫線的詞讀慢一點,重一點。③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理解:徘徊罷了
匆匆罷了
問一問自己,能做些什么
問一問自己想問的人能做些什么
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呢?我何曾有著些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理解畫橫線部分,體會作者感情。
仿寫:過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反復吟讀,說說自己的感想。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思考: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用書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四、品讀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品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寫法值得你學習,你也來一兩句。
五、綜合活動:與時間老人真情告白。
設計方案20224
設計意圖:
美術繪畫《小小名片設計師》以游戲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歡,非常富有時代氣息,用自制的名片認識新朋友,屬于社會范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體現藝術、社會的有機整合”成為了我設計的主導思想,以期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達到在提高繪畫水平的同時又能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名片與人交流,感受人與人交流的愉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審美、創造能力。
3.初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名片,表現自己的特色,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自制課件一個、磁帶、幼兒繪畫工具、壓膜機。
2. 知識準備:會寫自己的名字。
重點分析——引導幼兒設計出自己的名片。
難點分析——初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名片,表現自己的特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幼兒共跳舞蹈《找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新朋友”?
2. 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4張范畫:提問:聰明的小朋友,小老虎來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幫助它認識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來,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幫助它請來了小貓醫生?名片上要有什么?
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許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據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系。為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大人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少方便。
二、展開:
1. 提問:小朋友,平時,你們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
2.出示課件:我這里也有名片,還根據裝飾方法的不同分成了5種類型呢。ǔ鍪菊n件,幼兒觀察名片的色、裝飾方法)
。1)風景名片(2)卡通名片(3)信紙名片(4)底紋名片(5)花邊名片
3.你想不想為自己設計一張與眾不同的名片?你向選擇申么樣的裝飾方法?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有特色,姓名地址設計得清楚大一些,裝飾得最漂亮。
4. 幼兒設計繪畫, 教師巡回指導:名字、電話號碼是否寫清楚;裝飾得是否漂亮。教師為完成的作品壓膜。
三、延伸活動
1. 講評:
。1)自評:有誰對自己的名片最滿意?為什么?
(2)互評:誰還喜歡別人的名片?
2. 提問:你想把名片送給誰?為什么?(提醒幼兒送給新朋友)應該說些什么?(介紹自己)
3. 教師里有那么多新朋友,請幼兒將名片送給新老師。
設計方案2022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展資料。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二、檢查預習
。薄z查生字
、懦鍪尽俺、浩、沸、漲”等生字,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再口頭組詞:
、瞥鍪尽蔼q、據、踮、恢”等左右結構的生字,指名讀并口頭組詞。
⑶出示“罩、薄、崩、霎”等生字,說說特點。
⑷出示
“悶”:多音字:mēn(悶熱悶酒)mèn(悶氣悶雷)
⑸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順序
。、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
。、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置境引入
1、播放錄像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錢塘江大潮錄像的部分內容)
2、談話
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本,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好嗎?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什么?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么?
二、聯結感悟
。、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指導朗讀。
。病⒊眮砹,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里感受到的?默讀課文,做上記號。
。、小組合作學習
⑴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⑵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欠止みM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抛髡甙从蛇h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七h: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墙鹤プ〕钡男巍⒙暋⑸珜懗隽顺钡臍鈩葜陚ィ喊拙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
、戎笇W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感悟。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
三、生成新知
1、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2、通過學習,我們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江大潮呢?
