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時間:2023-11-28 11:54:44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設計方案4篇(優)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方案4篇(優)

設計方案 篇1

  一、活動前言

  求職路上,盡顯才子風采,還看今朝,我們將在這里放飛夢想,我們相信桂冠之下并非都是王者的頭顱,我們更堅信誰升起誰將是太陽。

  為改善我校學生的就業觀,進一步認清現代社會的就業趨勢,引導廣大學生了解 、掌握我國當前有關大學生的就業政策。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準確把握就業機會,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擇業技巧和擇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推進我院就業工作,在招生就業處的指導下,由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特舉辦的求職自薦書設計大賽,為我院學生提供一個設計、展示自薦書的平臺,全面提高我院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我院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活動目的:

  此次活動主要在于展示大學生獨特的'自薦書設計風采,幫助大學生更好的面對就業,展現自我能力,增強大學生自信心。

  三、活動內容:

  【宣傳】

  1、宣傳板一塊。內容:隨著21世紀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對各行各業人才要求逐步提升,求職自薦書就成了順里進入這道門檻的通行證。我們如何在眾多的求職自薦書中脫穎而出,制作出更出色的展現自己個性和創造力的自薦書,這將是我們每位大學生所追求的目標。在這里,由招生就業處主辦,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承辦的求職自薦書設計大賽將在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就業服務廳舉行,希望各位學子踴躍參加。

  2 、海報兩張,對此次的求職自薦書大賽做好充分的宣傳工作。

  3、聯系廣播站和電視臺(外聯部負責)

  4、宣傳地點;舊圖書館門前

  【報名】

 。ㄒ唬┤藛T安排

  1、由公關業務部和人力資源部人員負責報名事項。(在報名期間,相關人員要給參賽人員介紹此次活動的內容、目的和活動流程。)

  2、由辦公室部長負責人員簽到。

  (二)

  1、時間及地點:XX年3月19日舊圖書館門前

  2、參賽對象:師院全體學生

  3、報名方式:在舊圖書館門前自行報名,在規定期限內將作品交到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辦公室(食堂四樓)。

  五、參賽要求

  1、自薦書必須自行設計制作,不得抄襲。

  2、自薦書要突出個性,要求簡潔實用(含封面、自薦信、個人基本情況,興趣愛好、獎勵情況、學習成績、聯系方式、學生干部經歷和社會實踐情況封面等)

  六、活動流程

  1、自薦書制作(從自薦書中選出15份優秀的進入復賽)

  2、現場答辯;

  a、 選手上臺2分鐘亮相及自薦書設計和作品講解。講解時選手除介紹個人自薦書的設計過程外,還要重點講解自己自薦書的突出特點。

  b、評委針對選手的自薦書設計特點作出相關問題,考察選手的現場應變能力。

  c、評委打分做相關評定。

  d、公布最后結果,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

  七、獎項設置

  1、自薦書設計大賽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

  2、最具潛力獎1名

  3、最具創意獎1名

  八、其他

  1、初賽評委是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理事會成員

  2、復賽評委是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相關負責人

  3、復賽獲獎的作品進行海報展覽

  九 總負責人:任文

  舉辦單位: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

  策劃書:組織策劃部

  附件(0 個)

  主辦單位: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

  承辦單位: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

  活動時間:XX年3月16日

設計方案 篇2

  一、《搭石》教 材 分 析

  搭石在農村是司空見慣,而現在的孩子大多卻是見所未見,缺少農村生活體驗,要領會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聯結著家鄉的小路,聯結鄉親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字里行間的意思,更要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樸實、善良的人性之美。設計理念: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綜觀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實驗教材,新增了許多圖文并茂,極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編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讓教師作為孩子“學習的引領者”,引導孩子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寬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學習舞臺,讓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讓孩子按他的理解來感知課文,用他的方式來展示學習收獲,孩子必將還你一片湛藍的天空。本案例的設計,旨在以孩子最感興趣的學習視角──“尋找美的風景”為“教學觸發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情景創設和教師的語言渲染,讓孩子在感受“搭石”這一生活中的尋常事物所蘊含的不尋常的美的同時,受到心靈的啟迪和情感的熏陶。

  二、《搭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課前準備:

  1、課文的插圖,有關搭石的資料介紹。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格言導入,確立學習交流話題:

  1、師談話,推薦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睂W生說說對格言的理解。

  2、確立學習話題“尋找一片美的風景”,(板書課題:搭石)

  3.整體回顧課文圍繞搭石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4.隨學生讀句交流,總結出四個重點內容:什么是搭石,人們怎樣搭石,人們怎樣走搭石,搭石聯結著人們美好的情感。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出示自學提示一、

