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

時間:2023-08-28 12:27:15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優秀)實施方案4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施方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秀)實施方案4篇

實施方案 篇1

  一、評估對象

  在職在編45周歲(1967年7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專任教師,獲歷屆A級優質課、2A級優質課、百節好課、示范課教師及可免于評估。

  二、評估原則

  課堂教學評估是基于教師在規定課時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基于是否體現貫徹以學論教促進學生學習中遵循的“一個理念、兩層訴求、三大要素、四重維度、五種狀態”,在評估中貫徹如下原則:

  統一性:課堂教學評估要著重遵循以學論教中核心要素為標準,評價尺度追求統一標準,評價要素確保集中統一,保證評價不因人而異因校而異,做到評價的客觀公正,以促進評價的持續推進。

  發展性:評價突出發展功能,區別于選拔和終結評價,要通過評價挖掘教師的亮點和優勢,促進教師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

  激勵性:評價突出激勵功能,通過評價能鼓勵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優秀教師群體的壯大。實施評價中,要充分保護教師的積極性,能喚醒教師對專業發展的內需,最大程度促進教師自我反思、自主發展。

  扇橫中學開展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評估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z

  三、評估內容

  “以學論教:促進學生學習”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中之評價指標。(1)學習目標確立與達成 ;(2) 學習資源使用、學習條件的創設;(3)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4)學習狀態與效果四、評估方法。

  四、評估方法

  1.評估工作采用隨堂聽課,當場評分的.方式進行。

  2.評分采取評委評教和學生評教兩部分組成,其中評委評教占90%,學生評教占10%(小學低年級學生評教環節可以省略)。評委根據《z市中小學以學論教促進學生學習課堂教學評價表》對師生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分,課后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分。

  3.學校成立以校級領導和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校級課堂教學評估小組對學校所有符合條件教師展開一輪評估,評估時根據評估標準,確定教師課堂教學評估分數和等級,并完成結果匯總(見下表),統一在學校完成評估后上報給教研室。

  五、評估結果

  對教師課堂教學評估結果采用分值和等級兩類:優秀(85~100分)、良好(75~84)、合格(60分~74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種結果。

  六、評估結果應用

  本次課堂教學水平評估作為局為推進以學論教教學理念,促進學校和教師提高教學業務水平,提高教研品質活動,對教師課堂教學評估結果不作為教師獎懲依據。學校可以將評估結果作為老師參加市級評比依據。

  z市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評估結果匯總表

  學生評教調查表

  您對這節課的評價: 分

  A、滿意(90——100分)

  B、較滿意(80——89分)

  C、一般(60——79分)

  D、不滿意(59分以下)

  請您根據以上四個等級區間進行打分。

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病人為中心,以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根本出發點,進一步規范中醫臨床診療行為,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中醫藥服務。

  二、工作目標

  在首批95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和診療方案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協作組范圍內開展第二批105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繼續探索建立適合中醫藥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工作模式、運行機制以及質量評估和持續改進體系,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中醫臨床路徑管理積累經驗并提供實踐依據,對已頒布實施的中醫臨床路徑的科學性、規范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論證和進一步完善,使之能夠更好地推廣并為臨床工作服務。

  三、工作任務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負責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包括確定試點方案并組織實施,組織制定試點病種中醫臨床路徑,確定試點單位和試點病種,并組織對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和評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路徑技術審核專家委員會具體負責審定各試點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對各試點醫院工作進行專業指導。

  (二)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

  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工作組,負責組織本轄區試點醫院開展試點工作,對各試點醫院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

  (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協作組、病種協作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協作組牽頭單位負責本協作組內各病種協作組工作的'總體協調、督促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病種協作組牽頭單位負責組織各病種臨床路徑的具體試點工作,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要求制定各病種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對各試點單位進行培訓,指導各試點單位開展試點工作,定期組織各試點單位進行中醫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分別于20xx年4月底、7月底之前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報送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相關信息等。

  (四)試點醫院、試點科室

  各試點醫院應成立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院長任副組長,各試點專業科室、醫務管理、護理管理、藥學管理、信息統計、病案管理、經濟管理等部門負責人任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制訂本院具體試點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研究制定試點工作相關管理制度,完善試點工作機制,組織對相關試點科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并監督各試點科室開展工作。

