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核舟記》教學設計
內容預覽:
23 核舟記
魏學洢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詞詰、句式。
2.了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術。
過程和方法目標:
1.學習掌握本文運用說明和描繪相結合的筆法。
2.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探明主題部分的說明順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文章生動介紹了明末雕刻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術和獨特的才華,熱情頌揚了我國古代藝人的藝術成就。學習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樹立起關于核舟的空間概念,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
2.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探究課文主體部分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讀想法。2.發現法、探究法。3.點評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弄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語言,品味文中生動傳神的描寫;課堂訓練,強化文言知識積累和運用。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誰來講給我們聽聽呢……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動再現了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故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核舟記》。(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教師提示以下內容(投影顯示)
3.學生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三、整體把握文意,弄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疏通文意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發現,“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發現了什么?”以此為話題進行全班交流。
要求學生仔細研讀課文,繪制核舟示意圖,樹立起關于核舟的空間概念。
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弄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四、品析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1問題討論,引導學生學生注意作者的細致觀察。
2.揣摩語言,品味文中生動傳神的描寫。
3.多媒體顯示文中優美的語句。
五、課堂小結
課文通過介紹王叔遠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藝,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偉大成就。篇幅雖短,卻說明順序合理,就連雕刻家的藝術構思都介紹得淋漓有致,確實令人驚嘆。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細致的觀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體的描繪和生動的說明。這無疑給我們以很多啟示。
六、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顯示一題,完成一題)
七、布置作業
1.熟讀全文,背誦第三段。能背誦全文者背誦全文。
2.作課文后面的練習。
八、板書設計
核舟記
一、概述王叔遠高超的雕刻技巧
細 生
致 動 整體 空
二、詳寫核舟 間
船艙
觀 說 局部 船頭
察 明 船尾順
三、總述并評價 船頂序
教學后記:
學習本文要注意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感情。幫助學生樹立起關于核舟的空間概念,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八年級語文上冊《核舟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核舟記》教學設計05-29
《核舟記》教學設計04-30
《核舟記》教學設計08-12
核舟記教學設計07-09
核舟記教學設計08-09
《核舟記》教學設計02-25
《核舟記》教學設計12-18
《核舟記》教學設計12-18
核舟記 教案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