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精選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過馬路的一些交通規則,知道安全過馬路的方法,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2、過馬路時能注意安全,初步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觀察馬路,認識人行橫道線、行人紅綠燈。
2、在戶外大型運動器械旁的空地上布置馬路情景。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觀察事先布置好的'馬路情景。
請幼兒說說馬路上有快慢車道、人行橫道線、行人紅綠燈,討論他們的用處。
2、組織幼兒討論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教師:除了從斑馬線過馬路還可以從哪里過馬路?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選擇一種方法過馬路,鞏固練習過馬路的方法。
3、教師扮演交警,學習遵守交通規則。
“交警”出示紅綠燈,幼兒做行人,練習看信號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請部分幼兒扮演開汽車的司機,幼兒繼續練習看信號安全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4、看表演討論,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教師請幼兒看表演,討論:他們在干什么?這樣做會怎樣?
如:兩個小朋友在馬路邊踢球,一個小朋友在馬路上騎車,一個大人帶著小孩闖紅綠燈過馬路。
請幼兒說說在馬路上還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2
設計思路:
隨著自然環境的污染,自然災害也隨之增多。其中雷電的安全事故現象也時有發生。讓幼兒從小就認識如何防雷電,是我們教師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由于安全知識,理性的東西比較強,我考慮到這一點后,在活動的前端,便設計了躲雷雨閃電的情境,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之后,再讓他們來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便會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通過參加知識競賽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雷電的危害,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幼兒對事物的判斷力和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遠離雷電》
2、情境場地布置:一棵大樹,兩座房子。
活動過程:
一、音樂進場:
師:小朋友看,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郊外游玩吧,可是春天的天氣變化很快的,小朋友要注意變天哦!
二、播放打雷下雨課件,師:小朋友看,打雷了,要下雨了,雷雨天可是很危險的,小朋友趕緊找安全的地方躲好,看那有房子,我們躲在房子里,千萬不要躲在大樹下哦。請小朋友躲在房子里。
播放春光明媚的圖片,師:雷雨天過去了,趁現在天氣好,我們趕緊回幼兒園吧!請小朋友坐在位子上。
三、問:小朋友們,我們剛剛遇到了什么事呀?(雷雨天氣)你們是怎么做的?
老師請小朋友千萬不要躲在哪里呀?(大樹下)你知道為什么在雷雨天氣里不能站在大樹下呢?我們看一看,如果站在大樹下,會發生什么事?(出示被雷擊中的大樹)大樹怎么了?所以雷雨天站在大樹下是很危險的。在森林里,小動物們也遇上了雷雨天氣,我們來看一看,看看雷雨天氣里還有什么是不能做的?播放影片。
問:燕博士說:雷雨天氣會造成什么危害?瘦猴在做什么?能不能這么做呀?小鳥和小狗在做什么?這樣做對不對?小兔和大龍在做什么?能不能這么做?應該怎么做呢?
四、總結:我們知道了很多關于雷雨天氣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今天呀,羊村正在舉行雷電知識競賽,我們也來參加,好不好。
播放課件:第一張圖:問:小朋友覺得他做得對不對,應該怎么做,我們來看看喜羊羊和懶羊羊的回答。再來看看正確答案。
第二張圖,第三張圖,第四張圖依次出現,提問。
小朋友真棒,知道得真多。播放課件,師: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呀,雷雨天氣又來了,我們快去提醒在外面的小朋友趕快躲進屋子里面吧!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3
活動目標:
1、了解安全行為的重要性。
2、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照片、教學掛圖。
2、操作材料、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說一說幼兒園的安全設施。幼兒根據圖片自由發言,介紹幼兒園已有的安全設施。
2、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了解安全與危害的重要性。
教師: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有許多安全設施,小朋友在這里會發生危險嗎?請看這里的照片,請你說一說他們這樣做是危險的'還是安全的?為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發言。
教師小結:幼兒園里有很多為小朋友安全考慮的安全設施,可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安全,安全的地方也會變得不安全。
3、教師組織游戲,引導幼兒發現日常活動的不安全隱患。
玩游戲‘火眼金星’,請小朋友以最快速度從中找出不安全的行為。
4、小組活動。
教師;我們已了解了安全設施和安全行為的重要性。你們愿意把我們了解的安全知識告訴全園小朋友嗎?可以有哪些宣傳方法呢?