  各試點醫院試點科室成立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實施小組,由科室主任任組長,醫療、護理、臨床藥學人員和相關科室的負責人任成員。實施小組具體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中醫臨床路徑的實施和臨床路徑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根據本科實際情況,在試點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和診療方案的基礎上,制定本科相關試點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和診療方案,組織中醫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并根據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實際需要對科室醫療資源進行合理調整,定期向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和重點專科協作組、病種協作組、牽頭單位報送試點工作進展情況。

  四、試點范圍

  (一)試點醫院、試點科室

  通過驗收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和“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培育項目。

  (二)試點專業、試點病種

  1.第二批24個專業105個病種(見附件)。

  2.每個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培育項目所在科室至少參加1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各醫院和科室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試點病種。

  五、實施步驟

  試點工作自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

  (一)試點啟動階段(20xx年2月)。

  1.印發試點工作方案。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召開第二批105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視頻會議。

  3.各病種協作組牽頭單位和試點醫院、試點科室制訂試點實施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組織各病種協作組、各試點醫院對各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和診療方案進行培訓。

  2.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重點專科協作組、病種協作組、各試點醫院和試點科室組織實施試點工作。

  3.各試點科室每月組織對本科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分析評估。

  4.各重點專科協作組、病種協作組每2個月組織對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定期召開本協作組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會議,就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研討,交流經驗。

  5.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不定期召開轄區內各試點醫院試點工作會議,對試點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指導。

  6.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不定期對各地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組織對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分析評估。

  (三)實施工作評估總結(20xx年8月)。

  1.各試點科室對本科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并于20xx年8月中旬前將總結材料報送各病種協作組牽頭單位。

  2.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各病種協作組牽頭單位召開試點工作總結會,對各試點科室試點工作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總結,形成總結評估報告,于20xx年8月底前報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各試點單位中醫臨床路徑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和總結。組織召開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會,宣傳、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中醫臨床路徑管理相關工作。

實施方案 篇3

  為有效保護兒童青少年的健康,落實衛生部《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的目標和任務,做好我市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科學規范地實施擴大免疫規劃程序,特制訂本方案。

  一、原則

  XX市擴大免疫規劃按照“無縫對接、保持優勢、分步實施”的原則實施。

  無縫對接:我市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種類和接種時間與現行XX市免疫規劃充分銜接,確保不漏不缺不重;

  保持優勢:結合XX市免疫預防相關疾病流行信息,根據專家認證,將因接種而有效控制疾病發病率的疫苗仍繼續保留在我市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中;

  分步實施:將新納入我市免疫規劃程序中的疫苗根據疫苗接種時間,適時接種。

  二、內容

  (一)對20xx年5月1日實行的XX市免疫規劃程序與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程序實施對接,對于國家優于XX市的程序全部修訂與國家同步;而根據北京特點而實行的免疫策略經專家討論后繼續保留。

  (二)在現行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風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10種XX市免疫規劃疫苗基礎上,將麻風二聯疫苗、甲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接種。

  (三)繼續在發生水痘疫情的托幼園所、中小學校,對15歲以下兒童實施免費應急接種。

  (四)對重點人群(主要是發生疫情地區人群)進行出血熱疫苗免費應急接種;發生炭疽、鉤端螺旋體病疫情或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暴發流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炭疽疫苗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

  通過接種上述16種疫苗,預防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出血熱、炭疽和鉤端螺旋體病等16種傳染病。

  三、接種要求

  (一)接種時間。

  1. 乙肝疫苗

  基礎免疫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后24小時內盡早接種。在基礎免疫的基礎上增加初中一年級1劑次接種。

  2. 卡介苗

  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 脊灰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和4周歲各接種1劑次。

  4.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月齡各接種1劑次。

  5. 白破疫苗

  接種2劑次,兒童6周歲、初中三年級各接種1劑次。大學一年級進京新生接種1劑次。

  6. 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和麻疹疫苗

  兒童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二聯疫苗,18月齡、6歲各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大學一年級進京新生接種1劑次麻疹疫苗。

