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精華(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為建設南城名校,為師生創造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為充分利用校園空間與資源,根據學校校園建設的發展規劃,學校決定:
1、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增加區域的功能性,學校決定建設“北廣場兩側學生活動區”項目;
2、為改善學校景觀和環境,加強對學生的環境知識教育,提高社會影響力,決定建設 “校園雨水采集利用系統”項目。
為做好上述兩個項目建設的準備工作,廣泛聽取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特舉辦“北廣場兩側學生活動區”、“校園雨水采集利用系統”創意設計方案征集及評選活動。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加征集對象
xxx學校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朋友。
二、設計題目
1、“北廣場兩側學生活動區”創意設計方案;
2、“校園雨水采集利用系統”創意設計方案。
三、建設地點
1、學校北廣場兩側綠地(見附件1的示意圖);
2、校園內(請設計者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選定位置)。
四、設計方案內容
1、在學校北廣場西側的綠地1號建設小學生活動區,東側的綠地2號建設中學生活動區;
2、在校園內建設雨水采集利用系統。
五、設計方案要求
1、北廣場兩側學生活動區設計要求:
(1)小學生活動區和中學生活動區要分別進行主題化設計,要適合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有益于當代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綠化設計上:要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和近景遠景的層次;要落葉樹與常青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一年四季都生機盎然;
(3)色彩設計上:要富有變化,符合校園整體環境色彩;
(4)視覺效果上:站在不同的視角都可呈現一幅優美的畫卷。
2、校園雨水采集利用系統設計要求:
系統設計的目標是利用全校的雨水進行貯存、凈化,然后用于水景、綠化、沖洗操場等;設計者要考慮雨水凈化后的利用率和保護環境的功效。
3、參評作品應清晰表達設計思路、設計方法和設計目標;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應說明設計依據。
4、征集作品應為未發表和未使用過的新創作作品。
5、特別說明:提交創意設計方案的同時須在電子郵件中或以一張A4紙的方式提供設計者的詳細信息,包括:設計作品名稱及完成時間,設計者信息(姓名、單位、專業、職稱、可隨時聯系的電話號碼、E-mail)。
六、日程安排及其他
1、報送時間:20xx年2月13日—20xx年3月15日。
2、報送方式:電子版請將設計方案發至學校郵箱xx@163.com,紙質設計方案可送至學校校長辦公室(教學樓五層509室)。
聯系人:校長辦公室 xx 電話:xx
3、方案評選時間:20xx年3月。
七、評選程序
1、專家評審:由學校聘請專家評選,按得票多少將設計方案排出順序。評審實行編號式管理,設計者姓名等信息不出現在送審材料上,嚴格保證評審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2、師生評議:由學校師生投票評議,按得票多少將設計方案排出順序。
3、綜合評定:學校結合專家評審意見和師生評議意見,最后評出1-3個設計方案。
八、獎項設置及獎勵措施
每個項目最后評出一、二、三名,即為一、二、三等獎;學校將予以表彰和獎勵。
九、版權說明
設計方案 篇2
為了美化校園環境、優化學生學習氛圍,“黑板報”已成為我校一道美麗的風景。為了提高“黑板報”的質量,為了提高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和各科知識水平、培養創造思維能力和審美觀,也為了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班級凝聚力,特組織同學們利用電腦軟件進行“黑板報”版面設計制作的科技活動。
一、活動目的
1.熟練運用word、wps或powerpoint等文字處理軟件;
2.能用審美的藝術眼光設計制作出美觀大方、圖文并茂的文檔版面;
3.豐富各學科知識掌握程度、結合各科知識合理組織版面內容;
4.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協調發展、創造想象、探究審美、操作實踐能力。
二、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參觀:參觀各個學校或班級的優秀“黑板報”版面設計或通過cai課件投影優秀的.作品;
2.分組討論:討論“黑板報”版面的要素、布局思想、設計風格和要領等;
3.具體設計過程:
(一)設計制作電子“黑板報”的基本要求:
◇ 用已學word的“圖文處理”方法(第一冊第四章)設計制作;
◇ 黑板報的格式要求:
有主標題、小標題、文字、圖片等;標題要突出中心思想和內容,文字、圖片等內容不能太少,字體類型、字體大小、字體顏色、圖種類及大小等的排版要美觀得體、布局科學合理;
黑板報的內容: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關,能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能增長同學們的知識和見識,能豐富和充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并有利于學習成長和身心發展。(例如: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尊師重教、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學習專刊、節日專題等等方面,可以是學習經驗、感受、方法、各科知識精選、智力開發類、成語寓言、名言錦句、詩詞、小知識、理想報負等。)
(二)具體設計:
1.構思過程
●定出主要內容和思路、標題;
●設計基本框架。
2.搜集素材過程:
●可運用老師整理的一些素材(事先把素材放到“網上鄰居”上,便于學生搜集),插入現成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可上網獲取圖片和文字等內容;
●可搜集光盤庫文件;
●可搜集現成的書面材料,直接輸入;
●利用繪圖、圖像處理軟件設計制作圖片;
●運用word的“自選圖形、藝術字、剪貼板”等等方法……
3.設計制作過程:
啟動word,首先老師進行講解、演示操作步驟和方法,然后要求學生按照設計思想和框架構思進行整體地設計制作和排版。
①制作框架:
“插入”→“文本框”→“橫排”→按鼠標左鍵拖出一框→擊右鍵→“設置文本框格式”→設置相應選項。
步驟示意圖如下:
擊菜單→擊→在工作區
按住鼠標左鍵拖出一文本框→擊鼠標右鍵→擊→設置相應選項。
②制作文字:
方法一:光標定位→直接輸入文字材料。
方法二:選定素材文字→擊右鍵→“復制”→定位輸入位置→擊右鍵→“粘貼”。
步驟示意圖如下:
選定素材文字→擊右鍵→→定位輸入位置→擊右鍵→
方法三:輸入藝術字(“插入”→“圖片”→“藝術字”)
步驟示意圖如下:
③制作圖片:
方法一:選定素材圖片→ 擊右鍵→“復制”→定位插入位置→擊右鍵→“粘貼”。
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2、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給段落分層的能力。
3、理解本課“調兵遣將、自不量力、不計其數”等重點詞。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計策的依據及實施“火攻”計策的過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充分理解號稱八十萬的曹軍為什么會敗于僅三萬的周瑜的軍隊。
教學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第一段
展示赤壁之戰形勢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曹、周兩軍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現文章結構。
提問:
(一)赤壁之戰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樣做的呢?隨課文理解“奪取”、“調兵遣將”的意思。
(二)雙方作戰的兵力又怎樣呢?(板書:3萬,80萬)
二、學習第二段: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這次戰斗的勝利,戰前他們各自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請同學帶著這個總是齊讀課文第二段,學生讀后思考,小組討論后回答。
繼續追問:(1)曹操為什么“鐵索連船”?這樣做好不好呢?
