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煮生活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慢煮生活》讀后感(通用1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慢煮生活》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慢煮生活》讀后感 1
最近一段時間,閑暇之余我拜讀了汪曾祺先生的《慢煮生活》。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細細品味汪老先生的作品,我受益匪淺。
文中有句話甚是值得分享: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作為一個小吃貨,這話讓我產生共鳴。人生就是不斷經歷、積累的過程,多去嘗試,才有不一樣的感受。就好比喝奶茶,不應只喝一種口味,要敢于嘗試,多試試別的口味,可能就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為人處世,不應該墨守成規,一板一眼,也不應放浪形骸,無所顧忌。總要多去嘗試新事物,才不枉白走人生這一遭,才能體會世界不同的色彩。我不妄自評價那些所在自己龜殼里生活的人,我只是可憐他們,白白浪費人生的大好時光。做任何事都不應是浪費的,都是各自人生的一種經驗,有了這些經驗,才造就了如今的`我們。
從吃談到文化,沒有生硬的觀念灌輸,卻讓人不由得思考。這大抵也是汪曾祺先生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有人說,汪曾祺先生總是在寫吃吃喝喝,花花草草,沒啥大的追求,也沒有什么大的意義。然而文學的目的,就當真是需要深刻才有意義么?這個還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像是人的口味一樣,有人喜歡食甜,有人喜歡食辣,都是一種選擇而已,并不需要爭個高下。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是讓人可以看到生活的好玩兒之處的,用現在流行的詞講,“治愈系”是妥妥的。看了之后,就想去嘗嘗高郵的咸鴨蛋,去看看玉淵潭的槐樹花,去喝喝從小就排斥的豆汁兒,去溜溜籠子里的鳥兒。不由得贊嘆一句——生活是很好玩兒的。
就如汪老說的那樣:為人天真倒像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么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慢煮生活》這本書是一本會讓人看了少些憂愁,多些快樂的書。人生在世每個人不順心的事十有八九,我們應該學會忘懷。拿得起,放得下,多想些開心的事,把不愉快的事放在一邊,做點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每天快樂多一點,這樣不是很好嗎?
煩惱是種壓力,如果不去消除,它就會在你的心里形成個結,時間久了,你的煩惱就越來越多,在你心里就會形成無數個結,從而讓你無法呼吸,那種痛苦比你割傷,摔傷更痛。因為割傷,摔傷,痛的只是皮肉,而累積煩惱的痛是心痛,如果想要有更多快樂的時間,就不要習慣累積煩惱,有一個煩惱就要去消除一個,只有這樣快樂才會無處不在!我們不是要遠離煩惱而是要走進煩惱去解決煩惱,就讓我們多些時間快樂,少些時間煩惱吧,世界是那么的美,可是煩惱的人永遠都看不到,因為煩惱的人忘記了晴天的存在,因為煩惱的人心里想的只有雨天的憂傷!
回到美食,酸甜苦辣咸,還有臭,嘗過了才是自己的收獲,感覺才是真實的,人生亦是,要保持一顆好奇心,經歷才是財富,無論好壞,無論大小,都是我們生活的原料,慢慢煮、細細熬才會是最美味的!
最后希望身邊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像汪老先生筆下描述的那般“慢煮生活”!
