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設計】
為幼兒提供了色彩鮮艷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比較,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異,并給小貓配對,提高幼兒的視覺辨認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致的觀察,將衣著相同的兩個小貓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貓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走丟了,小貓哥哥找不著小貓弟弟很著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助小貓哥哥找到小貓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游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四張不同衣著的小貓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說出每張卡片上小貓褲子的顏色。
四、集體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游戲玩法:
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貓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后,在4個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貓卡片一樣的小貓,就在哪個圈里。(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貓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游戲:“找到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貓在哪里》圖上的10個小貓的衣著,然后讓幼兒找出衣著相同的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設計方案 篇2
研究課題名稱: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說明(怎么會想到本課題的):
每次走到教室門口,總感覺教室空氣不太好,在一個30平方的室內,密密麻麻地擺放著五六十張桌子,坐著五六十個學生,還在講臺的一側放著掃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別是在冬天,天氣寒冷,門窗緊閉,學生因為感冒、發燒經常請假,很不利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課題的意義(為什么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教室是老師和學生教學交往的家,是學生在校期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教室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老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關注教室環境,并盡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學習環境。
3、課題介紹
本次活動從關注教室學習環境入手,學生能說出教室的學習環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學習環境,然后,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改善老師和學生的家園——教室的學習環境。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和方法的闡述)
思維導向圖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們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了解教室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影響;
(3)了解相關的影響教室學習環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上網查找、上圖書室查閱、向環保部門調查訪問等),并能對各種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析;
(2)經歷發現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過程,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3)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對教室目前的學習環境作出正確的認識和評價;(2)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3)積極主動地做好教室的保潔工作;(4)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參與者特征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1、學生年齡在13歲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
2、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能寫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論文或調查報告他們還不是很明白應該如何去寫;
3、學生具有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
4、學生正處在一個對什么事都充滿好奇的年齡,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興趣濃厚;
5、教室學習環境與學生日常學習聯系緊密,學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學生對空氣污染有一定認識,但不是很透徹。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研究目標:(1)了解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了解不良的教室學習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影響;
(3)掌握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內容:(1)通過觀察,了解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搜集資料,查找影響教室學習環境的因素;
(3)通過調查或上網查找資料,提出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么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根據初中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研究的最終成果可以實驗報告、調查報告或黑板報的形式展現出來,甚至還可以直接進行實踐,讓老師或其它同學加以評價。六、資源準備學校電腦室、圖書室、環保局電話、空氣污染監測中心工作人員電話,顯微鏡、放大鏡、攝像機、照相機、調查報告表、實驗報告表、量化評價表。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研究性學習的階段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起止時間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1、了解課題選擇的原則和技巧;
2、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方法;
3、了解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
1、介紹課題選擇的原則和技巧;
2、利用演示文稿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方法;
3、聯系好電腦室、圖書室、環保局等部門,爭取各部門的支持與合作。1課時第二階段課題準備階段提出和選擇課題1、根據老師提出的選擇課題的原則和技巧各小組分別提出一個課題;
2、經過全班討論確定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并和大家日常學習聯系非常緊密的課題——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3、討論教室學習環境的不良因素并能想到一些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題。
1、引導學生注意選課的原則:
(1)選題應具有可操作性;
(2)選題應該具有開放性;
(3)選題應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4)選題應聯系實際。
2、引導學生注意選課的技巧:
(1)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
(2)選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能引起整個社會關注的課題;
(3)從課外讀物上去尋找感興趣的課題;
(4)從生物課本中去尋找延伸的課題。3課時成立課題組1、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愿成立課題小組;
2、各小組投票選出小組長;
3、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具體分工。1、在學生自愿成立小組的基礎上加以指導,例如:性別搭配、各組人數相對平均、個體間能力搭配盡量均勻等;
2、指導學生合理分工。形成小組實施方案
1、制定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
2、制定課題研究的步驟和方法;
3、制定課題成果的呈現形式。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實施課題計劃和方案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1、收集資料階段:
本階段的收集資料有很多種方式或途徑:例如,上網查找、調查訪問、去圖書室查找等,部分小組去采訪環保局工作人員或環境監測部門工作人員,然后各小組長將本組收集的資料進行匯總、篩選、分析;
2、實地考察階段:
各小組在學校33個班級的教室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各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并且詢問各班級同學對教室學習環境的感受,然后,各小組長根據實地考察的資料進行分析,找出比較好的班級教室環境和比較差的班級教室環境,并讓小組成員討論好和差的原因是什么?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3、實施階段:
調查訪問環保局或環境監測部門,獲得教室環境中主要由哪些有害物質,各小組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教室環境中有害物質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不良影響,小組分工協作,找到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1、組織學生到縣環保局請教并采訪專家;
2、指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
3、做好各小組的協調分工工作;
4、指導小組長完成每次任務的匯總、篩選、分析工作;
5、及時跟蹤各小組的活動進展情況,對比較落后的小組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6、指導各小組成員適時調配活動方案,使研究性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7、及時指出學生在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從事研究性學習活動;
8、評選優秀小組和優秀小組長,并給予一定物質和精神獎勵,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讓學生對此次活動更加充滿興趣和激情。4課時
八、總結與反思(實踐后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本次活動中,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的課題,再加上改善教室學習環境與每個同學的日常學習活動聯系緊密,學生的關注度很高,興趣很濃厚。對同學間的團結互助也有一定的提高,學生具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小組能夠很好地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本次活動也受到學校電腦室、圖書室、環保部門的大力支持,全社會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都非常關心。但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有部分問題,例如,學生雖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但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小論文寫得都不夠好,還需要老師的很多指導,以后,應建議語文老師多點教學生練一練這些實用文章的寫法。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口號:
“快樂學習,收獲成功”
活動性質與目的:
通過大家喜愛的“算24點”活動,讓同學們在游戲、競賽中練習口算,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同時,也給大家合作、展示和交流的機會,讓同學們有更豐富的活動經歷和成功體驗,收獲成長的'快樂!