3、再次播放錄像和圖片,編寫導游詞,然后向同學們介紹。
4、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設計方案20226
【教材說明】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堅持用自己的勞動來獲得食物,得到人們的賞識和接納。他的為人與尊嚴,后來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課文表達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維護個人的尊嚴和做人的原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進一步培養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會其中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尊嚴、逃難、款待、顯然、狼吞虎咽、例外、蒼白、骨瘦如柴、需要、灰暗、喉結、贊賞、思量、愜意、僵硬、許配。(認知目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能力目標)
3、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勞取酬的道理,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德育目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勞取酬的道理,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2、難點:
理解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尊嚴”的人生格言、小故事。
2、風雪聲的錄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
(播放風雪大作的聲音),老師動情地描述: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風無情地逼迫著路上那一群衣衫襤褸的逃難人,他們一個個面呈菜色,忍著饑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艱難地前進……同學們,此時你們的頭腦中出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學生自由發言。
2、同學們都感到寒冷饑餓在侵襲這群逃難的人,在這樣冰天雪地,風雪交加的時刻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他們需要食物、衣服、爐火)是呀,如果此時給他們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食物,他們一定會一掃而光?墒窃谶@群逃難的人中有一個年輕人卻拒絕了這份極需要的食物,這到底怎么回事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尊嚴》。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分自然段檢查讀課文,思考:
這篇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了什么?(這篇課文先寫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然后寫哈默拒絕杰克遜地熱情款待,堅持靠勞動獲取食物,最后寫哈默得到人們的賞識與接納,后來成了石油大王。)
三、自讀自悟,體會內涵
1、這個故事非常感人,課文中主要講了哪兩個主人公?(哈默、 杰克遜)
2、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兩位主人公之間故事?(2~5自然段)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并用筆在書中標注出來。
指名分別讀三次對話。
3、自主學習第一次對話: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次對話,想一想,這個年輕人給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在書中畫一畫。
學生自由讀課文,再書中畫出來。
指名回答:
生:我是通過“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營養,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
生:我是通過“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這里的“仰起頭”我感受到年輕人對杰克遜大叔的尊敬。還有他和杰克遜大叔平等的對話,不因為自己是逃難者就瞧不起自己。
生:我是通過“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這句話中感受到年輕人盡管饑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
師:作者從年輕人的外貌、動作、語言來對這個年輕人進行了描寫,同學們也抓住了年輕人的外貌、動作、語言來體會課文,從第一次的對話中你認為年輕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愿意占別人便宜,不是不勞而獲的人。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師:那年輕人說話時應是什么樣的語氣?同桌之間互相練讀。
學生同桌互讀,小組分角色朗讀。
4、合作學習第二、三次對話:
當年輕人聽到杰克遜大叔告訴他沒有活需要做時,年輕人又是什么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第二、三次對話。在這兩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畫一畫。
小組討論,在書中畫一畫,議一議。討論后在班上交流。
⑴ 匯報第二次對話:
生:“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我認為他此時心里很矛盾,他很餓,真想大吃一頓,可是他又不能不勞動就吃飯。
生:我通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事物!”感受到盡管他很饑餓,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要不勞而獲,寧愿忍受挨餓。
生:我通過“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感受到年輕人很失望。當年輕人知道自己沒活干時,他此時的心里很失望,因為沒有活干就吃不到飯,所以目光才變得灰暗了。
師:通過我們自學了第二次對話,你對年輕人又是怎樣認識的?
生:我認為年輕人是個堅定的人,不決定就不改變的人。
聽老師范讀年輕人說的話,三個“不”字加重語氣。聽了老師的范讀你體會到什么?(年輕人堅定的語氣,表明立場、態度堅定)
學生同桌練讀,指個別組讀。評讀。師生分角色讀,互評。
⑵ 匯報第三次對話:
杰克遜大叔為了能讓年輕人早點吃上早飯,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可是,年輕人接受了嗎?哪一組愿意匯報第三次對話。
生:“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年輕人說話時的語氣特別堅定,一定堅持要先付出勞動,才吃別人的東西。
生:我通過“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地給杰克遜大叔捶背”感受到年輕人特別有耐心。盡管這是鎮長安慰他才安排給他的,而且又是簡單的工作,但他一點也沒有應付,而是極其認真地對待。
生:年輕人由站起來到蹲下去,再捶背的變化過程說明了他的尊嚴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可以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
師:這時,在你的心目中,年輕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他是一個有志氣、自強不息的人!
師:那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師生互評。
5、由讀到演,體會內涵:
⑴ 三次對話我們已經分析完了,你對年輕人也加深了了解,那么請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讀一讀、演一演這三次對話。
學生在小組內練習,指兩組上臺表演。
師生互評。
⑵ 同學們演得真棒,充分表現了哈默堅持靠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這就是做人的的尊嚴。(板書:尊嚴)正是由于哈默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動了杰克遜大叔,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正是對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贊揚。
齊讀杰克遜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生:雖然這個年輕人現在什么都沒有,但他有尊嚴,他會成為富翁的!