《慢煮生活》讀后感 2
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現代社會的人往往都有這樣的心理趨勢:認為“快的總是好的”。行走要加快步伐、吃飯要加快速度、戀愛要加快進度、成功也想一步登天、一蹴而就。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了封城、封路、封小區的局面,人們的生活節奏不得不慢了下來,體會慢生活的美好,靜下心來慢煮生活、慢煮人生,其實生活是很美好、很有趣的,最近在讀汪曾祺的散文集《慢煮生活》。書中的一篇篇散文無一不透露著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一種淡然,將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歡笑、每一次苦惱做成一道美味的菜肴,一桌味道多種多樣的美味佳肴。
在汪曾祺的筆下,這個世界看起來是那么從容,慢下來,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正如汪曾祺所說,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人的感情能得到滋潤,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是詩意的。
在汪曾祺的筆下一花一葉皆有情,有人間草木中的山丹丹、枸杞、槐花;有葡萄月令中的葡萄時節,有夏天中的花花草草、蟲兒鳴鳴;有草木春秋中的'木芙蓉、車前子、紫穗槐、花和金魚。就像白茶花有時一整天沒有一個人來看它,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欣然地開著。可以看出他從容的生活。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透著情在里面。
在汪曾祺的筆下,一茶一飯過一生,有生活的五味;有可口的豆汁兒;有那故鄉的美食;有口味、切膾、河豚、野菜的四方食事;有拌菠菜、拌蘿卜絲、干絲、扦瓜皮、炒苞谷、松花蛋拌豆腐的家常酒菜。一茶一飯過一生,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節奏慢下來,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美好。
在汪曾祺的筆下,生活是好玩的。有草木蟲魚鳥獸中的雁、琥珀、瓢蟲、螃蟹、豆芽、落葉、啄木鳥、蟈蟈、蟬、蜻蜓、刀螂;有泡茶館的軼事;有閑時寫字畫畫的自得其樂。人活著,就得有點興致,將生活節奏慢下來,才能發現生活中那微小的小樂趣。
在汪曾祺的筆下,萬水千山走遍。有七載云煙、有舊病雜役、昆明的雨。將萬水千山走過,慢慢感受生活的美好,作者說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但我覺得恰恰相反,這就是懷人,這就是思鄉。
在汪曾祺的筆下,花枝一束故人香,正如文中說的為人天真到像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么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
《慢煮生活》如同一面鏡子,反射自己的生活,追績效、快節奏的生活下,來不及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溫暖的陽光;來不及品嘗食材質樸的美味,一味多快好省的加料刺激味蕾;因為有一大堆事要處理,與人交流時不免咄咄逼人。嘗試放慢自己,讓動作輕一點、聲音小一點、讓靈魂跟上腳步,如同書中所言文火慢煮,讓勞累的自己歇一會,感受生活的喜悅,體會生活中的小美好。
《慢煮生活》讀后感 3
讀汪曾祺的《慢煮生活》,會察覺汪老的平淡與悠然。字里行間找不到氣勢雄偉的情節和事物。他筆下的一花一葉是山丹丹、枸杞子、木芙蓉、車前子、菊花、秋葵、爬山虎,都是很不起眼的草木;一茶一飯過一生是蘿卜、瓜皮、野菜、松花蛋拌豆腐……讀他的文字,仿佛聽鄰家的一位老者話著平淡生活,感受他參悟萬物后回歸自然的恬淡和寬博平和的胸懷,體味著他經過生活洗禮后樂天順生的豁達氣度。
從植物到食物,從事務到人物,書中提的都是那些從你身邊經過即刻就忘的細節。在大與小、多與少、強與弱之間,他往往選擇后者。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碎的題材,把一些小事物看通透,然后淡淡的寫下來。汪老的《慢煮生活》,就這樣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典故,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于平凡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趣味。
