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的整體閱讀感知
1、《我想》的主要內容
《我想》作者描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可見孩子的心是多么簡單,純潔,孩子的想法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孩子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2、《我想》閱讀感受
《我想》這篇課文句式整齊,節奏感強,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讀材料。同時又接近孩子們自身的特點,所以應該很受孩子們喜歡。
3、《童年的水墨畫》內容感知。
《童年的水墨畫》攝取了幾個不同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現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
《街頭》──喧囂繁鬧的.馬路絲毫不能影響街頭上讀《水滸傳》的孩子,那樣的專注,那樣的入迷,笑容浮在臉上,陽光照在膝上。街邊的喧鬧和一隅的安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溪邊》──平靜的溪水映著安然的垂柳,映著釣魚孩子的倒影,一直紅蜻蜓安靜的立在釣竿上,一切都是靜止的,仿佛覺得空氣都停止了流動。忽然,魚上鉤了,于一剎那間,打破了這種平靜,溪水動了,人影碎了,魚也動了,寥寥幾句,就把場面轉為極其歡悅、愉快。
《江上》──水里的鴨群,戲水的孩子,在水里互相你潑我濺地嬉戲,那樣的快樂,那樣的活潑,就在這嬉戲中,一個孩子鉆入水中,不見了,突然一陣水花,他出現了,調皮地笑著,露出兩對小虎牙。幾句簡單的描寫就把一個立體的孩子們戲水的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兒童詩》的整體閱讀感知】相關文章:
對整體感知整體把握的感知與把握對整體感知整體把握的感知與把握12-05
和時間賽跑的整體閱讀感知總結11-22
閱讀教學中的整體感知(網友來稿)12-05
過零丁洋[整體感知]12-06
《再別康橋》整體感知09-04
《小石潭記》整體感知10-29
整體感知王勃的《滕王閣序》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