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精選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際交流實施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1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開展校際交流是推動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通過校際交流,可以搭建區域內教師互相學習的平臺,促進各校不斷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新教育觀念,自我完善,不斷發展。
一、開展校際交流的目的和意義
1.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教師的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促進學校發展與辦學理念的落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打造研究型教師隊伍。
3.促進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4.促進教育資源的整合和開發,有利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逐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二、開展校際交流的范圍.
平川區范圍內的.所有學校;有條件時,也可聯系白銀市三縣兩區的其他學校開展校際交流。
三、校際交流的具體內容.
1.學校管理。包括教學管理、教研管理、德育工作、檔案管理、后勤管理、制度建設等。
2.教研工作。包括以說、聽、評課為主的常規教研工作,教研組活動的開展,集體備課,課題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課程開發,學科競賽,教學論文的撰寫,實驗課教學,第二課堂開展情況等。
3.教育教學。包括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集體備課、各科教學方法學習與交流、作業批閱、差生轉化、成績檢測等.
4.其他方面。包括校園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綠色學校創建等。
四、校際交流的具體形式.
1.參觀校園環境、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體育器材室、多媒體教室、德育展室、微機室等各類功能教室,整體感知學校的管理情況。
2.查閱檔案資料,包括教學、教研、德育、后勤等方面。
3.聽取校長經驗介紹,了解學校管理特色。
4.開展說、聽、評課活動,學習先進教學方法。
5.就教育教學中的某一個問題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專題研討。
6.在“走出去”的同時,可以把其他學校的骨干教師“請進來”,組織全校教師聽課和評課,學習研討。
五、校際交流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XXX辦公室主任,負責校際交流的具體事宜。
六、開展校際交流活動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每學期開展校際交流活動兩次,交流學校和交流內容由學校根據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
2.由校際交流活動領導小組確定參加活動人員,辦公室負責通知。
3.參加活動人員須帶好筆記本和聽課本,記錄交流內容,詳細填寫聽課記錄。
4.交流活動結束后,每位參加交流的人員須寫出1000字以上的心得體會或總結材料上交教研室。
5.交流活動結束后,由組長或指定的其他人員在教職工例會上,對校際交流情況進行總結匯報,并就先進經驗和教學法的學習、推廣運用作出安排。
6.交流活動結束后,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研討活動,根據情況也可組織全校性的學習研討活動。
7.聽課和會議期間請將手機調為震動或關機。
8.參加活動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落落大方,彬彬有禮。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為響應縣“千人行動計劃”,落實“幫扶學校”間互促互進工作,增進校際間的合作交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校際協作教研為平臺,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縣三中和通榆初中、濱淮初中的部分領導老師參與本活動,并請縣教研室的'領導進行指導,旨在通過聽課、評課,相互學習、研討初三二輪復習方案,達成共識并校際共享,使初三年級后期復習工作更加科學合理,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5日下午
三、活動程序
1、語文、物理初三復習研討課
2、集體研討
召開研討會,三校老師集中評課,針對主題研討交流,就中考二輪復習方案達成共識。
3、教研室領導作指導
四、活動要求
1、周一第5、6節課為課堂教學觀摩時間,對應學科老師全部在對應的教室參加聽課。
2、周一第7節課語文、物理學科分別交流研討。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3
為滿足老師在評審職稱中對校際交流的需求,同時實現校際間優勢互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根據市、區教育局相關規定,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申報對象
寧海中學在職在編全體教師,師德表現好,教育教學成績突出,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
三、校際交流時間
一年以上。
四、校際交流工作選派程序
1.符合條件的教師自愿報名,提出校際交流書面申請。
2.對照《寧海中學校際交流評分細則》準備相關的`證書或證明。
3.校考評小組依照《寧海中學校際交流評分細則》對申請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打分。
4.按照同學科分數的高低排出相應的交流人員名單,并在校園內公示。
5.教學實績以近三年為準。
五、交流工作要求
1.自覺遵守交流學校各項管理規定,服從交流學校工作安排。
2.保質保量完成交流學校工作任務。