讀汪老的《慢煮生活》中,能發現汪老淡淡的幽默。強度不大,讓人會心一笑的'那種。如“跑警報”,戰爭時期的警報本該是人心惶惶的事,可是讀下來卻讓人忍俊不禁、噗嗤一笑。是一種讓讀者放松的敘述。讀《慢煮生活》能體會何為云淡風輕、何為波瀾不驚。
《慢煮生活》如同一面鏡子,反射自己的生活,追績效、快節奏的生活下,來不及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溫暖的陽光;來不及品嘗食材質樸的美味,一味多快好省的加料刺激味蕾;因為有一大堆事要處理,與人交流時不免咄咄逼人……
嘗試放慢自己,讓動作輕一點、聲音小一點、讓靈魂跟上腳步,如同書中所言文火慢煮,讓勞累的自己歇一會,感受生活的喜悅……
《慢煮生活》讀后感 4
閑暇之余有幸拜讀了《慢煮生活》這本書,書中作者文筆樸實無華、心境怡然自得,讀后洗滌了我的心靈,升華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勤勤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我十分喜歡木心大師的這首《從前慢》,當我初次看到《慢煮生活》這本書的書名時也單純的認為書中應該也是闡述的要我們慢下來享受生活,但是慢慢欣賞才發現作者卻另辟蹊徑、思路獨特、全面概括,不單單講的是人們的生活需要文火慢煮,還用自己的生活哲學告訴我們一花一物皆有情,花枝一束故人香,一茶一飯過一生。
書中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舉例說明、娓娓道來,告訴我們要靜下來慢慢享受生活,積極的面對生活。作者精心研究各種花草樹木和各地美食就是想告訴我們花草樹木都是有感情的,花盡管無人觀看和贊美但還是默默的綻放著,人也該如此;同時也告訴人們要對生活充滿興趣和好奇心。作者窮其一生、命途多舛,但卻在他的文筆下看不到一丁點負面情緒,因為他享受生活、熱愛生命、情系故鄉和親人。
當今社會網絡通訊的發達,工作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人整個生活節奏都快了起來,煩躁不安、消沉沮喪、消極怠工、怨天尤人,就是假期旅游散心也都是走馬觀花、匆匆忙忙的完成旅途,導致身心疲憊,但卻忘了欣賞沿途的美景和來時的初衷。因此,工作生活中要少些抱怨、猜忌、憂慮等負面情緒,樹立正能量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沉心靜氣下來,工作會事半功倍,生活會更加美滿。我們應在空閑時間多嘗些各地美食、多欣賞別處風景,多體會不同的民族文化,心境會變得更加寬闊。多多培養自己的生活情趣,盡管是讀一本書、曬曬太陽發發呆、刷刷朋友圈和小視頻、陪陪家人、做做飯,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慢煮生活,讓生活慢下來,給身心放個假,享受生活!
《慢煮生活》讀后感 5
許多年前,閑來無事去聽營養課,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數都記不住也搞不清楚的時候,只記住了一句話:“健康的飲食習慣就是要雜食!”翻開汪曾祺老先生的《慢煮生活》,前面幾幅清雅的插畫,其中一篇的`配字讓我聯想到了這句話: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如果說對食物要勇于嘗試各種口味,那么對各種文化的嘗試是不是就可以說是對人生的嘗試。
讀汪曾祺的《慢煮生活》和其他讀過的散文不一樣,感覺已經超過了單純地讀作者的生活,而是這位可愛的老先生在教我怎樣品味生活。從一花一葉皆有情,到一茶一飯過一生;從人活著就得有點興致,到走遍萬水千山。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對生活、對身邊一切的珍惜而又平淡、平淡而又動人的態度:為人天真到像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么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讀到這里我又想到一句流行語: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回到吃飯這里,酸甜苦辣咸,還有臭,嘗過了才是自己的收獲,感覺才是真實的,人生亦是,要保持一顆好奇心,經歷才是財富,無論好壞,無論大小,都是我們生活的原料,慢慢煮、細細熬才會是最美味的!