參與對象:三年級-六年級學生
活動工作人員安排:
本次活動由XX教育承辦,由數學林老師老師協同策劃、組織,錢蘇梅老師安排主持。
前期活動宣傳及拍照:陳莉莉
PPT展示:波波老師
計分員:林老師
材料采購:林老師
活動流程:
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一、各班做好活動前期宣傳工作,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奧數班學生每個都要參加,其他文化課班級班主任推薦出5位學生參加
三、由學校統一在六樓多功能組織比賽,每個年級設一二最佳團體獎,3名最佳個人表現獎。
比賽形式:
1.兩個人為一組,由抽簽決定。
2.必答題部分,各隊輪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題。答對加10分,答錯不加不扣分
3.搶答題部分,在出示數據后,進行搶答。答對一題加10分,搶答后不答或答錯扣5分,不搶答不加分也不扣分。
4.合作題部分,在出示數據后,各隊在規定時間內在答題紙上寫出多種計算方法,每寫出一種加10分。
5.此輪屬于自由選擇題,題目難度分為3個等級,分別為5分10分15分,答對加相應的分數,答錯或者未答扣相應的分數
4.根據各隊最后得分評出一、二等獎,比賽中表現出色的選手將被評為最佳表現選手。
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意圖:
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是幼兒園的學習目標之一,尤其是培養孩子對事物關注、感興趣并能大膽進行解答,是目前的班級目標之一。這次的工具活動是在讓孩子進行操作中鍛煉動手的`能力,也在動手的過程中發展孩子動腦的能力,讓他們了解一些工具的特性。
目標要求:
1、了解常見的家用工具名稱和用途。
2、學習簡單地使用工具地方法,培養幼兒地探索欲望。
3、學習分類。
準備工作:
1、收集各類家用小工具。
2、豐富其使用經驗。
過程與指導:
1、分小組進行觀察小工具。
2、輪流講述自己帶來的工具名稱、用途、及使用方法。
3、教師提問:
(1)開汽水瓶用什么工具?
(2)釘釘子用什么工具?
(3) 媽媽做飯時會用到什么工具?
(4)其它的工具有些什么特殊的作用?
4、除了這些工具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其它的工具。
5、了解使用小工具應注意的安全常識。
6、美術活動:設計“新型工具”
7、說說你的工具與其它的工具有什么不同,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方便的地方。
8、互相交流欣賞、評價。
設計方案 篇5
一、策劃背景與總體思路
8月底不僅大學新生準備入校在校學生也開始返校學習家長們也為學生們開始積極籌備讀書的.種種生活用品。在此時進行有針對性的促銷活動必能引起廣大市民及媒體的關注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活動時間:8月23日—8月31日
三、活動主題:上學了開學了快來某某采購了
三、活動內容:
1.買200減50開學實惠一減到底書包、文具各種學生用品全場優惠活動驚喜不斷
2.學生專場家居家紡區、箱包區、休閑運動區開設學生特惠專場更多優惠期待您
3.同賀高考實惠某某活動期間憑國家統招高考錄取通知書在百貨類購物享受現價再8折優惠累計購物滿200元可享受抽獎活動。
獎項設置
一等獎現金1000元獎學金每日一名
二等獎報銷學生及一名家長的至學校報到火車票總價限700元每日兩名三等獎256G時尚MP3一部每日五名
四等獎時尚皮箱一個每日十名
紀念獎某某紀念高檔筆記本及鋼筆禮盒一套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經典)08-21
[精選]設計方案08-24
設計方案[經典]10-28
【精選】設計方案12-27
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精選]11-04
設計方案【經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