3.在交流學校工作中,若不服從所在學校管理,或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學校交給的工作任務,從下一年起,三年內不得進行校際間交流。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4
開展校際間交流活動,旨在為各校提供教學示范和專業支持,實現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各校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上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為著力打造高效課堂,學習和借鑒各校高效課堂的成功經驗,為豐富教研活動的形式,促進校際間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實現校與校教師間相互交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經大壩場小學、興隆中心小學共同研究決定,將在5月份開展校際交流活動,為使此項工作順利開展,特擬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校際協作教研為平臺,以優秀教師為主導,以學案教學為研究載體,零距離地接觸課堂教學,面對面地與教師互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協作目的
通過觀課議課、專題講座,相互學習、研討、協作和共享等方式,使先進經驗得到推廣,優質資源實現共享,從而在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道路上雙贏互惠,均衡發展。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主題
活動主題:倡導有效教學理念,打造高效課堂。
五、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0日至11日
六、活動地點
思南縣大壩場小學
七、活動程序
1、觀摩課
每校選派語文、數學、英語各一名骨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議課前要先就本節課的設計思路、重難點、教學方法等進行簡要說課。每校選派一名教師作專題講座。
2、集體研討
召開研討會,組織與會人員談聽課感受,研討交流,就展示課教學、專題講座知識達成共識。
3、反思提高
1)活動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并將研究中產生的優秀成果運用于教育教學中。
2)所有參與人員要按時參加,帶好筆記本和聽課本,做好聽課記錄和研討交流的記錄,研討時做到全員參與,人人發言。
3)交流活動結束后,每位參加交流的人員須寫出1000字以上的心得體會上交各學校。
八、活動要求:
1、前期準備:各校確定授課教師、課題;教導處、教研組集體研討備課,做課件,磨課。
2、各科室在校長的領導下,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積極配合、協調、支持校際交流活動。具體安排:
后勤處:
⑴準備凳子聽課用;
⑵與會人員的生活安排。
少先隊:
⑴負責校園內的環境衛生;
⑵督促學生穿校服、佩戴紅領巾。
遠程室:
授課教室設備調試。
辦公室:
⑴歡迎標語;
⑵準備宣傳條幅。
教導處、教研組:
(1)組織磨課,收集資料,整理裝訂資料;
(2)組織本校教師積極參與活動,聽相關學科的課,提出觀課要求,指定教師積極發言。
(3)幫助搞好接待、引領工作。
3、為確保活動有序進行,確保學生安全,特提出如下要求:
(1) 有關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工作任務,主動思考各種細節,采取得力措施,作好充分準備,切實履行職責。
(2)校際交流活動任何人不得缺勤,參與此次活動的班級班主任、任課老師必須嚴密關注本班學生的紀律、衛生。
(3) 全校教職工必須明確各自的職責,團結一心,服從分配,分工合作。
九、參加校際交流觀摩學習
教師記小繼教縣級集中培訓16學時,上課教師記小繼教縣級集中培訓18學時,頒發示范課獎證(到縣教研室爭取)。
十、活動安排表
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訥河市教育局普通中小學校際交流合作工作方案》為宗旨,以提升學校辦學實力為目的,立足學校內涵發展,創新交流形式和內容,實施、城市校帶農村學校、名校帶薄弱校發展路徑,大力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在教育思想、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考試評價、隊伍建設、機制創新、育人環境等方面改革創新、勇于實踐,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二、學習合作交流對象:
根據教育局的有關規定,我校將與老萊中心學校建立聯誼校關系。
三、工作主題:
合作、交流、互促、提質
四、工作目標
通過與聯誼校學習交流合作,推進我校教育教學有所發展、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尤其在教師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方面,有所突破,形成本校的模式。同時,以“教學開放月”活動為契機,做好學校教學改革工作,在提高學校辦學水平上取得看得見的效果。
五、合作交流內容
1、合作交流項目:辦學理念和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及課程改革、德育活動、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
2、合作交流內容:我校在與老萊中心學校的學習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要深入開展學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思想及方式、課程改革、德育教育體系建立、特色學校建設、藝體衛工作開展、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等問題進行探索和交流。
3、合作交流目標:我校本著學習借鑒兄弟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經驗,進而提升我校的教育內涵和教育品味,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4、合作交流時間運行表4月16日:匯報展示我校標準化建設檔案材料4月21日:匯報展示我校骨干教師示范課、集體備課4月23日:觀摩學習老萊中心學校教師崗位練兵、骨干教師講座、示范課5月14日:學習觀摩老萊中心學校校園藝術活動、師生作品5月21日:觀摩學習課堂教師教學、教師集體備課活動6月11日:匯報我校的大課間操、班級主題班隊會6月18日:參觀學習老萊中心學校校本教研活動、課程資源開發6月25日:我校校長介紹學校建設、管理、教學等情況7月3日:雙方校長探討學校日常管理、學校教育教學情況
