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施方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施方案 篇1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實現我礦職業危害防治目標,根據《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試行)》、《山東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監察辦法(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礦實際情況,制訂職業衛生三年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20xx~20xx)
一、目的
認真落實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全面提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水平,預防、控制和消除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保護我礦職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二、工作目標
1、做好每年接觸有危害因素職工健康檢查和各類職工健康普檢工作,職工就業前體檢率達到100%;在崗職工體檢率達到100%;離崗前職工體檢率達到100%;各種職業禁忌癥調離率達到100%,并建立健全職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達到100%;
2、職業危害因素作業場所工作環境檢測率達100%;作業場所職業危害警示標志覆蓋率達到100%;
3、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率達到100%,并能正確使用;
4、職業危害防治培訓覆蓋率達到100%,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及相關權利與義務等知曉率達到90%;
5、逐步改善工作環境條件及勞動強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降低職工勞動緊張度和減輕壓力及厭倦情緒,適當調整工作強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營養膳食,注重工作期間的休息效果以減緩疲勞;
6、作業場所輕傷發生率不超過目標責任書規定,職業病發病率為0,急性中毒發生率為0;
7、認真做好突發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治和報告工作。
三、工作措施與保障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了以監獄長為領導小組組長,政委、礦長、總工為副組長,其他監獄領導、副礦長、副總、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職業危害防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科。設置專職管理人員,進行了職責分工,從而加強了領導,明確了各自的責任。
2、完善制度,強化考核:礦按照省監獄局《關于省直煤礦實施職業安全健康考核細則的通知》,結合我礦《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魯西礦發[20xx])
等文件對職業危害防治與管理作了具體的分工,制定了《魯西煤礦職業安全健康考核細則與責任分工》,《魯西煤礦關于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的意見》等文件。
3、科技興安:加大科技投入,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試行)》、《山東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監察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特制定了《職業危害防治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從而確保了資金的投入和使用范圍,為職業危害的防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全員培訓:制定全年培訓計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要定期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各類取證、復訓的培訓課程中必須包括職業衛生內容,且取證培訓課時不少于4學時、復訓培訓課時不少于2學時。加強崗前培訓,所有上崗人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職業危害知識的培訓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特殊崗位的作業人員還要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在崗人員要確保每年參加不少于2課時的職業危害知識的培訓。
㈠ 規章制度實行過程中進行效果評估
在我礦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18001認證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國家安監總局制定并頒布的“一規定、四辦法”、《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試行)》、《山東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監察辦法(試行)》等有關規
定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
1、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2、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
3、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
4、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5、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6、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7、職業病危害監測及評價管理制度
8、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9、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
10、勞動者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11、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
12、職業病危害應急管理制度
13、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14、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15、職業危害檢查及獎懲制度
16、職業病危害申報制度
17、職業病診斷鑒定及治療康復制度
18、職業危害防治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 宣傳教育培訓和具體實施部門
1、安全科、教育科結合《職業病防治法》,利用宣傳畫、公告欄、影像資料等宣傳工具廣泛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
活動,定期抽查各監區學習情況,結合規范化班組建設管理規定進行考核。
2、安全科、教育科每年開展“安全職業衛生保健知識”競賽活動。
3、教育科定期對接觸粉塵、有毒有害氣體、高溫,噪聲等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和考試;
