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鑒賞詩歌人物形象教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鑒賞詩歌人物形象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復習目標
1、理解詩歌形象的內涵分類;
2、掌握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答題思路并規范組織答案。復習的重點和難點:掌握鑒賞詩歌形象的方法和答題組織規范教學設想:每塊“詩歌例析”都由學生課前預習,“課外作業”于課后完成,“實戰演練”當堂展示并由學生評析老師再指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復習步驟及內容: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明考點
二、形象的含義和分類
古典詩歌中的形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旨,寄托著復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它對敘事詩歌來說,“人”“事”就是形象;對于抒情詩來說,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對于寫景狀物的詩歌來說,詩歌中的“景”“物”就是詩歌的形象。
三、了解人物形象鑒賞題目類型
1、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2、試概括這首詩中人物形象特點,并簡要分析。
3、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四、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描寫手段(抓主人公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細節等人物所處的環境,包括時間、地點、周圍景物等) 2、借助詩中意象
3、分析關鍵詞句(標題議論抒情處) 4、學會知人論世(作者、注解)舉例分析:.讀下面這首詩,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
最愛東山晴后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
隨堂練習: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比較兩首詩中采蓮少女形象的異同之點。
五、鑒賞人物形象——答題步驟
1、概括形象特點:(特征+身份)(神態、行動、心理、處境、情感、喜好)+身份
2、具體分析表現:結合詩句有關描寫手法,具體解說上一步的識別依據。(手法+表現)常用描寫手法:細節刻畫、烘托渲染、對比反襯、比興牽引,借物抒情寄托。
3、明確指出形象意義:深層含義、特別寄托,概括作者在該形象上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質。
五、實戰演練研討習題,反思修改
練習1: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送鄒明府游靈武(唐)賈島
曾宰西畿(jī)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
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明確:答題三要素
(步驟一)詩中刻畫了鄒明府清正廉潔的官員形象。
(步驟二)通過刻畫細節描寫了主人公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債臺高筑,只好賣劍償還,滿載而歸的僅有一車詩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風?途舆呮偮犔柦菆髸,深居簡出,向往寧靜生活等形象特點。
(步驟三)展現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其清廉品德的敬佩與贊美。練習2: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4分)
夢江南溫庭筠(yún)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圃~中
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明確:答題三要素
步驟一:刻畫了悲戚哀傷、愁思難遣、孤獨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
步驟二:通過擬人修辭、環境烘托描寫了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無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無從傳遞相思情;眼前百花白白飄落,水風全然不知也不覺更無憐,卻依然催落一地華英等景象。步驟三: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卻無人憐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練習
3、(四川卷)閱讀下面的宋詩,請簡要概括分析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妥庸怅幵娋砝铮踊ㄏ⒂曷曋小N麾侄U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注】天經,姓葉,精于儒學;智老,洪智和尚,精于禪學。固窮:安于窮困參考答案:答題三要素
步驟一:詩中塑造了一位珍視友情、情趣高雅、風流飄逸的詩人形象。
步驟二:詩人客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安閑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時蕩舟尋訪“病”“窮”老友,珍視友情;在二月春風時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風流俊逸。
步驟三:通過行動、心理刻畫,春景映襯、友人烘托將詩人淡泊、儒雅的形象躍然紙上。
六、自我反思:我的鑒賞存在什么問題?
問題
1、不能把握主旨及內涵:原因:不能“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抓住詩句的“景語”“情語”來揣摩詩歌主旨思想,沒有良好的詩歌鑒賞思路和習慣;沒有大量詩歌閱讀的鑒賞積累等。問題
2、答題概括不準確、不全面:
原因:沒有在充分抓住關鍵字眼與形象理解詩句基礎上動筆勾畫,使形象特征答題點疏漏問題
3、答案組織混亂,沒有條理:
原因:沒有讀懂題干要求,沒有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思路與步驟而不能分條規范答題,沒有養成長期規范答題訓練的良好習慣。
七、課堂小結
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描寫手段2、借助詩中意象
3、分析關鍵詞句(標題議論抒情處) 4、學會知人論世(作者、注解)
八、課后反思
【鑒賞詩歌人物形象教案】相關文章:
詩歌鑒賞答題模板教案 鑒賞詩歌的答題模板05-26
詩歌鑒賞形象的教案01-30
古典詩歌鑒賞教案02-03
《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教案02-03
詩歌的鑒賞07-18
詩歌鑒賞中的鑒賞技巧07-17
古代詩歌鑒賞專題教案范文06-09
高考古代詩歌鑒賞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