  1、什么是搭石?人們是怎么搭石的?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注意,讀課文時字字讀響亮,句句讀通順。) 學生思考交流匯報。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到相關語句。

  2.指名讀描寫搭石的句子。

 。S學生朗讀出示課件)

  3.讀后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搭石。

  在交流中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理解,原來搭石就是為連接水的兩岸而鋪設的一條石頭路。板書:一條路)

  一.把“話”變“畫”,品味語言。

  (1)村里的人們會選擇哪種石頭來擺搭石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平整方正”理解。)

 。2)石頭選好了,怎樣搭呢?你來選一選,哪條是搭石呢?

 。ㄒ龑W生抓住“二尺左右間隔”) 教師適時點撥,二尺左右間隔就是人走路時,兩腳之間最舒服的距離

 。3)引發學生思考:“平整方正”的石頭,“二尺左右間隔”,這樣搭有什么好處呀? 學生能夠感受到鄉親們這樣擺搭石是為了讓人們走起來更平穩更安全。

 。4)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四、出示自學提示二

  1、默讀課文, 了解鄉親們走搭石的過程中是怎樣調整搭石的,感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在文中找出關鍵詞)

  2、默讀課文三、四段了解年輕人是怎樣走搭石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從文中的最后一段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二)想象、體驗,鄉親們怎樣走搭石

  過渡:石頭路鋪好了,那怎樣走呀?先來看看第二自然段。

 。. 了解鄉親們走搭石的過程中是怎樣整搭石的,感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

 。⿲W生認真聽,用心體會。看看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打動了你。

 。ㄕn件出示本段文字,隨學生的理解、回答,相關詞句變顏色)

  (2)讀后,請學生來談一談,此段文字中哪些詞語打動了自己,為什么。學生普遍對“無論怎樣……只要……一定會”,“踏上幾個來回”,感受頗深,并能結合這些詞語談自己的體會。

 。3)在學生體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教師采訪:那大家都來當當這位上了點年歲的人,我想采訪采訪你,“您畢竟不是年輕人了,在這又找石頭,又踏上幾個來回,您自己就不怕摔著嗎?”

  學生能夠走進這位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的內心,感受到他的想法,那就是:自己摔了不要緊,只要后面的人安全了自己就放心了。

  教師繼續采訪:“您帶著東西,這么急著趕路,還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自己的事不就耽誤了嗎?”

  學生很容易就理解并說出了:“我的事耽誤了不要緊,后面的人安全了最重要!

  教師小結:現在我明白了,您的心里裝的都是別人呀。

 。ù谁h節設計意圖:在學生獨立抓住重點詞語初步理解語言文字,但還不夠深入、透徹的基礎上,通過教師采訪,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幫助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入理解人物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深切地感受到人物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并通過回答記者的問題替文中的人物表達內心的想法,又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4)引導學生拓展、思考: 那你們說,只有上了點年歲的人是這樣嗎? 上來點年歲的人都是這樣,那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呢?

  急著趕路的人都是這樣,那不太著急的人呢?

  拿著東西的人都是這樣,那沒帶東西的人呢?

  經過老師的點撥、提醒,學生自然理解在作者的家鄉,不是只有上了點年歲的人是這樣,大家都是這樣的。

  教師小結:對呀,這就是這個例子,給我們的遐想。在我的家鄉,無論是誰,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是這樣心里裝著別人的。所以,這一段的開頭是這樣寫的:“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保ò鍟阂坏谰埃

 。5)讓我們把體會到的帶到讀中去,學生自己練習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有感情朗讀 (此環節約用5分鐘)

 。ù谁h節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這一段中作者只是舉了個例子,通過這個例子讓我們感受到,在作者的家鄉無論是誰,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是這樣心里裝著別人的,從而理解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同時也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這種以點帶面,巧妙選材的寫作方法。)

  2.親身體驗,感受一行人是怎樣“協調有序”走搭石的,體會他們為他人著想的心靈美。

 。1)上了點年歲的人走搭石,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道美麗的風景,那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走搭石分別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默讀3、4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2)指名交流,一行人是怎樣走搭石的?

 。S學生朗讀出示課件)

 。3)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人們是怎樣走搭石的?

  學生能夠抓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

 。4)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也就是,你走在我前面,你抬起腳來,我就要緊跟上去,我抬起腳來,后面的就要緊跟上去,人們為什么要這樣走呀? 學生聯系前文思考能夠找到答案。

  (隨學生回答出示課件)

  (5)帶入情境,引發思考:我走在前面,實在累了,停下來歇一會行不行? 走在后面的人,有急事,強一步行不行?