  7. 流腦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6月齡、9月齡各接種1劑次a群流腦疫苗,3周歲、小學四年級(相當于9歲)各接種1劑次a+c群流腦疫苗。

  8. 乙腦減毒活疫苗

  接種2劑次,兒童1周歲、2周歲各接種1劑次。

  9. 甲肝滅活疫苗

  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

  10. 出血熱疫苗(雙價)

  出血熱疫苗接種3劑次, 受種者接種第1劑次后14天接種第2劑次,第3劑次在第1劑次接種后6個月接種。

  11. 炭疽疫苗

  炭疽疫苗接種1劑次,在發生炭疽疫情時接種,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觸者和病人不能接種。

  12. 鉤體疫苗

  鉤體疫苗接種2劑次,受種者接種第1劑次后7-10天接種第2劑次。

  13. 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應急接種為1劑次。

  (二)接種對象。

  1. 現行的'XX市免疫規劃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達到應種月(年)齡的適齡兒童,均為接種對象。

  2. 新納入免疫規劃的疫苗,其接種對象為規定實施時間起達到免疫程序規定各劑次月(年)齡的兒童。

  3. 出血熱疫苗接種為重點地區16-60歲的目標人群。

  4. 炭疽疫苗接種對象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間接接觸者及疫點周邊高危人群。

  5. 鉤體疫苗接種對象為流行地區可能接觸疫水的7-60歲高危人群。

  6. 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對象為發生疫情的托幼園所、中小學校1歲以上、15歲及以下目標人群。

  四、實施措施

  (一)加強領導,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

  各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要把實施擴大免疫規劃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領導。要根據此方案,結合各區縣特點,制訂本地區擴大免疫規劃的實施計劃。

  (二)廣泛宣傳,提高公眾認識。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國家免疫規劃政策和成就,開展經常性宣傳與“4.25”預防接種日重點宣傳活動,廣泛普及預防接種知識,提高全社會參與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實施擴大免疫規劃能力。

  各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實施擴大免疫規劃工作任務,加強免疫規劃相關機構和隊伍的建設,合理規劃和設置接種單位,調整和充實免疫規劃專業人員和基層接種人員,并指定專門預防接種單位開展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和鉤體疫苗的接種。

  (四)加強指導,開展擴大免疫規劃工作培訓。

  制定培訓計劃,做好免疫規劃專業人員、基層接種人員和醫療機構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的技術指導。

  (五)完善免疫服務形式,規范預防接種行為,提高免疫服務質量。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調整免疫服務形式,增加服務次數,確保適齡兒童及時得到預防接種服務。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相關規定和新的免疫程序開展預防接種。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

  (六)加強冷鏈監測,保障免疫規劃疫苗冷鏈運轉。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要按照《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的要求,嚴格實施疫苗的冷鏈運轉,做好擴大免疫規劃疫苗的儲存、運輸、使用各環節的冷鏈監測和管理工作。

  (七)嚴格規范疫苗和注射器的使用管理。

  切實加強疫苗和注射器登記、使用和管理,及時核撥鄉村醫生和其他預防保健人員的接種補助經費。各區縣每年5月底前將下一年度免疫規劃疫苗及配套注射器年度需求計劃報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匯總整理后報XX市衛生局。

  五、實施時間

  20xx年1月1日起全市正式實施新的XX市擴大免疫規劃。

  六、督導評估

  各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要經常組織對轄區內落實擴大免疫規劃情況進行督導評估,制訂科學的督導評估方案,逐級定期開展督導和評估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督促指導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XX市衛生局將定期對各區縣擴大免疫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附表:

  XX市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對象、劑次、部位、途徑及劑量一覽表。

實施方案 篇4

  按照住建委要求,針對舊小區改造工程的實際情況,為確保改造工程不發生傷亡事故,提出如下要求:

  一、施工單位必須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xx年5月30日印發的《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臵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的通知要求,配備足夠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萬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1-5萬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5萬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專業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二、施工單位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人要進行安全教育,使工人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了解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熟悉安全標準規范、規程,正確使用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及時發現、處臵和報告事故隱患,達到增強工人的安全意識,提高工人自我防范能力,杜絕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目的。