六、實施步驟
(一)宣傳啟動階段(4月1日—4月5日):我校要召開全體教師動員會,對即將進行的校際交流合作活動進行全面部署,結合學校結合實際制定校際交流合作工作方案,并報上級部門備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4月6日—7月3日):我校要結合本校實際,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與老萊中心學校開展交流合作。
(三)總結驗收階段(7月4日—7月15日):我校將把校際學習交流合作工作情況的各種材料,進行歸檔整理。并以書面的形式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匯報,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驗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際交流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實施學校交流合作工作。加強輿論宣傳,充分利用開動員會、推進會、總結會等,向廣大教師、學生、家長廣泛宣傳深入開展校際交流的目的`、意義和任務,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每一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到校際學習交流合作活動中,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注重過程,評估考核。
我們要求教師在校際學習交流合作活動中,要養成定期積累,不斷總結的習慣,把在學習交流合作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呈現出來。我們的、原則是重視過程,善于總結,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對教師的考核,不但考核其本身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還要考核其在此項活動中的作為和表現,把其在專業發展等方面的提高幅度作為重要的考核依據。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6
根據我校工作實際,特定于20xx年11月6日—7日與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學小學開展一次校際教研活動。活動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與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學的互動交流活動,讓我校教師開闊教學和管理視野,提升教育境界,增強專業能力,同時也激發教師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二、交流宗旨:
增進友誼,交流文化,共同探索,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三、校際交流具體內容:
1、教育教學
2、聽課評課
3、參觀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四、參會人員烏審旗無定河鎮河南學校全體教師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學部分教師
五、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6日下午—11月7日上午
六、活動地點:
交流地點:烏審旗無定河鎮河南學校
七、活動程序:
1、參觀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參觀河南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11月6日下午16:50——17:40)
2、示范課由河南學校選派4名教師講課,其余老師參與聽課。
3、集體研討召開研討會,組織與會人員談聽課感受,針對主題研討交流。
(1)河南學校教導主任主持交流會;
(2)授課教師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
(3)兩校聽課教師進行課后點評交流。
4、反思提高:活動后參與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際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并將研究中產生的優秀成果運用于教育教學中。
八、開展活動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交流學校和交流內容由學校根據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全校教師應全權協助交流工作。
2、參加活動人員須帶筆記本和聽課記錄,記錄交流內容,詳細填寫聽課記錄。
3、交流活動結束后,教務處寫總結材料。
4、交流活動結束后,由組長或指定的其他人員在教職工例會上,對校際交流情況進行總結匯報,并就先進經驗和教法的學習、推廣運用作出安排。
5、交流活動結束后,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研討活動,根據情況也可組織全校性的學習研討活動。
6、聽課和會議期間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狀態。
7、參加活動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落落大方,彬彬有禮。
九、分工安排
辦公室:會議室布置與照片采集
教務處:聽評課活動安排與組織
德育處:大課間活動組織
總務處:后勤服務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校際交流實施方案(精選5篇)09-01
校際交流活動總結12-15
校際交流活動總結05-15
校際交流活動方案總結11-23
校際交流活動簡報模板10-24
小學校際交流總結11-18
校際交流活動總結通用03-01
校際交流活動總結12篇12-15
校際教研交流歡迎詞范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