生:他誠實勞動,講究做人的原則,自立自強必將決定他擁有一切。
生:他現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為他具有堅強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這必將也會使他成為金錢和物質上的富翁。
6、教師小結:
是呀,一個人能夠自尊并尊重別人,堅持按勞取酬,堅持做人的尊嚴,必然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就是最大的財富。(板書:=財富)哈默擁有尊嚴這比精神財富,也為他日后創造物質財富奠定了基礎,所以哈默成了著名的石油大王。
四、拓展延伸,總結升華
1、同學們課前搜集了有關尊嚴的故事,誰愿意講給同學們聽?
(資料:杭州有個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到一家面包房推銷黃油,和老板約定第二天上午10點見面。第二天,這個大學生準時到達,但等到下午4點,老板才慢慢趕來。大學生厲聲告訴他:“你可以不買我的黃油,但你不能傷害我的尊嚴!似這樣言而無信,你一輩子也成不了大老板!”老板驚得滿頭大汗,但很快就豎起了大拇指,不僅自己和這個大學生簽訂了長期合同,而且給他介紹了很多生意伙伴。 )
2、匯報資料,仿寫格言:
⑴ 出示有關尊嚴的格言:
尊嚴,就是拒絕乞討。
尊嚴,就是以自尊贏得別人的尊敬。
同學們說說你自己搜集的有關尊嚴的格言,把你的理解說出來。
⑵ 讀一讀這些格言,試著仿照擬一條人生格言。(可提示學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兩方面去想)
⑶ 擬好后交流。
3、總結升華:
一個人在窮困潦倒、逃難流亡之際,仍堅守著自己的尊嚴,還有比這更可貴的嗎?我欽佩哈默的志氣,自尊是人生的底價,自立的基礎,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棄。他尊重自己,所以得到了別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終超越了自己。自尊是一種廣告。走到哪兒,就會帶到哪兒。自尊更是一種高尚。因為自尊總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須首先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必然換來尊重。
【板書設計】
尊嚴=財富
設計方案20227
一、活動組織、安全管理機構
組長:xxxx
副組長:xxxx
成員:xxxx
二、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20xx年12月31日(下周二)下午第二節~第三節課
地點:學校操場
三、元旦慶;顒又饕獌热菪问
形式:本次元旦慶;顒臃譃槲乃嚤硌莺捅碚貌糠謨炐銓W生兩方面。
文藝表演內容及順序:
1、鼓號隊表演(負責人:xxxx)
2、三(5)班童話劇《勇敢的小白兔》(負責人:xxxx)
3、三(4)班舞臺劇《魔仙寶貝》(負責人:xxxx)
4、三(2)班歌曲《我的古詩我的歌》(負責人:xxxx)
5、!般y鈴”合唱隊歌曲《愛在我們身邊》(負責人:xxxx)
6、優秀學生表彰方案待定
四、人員分工安排
1、活動總策劃:xxxx
2、活動準備:xxxx
2、活動現場舞臺布置:全體男教師
3、音箱:xxxx
4、攝像照相:xxxx
五、其它工作:
請各節目負責人做好表演準備,并按節目順序提前準備。同時做好緊急疏散預案及應急通道準備工作。學生如進退場組織由各班班主任和中隊輔導員負責。本方案未盡事宜學校另行通知。
設計方案2022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領悟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并學習“爸爸”的好學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讀好第二自然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4.好學的爸爸
每天
一……就……
學電腦
電腦的用處大
又
敲打
作業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生字、說話、寫筆順數筆畫、寫出帶有某一偏旁的字然后組詞。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上一課寫的是“爸爸”學外語的事。這一課又是寫“爸爸”的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范讀課文
1.邊聽邊思考。
課文寫好學的“爸爸”做了什么事?
2.聽后回答,相機出示:電腦。
學習“電”、“腦”:指名認讀、指導擴詞、指導寫法、學生描紅。
3.看圖認識電腦。
三.自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
2.檢查難讀的句子。
3.指名讀課文。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生字。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寫字。(電、腦)
4.寫筆順,數筆畫。
電——————()畫。
腦——————()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
2.指名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迷”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齊讀。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
。2)邊讀邊想:這一段有幾句話?哪幾句話寫“爸爸”打電腦的?哪幾句話是寫我和“爸爸”的對話?