4、安全科開展作業人員參與職業衛生工作提合理化建議活動,對人員參與職業衛生工作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5、生活科結合開展作業人員職業安全衛生活動,采取各種形式分批舉辦作業人員職業衛生、健康促進、營養膳食及醫學知識等知識學習講座,作業人員參與率每年遞增5%;
6、教育科對在崗作業人員進行崗位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培訓,提高作業人員自救、互救技能,勞資科對接觸有職業危害因素作業人員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書面告知其危害內容、后果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必要的防護措施和待遇
7、通防科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
8、通防科對存在或者產生職業危害的工作場所、作業崗位、設備、設施,應當按規定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
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職業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防治措施等內容。
、 職工健康體檢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工作
1、六監區負責落實接觸危害因素人員體檢工作,并建立全員職業健康檔案和特殊作用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做到每人一份檔案,并將體檢結果告知本人,作業人員在離崗時有權帶著自己的職業健康檢查表復印件。對作業人員體檢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及時寫出分析報告。
2、生活科負責完善企業職業衛生檔案建立、完善工作。
3、四監區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各種危害因素的監測工作,負責分析與評價日常監測結果。
4、安全科專職人員負責每年請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檢測部門來廠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及時公告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的結果,并負責將每年各種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報告歸檔。
、 加強日常管理,改善作業環境,落實職業防護措施
1、防塵
1.1、加強粉塵監測:配置足夠的粉塵監測儀器、監測人員進行日常監測,建立監測檔案。
1.2、加強通風管理:合理分配各工作面風量,供給各作業地點新鮮風流,及時帶走作業點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改善作業地點的工作環境。
1.3、建立完善的防塵系統:粉塵管路輔設到所有可能產生粉塵和沉積粉塵的地點,管路的規格應保證各用水點的水壓、水量能滿足降塵需要。
1.4、采取綜合防塵措施:采取進風巷凈化風流、回風巷防塵噴霧、產塵點噴霧、轉載點噴霧、預先濕潤煤體、濕式鉆眼、水炮泥、爆破前后沖洗煤壁巷幫等綜合防塵措施,把粉塵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5、個人防護用品:發放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2、高溫
2.1、對高溫作業地點加強監測,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發放降暑物資、藥品等。
2.2、對地面作業人員,在氣溫超過35°C時停止作業,發放必要的防暑物資。
3、噪音
3.1、委托具有資質的中介監測機構檢測作業地點的噪聲。
3.2、采取建立隔音房,吸音板等措施降低各作業地點的噪聲危害。
4、有毒有害氣體:加強監測監控,加強通風,防治中毒事件的發生。
實施方案 篇2
一、集團內部控制工作組織架構及層級職責
內部控制的組織架構有四個層面,分別是決策、管理、執行、監督。
決策層面包括:總經理辦公會、內控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管理層面包括:內控及風險管理辦公室、內控工作小組;執行層面包括集團本部各職能部門和
成員企業各業務單位;監督層面是集團審計部(在業務上接受審計委員會的指導與監督)。
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組織體系,使管理層及決策層能及時獲得適當信息;全體員工能共同參與內部控制建設,共擔內部控制責任;各層級、各部門、各崗位明確內部控制職責。
(一)集團總經理辦公會
是集團公司最高決策機構,審批內控最終工作成果。
(二)審計委員會職責
對內控工作進行業務上的指導與監督。
(三)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委員會職責
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審議年度內控評估報告及全面風險管理報告;審議內控與風險管理的重大策略,重大風險及內控缺陷的解決方案;審議重大決策、重大風險、重大事件和重要業務流程的判斷標準或判斷機制,以及重大決策的風險評估報告;審議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及其職責方案;有關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其他事項。
(四)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辦公室職責
研究提出內控與風險管理的政策、制度、工作范圍及工作計劃;負責內控與風險管理工作的運行管理;組織記錄、評估內控設計及操作的有效性;針對內控及風險管理缺陷提出合規性管理建議及改進方案并推進整改;提交年
度內控評估報告及全面風險管理報告;指導、監督檢查相關職能部門及各成員企業內控與風險管理工作;就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工作向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及有關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其他事項。
(五)內控工作小組職責
組織內控具體操作方面的工作,包括記錄或更新業務流程圖、評估內控設計及操作的有效性;反饋內控缺陷、將工作成果提交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辦公室審閱、定期上報內控工作執行情況及重大問題;內控工作文檔管理;為內控合規性提出建議等。
(六)內審部門職責
作為內部審計職能部門,審計部要對內控建設實施情況進行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出具公司內控自我評估報告。
(七)各職能部門及業務單位職責
為內控工作小組開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協助,組織安排本部門或單位涉及內控工作所需資源,協調本部門或單位內控工作開展的各項重要事宜。
各職能部門及業務單位的職責主要是由內控及風險管理員協助完成。
根據集團發[20xx]199號文《關于設立兼職內控及風險管理員的通知》,內控及風險管理員職責包括:
1、聯系本單位內控與風險管理相關人員,提供工作所需各項資料;
2、協助組織描述本單位的主要業務流程、關鍵控制點及重要的`控制措施,協助記錄本單位業務流程(包括制作業務流程圖、風險控制矩陣、內控問題記錄表,進行穿行測試、差異分析,提出整改建議或方法等);
3、協助本單位負責人確認流程記錄文件,協助測試本單位內部控制系統的操作有效性;
4、協助本單位內控缺陷的整改,及時反饋缺陷整改情況以及內部控制的主要情況等;
5、協助組織本單位風險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報送;
6、協助完成本單位年度重大及重要風險的評估與確認工作;
7、協助制定本單位重大風險管理偏好、風險承受度及解決方案;
8、協助編寫本單位風險事件案例。
9、協助編制本單位內控及風險管理報告。
10、組織安排與內控及風險管理相關的其他工作。
由于內控管理員是內控工作小組與各職能部門或業務單位對接溝通的紐帶,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所以內控管理員的工作需要各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與通力協作。