制作安全警示牌:設計安全警示標記,可粘貼在幼兒園內及安全設施上。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4
一、活動主題
“安全伴我行”
二、活動目標
1. 認知目標
幼兒能夠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了解其含義和作用。
知道在不同的環境中(如家庭、幼兒園、戶外等)存在的安全隱患。
2. 技能目標
學會正確的應對危險的方法,如火災逃生、遇到陌生人的處理方式等。
能在模擬場景中做出正確的安全行為,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愿。
激發幼兒關心他人安全的情感,形成互助的良好氛圍。
三、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安全問題有一定的感知,如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等。
教師收集幼兒在園期間遇到的'安全相關事件資料。
2. 物質材料準備
制作 PPT,內容包括常見安全標志、安全事故案例、安全行為示范等。
準備各種安全標志卡片(如禁止觸摸、注意安全、安全出口等)若干。
布置模擬場景所需的道具,如煙霧彈(模擬火災煙霧)、玩具電話、滅火器模型等。
獎勵用的小貼紙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1教師播放一段有趣的動畫視頻,內容是小動物們在森林里玩耍時遇到了各種危險情況(如掉進陷阱、被樹枝劃傷等),提問幼兒:“小朋友們,小動物們遇到危險了,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它們呢?”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引出本次安全教育活動的主題。
(二)基本部分(25 分鐘)
1. 認識安全標志(10 分鐘)
教師利用 PPT 展示常見的安全標志,如紅色圓形帶斜杠表示禁止,黃色三角形表示警告,綠色方形表示安全通道等。逐一講解每個標志的含義和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例如:“小朋友們,這個紅色圓形帶斜杠的標志是禁止標志,如果看到有禁止觸摸的標志,就不能用手去摸哦,不然可能會受傷。”
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發放一套安全標志卡片,讓幼兒互相討論并嘗試說出標志的含義,然后每組請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補充和糾正,并給予鼓勵。
2. 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隱患(10 分鐘)
教師結合 PPT 和幼兒在園的實際情況,講解在家庭、幼兒園和戶外可能遇到的安全隱患。如在家中,不能隨便觸摸插座,防止觸電;在幼兒園,不能在教室里追逐打鬧,以免摔倒受傷;在戶外,要注意交通安全,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
展示一些幼兒發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圖片(如摔倒受傷、燙傷等),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這些小朋友為什么會受傷呢?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讓幼兒深刻認識到安全隱患的嚴重性,提高安全意識。
3. 學習應對危險的方法(5 分鐘)
教師創設不同的危險場景,如火災場景、遇到陌生人場景等,通過 PPT 動畫演示和現場模擬相結合的方式,向幼兒講解正確的應對方法。在火災場景中,要迅速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姿逃離現場,并撥打 119 報警電話;遇到陌生人時,不能隨便跟他們走,如果陌生人強行拉拽,要大聲呼救等。
邀請幼兒參與模擬演練,如讓幼兒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從“煙霧”中逃離模擬火災現場,教師在一旁指導和糾正幼兒的動作。
(三)游戲鞏固部分(20 分鐘)
1. 安全標志大比拼(10 分鐘)
在教室的地面上貼上不同的場景圖片(如廚房、馬路、樓梯等),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幼兒輪流抽取安全標志卡片,然后根據卡片上的標志將其貼在對應的場景圖片上。例如,抽到“注意高溫”標志就貼在廚房圖片上。
教師和其他幼兒作為評委,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貼對最多的小組獲勝,給予小貼紙獎勵。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安全標志的應用。
2. 危險場景應對演練(10 分鐘)
在教室的一角設置幾個模擬危險場景(如陌生人敲門、火災現場等),每個場景安排一名教師作為引導員。幼兒分成小組依次進入場景,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應對。引導員觀察幼兒的行為并給予指導和評價,表現好的幼兒給予小貼紙獎勵。
(四)總結與延伸(10 分鐘)
1. 總結(5 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所學內容,包括安全標志、安全隱患和應對危險的方法等。提問幼兒:“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安全知識,小朋友們還記得有哪些安全標志嗎?如果遇到火災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強化記憶。
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表揚,肯定幼兒的積極參與和學習成果,進一步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2. 延伸(5 分鐘)
在班級的圖書角投放一些有關安全教育的繪本,如《大衛不可以》《我不跟你走》等,供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閱讀,加深對安全知識的理解。
請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一張家庭安全規則海報,內容可以包括家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緊急情況下的聯系方式等,下一次活動時帶到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五、活動注意事項
1. 在模擬場景演練過程中,要確保幼兒的安全,避免因道具使用不當造成傷害。
2. 對于幼兒的回答和表現,要多給予正面的鼓勵和引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參與度。