(3)讀后回答。
(4)理解一、二句話。
a.指名讀。
b.看實物,認識“鍵盤”、“屏幕”。
c.從哪幾個詞可以看出“爸爸”迷上了電腦?
d.“爸爸”是怎么打電腦的?引導學生觀察圖。
“嗒嗒嗒嗒”是什么聲音?“隨即”可以換成什么詞?
“嗒嗒嗒嗒”、“隨即”說明了什么?
e.指導讀一、二句話。
。3)理解三、四句話。
a.指名讀。
b.理解“爸爸”的話。
出示“爸爸”的話。提問:“爸爸”說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討論:電腦還有哪些用途?為什么說“今后我們的工作、生活離不開它”呢?我聽了爸爸的話是怎么想的?
c.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
3.講讀第二自然段。
。1)齊讀。
。2)“又”、“敲打”說明了什么?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用“用處”、“真行”練習說話。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說說電腦有哪些用途?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
1.總結:這一課通過寫“爸爸”學電腦的事,進一步說明了“爸爸”愛好學習。
2.齊讀課文。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開火車讀、用生字擴詞。
2.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
4.練習在書上描紅。
四.作業
1.練寫生字。
2.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組詞。
王-----()月-----()亻----()彳----()
設計方案20229
一、什么是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進行的基本單位,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二、小組建設的重大意義
1、它是高效課堂的兩條支柱(導學案和小組建設)之一
2、利用學習小組的好處:
。1)、打破了原來單一的“插秧式”的授課方式,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2)、培養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學習的本身;
(3)、培養了小集體的 團結(隊)精神;
。4)、分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展示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后進生參與課堂展示的機會更多了;
。5)、有利于落實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小對子幫扶工程;
(6)、有利于實行分層次教學,教學中更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7)、增強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三、如何劃分學習小組
1、小組劃分的原則
小組劃分應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業成績、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方面組成學習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一般以異質為主,使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個性化。同時保持組與組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
。1)、男女比例分配要適中
有的老師分配小組只是簡單的按成績分,沒有結合班級內學生的性別比例進行合理搭配,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要想讓小組的效益最大化,還必須注意小組內成員的性別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調配好。這樣做有幾點好處:
一是便于勞動時合理分工。我們學校沒有專門的清潔工,衛生都是由學生親自去打掃,宿舍、餐廳、衛生區、教室,如果男女同學比例不均衡,有時打掃衛生就成問題。
二是思維的互補性。一般情況下男同學抽象思維較好,敢想敢做,思維跳躍性大;女同學形象思維較好;男同學粗心大意,女同學細心認真。這樣男女同學搭配,會讓他們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個很好的互補。
三是便于競爭。小組學習既競爭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適,老師可以在小組評比的基礎上再開展男女生比賽,以此來最大限度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2)、學生性格搭配要互補。
無論是在分班還是在分組時,老師應該注意學生性格的差異,尤其是開放性的課堂,如果不把外向內向性格的同學搭配好,那么小組的同學在課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讓各小組都能搶到展示的機會。所以老師必須把外向的同學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織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外向的同學帶動內向的同學,從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為老師更應該不斷對同學進行指導,讓他們在課堂中能夠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麗的一面顯示出來,只有展示才會有提升,因為這樣你才會得到不斷的完善。
(3)、優勢學科與弱勢學科要結合好。