《慢煮生活》讀后感 6
拿到這本裝訂精美的書,內心很激動,看完之后覺得物超所值。里面的恬淡生活處世態度甚至興趣愛好都那么獨特,不論詠物還是抒情,不論思鄉還是懷念親友,這些都栩栩生動,散發樸實和原生態的一面,讓我的心也靜了,情也濃了。
一花一葉皆有情 原來世間還有諸多可愛的生物,而每一樣都能帶動一些回憶,一些場景。或是一些游人,或是一種精神。如可愛的葡萄,美麗的菊花,就要這么香的梔子花,還有做頭花的梅花。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一茶一飯過生活 好像進入到了《雅舍談吃》的世界,無論是做菜還是講吃的,兩人的'描述不分伯仲,以假亂真。有北京的豆汁,淮安的獅子頭,昆明的特產,更有汪老獨創的美食,真會吃呀,愛的人口水直流,只恨自己的世界太小,恨不能馬上飛去一晌貪歡。對于自己家鄉高郵的咸鴨蛋,野鴨,也有諸多描述,更有汪老最愛的蘿卜,天南地北,哪里的蘿卜,有啥種類,怎么做好吃,都有研究,真是會生活的妙人也。
生活是很好玩的 西南聯大的跑警報,學校前后的茶館,寫作,畫畫,唱戲,足以可見當時的學習環境。還有一些可愛的教授,而對于自己的大學西南聯大,那些可愛的學生,以及個性鮮明的教授,都是作者十分喜愛和懷念的,而在昆明的學習還是寫作,也都是一段閃亮的回憶。不由得讓我想起那些可愛的同學,人生道路難得相遇,擦肩而過。實屬不易,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可愛又生動的人了解再也沒有一起游玩學習的感覺了。
萬水千山走遍 關于作者的生平,又了解了一番,少年喪母,從小練字,父親也是溫和開明的,長大后喜歡畫畫和唱戲,每年得的瘧疾,趕到昆明的西南聯大再次發病,打了666后撐病考試,竟然也考過了。也由此治好了自己的瘧疾。而這部分更多也是自己的學校以及周圍形形色色的茶館。
而最后的故人也很飽含感情,有家鄉的一代奇人,曾經的出名鄰居,車站的恣意老人,街坊鄰居,這些熱鬧的,鮮活的,努力生活的人也很可愛。而寫的最細的也許就是關于金岳霖和他的老師沈從文的描寫了。無論是金岳霖的灑脫還是沈從文的赤子情懷,都讓人感動。也想回到那個時代,看看這些照亮前進道路的文學大家。
而看了很多,總是想到世間萬物,都在你的眼中,只要你有感恩慈悲的心,相信他們的一切也會讓你像汪老一樣喜愛一樣珍惜一樣付諸于情。 而這生活,就是要這樣慢慢細細去看,去思考,去學習,去探索。
《慢煮生活》讀后感 7
今天是一個崇尚快捷的時代,“快”無處不在,信息有“快報”“快訊”“快信”,傳遞有“快遞”“快運”“快件”,出行有“快車”“快艇”“高鐵”,唱歌有“快歌”,攝影有“快照”,婚姻有“閃婚”,寫作有“快槍手”,餐飲有“快餐面”,連購物都時興“秒殺”。
我們發現,汪曾祺一生經歷過許多時代,面對各個時代的大風大浪,他始終淡然從容,永遠是這么一個狀態,溫潤如水,實在是難能可貴。作為一個文人,他好像更加感興趣的,是亂世之中"慢"和"淡"的精致人生。 無論風云怎樣變幻,人的日常仍堅不可摧,哪怕炮火連天,吃總要吃,睡總要睡,愛總要愛。 該燒香燒香,該生孩子生孩子,該做的事,天打雷劈也得辦。這是他的生活哲學,無論什么時代,無論環境多么糟糕,人總要保持樂觀,從容的生活。
汪曾祺的這本《慢煮生活》就體現了士大夫的這種精神,他眼中的人與世界的關系。這種關系是非功利的,美占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盡管現代人,也愛說生活要慢下來,要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但其實很多人都做不到,然后就容易怪罪給忙碌的工作、埋怨人生的不如意。
汪曾祺在書里面寫一塊西瓜。就是在夏天我們都切過的西瓜,所有人都覺得沒什么好寫的,但是汪曾祺卻偏偏要專門寫切西瓜這件事。他怎么寫的呢:先將西瓜泡在井里,撈起后一刀下去,喀嚓有聲,涼氣四溢。最后一句寫絕了,他說,連眼睛都是涼的。你看,他就寫了一個很平常的切西瓜的小事,一點都不復雜,一點都不戲劇性。但是呢,在汪曾祺筆下,卻能夠寫出“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這樣微妙而有趣的感覺。雖然寫得很淡,但真的是淡而有味。書中的慢中也非常有趣。
盡管每天的忙碌事情撲面而來,不要忘了閑下來時看看《慢煮生活》,及時調整生活狀態。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一定很沁人心脾。
《慢煮生活》讀后感 8
汪曾祺的《慢煮生活》是一本關于生活的書籍,它用深刻的哲學思考和詩意的筆觸,呈現出了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和意義。這本書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厚度,我相信,在閱讀這本書之后,每個人都能夠對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該書不僅僅是一本關于食物和飲食的書,更是一本關于生命與情感的書。在書中,汪曾祺以自己的生活為例,講述了很多關于食物、飲食、家庭、友情等方面的故事,強調了“慢煮生活”的理念。通過細節描寫,將這些故事講述得深入淺出,讀起來非常舒服。正如梁文道對此書的評價“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剛剛好。”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一花一葉皆有情》《一茶一飯過一生》《生活,是很好玩的》《萬水千山走遍》《花枝一束故人香》,每個章節都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如食物、文學、書法等。他的文字雖然簡潔明了,筆觸細膩而流暢,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生活的豐富多彩。