3. 活動內容要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避免過于復雜或抽象的講解。
4. 在講解安全事故案例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圖片和視頻,避免過于恐怖或血腥的內容,以免給幼兒造成心理陰影。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5
一、活動主題
“安全伴我行——保護自己,快樂成長”
二、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 讓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了解其含義和作用。
2. 幫助幼兒了解在家庭、幼兒園和戶外等不同環境中的安全常識。
(二)技能目標
1.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如正確的過馬路方式、防止燙傷等。
2. 發展幼兒應對突發危險情況的初步能力,如火災逃生、遇到陌生人時的應對等。
(三)情感目標
1.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2. 讓幼兒體驗遵守安全規則帶來的快樂,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 教師提前收集有關安全知識的資料,如圖片、視頻等。
2.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安全意識,如不跟陌生人走等。
(二)物質材料準備
1. 制作 PPT,內容包括常見的安全標志、安全事故案例、安全知識講解等。
2. 準備各種安全標志卡片、模擬道具(如玩具電話、毛巾、滅火器模型等)。
3. 布置安全知識展覽區,展示有關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圖片和資料。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1. 教師播放一段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做一個簡單的熱身小游戲——“安全小衛士找朋友”。游戲規則是:教師說出一種安全行為(如過馬路走斑馬線),幼兒要迅速找到有同樣行為的小伙伴手拉手。
2. 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為什么我們要做這些安全的事情呢?”引導幼兒思考安全的重要性,從而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基本部分(25 分鐘)
1. 認識安全標志(10 分鐘)
教師播放 PPT,展示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如紅色圓形帶斜杠表示禁止,黃色三角形表示警告,綠色方形表示安全通道等。每展示一個標志,教師先讓幼兒觀察并猜測其含義,然后再詳細講解。
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發放一套安全標志卡片,讓幼兒互相討論并嘗試說出標志的含義和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討論結束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紹一種安全標志。
教師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張貼一些安全標志,然后進行“安全標志大尋寶”游戲。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找到這些標志,并說出它們的作用,對表現好的幼兒給予獎勵。
2. 學習安全知識(15 分鐘)
交通安全(5 分鐘)
教師播放一段有關交通安全的動畫視頻,內容包括小朋友們正確過馬路(走斑馬線、看紅綠燈)、乘坐汽車時系安全帶等場景。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視頻中的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做?”引導幼兒回答。
教師拿出玩具汽車和人偶,模擬過馬路的場景,邀請幼兒參與演示正確和錯誤的'過馬路方式,并進行講解。例如,講解不能在馬路上玩耍、追逐,要注意左右來車等。
消防安全(5 分鐘)
教師播放一段火災現場的視頻(注意選擇不太恐怖但能引起幼兒重視的畫面),然后提問:“發生火災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思考。
教師拿出毛巾和模擬的煙霧環境(可以用風扇吹煙霧彈營造效果),教幼兒如何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姿態逃離火災現場。同時,向幼兒介紹滅火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簡單演示滅火器模型),告訴幼兒在火災發生時要及時告訴大人,撥打 119 報警電話。
生活安全(5 分鐘)
教師通過 PPT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危險場景,如開水燙傷、刀具劃傷、插座觸電等,并講解如何避免這些危險。例如,不能觸摸熱水瓶、不能玩刀具、不能用手觸摸插座等。
教師拿出一些模擬道具,如玩具熱水瓶、玩具刀具、帶插座的模型等,讓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并進行正確的操作演示。
(三)游戲活動(15 分鐘)
1. “安全知識問答競賽”游戲(10 分鐘)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教師提出一些有關安全知識的問題,如“遇到陌生人給你糖吃,你應該怎么做?”“家里著火了,你首先要做什么?”等。每個小組的幼兒輪流回答問題,答對一題得一分,答錯不扣分。
比賽結束后,統計各小組的得分,為獲勝小組頒發小獎品(如安全知識小畫冊、小貼紙等),并對所有參與的幼兒給予鼓勵。
2. “危險來了怎么辦”情景模擬游戲(5 分鐘)
教師設置幾個突發危險情景,如在戶外玩耍時突然遇到陌生人搭訕、家里突然冒煙等,邀請幼兒上臺進行模擬表演,展示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會怎么做。其他幼兒觀看并進行評價,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和補充。
(四)總結部分(5 分鐘)
1.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所學的安全知識,包括安全標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內容。
2. 教師強調安全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規則,保護好自己。同時,鼓勵幼兒將學到的安全知識分享給家人和朋友。