小組互助式教學,有助于同學間的互幫互助,那么作為班主任在排位時更應該注意,在同一個小組內,應該讓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各科都有帶頭人,不能都偏某一學科,否則容易造成交流時無人交流,幫扶時沒有優生可進行指導。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科成績,把各小組的同學根據學科優勢和劣勢進行合理的微調,這樣更便于幫扶與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練兵、兵教兵、兵強兵是學生合作學習最好的效果,作為班主任應該為同學們創設這樣的機會,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應該有所規劃,從而讓學生會在同一小組內,優生可以相互探討,后進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請教優生。一般來說,我們座位的排布是優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組長),中等程度和待轉化生同學在兩邊,這樣優生與優生可以隨時交流,優等生與待轉化生同學也可以隨時進行交流。
。5)、階段性隨機調整。
小組內成員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評比,也許會因為當初小組初建時無法預設的情況,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小組之間的實力出現一些問題,這時老師就應該及時的進行調整。該協調的協調,如果協調還不行,就應該考慮對座位進行調整。決不能怕麻煩,任其自由發展下去。
2、具體分組方法
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因學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確定小組人數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年齡大小和自主性強弱等因素,根據生年齡大小和自主性強弱等因素適度增減小組人數。一般年齡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組人數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數可以適度遞增。每班以6個小組為宜,每組6—10人(一二年級可以考慮每組4四人);若班額較大,組員較多時,還可以組內再分為A、B兩小組。)每組學生編好座位后每個學習小組6人中,按照學生知識基礎、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分為A、B、C三類,6人形成AA、BB、CC的組內成員結構。A類學生我們稱做特優生,B類學生稱做優秀生,C類學生稱做待優生,A、B、C類學生既有個性發展的類似性,又有學習程度上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A對A、B對B、C對C的分類合作交流,使學習更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同時,可以實現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個人都能實現“最近發展區”的學習目標。這樣分組,提供了A與A、B與B、C與C的交流合作條件,又有利于A幫B、B幫C,充分利用了學生間的差異資源,進一步優化了班內、組內學生學習的最優學習環境,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實現“把教學相長延伸到整個課堂,讓差異資源衍生出萬千學長!
設計方案202210
課型:設計 應用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紙張的可塑性,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2、 學會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制作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不同的渠道探究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探究紙彈簧的制作方法。
教具準備:紙彈簧對比較具、小紙人一個,紙彈簧作品若干,紙彈簧作品,手工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并揭示課題:
1、 觀察小紙人的變化(捏住后松開彈起),發現小紙人的特點(會伸縮、會搖晃)。
2、問題討論:小紙人會動的部分在哪里?它像什么?給他起個名字(紙彈簧)。
二、探究如何制作紙彈簧
(教師發給同桌一個兩頭一樣大小得紙彈簧)。
1、 感受紙彈簧的彈性及活動的特點(搖一搖,捏一捏)。
2、 通過觀察或拆開老師發給得紙彈簧,探究之彈簧的制作方法并嘗試做法。
3、 請個別的制作成功的學生介紹做法,并要求同桌之間相互幫助。
三、進一步探究制作小紙人。
1、對比觀察自己制作的小紙人和老師制作的小紙人有什么不同。
。ɡ蠋熤谱鞯男〖埲艘活^大一頭小,學生制作的小紙人兩頭一樣大)
2、思考:為什么制作小紙人的彈簧需要一頭大一頭小?自學課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紙人的頭和胳膊(提醒學生添加部分如何講究技巧才能做的又快又好)學生共同研究解決。
四、學生開始制作小紙人,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重點:1、紙彈簧的制作。
2、小紙人其它部分的添加。
3、制作過程的安全、衛生問題。
五、欣賞作品:
請完成作品的同學將自己制作的小紙人放在臺上展示。
六、延伸
1、 會動的紙玩具那幾個部分用紙彈簧制作完成的?
2、 紙彈簧還可以制作其他造型嗎?教師展示其他用紙彈簧制作的作品:龍、毛毛蟲等,讓學生認識紙張的可塑性。
3、 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紙彈簧:手電筒、自動筆、彈簧秤、床墊、沙發等。
七、課堂小結:
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怎么學?向誰學習?