我特別喜歡《一花一葉皆有情》里的《人間草木》《生活,是很好玩的》里的《跑警報》《無事此靜坐》及《花枝一束故人香》里的'《鬧市閑民》《大媽們》《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跑警報》里,我想到的是畫面是,警報一響,人們倉皇失措的場景,但在作者的筆下,西南聯大的學生們卻是浪漫和有趣的,“古驛道的一側,靠近語言研究所資料館不遠,有一片馬尾松林……,樹下一層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馬尾松揮發出很重的松脂味,曬著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或仰面看松樹上面的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都極舒適外,是因為這里還可以買到各種零吃”。在恐怖緊張的氣氛下,西南聯大的學生們還能坦然欣賞美景,買零食吃;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不跑警報的,“一個是女同學,姓羅。一有警報,她就洗頭。別人都走了,鍋爐房的熱水沒人用,她可以敞開來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個是一位廣東同學,姓鄭。他愛吃蓮子。一有警報,他就用一個大漱口缸到鍋爐火口上去煮蓮子。警報解除了,他的蓮子也爛了。有一次日本飛機炸了聯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彈,這位鄭兄聽著炸彈乒乒乓乓在不無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圖書館旁的鍋爐上神色不動地攪和冰糖蓮子”。《鬧市閑民》里的連名字都沒有的“活莊子”、樓道里活得有滋有味的《大媽們》、《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里的沈從文先生,書中講述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比如家人之間的溫馨互動、朋友之間的相互扶持等等。汪曾祺通過書中的情感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生活的溫暖與真實。
在書中,汪曾祺通過描寫食物與飲食的細節,來反映出人類對于生命的熱愛和追求,展現了一種簡單而真實的生活態度。他說,“煮菜燉湯,是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對味覺的尊重和珍視”。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想起了一些關于生命的思考。他在《四方食事》里寫道,“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書中這些信手拈來的明末小品式的文字,是不是打開了你的思維,豐富你的心靈?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珍視。他認為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智慧和價值觀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并且可以為我們現代人所借鑒和應用。他在書中引用了許多古人的名言警句,從中尋找智慧和啟示。他的思考深刻而獨到,讓讀者不禁思考起現代社會的問題和挑戰,以及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總是被各種瑣事所困擾,而這本書給了我一種重新審視生活的方式。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用一顆寧靜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才能真正領悟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慢煮生活》讀后感 9
在讀《慢煮生活》之前,我對汪曾祺這個人的印象是很奇怪的,覺得他是死板而又有趣的人。我知道這是一位名家,而且他的作品也常出現在我眼前。用他筆下的一句話來說,就很形象:“螃蟹的樣子很兇惡,很奇怪,也很滑稽,兇惡和滑稽往往近似。”不知是什么讓我覺得他古板,不過我想來還是因為以前對他的認識太少了,總是下意識的認為是名家,總得是死板的。