  三、工程監理單位應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試行辦法》對工程實施監理。

  (一)工程監理單位應編制符合工程實際情況的安全監理規劃,明確安全生產監理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確定具體的監理

  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

  (二)項目監理機構的總監理工程是安全生產監理工作第一責任人。總監理工程師應當根據工程項目規模,工程結構確定安全監理人員數量,明確安全監理人員的安全工作職責。

  (三)審查施工企業三級安全教育和崗前安全教育的活動記錄及真實性。

  (四)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安全強制性標準,并提出審查意見。

  (五)審查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建立及落實情況。

  (六)審查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資格和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安裝拆卸工、超重信號工、登高架設作業人員、電工和金屬焊割作業等特種人員資格。

  (七)審查施工總包單位、分包單位(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的企業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和安全管理協議或合同,督促總、分包施工單位落實各自的安全生產責任。

  (八)審查施工單位的逐級安全技術交底。

  (九)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制止違規作業。

  (十)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重點進行安全巡查檢

  查,每天不少于一次。發現違規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并檢查整改結果,簽署復查意見,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暫停令,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督機構報告。

  (十一)檢查施工單位提供的起重機械設備、鋼管及扣件、漏電保護器、“三寶”的檢測檢驗報告。

  (十二)督促施工單位開展安全自檢工作,復核施工現場安全設施驗收手續并簽署意見。

  (十三)對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作業,項目監理機構應當單獨編制安全監理實施方案,并進行旁站監理。

  四、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基本規定

  (一)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制定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經理部應結合施工組織設計,根據工程特點編制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專項施工方案,且將該工程項目涉及到的所需防護料具列入施工計劃,經審批后組織實施。

  (二)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應對工程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分級負責制。

  (三)施工前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施工前應逐項檢查安全技術措施和

  安全防護用品的落實情況,未經落實不得施工。

  (四)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單位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品,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五)高處作業前,應由項目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欄桿均應涂刷防銹漆和面漆,且以黃黑或紅白相間的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

  (六)施工中若發現高處作業存在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七)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可放在臨邊和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設施,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和廢料及時清理運走,不得隨意亂放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嚴禁拋擲。凡有墜落可能的物料、工具,均應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傷人。

  (八)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及時清除水、冰、霜、雪,并應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凍措施。暴風雪及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的安全設施進行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及時修復或更換。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雷電等惡劣天氣,不應進行露天高處作業。

  (九)高層建筑和高聳構筑物,應預先設臵避雷設施,高處

  作業時有條件的,可設臵聯絡信號或通信裝臵。

  (十)用于高處作業的防護設施,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實施。

  (十一)防護棚、腳手架等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十二)高處作業安全設施應做到防護嚴密,操作安全,牢固耐久,重復使用。

  五、臨邊作業的安全防護

  施工現場中,工作面邊沿無防護設施或防護設施高度低于0.8m時,應搭設臨邊防護欄欄桿。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和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面高度為1.2m,下桿高地面高度為0.6m。坡度大于1︰2.2的層面(坡度大于25°),防護欄桿上桿應高1.5m,下桿高0.75m,并加掛密目式安全網。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設臵欄桿立柱,欄桿立柱應用預埋件與鋼管或鋼筋焊牢,立柱距離不大于2m。防護欄桿的材料,一般使用鋼管,鋼筋型材等多種。當使用不同材料作欄桿時,除需滿足力學條件外,其規格尺寸和連接方式應符合構造要求。鋼筋橫桿上桿直徑不應小于16mm,下桿直徑不應小于14mm,欄桿柱直徑不應小于18mm,采用電焊或鍍鋅鋼絲綁扎固定。鋼管橫桿及欄桿均采用直徑48mm、壁厚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電焊固定。以其它型材如角鋼等作防護欄桿桿件時,應選用強度相當的規格,以電焊固定。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實施方案(經典)08-17

(經典)實施方案08-15

實施方案【精選】08-14

實施方案[經典]07-28

【經典】實施方案08-09

[精選]實施方案07-30

(精選)實施方案08-20

實施方案04-24

實施方案08-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不卡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 |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