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樂的洞房記得初相遇詩歌賞析
原文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參考翻譯
記得初次相遇時的洞房情景,就只想應該永遠在一起。誰知道短短的幽會歡好,竟會變成分離前的最后情愛,又恰好是在闌珊的暮春。對著滿眼亂飄的柳絮,心里恐慌著這美好的春光將全部隨他的離去而消釋了。
一場情愛最終寂寞,又跟誰說呢?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輕易辜負了。早知道如此難受,后悔當初不把他留住。奈何他除了長得風流端正,更還有讓人朝思暮想的地方。一天不想他就要皺千次眉了,更何況想他呢?
注釋
、艜円箻罚涸~牌名,《晝夜樂》調名之曰“樂”,乃快樂之“樂”,與《齊天樂》、《永遇樂》之出于樂章,為樂府之“樂”不同;義蓋徹晝徹夜行樂狂歡之意也。吳均詞:“式號式呼,俾晝作夜”即屬此意。至李白
。骸靶袠窢帟円梗匝远惹铩保{名即本斯義以創焉。
、贫捶浚荷铄涞淖∈摇:蠖嘤靡灾笅D女所居的閨閣。
、侵缓希褐粦。
⑷小會:指兩個人的秘密相會。幽歡:幽會的歡樂。離情別緒:分離前后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申@珊:將殘、將盡之意。
、蚀荷海杭茨捍,春天最后一段時間,指農歷三月。
、藵M目:充滿視野。
、桃粒簽榈谌朔Q代詞,此詞的“伊”亦指男性。
、蛻{誰訴:向人訴說。
、吻把裕阂郧罢f過的話。輕負:輕易地辜負了昨日的誓言。
、享(nèn)地難拼:這樣地難過。恁地:如此。難拼:指難以和離愁相拼。
⑿攢(cuán)眉千度:皺眉一千遍,形容整天愁眉緊鎖。攢眉,愁眉緊鎖。
賞析
詞以抒情女主人公的語氣敘述其短暫而難忘的愛情故事。她從頭到尾,絮絮訴說其無盡的懊悔。作者以追憶的方式從故事的開頭說起,不過省略了許多枝節,直接寫她與情人的初次相會。這次歡會就是他們的初次相遇。初遇即便“幽歡”,正表現了市民戀愛直捷而大膽的特點。這樣的初遇,自然給女性留下特別難忘的印象,她一心認定“便只合,長相聚”。但事與愿違,初歡即又是永久的分離。
暮春時節所見到的是“亂花狂絮”,春事闌珊。春歸的景象已經令人感傷,而恰恰這時又觸動了對往日幽歡幸福與離別痛苦的回憶,愈加令人感傷了!皼r值”兩字用得極妙,一方面表示了由追憶回到現實的轉換,另一方面又帶出了見景傷情的原因!爸笨趾蔑L光,盡隨伊歸去”之“伊”為第三人稱代詞,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柳永的俗詞是供女藝人演唱的,故其中的.“伊”一般都用以指男性,此詞的“伊”亦指男性。女主人公將春歸與情人的離去聯系起來,美好的春光她的感受中好象是隨他而去了!爸笨帧眱勺质褂玫煤芮‘,事實上春歸與人去是無內聯系的,她所作的主觀懷疑性的判斷,將二者聯系起來純是情感的附著作用所致,說明思念之強烈!耙粓黾拍瘧{誰訴”,詞情的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場寂寞”是春歸人去后最易感到的,但寂寞和苦惱的真正原因是無法向任何人訴說的,也不宜向人訴說,只有深深地埋藏自己內心深處。于是整個下片轉入抒寫自身懊悔的情緒。作者“算前言,總輕負”,是由于她的言而無信,或是損傷了他的感情,這些都未明白交代,但顯然責任是女方;于是感到自責和內疚,輕易地辜負了他的情意。再講“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笨梢钥闯鏊敵跷纯紤]到離別后情感上竟如此難于割舍。他不僅舉措風流可愛,而且還品貌端正,遠非一般浮滑輕薄之徒可比,實是難得的人物。而這個人“更別有、系人心處”,寫說她才能體驗到的好處,也是她“難拚”的最重要的原因。
結句“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現了這位婦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狀態。攢眉即愁眉緊鎖,是“思量”時憂愁的表情。意思是,每日都思量,而且總是憂思千次的,可想見其思念之深且切了。這兩句的表述方式很別致,正言反說,語轉曲而情益深。不思量已是攢眉千度了,則每日思量時又將如何,如此造語不但深刻,而且俏皮,十分傳神。
三國時代魏蜀吳,其中東吳是三國中國祚最久的王朝。
吳國之所以存在時間最久,除了長江天險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吳國歷來出良相。
東吳歷代丞相包括顧雍、陸遜在內,都是一時英杰,正是這群人的存在,使得東吳帝國開疆拓土,鼎足三分,屹立不倒。
而實際上,即使在東吳滅亡前夕,大廈將傾的時候,還是有一位東吳丞相試圖力挽狂瀾,一直血戰到底。
他就是東吳的末代丞相:張悌。
張悌,字巨先,襄陽人。
他少有才名,吳主孫休在位時開始嶄露頭角,孫皓稱帝后,他被任命為丞相,掌管國事。
公元263年,魏滅蜀,東吳西部盟友喪失,形勢被孤立。
早在鐘會、鄧艾大軍進攻益州的時候,吳國人對蜀漢還是有信心的,唯有張悌認為,蜀漢必亡,結果真如其所料。
公元280年,晉大軍從巴蜀、荊州、揚州三個方向猛攻東吳。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派遣張悌都督沈瑩、孫震、諸葛靚率領三萬精銳逆江而上迎敵。
東吳精銳指揮官沈瑩憂心忡忡的說:“晉朝在蜀訓練水軍,占據上游,我軍名將盡數去世,無人可用,倘若我們渡江作戰,戰勝了則東吳得以保全,一旦戰敗,則國家必亡!
張悌則說:“東吳的滅亡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我們這次出戰,唯有全力以赴,死了也沒什么遺憾的,F在我們如果不敢出戰,坐以待斃,豈不是奇恥大辱嗎?”
于是,張悌抱著必死的決心,渡江迎敵。
大戰開始,吳軍先擊敗晉軍張喬部,隨后與晉淮南軍主力決戰。
沈瑩是東吳丹楊太守,統帥吳軍部隊中最精銳的丹楊兵。
史書稱:沈瑩有“刀楯五千,號曰青巾兵,前后屢陷堅陳!
可以說,沈瑩的這五千“青巾兵”是東吳最后的支柱,也是最后的希望。
【晝夜樂的洞房記得初相遇詩歌賞析】相關文章: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翻譯賞析02-05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原文賞析10-24
柳永《晝夜樂 洞房記得初相遇》賞析08-27
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11-21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鑒賞09-29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6-16
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原文賞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