課后反思:
1、本課的問題集中在紙彈簧的折法上,適合讓學生通過探究的方法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
2、開放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在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書本之間的交流中不僅鍛煉了交往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了學習的途徑式多方面的,使學生在解決問題和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態度、情感價值觀也得到發展。
設計方案202211
一、“釣魚”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
教材與學情分析:《釣魚》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一篇課文,屬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拔摇焙貌蝗菀揍灥搅艘粭l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這件事給了“我”終生的啟示,讓“我”懂得了在各種誘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氣和力量。
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抓住學生這一能力,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同時,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蘊含著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從中得到啟迪,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
設計理念: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提倡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理念。把學習過程之中的感悟、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
3 釣 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明白父親讓“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聯系實際,受到“要遵守規章制度、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過對“我”和“父親”言行的'朗讀感悟,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尤其要體會“我”的心理變化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朗讀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我”所獲得的啟示的意思。
2、理解“與那條鱸玉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討論,我們知道了釣魚是一件有趣的活動,但想要釣到魚也是不容易的,需要耐心、技巧、機遇等等。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一課。
2、誰來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回顧的過程中板書。
二、課堂活動
。ㄒ唬⒄n堂活動一:自讀課文,說一說這條魚該不該放?說出你的理由,先在小組內討論再大膽的站起來說一說。
1、有同學說該放,原因是??(還不到捕魚的時間;做人要有原則,雖說沒人知道,但自己的良心知道??)
2、有同學說不該放,原因是??
(1)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到的!斑^了好長時間,??濺起了不少水花!
。2)這條鱸魚很大、很美!鞍,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是呀,這么大、這么美的魚,我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
。3)當他釣到魚的時候,周圍沒有人!暗教幨庆o悄悄的??
。ǘ、課堂活動二:再讀課文,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放掉魚,做出這個選擇“我”是做了激烈的內心斗爭的,小組討論一下我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
1、交流(1)捕到魚“我”??讀句子:“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輕輕翕動著。”(引導學生積累詞語:得意、驚喜、喜出望外、高興、興高采烈??)再讀句子。
。2)父親讓我放掉魚,“我”??,讀句子:“爸爸!為什么?”(急切、不理解)讀句子:“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委屈、難受)
。3)“我慢慢地把魚從魚鉤上??消失在湖水中了(無可奈何、戀戀不舍、遺憾??))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分角色朗讀,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
(三)、課堂活動三:是誰鼓勵“我”做了正確的選擇?
1、讀句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沒有商量的余地!保ɡ斫狻安蝗轄庌q:沒有商量的余地”。)
2、回顧課文,父親為何那么“不通情理”?
。ㄋ模、課堂活動四:重點讀課文的最后一部分,父親的教導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在書上找出來,再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匯總,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思考:“魚”指的是什么?(教師點撥:金錢、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讓人喜歡的事物)
三、升華感情,拓展延伸:
1、“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了!闭f明一件小事成就了一個人。那么你呢?
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會有很多,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2、啟發誘導: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將怎樣做?
3、再一次分角色朗讀,全班參與。
四、總結積累:
1、老師也送大家兩句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薄系滤锅F
“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薄呥_哥拉斯。
2、課下與自己的朋友演一演這個故事。
五、布置作業:
1、生活中有沒有遇到與課文相關的事情在日記寫一寫,你當時是怎么處理的,學了這篇課文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怎么處理?
2、搜集一些名人或身邊的人遵守道德規范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3、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釣 魚
釣到魚 放掉魚 啟示
獲得啟示:抵制(拒絕)誘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設計方案202212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導入新課
1、“絕招”的意思:
(可以通過或同桌議論理解題意)
2、通過課題,你還理解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分段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根據閱讀提示,再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討論:
、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 幾個孩子都比賽了哪些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
四、全班討論交流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討論
1、引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
2、重點引導想象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
學生可各抒己見,想象他在練的過程中是怎樣克服困難,虛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悅。
3、通過兩次比絕招的閱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中有很多處描寫了人物的動作和對話,要通過這些動作和對話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出來。
設計方案202213
活動內容:
學習看圖講述《貪心的小狗》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每一幅畫面,理解畫面的意思,并將畫面排序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傳說。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作較完整,流暢的講述。
活動準備:
教師:課件(幼兒用書)幼兒用:小卡片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方法:
游戲法講述法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1)出示第一幅圖,請幼兒欣賞并回答問題。
、龠@幅圖上都有什么?
②小狗嘴里叨著什么?
、鬯谑裁吹胤?
、馨l生了什么事?
⑤結果怎么樣?