然而從這本書中,從人間草木到蘿卜,我看到了一個鮮活生動的名家,是充滿“悠”的汪曾祺老先生。不僅僅是那字里行間的“悠”,也是那字里行間透出來的,汪曾祺老先生生活中的“悠”。就如同“這些白茶花有時整天沒有一個人來看它,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欣然地開著。”這白茶花就是“悠”的,雖然沒有人整天來看他,可是他還是欣然的開著。
這種生活中的“悠”我也曾經見到過。我記得我小學時做到過一篇閱讀,題目叫《養蜂人》。當時看這篇文章真的是然無味,覺得很無聊。然而在《慢煮生活》這本書里,我又看見了它,名字叫《槐花》。“蜜蜂忙著采蜜,進進出出,飛滿一天。”這句話本不應該出現在我講的話題中。可是我覺得它是一種另類的“悠”。如同在文中的養蜂人夫妻一樣,他們的生活是飽滿的,是滿足的,這對他們來說也就是一種“悠”。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也是“悠”的',可以過一段時間換一個地方“游玩”。
也就是說,生活也要像“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要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而生活也應該這樣,這也是一另一種“悠”的形式。就是體驗生活的“千滋百味”。
就像書中說的,“一花一葉皆有情,一茶一飯過一生。”也就是“悠”的精神象征和現實寫照吧。對于這一本書,我覺得他讓我真正的了解了一個名家,讓我對我生活的意義更加深刻。就如同我剛說的,滿足和飽滿的生活也是一種“悠”。
《慢煮生活》讀后感 10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題記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的散文集。草木有情,美食有味,落筆故人,品味人間。他用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花鳥蟲魚,描畫大好河山。既寫回憶中的美食,也寫鄉土民俗,平凡小事。
文章開篇寫鳥獸,花鳥,作者以自己的經歷和視角向讀者徐徐展開了一幅散發濃濃煙火氣的畫卷:是《葡萄月令》中,人們為種好葡萄而忙忙碌碌噴灑波爾多液吧;是《夏天》中,泡在井水里冰冰涼的西瓜和梔子花香吧;抑或是《切膾》中那薄如紙的魚肉……沒去過高郵,卻記得吃高郵咸蛋要敲破空頭,挖著吃,筷子頭一扎下去,就冒紅油,蛋黃是通紅的。沒去過云南,卻記得云南的干巴菌中吃不中看,要“收拾干凈了,撕成蟹腿狀的小片,加青辣椒同炒”……他那充滿煙火氣的文字,是對生活的表白。
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他對生活的熱愛。
汪曾祺將對花鳥蟲魚、一草一木的'憐愛,都融入他的作品中。我特別喜歡的是他在作品中體現的一種不畏困難疼痛、積極向上的生活哲學。那是遭受過身體上的病痛后,照樣活得簡單純粹,熱愛生活的瀟灑。他的作品沒有任何多余的字詞,也沒有華麗的辭藻點綴,行文處處透露著樸實與自然,訴諸直覺,忠于生活。將自己的情感與萬物融合,真真做到了萬物有情。他說:“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術,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一定要愛著點什么。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業余的愛著。”他說:“世界先愛了我,我便不能不愛她。”談他在覽泰山后的感受:“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對名山大川、偉大人物的偏激情緒有所平息。同時我也更清楚地認識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進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讀汪曾祺的小說時,能感受到他確實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作者在創作時,在敘述語言上要盡量冷靜,不要帶很多感情色彩,盡量說得平平淡淡,好像作者完全無動于衷。越是好像無動于衷,才能使讀者感覺出作家其實是有很深的感觸的。”
人生苦短,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極喜歡他那句話“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我們應像汪老一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若可偷得浮生半日閑,捧一晚人間煙火 ,賞一回日出日落,倒也不枉此生。
【《慢煮生活》讀后感】相關文章:
慢煮生活讀后感12-26
慢生活,慢人生作文09-08
慢生活、慢心境作文10-16
慢生活作文11-18
慢生活經典散文12-06
慢——給生活減速02-08
享受慢生活散文11-19
慢節奏的生活的作文01-28
詩意慢生活作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