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必備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實施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施方案 篇1
論文題目: 某單位培訓組織實施方案設計
編號:
某單位培訓組織實施方案設計
——以A單位新員工入職培訓為例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培訓工作,而新員工的入職培訓或是崗前培訓不僅對員工個人非常重要,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是整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視的環節。本文通過A單位的新員工入職培訓組織實施方案設計的過程,分析了在培訓組織實施過程中需注意的一系列的問題,并對新員工入職培訓提供了一些設計思路。
關鍵詞:新員工入職培訓 培訓方案 設計思路
一、A單位背景
1.基本情況:A單位是一家集銷售、研發、生產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現有人數約800人。A單位在全國各地有多個辦事處,公司一直很重視企業文化的沉淀,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人數的增多,公司領導也多次強調加強企業的凝聚力,著重企業文化建設。
2.產品情況:公司產品線較長,產品結構復雜,需具備一定的專業背景知識才能在短期內掌握公司的產品結構情況。
3.招聘情況:公司近幾年因業務迅速擴張,從20xx年開始,每年都要從全國各地大專院校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約百人來補充公司人員所需,招聘崗位涉及到公司各部門,但主要以銷售、研發、售后服務人員為主(招聘時已基本確定了崗位意向),職能類人員較少。在此本文中的新員工是指應屆大學畢業生。
二、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的
1.使新員工理解公司理念并快速融入公司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公司員工長期積累并得到大家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體系,將公司的企業文化傳授給新員工,可以使他們對公司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從而發自內心愛企業,快速融入公司。
2. 使新員工快速的完成由校園人到職業人的過渡。因校園和職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很多新員工踏入職場后會有明顯的不適應感,感覺理想和現實相差甚遠。通過入職培訓,使新員工認識到自身與現實的差距,腳踏實地,逐步完成向職業人的轉變。
3. 減少新員工崗位適應的時間。通過為新員工介紹公司規章流程制度、產品知識等,使新員工盡快的找到歸屬感、適應工作,降低工作中的失誤率。
4.降低員工流失率。研究顯示,新員工入職后的前三個月是員工離職最多發的時期。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可以使他們盡快熟練掌握業務,減少他們更換工作的可能性 ,從而降低員工流失率。
。ǘ┡嘤杻热
1.第一階段:文化入手、角色認知
此階段主要為企業文化類、角色認知類培訓。因A單位的新員工來自全國各地,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城市,心中尚存在著不安,通過前期一系列的指導或培訓讓新員工了解同事、了解公司、了解所在的城市,以緩解新員工的緊張情緒,對公司產生信賴感。
2.第二階段:產品知識學習
對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即進行公司產品知識的學習,但因A單位產品結構復雜,此階段主要是產品理論知識的學習。
3.第三階段:強化理論、結合實際
此階段主要是產品知識的`實踐學習,具體如下:
。1)生產基地產品學習。A單位的新員工主要為銷售、研發、售后人員,且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及任職要求都不一樣,但不管是什么崗位,必須熟悉公司的產品,這是后續開展工作的前提。A單位有自己的生產基地,此階段主要是安排所有新員工分批到生產基地進行實踐學習,理論結合實際,切實學習公司產品。
。2)分崗位學習。即銷售、研發、售后等人員分別安排至相應的部門進行培訓學習,由各部門安排崗位專業知識的學習,人力資源部培訓人員負責跟進。
4.第四階段:提高素質、職業化發展
此階段主要為素質類、技巧與職業化類的培訓,旨在提高新員工的職業化水平,使他們在正式上崗后能迅速的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第五階段:實戰演練、華麗轉身
此階段為崗位實習階段,即根據崗位安排至相應的部門實習,進行實戰演練。
。ㄈ┡嘤栒n程設計及培訓時間
2.另外,每一階段安排一些活動豐富整個培訓過程,如:座談會、讀書會、爬山、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演講比賽,促進新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更好的提升新員工的專業技能,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新員工更好的融入公司文化。
。ㄋ模┡嘤柗椒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綜合類不區分崗位的課程采取集中培訓
的方法;部門培訓則又采取分散培訓的方法。
2.邊實踐邊學習:對于產品知識的學習采取生產實踐的方法,更好的確保學習的效果。
3.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如戶外拓展則安排至室外進行。
(五)培訓講師
根據課程內容需要,大部分課程以內部講師為主,管理類、角色認知類的課程與外部培訓機構合作,引進外部培訓講師。
。┡嘤柟芾砑皩嵤
1.培訓管理
。1)根據新員工數量,安排輔導員,對新員工的工作和生活進行輔導,跟進所負責新員工的培訓學習動態,同時關注新員工的心理狀況。
。2)A單位新員工數量較多,為便于管理,將新員工分成若干組,每組人員共同組成一個團隊,每個團隊自行選擇團隊管理人員。
。3)崗位實習期間,采取導師制度,以“傳、幫、帶”形式對新員工進行業務及思想的個性化的指導。
(4)學習總結。每一階段培訓結束后,新員工需提交學習總結及心得,使公司對新員工的學習情況有大致的了解。
(5)后期跟蹤:因新員工進入崗位實習階段后,周期較長,此階段加強與新員工的溝通,及時關注了解新員工的心態及工作狀況,及時幫助解決新員工的問題。
2.培訓實施
(1)培訓前準備:
①教學設施及用品的準備:如:電腦、投影設備、話筒、白板、筆記本、筆等。
②培訓地點及培訓環境:如桌椅擺放、橫幅懸掛、座位牌等,并確保培訓環境適宜。
、酆笄跍蕚洌喝顼嬘盟、車輛安排等.