  教師小結:所以,人們走搭石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在這抬腳緊跟當中就有了為他人著想的心靈美。

  (此環節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想象,初步體會一行人是怎樣走搭石的,并通過聯系上下文,思考為什么要這樣走。在此基礎上,把學生帶入情境,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用心體會,從而理解這一行人在“抬腳緊跟”當中為他人著想的心靈美。同時也在滲透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內容,以及走進課文情境理解文章內容的閱讀方法。)

 。6)親身體驗,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

  ①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親身體驗一番,從而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

  首先,請一列同學先來嘗試

  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師:前面的—

  生1讀: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2讀:緊跟上去 初次嘗試學生有些不太明白,教師點撥,(前面的,就是走在前面的人怎樣做即抬起腳來,后面的就是走在后面的人怎樣做即緊跟上去)在學生明白之后,繼續引讀,速度逐漸加快,看看同學們配合得是否非常默契,走得是否非常有序。

  在這一列同學嘗試之后,接著引導全班同學共同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每

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感受書籍在我們生活、學習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學習作者用對比的方式展示書的神奇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這首詩。

  學習要求:

  1、在對詩歌的誦讀中感受到書的`神奇。

  2、學習作者的寫法,試仿寫一節。

  3、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感受到書對人類的神奇作用。仿寫詩歌。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課前搜集資料,導入新課

  1、說說和書有關的名言名句。

  2、從這些話語中,你能夠認識到什么?

  3、小結,板書課題。

  二、朗讀感知,把握內容

  1、師范讀詩歌。

  2、生試讀通課文。

  3、交流評議朗讀情況。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去朗讀這首詩歌?

  三、讀中明理,掌握寫法

  1、點生通讀全詩。

  2、為什么作者為用“神奇”二字來形容“書”?

  3、課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書作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

  5、交流,評議。

  四、全文總結。

  五、課堂作業

  1、練習生字。

  2、背誦詩歌。

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構思:

  以沒有綠葉是不是等于地球沒有生命為爭議話題,激發學生主動地學習課文;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學交流中探索話題,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在明白綠葉功能的前提下,結合家鄉實際,感受環保意識的重要性;最后在師生的共鳴中升華主題,增強學生愛綠葉愛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

  1 學習本文運用優美的語句、整齊的句式、熾熱的感情說明綠葉的功能。

  2 體會作品遣詞用語的準確性,了解科普作品用具體的數據進行說明的特點。

  3 培養學生綠化家鄉、綠化祖國的情感,增強學生熱愛自然的意識。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內容:

  五、教學過程

 。ㄒ唬幾h話題,激趣導入 :

  師:同學們,一片小小的綠葉隨處可見,它是綠色的搖籃,是綠色的'銀行,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師。我們已經感知了17課《我愛綠葉》,那么沒有綠葉,是否意味著地球沒有生命了呢?就這個話題大家先小組討論然后交流。

  (學生討論并交流)

 。ǘ┨接懺掝},學習課文:

  過渡:對這個話題,大家的見解有分歧,讓我們回到課文中去看看綠葉對人類有些什么作用。大家快速朗讀課文2~5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問之處。

  (學生自學、交流、教師隨機指點。)

  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學交流過程中完成目標任務:

  (1) 讓學生知道科普作品措詞的嚴謹性。

  (2) 了解科普作品用具體的數據進行說明的特點。

  (3) 在朗讀中感悟本文優美的語句,整齊的句式抒情地贊美綠葉的特點。

  (4) 在明白綠葉具有制造有機物、維護生態、制造氧氣、制服污染這些功能的過程中結合家鄉護綠的實際,進而明確沒有綠葉=地球沒有生命。

  (三)反饋話題,師生共鳴:

  (1)師總結全文,完整板書。

 。2)學生抒發對綠葉的情感。

 。3)師引讀綠葉功能作結。

  附板書:

  范例簡介

  本課在教案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課內外結合,學科間整合,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融合,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學交流中探索、研究、論證話題,并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在明白綠葉功能的前提下,結合家鄉實際,感受環保意識的重要性;最后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感情共鳴中,讓主題得到升華,增強學生愛綠葉、愛自然的意識和責任感!本課還配以大量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為探究型語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氣氛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經典)設計方案07-28

[精選]設計方案08-24

設計方案(經典)08-21

設計方案(經典)08-14

設計方案【經典】09-19

設計方案【精選】07-29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精選)設計方案08-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福利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