五、活動延伸
(一)家庭作業
1. 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張安全手抄報,內容可以包括安全標志、安全知識等,下周一帶回幼兒園進行展示和分享。
2. 要求幼兒回家后和家長進行一次安全知識問答互動,將在幼兒園學到的安全知識教給家長。
(二)園內活動
1. 在班級的圖書角投放更多有關安全知識的繪本,供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閱讀。
2. 在幼兒園的宣傳欄張貼安全知識海報,內容定期更新,加深幼兒對安全知識的印象。
六、注意事項
1.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和簡單易懂,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
2. 對于一些危險場景的模擬,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引起幼兒的恐懼心理。
3. 在游戲環節,要確保幼兒的安全,避免因游戲道具或活動過于激烈而造成意外傷害。
4. 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及時總結活動效果,針對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的薄弱環節,在日常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6
一、活動主題
“安全伴我行”
二、活動目標
1. 認知目標
讓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了解其含義和作用。
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等知識。
2. 技能目標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識別危險并做出正確反應。
引導幼兒學會簡單的逃生技能,如火災逃生、地震避險等。
3. 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減少對危險的恐懼心理。
三、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中的安全設施和標志。
通過故事、兒歌等形式向幼兒滲透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
2. 物質材料準備
收集各種安全標志圖片、視頻資料,制作成 PPT。
準備交通安全玩具(如紅綠燈模型、玩具汽車等)、消防用具(如滅火器模型、消防帽等)。
布置模擬場景,如交通安全場景(設置馬路、人行道、十字路口等)、火災場景(用紙箱搭建房屋,放置一些煙霧彈模擬煙霧)。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1. 教師播放一段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做簡單的熱身運動,如點頭、拍手、跺腳等。
2. 播放一段有安全隱患的視頻片段(如小朋友在馬路上亂跑、玩尖銳物品等),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視頻里看到了什么?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引出活動主題——安全教育。
(二)基本部分(25 分鐘)
1. 認識安全標志(10 分鐘)
教師通過 PPT 展示各種常見的安全標志(如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提示標志等),向幼兒講解每個標志的含義和作用。例如,展示紅色圓形帶斜杠的標志,告訴幼兒這是禁止標志,表示不能做某些事情;展示黃色三角形標志,解釋這是警告標志,提醒大家要注意危險。
玩“猜標志”游戲。教師出示安全標志卡片的一部分,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標志,并說說在哪里見過。猜對的幼兒可以獲得一個小貼紙作為獎勵。
2. 交通安全教育(8 分鐘)
在教室設置交通安全模擬場景,擺放紅綠燈模型和玩具汽車。教師向幼兒講解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人行道等。
邀請幾位幼兒扮演行人,其他幼兒扮演司機,進行模擬過馬路游戲。教師在一旁觀察指導,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強化他們對交通規則的理解。
3. 消防安全教育(7 分鐘)
教師拿出滅火器模型和消防帽,向幼兒介紹它們的用途。通過 PPT 展示火災場景圖片和視頻,講解火災發生時的應對方法,如撥打 119 報警電話、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逃生等。
在模擬火災場景中,組織幼兒進行一次簡單的火災逃生演練。讓幼兒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有序地從“房屋”中逃離,到達安全地點后,教師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
(三)結束部分(10 分鐘)
1. 安全兒歌學習(5 分鐘)
教師教幼兒唱安全兒歌,如《交通安全歌》《消防安全拍手歌》等。通過兒歌的形式,加深幼兒對安全知識的記憶。在教唱過程中,可以配合簡單的動作,增加趣味性。
邀請幼兒分組上臺表演安全兒歌,其他幼兒觀看并鼓掌。
2. 活動總結(5 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內容,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安全知識呀?”引導幼兒回答,鞏固他們所學的知識。
強調安全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并告訴幼兒如果遇到危險要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
五、活動延伸
1. 在班級的圖書角投放更多關于安全教育的繪本,如《大衛不可以》《我不跟你走》等,讓幼兒在自主閱讀中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
2. 在教室的墻上設置“安全小衛士”專欄,展示幼兒在活動中的照片、作品(如自己畫的安全標志),定期評選出班級的安全小衛士,激勵幼兒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3.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如戶外活動時檢查場地和器械的安全性,進餐時注意食物的溫度等,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環節。