(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據是什么?(板書:火攻)
三、學習第三段: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敗曹軍分哪幾步?讓學生邊讀邊用筆劃分層次用“/”線表示,并用簡短語言概括。(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多媒體逐步展示:寫信詐降、乘風行船、火燒曹船、曹軍大敗。
(二)學習第一層
展示黃蓋給曹操寫信的內容(個人讀)
引導學生分析
1、曹操接到黃蓋的信為什么會歡喜得不得了?從信中找出原因。(理解“自不量力”)
2、周瑜既然準備用火攻攻打曹軍為什么還要寫信詐降呢?
3、要想使火攻得以實現,還需要什么自然條件?(東南風)
(三)學習第二層
展示兩軍對陣圖體現東南風對火攻的作用
思考討論:
1、課文中哪幾處寫到東南風?(用“ ”線在文中標出)它與火攻有什么關系?(先讓同座學生交流,再請一位學生到屏幕前用教棒敘述)
2、東吳乘風而來的船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大組討論,允許爭論)
分析比較句子:
①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糧食而是蘆葦,……
②里面是蘆葦,……
附問題:課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寫船里面是蘆葦,而要寫船里裝的不是士兵,不是糧食而是蘆葦,……
(四)學習第三、四層
1、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激烈戰斗的意境之中。
這時候,黃蓋的二十條火船,乘著東南風,駛進了曹操的船隊,曹操的戰船正象黃蓋事先所預料的那樣,沒法散開,一下子都著了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越燒越猛,勢不可擋。同學們想不想看這精彩的戰爭場面?
2、觀看赤壁之戰的精彩片段,把“火燒曹船”、“曹軍大敗”的'精彩場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演示,師生共同觀看)
問學生:從精彩的片段中都看到些什么?
3、①找出課文三、四層中寫火勢旺盛的句子,為了說明火勢旺盛,哪些字詞寫得好?(重點體會“都”、“封”、“竄”)
②三、四層中哪些句子寫曹軍大敗的呢?哪些詞語寫得好?(重點體會“不計其數”、“丟盔棄甲”)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由字詞→句子→段落,讀出火勢旺盛的壯觀場面,讀出曹軍潰不成軍的慘殘情景,體會字詞對句子的表現作用。
朗讀方式:由個人讀到分組讀(或集體朗讀)
四、總結
提問:東吳僅三萬人,為什么能打敗號稱八十萬的曹操?(板書:勝、敗、知己知彼、驕傲輕敵)
五、課堂練習(略)多媒體展示
六、結束語
“赤壁之戰”周瑜取得了勝利,這一仗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果同學們有興趣,課后請閱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到第五十回。
設計方案 篇4
設計背景介紹: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的、綜合的、實踐的課程,是破解課改瓶頸的重要的途徑。春夏之際的校園,到處是一派葳蕤、茂盛的景象;尤其是校門口的兩處花池和西邊的綠化帶,更是富有獨特的景色,其中有各種樹木、花卉,別有一番誘惑人的`美感。
課程設計意圖:1、引導學生走進現實生活,撲捉到生活中的美;2、激發學生對學校、對生活的熱愛,培育生活的觀察能力;3、培育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4、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課時安排:90分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老師拍攝的幾幅圖片引入:芍藥花、樹木等。
二、分組: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選出組長,完成下面表格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工具之表格(1)
溫馨提示:1、組長要根據成員的不同差異分工;2、小組成員4—6人;3、攝像器具可以用手機或相機等,與老師借;
三、選定主題:
各小組長組織本小組成員仔細研究,確定所探究的主題。
溫馨提示:1、要結合學校和自身的實際來確立研究的主題;2、要有可操作性,不要過大;3、做好活動方案,完成老師幫助設計的表格——
綜合實踐活動工具之表格(2)
四:具體活動開展:到學校進行實地觀察、探究
溫習提示:1、注意安全;2、各小組要在組長的安排下進行觀察、探究;3、老師要監管各組的學習進度,指導相關活動的開展;4、有疑問,也可以采訪、咨詢后勤的領導、老師。
五、匯報:
溫習提示:1、各小組指定一位同學進行匯報,不足之處,相互補充;2、匯報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手抄報、圖片、影像展示等;3、匯報人要口齒清楚,儀表大方,服裝整潔、語言連貫,表述清楚。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1-14
網絡設計方案07-20
設計方案模板07-22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3-14
教學設計方案范本03-08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7-27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08-01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03-07
化學教學設計方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