二引導孩子,將自己編的故事傳說連起來講一遍。
三試聽欣賞并結合字卡表演故事傳說。
四聽音樂,指字認讀。
1教師領讀,幼兒用手指跟讀。
2請別學生講述。
五教師評價今天學會了故事傳說《貪婪的小狗》,在學習中小朋友表現都很棒。
六活動延伸1請幼兒將學會的故事傳說,回家去講給爸媽聽。
2帶幼兒聽音樂做律動放松活動。
教學反思:
采取掛圖音樂問題等引導學生編故事傳說,講故事傳說;顒又星榫潮硌,幼兒能積極的參與,學說角色對話加深了故事傳說的印象。
設計方案202214
一、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和家長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父母對他們寵愛有加,使他們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和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品行。有的同學動手能力差,不懂得關心他人,情感脆弱等等,不僅自己的事情不做,還經常對爸爸媽媽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所謂“獨樹難栽,獨苗難養”,使父母的傷透了心。
二、活動理念
本活動在于讓學生扮演媽媽這一社會角色,懂得媽媽在養育孩子時的艱辛。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個人學習角色扮演的機會,使個人能設身處地去扮演一個在實際生活中不屬于自己的角色,得以嘗試和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和行為模式,增加角色學習,擴展生活認知度。
三、活動要求
結合《社會實踐課》的有關教學要求,開展〈讓孩子們當回媽媽〉的體驗式教育活動。通過護蛋行動讓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的種種艱辛,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從而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并將這一感情內化為行為,用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同時通過護蛋行動,培養他們的耐心、細心,學會記錄“寶寶日記”,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四、活動內容
在〈讓孩子們當回父母〉活動中,讓每個學生認養一個生雞蛋作為自己的寶寶,成為寶寶的監護人,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精心地呵護自己的雞蛋寶寶,每天帶在身邊,并認真記錄“寶寶日記”,寫寫保護雞蛋的感受。體驗養護過程的酸甜苦辣,加深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讓學生更加尊重和理解父母。在活動中學生還可以通過父母的幫助,上網查找雞蛋的有關知識,增強動手能力。
五、活動過程
1、認養寶寶
學生自己在家里找一只生雞蛋,將其認為自己的“寶寶”,與它朝夕相處14天。自己想辦法保護這個生雞蛋,使它在這一段時間內保持完好無損。
2、給寶寶取名
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為自己的寶寶取名。先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意思,蘊涵著父母什么樣的希望,然后動腦為自己的寶寶取名,在第一篇寶寶日記中寫一寫為什么取這個名字。
3、與寶寶相處的日子
(1)為寶寶安一個舒適安全的家,隨時把雞蛋寶寶帶在身邊,每天要陪寶寶說話、游戲。
(2)搜集了解雞蛋是如何孵化成小雞的有關資料;查找雞蛋的營養成分的有關資料。
(3)搜集與雞蛋有關的成語。
4、寫寶寶日記
每天寫一篇寶寶日記,記錄下護蛋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自己實踐過程中最大的收獲與發現、最大的困難、印象最深刻的事等等。每天將自己的收獲與別人交流。
5、感恩節獻禮
。1)14天護蛋行動結束后,學生們經過自己的親身感受,一定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有了新的認識,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感受。談談應該如何尊重和理解自己的父母,改正以往不正確的做法。
學生A:(PPT課件)
通過保護雞蛋的活動,我的感受很多。雞蛋不會動,可是人是會動的,要吃要喝還會生病,保護一個雞蛋就這么累,何況是一個小孩子呢!