設計一份幼兒園中班的安全教育活動方案,需要考慮到孩子們的認知水平、興趣點以及實際生活中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設計方案,旨在通過游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7
目標年齡:
幼兒園中班(4-5歲)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讓幼兒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識,如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火安全等。
技能目標: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尋求幫助的方法,如撥打緊急電話、認識安全出口等。
態度目標:培養幼兒遵守安全規則的意識,形成自我保護的良好習慣。
活動時間:
一周(每天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約30分鐘)
活動內容安排:
第一天:交通安全日
活動形式:故事講述《小熊過馬路》+交通規則小游戲
活動內容:通過講述小熊安全過馬路的故事,引出交通信號燈、斑馬線等交通規則。隨后進行“我是小司機”角色扮演游戲,模擬過馬路情景,強調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
第二天:居家安全日
活動形式:情景模擬+安全標識認知
活動內容:設置家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場景(如插座、熱水壺、樓梯等),讓幼兒識別并討論如何避免危險。同時,介紹并學習家中常見的安全標識,如“小心觸電”、“禁止攀爬”等。
第三天:食品安全日
活動形式:食品安全小劇場+食物分類游戲
活動內容:通過小劇場表演,展示什么是健康食物和垃圾食品,以及食用過期食品的危害。接著進行食物分類游戲,加深幼兒對食品安全的認識。
第四天:防火安全日
活動形式:消防演練+火災逃生知識講解
活動內容:邀請消防員叔叔或阿姨來園,進行簡單的消防知識講解和滅火器演示。組織幼兒進行模擬火災逃生演練,學習正確的逃生路線和動作,如低姿勢前進、用手捂住口鼻等。
第五天:總結與表彰
活動形式:安全知識競賽+“小小安全衛士”頒獎
活動內容:回顧一周所學安全知識,通過趣味問答或小組競賽形式檢驗學習成果。為表現突出的幼兒頒發“小小安全衛士”證書和小獎品,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
后續活動建議:
家園共育:通過家長會或微信群,分享本周安全教育活動內容,鼓勵家長在家中也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安全角布置:在幼兒園內設立“安全角”,展示安全標識、安全小貼士等,持續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8
一、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使幼兒了解基本的日常安全知識,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居家安全及防火安全等。
技能目標:培養幼兒識別安全隱患的能力,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簡單的自我保護措施。
情感態度目標: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激發他們對安全行為的積極態度,形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二、活動內容
1. 開場導入:安全小劇場
內容:通過老師或幼兒扮演的角色,演繹幾個簡短的安全小故事,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等,引起幼兒興趣。
目的:以直觀的方式讓幼兒理解安全的重要性。
2. 互動講座:安全小課堂
內容:
交通安全:介紹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食品安全:講解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如何識別過期食品,不吃來源不明的食物。
居家安全:不隨意觸碰電器、不攀爬高處、遠離熱源等。
防火安全:認識火警報警器的聲音,知道火災時如何逃生,不玩火。
形式:采用提問、游戲、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互動性。
3. 實踐操作:安全小演練
內容:
火災逃生:模擬火災情境,指導幼兒按照預定路線迅速撤離,練習捂住口鼻低姿勢前進。
地震躲避:教授幼兒在地震時迅速躲到堅固的桌子下或墻角,保護頭部。
目的:通過模擬演練,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并掌握安全技能。
4. 創意制作:安全小手冊
活動:引導幼兒用圖畫和簡單的`文字制作個人安全小手冊,記錄今天學到的安全知識和小貼士。
目的:加深記憶,同時作為家庭教育的延伸,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復習。
5. 總結反饋:安全小衛士表彰
內容:總結活動亮點,鼓勵幼兒分享今天學到的最重要的安全知識。
表彰:為積極參與、表現突出的幼兒頒發“小小安全衛士”證書或小獎品。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安全小劇場道具、安全知識PPT、演練所需物品(如煙霧彈模擬火災,需確保安全無害)、制作手冊的材料等。
環境布置:確保活動場地安全,無尖銳物品,逃生路線清晰標識。
師資準備:教師需提前熟悉活動內容,準備相關教學資料和游戲設計。
四、后續行動
家園共育:通過家長會或微信群,分享活動照片、視頻及安全手冊,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持續跟蹤:定期在幼兒園內開展安全知識復習活動,檢查幼兒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情況,及時調整教育策略。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3篇01-19
中班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2篇03-14
幼兒園中班的活動設計方案11-29
幼兒園中班活動設計方案08-31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02-26
幼兒園中班半日活動設計方案10-16
幼兒園中班談話活動設計方案11-28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方案通用03-07
幼兒園中班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