二、集團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健全
(一)集團本部
1、工作范圍
集團本部內部控制建設包括公司層面和流程層面(即本部職能梳理和流程優化)兩個層面內容,工作范圍貫穿內部控制五個要素即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
依據內部控制指引,相關工作內容包括: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社會責任、內部信息傳遞、資金活動、采購業務、資產管理、擔保業務、業務外包、財務報告、全面預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統,此外還將增加:稅務管理、國有產權管理、賬銷案存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的內容。
2、工作階段及時間
。1)前期準備(5—6月)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啟動會及培訓、咨詢機構招標選聘、合同談判。
。2)項目計劃和現狀分析階段(7月)
通過訪談、會議研討和審閱主要內控文檔等方式,了解內控要素現狀,研究提升方向,制定實施方案。
。3)內控設計有效性評估階段(8—9月)
根據計劃階段的方法論,開展流程梳理、識別主要風險和關鍵控制點,進行設計有效性評估,識別內控設計缺陷,制定整改措施和建立監督機制,同時形成內部控制核心文檔。
。4)內控執行有效性評估階段(10月)
識別關鍵業務控制,進行執行有性效測試。
根據控制
內部控制實施的方法
1、不兼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要求各單位按照不兼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
不兼容職務主要包括: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稽核檢查等職務。
2、授權批準控制要求各單位明確規定涉及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授權批準的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單位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務。
3、會計系統控制要求各單位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建立和完善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辦法,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4、預算控制要求各單位加強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的管理,明確預算項目,建立預算標準,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執行。
5、財產保全控制要求各單位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對財產的直接接觸,采取定期盤點、財產記錄、賬實核對、財產保險等措施,確保各種財產的安全完整。
6、風險控制要求各單位樹立風險意識,針對各個風險控制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報告等措施,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7、內部報告控制要求單位建立和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及時提供業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8、電子信息技術控制要求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減少和消除人為操縱因素,確保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實施;同時要加強對財務會計電子信息系統開發與維護、數據輸入與輸出、文件儲存與保管、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實施方案 篇3
一、補助內容和標準
為抗旱奪豐收,上級財政安排我區抗旱澆水補助資金138萬元,要求在小麥返青期,每畝受旱小麥普澆一次返青水,受旱弱苗增施一次返青肥,沒有水澆條件的麥田進行鎮壓、噴施抗旱劑等,每畝補助標準為10元。
二、補助方式和操作辦法
(一)補助發放方式。根據各鄉鎮辦小麥旱災發生情況,經研究確定分別給予辦事處39.4萬元、鎮36.7萬元、鎮32.6萬元、辦事處15.1萬元、鄉6.6萬元、市中辦事處3.9萬元、市東辦事處0.4萬元、辦事處2.1萬元、彭李辦事處0.7萬元、鎮辦事處0.5萬元共計138萬元小麥抗旱澆水、鎮壓劃鋤或噴施抗旱劑補助款。由各鄉鎮辦具體組織實施。
。ǘ┭a助資金兌現到戶。各鄉鎮辦要組織力量,深入田間地頭,察看旱情,統計抗旱澆水、鎮壓劃鋤及噴施抗旱劑等面積,確保補助資金到戶、到人。補助兌現要實行登記備案,受益農戶要簽字確認,并張榜公示,確保公開、公平、公正。整個補助實施過程由區財政、農業、紀檢、監察部門負責監督。
。ㄈ┛购禎菜胧┞鋵嵉教。按照“澆水追肥,保苗促根;鎮壓劃鋤,保墑增溫”的技術路線,加強分類指導,綜合運用肥水,因地施策、因時施策、因苗施策,大力推進科學抗旱。對有水澆條件,越冬苗情較好的受旱麥田,日平均氣溫穩定在3℃以上、晴天午后小水細澆,拒絕大水漫灌;有水澆條件但越冬苗情較弱的受旱麥田,澆水的同時適當追肥,劃鋤保墑;對沒有水澆條件的地塊,進行劃鋤鎮壓,或噴施抗旱劑、葉面肥。區、鄉農技人員要分片包村,印發技術明白紙,指導農民因時因苗抗旱澆水保苗,同時要充分發揮水利設施和農機具的作用,組織當地水利抗旱服務隊、農機抗旱服務隊等專業服務組織,解決農村抗旱澆水勞動力不足問題,提高抗旱澆水效率,確保受旱麥田在3月上旬澆水、鎮壓劃鋤或噴施抗旱劑一遍。
三、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成立以分管農業的區長為組長,區農業局局長、財政局局長為副組長,區農業局分管副局長及各鄉鎮辦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抗旱澆水補助資金發放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業局,具體負責方案的制定、面積的審核及督導檢查等工作。
。ǘ┘訌娦麄饕龑АMㄟ^電視、報紙等方式,加大對小麥抗旱保苗補助政策的宣傳力度,盡快讓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家喻戶曉,調動農民抗災自救的積極性。
(三)強化資金管理。區農業局、財政局要搞好協調和配合,加快資金的.撥付,加強資金監管,堅決防止擠占、挪用補助資金的現象發生。
。ㄋ模┘訌姸綄z查。為抓好政策落實,區農業、財政等部門抽調專業人員,巡回各鄉鎮辦督查補助資金發放情況,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這項惠農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農民手中。
(五)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為確?购禎菜a助工作到實、到位,各部門要互相溝通協調,區農業局要組織專家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駐點到鄉,延伸到村,服務到戶,確保政策落實。各鄉鎮辦組織農技人員分片包干,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將抗旱澆水保苗技術措施落實到村、到戶、到田。
。└愫每偨Y。各鄉鎮辦要認真總結政策執行過程的經驗和做法,寫出總結報告,于3月15日前由區農業、財政局匯總后上報市農業、財政局。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實施方案04-24
課堂教學實施方案范文_實施方案05-15
工會實施方案04-30
安全實施方案06-23
活動實施方案06-23
培訓實施方案06-23
項目實施方案06-23
醫院實施方案07-29
審計實施方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