我們可以把雞蛋包上一層又一層,可是爸爸媽媽卻不行。他們不僅要輔導我們的學習,還要保證我們身心健康,這是多么不容易呀!所以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
學生B:(PPT課件)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深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為了使我的雞蛋完好無損地“生活”每一天,我給雞蛋包了一層又一層的紙,還放進了瓶子里,可還是碎了,而我也覺得特別辛苦。
我的爸爸媽媽把我們從小撫養大,那不可能裝在瓶子里呀。所以我們能這么健康地成長與爸爸媽媽的辛勤培育是分不開的。今后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
學生C:(PPT課件)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知道了父母把我們撫養大很不容易。而我們總是稍有不順心就和爸爸媽媽發脾氣,我們還對他們要求這、要求那,而我們自己又對爸爸媽媽了解多少呢?今天我懂得了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真的很不容易,我們應該孝敬他們,用行動來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2)以感恩節為主題的班會上,表演豐富多采的節目并自己設計一份最真摯的禮物送給辛辛苦苦養育孩子的母親。
a、學生甲表演詩朗誦《獻給媽媽的歌》。(PPT課件)
b、學生乙舞蹈表演《小背簍》。(PPT課件)
c、小組接唱歌曲《媽媽的吻》、《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PPT課件)
d、獻出自己制作的給媽媽的禮物。
六、成果形式
1、學生的寶寶日記。(PPT課件)
2、收集來的相關資料。(PPT課件)
3、收集學生的富有創意、充滿深情的《給媽媽的感謝信》。(PPT課件)
七、活動意義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孩子,孩子最能體會父母的艱辛,也最能體會到來自父母的真切的關愛。通過這次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明白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所做出的無私奉獻,進而強化感恩教育;要讓孩子們明白,在未來的社交場合,以感恩之心,即從對方的立場和對自己的幫助看問題,就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效果,給對方一種尊重感、歸宿感,使對方縮短與你的心理距離,達到一種心理溝通。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缺少感恩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因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
設計方案202215
我要當劉翔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練習跳的動作和協調能力,并學會跨過高40厘米的障礙物。
2、積極參加玩盒子的活動,大膽創造玩盒子的新方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鞋盒、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快樂崇拜》音樂讓幼兒進行準備活動。
二、出示盒子 引出課題。
。1) 這只盒子想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能想出更多更好玩的辦法。
(2) 幼兒自由玩,教師在活動中觀察幼兒玩法,抓住一些新穎的玩法,讓全體幼兒跟學。
。ū澈凶幼摺A盒子蹦、頭頂盒子、傳遞、移動盒子等等)
(3)提醒幼兒除一個人玩,還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讓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初步嘗試同伴合作的愉快。
(把幾個盒子橫放或幾個盒子放各種圖形讓幼兒蹦跳“格子”)
。3)今天我學習以個新本領:學會跨過高40厘米的障礙物。教師講解規則,并做好示范。幼兒自由嘗試練習,請跨的好的幼兒示范。
。4)進行小組比賽,講解比賽規則:5人一組,分四組,根據標志小組合作將鞋盒擺放在固定的位置,擺放好后聽老師口令,每位選手連續跨過5個障礙物后,從旁邊跑回拍下以為幼兒的手,繼續游戲,哪組先完成就獲勝。(為激發幼兒比賽興趣:可用語言:想不想得第一?想不想超過劉翔?為自己助威_____加油,加油)
3、結束部分:在音樂的伴奏下,師生拿起盒子做放松運動,結束活動。
體育游戲活動案例:雙腳玩紙球
游戲目標:
1、結合器材進行跳躍的練習,提高兒童用腳控制物品的能力。
2、增強兒童下肢力量及協調能力。
游戲準備:
用紙裹成的球若干。
游戲過程:
第一步游戲:小朋友們分成若干組,成縱隊站立,每個小朋友發放一個紙球。游戲開始,排頭雙腳夾一紙球,向前連續跳躍,到達終點后,用雙腳把紙球向前拋入指定的區域內,跑回起點,如此反復,最快一組為勝。
第二步游戲:每組一個紙球。排頭雙腳夾一紙球站于起點,游戲開始,排頭盡力用雙腳把紙球拋出,跑到紙球停滯處,用雙腳把紙球夾住再次向前拋出,如此反復,到達終點后,再從終點把紙球拋回起點;第二名小朋友接到紙球后才能出發,依次輪換,最先完成組為勝。
規則:
1、第二步游戲,在整個拋運紙球的過程中,不允許用手拿球。
2、回到起點,允許下一個小朋友用手把球夾好,再開始。
建議:
雙腳夾拋紙球,用手接住的游戲方法,可用于幼兒平時獨自進行的各種自由活動之中,此方法在基本動作之上,可不斷增大難度,例如:拋起的高度;紙球由后向身前拋起;轉體次數等。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08-3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11-14
薪酬設計方案11-11
優秀設計方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