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九日詩》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9-05 18:41:10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長安九日詩》原文及譯文

  《長安九日詩》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回歸故鄉時路過薇山亭時所作,全詩即景抒情,感情比較含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安九日詩》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安九日詩》原文:

  江總〔南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長安九日詩》譯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飄逝,身體跟隨者北飛的大雁回來。

  家鄉籬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開?

  《長安九日詩》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回歸故鄉時路過薇山亭時所作。該詩主要通過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對家鄉的思戀,通過單獨詢問故鄉籬笆下菊花抒發了詩人思鄉欲歸的急迫心情。全詩即景抒情,感情比較含蓄。

  詩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這一句當中,寄寓了豐富的含義。首先是詩人對家鄉的思念,然而思念卻不得歸還,于是仰天長嘆,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陸機所說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鄉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飄逝。江總在思鄉情濃時,總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長安使寄裴尚書》中亦云“去云目徒送,離琴手自揮”,表達的仍然是這種思鄉的感情。如果說在《寄裝尚書》中表達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的話,那么,在這里,作者著重表現的就是一種歸還家鄉的焦急心情。因為此時詩人已經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隨北雁來”,在上句表達思鄉之苦和歸鄉之焦急之后,這一句流露了一種來到南方的欣喜。伴隨那從北而來的輕快的大雁,詩人來到了南方。因為歸家鄉的感望就要實現了,所以欣喜;因為心中欣喜,因而腳步也就輕快。“形隨北雁來”五字顯得自自在而飄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產生了第一個波折,從對比中表現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深的思念。從格律和用詞上看,這二句對仗工整,表現出詩人語言技巧的高妙;在語勢上,語句輕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現了詩人歸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作者通過這個問題,把思鄉的感情變得深沉了。在回故鄉的途中,在思鄉之情急切的時候,也是在家鄉就快要出現在眼前的時候,詩人突然想到了故鄉籬墻下的菊花,這種思維過程非常符合感情發展的邏輯。籬墻下的菊花是一個具體的物像,而且是詩人在故鄉時常常能見到的東西,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埋藏在詩人的潛意識當中,所以在歸鄉的感望就要實現的時候,它就突然從潛意識里跳了出來,詩人對故鄉的印象也清晰起來。詩人這時想到了籬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籬下菊,從前常常見到的物像必然附著著許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籬下菊,那些籬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就聯想起來了。因此,詩人通過對一個單一而具體的物件的回憶下子喚起了對家鄉的整個的印象。可見這兩句詩使全詩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語勢變得緩慢,也正好村托了這種深化的感情。

  《長安九日詩》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是江總晚年歸鄉,從長安南歸到達江都(揚州治所)以后,路過薇山亭時,正值重陽節,由感而發寫下的。

  作者簡介: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后,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后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蘇揚州)。

【《長安九日詩》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木蘭詩原文及譯文03-16

《木蘭詩》原文及譯文07-28

《就義詩》原文及譯文09-22

木蘭詩原文譯文05-30

木蘭詩原文與譯文05-31

《木蘭詩》的原文及譯文10-19

《木蘭詩》原文及譯文08-17

木蘭詩原文及譯文06-19

古代詩《氓》原文及譯文03-15

《山中雜詩》原文及譯文09-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亚洲高清在线一区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