2.培訓過程控制
①講師安排:確保講師準時到達培訓地點,不遲到、不延長授課時間。 ②培訓負責人隨時關注培訓情況,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整個培訓順利進行。
(七)培訓考核及評估
1.培訓紀律:整個培訓期間,嚴格要求培訓紀律,并實行扣分制,將培訓紀律納入培訓考核中
2.擬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嚴格執行,實行淘汰制,每階段安排考試或相應的考核,對于綜合考核結果較差者,將予以淘汰。
3.根據國內外使用最廣的培訓效果四級評估法對培訓進行評估:
。1)反應層:在培訓結束時,通過內訓效果調查表了解員工培訓后總體的反應和感受,并對講師進行評分。
(2)學習層,通過考試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進行考試排名。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此階段主要是針對崗位實習,定期向部門主管了解新員工的實習情況。
。4)結果層,即產生的績效。新員工入職一至兩年后,再行評估。
三、培訓方案的設計思路
1.明確培訓目標
培訓總目標是整個新員工培訓方案的設計依據,培訓的具體目標是對總目標的分解和細化,具備可操作性。
2.明確培訓方案的適用對象。如本方案的培訓對象是新入職的大學生,則培訓方案需針對應屆大學生的特點來設計。
3.根據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內容。培訓需求分析是新員工培訓方案設計的前提,具體如下:
(1)組織分析。根據企業的戰略,確定對員工的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的設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
。2)工作分析。指分析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4.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
根據成人學習的規律,新員工入職培訓應該盡量多采用學員參與度高的方式,所以此次方案設計了多種培訓方式以提升培訓效果。
四、培訓方案的借鑒意義
1.樹立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理念。培訓的內容應該根據企業的戰略和業務發展的動態變化而確定。
2.將新員工培訓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使員工由被動的學習轉為主動的學習,更有自信的在公司發展,從而降低人員流失率。
3.加強對新員工培訓的系統管理。
(1)對培訓要有全面的計劃和系統的安排。企業管理者應該對培訓的內容、方法、講師、教材、時間等有一個系統的規劃。
。2)講師的選擇:要選擇具備扎實專業知識、豐富實踐經驗和的培訓講師。
。3)創造良好的培訓環境。
4.公司領導的支持。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該從思想上對培訓工作的重要性給予充分的認識,應認識到現在的培訓是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5.了解培訓的對象。對于85后、90后的大學畢業生,不能再按照傳統的培訓來設計培訓方案,應充分了解這個年代的人員的特點、采取相對應的培訓方式、設計合理的培訓內容。
參考文獻:
(1)孫宗虎.《員工培訓管理實務手冊》.第3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年5月.第99-102頁
。2)韓偉靜.《培訓部規范化管理工具箱》.第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年1月.第97頁.
。3)中國就業指導中心組織編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xx年2月.第144-146頁.
實施方案 篇2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主題
振興社區科技活動周以“攜手建設創新型蘭州”為主題,突出“科技與文化融合,科技與生活同行”的活動特色。
三、活動措施
。ㄒ唬┘訌婎I導,提高認識。
社區成立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相關轄區單位負責人和社區科普專干、工作人員為成員的科技活動周領導小組,層
層分解任務,做到活動有落實,人人有任務,保證科技活動周的'順利完成。
。ǘ┐罅π麄骺萍挤结樥摺
社區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黑板報等載體,大力宣傳《科技進步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甘肅省科技學技術普及條例》等政策法規,增強居民相關法律知識及意識,讓其理解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積極營造加快推動自主創新、促進科學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是“攜手建設創新型城區”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ㄈ┢占翱萍贾R,創建科普品牌。
以加強社區科技知識普及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質水平為目的,社區利用《科普大講堂》這一固有活動及社區志愿者,緊緊圍繞社會經濟生活熱點,通過觀看科普光碟及發放宣傳資料,廣泛開展衛生與健康、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等方面的科技知識宣傳,充分發揮科技活動周在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社區結合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科普示范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科普示范社區建設活動,積極培養亮點和特色,著力打造科普工作品牌。
(四)營造活動氛圍,創新活動載體。
社區整合轄區資源,聯合蘭泰醫院、東崗小學、蘭州市第四十八中等單位,開展科技講座、科技展等特色活動,從
細節培養學生、家長的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整體上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的需要,使我們生活更美好。
東崗街道振興社區
實施方案 篇3
森林火災雖然是自然災害,但在很多的時候是人為造成的,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和破壞性,是一項重要的搶險救災工作。為認真貫徹執行《森林防火條例》的精神,落實“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確保全鎮范圍內不發生森林火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不受損失。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能快速將林火撲滅,把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特指定本實施方案。
一、森林防火組織機構
1、鎮政府成立
森林防火指揮部。黨委副書記、鎮長同志任指揮長,人大主席任常務副指揮長,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任副指揮長。黨政辦、農辦、林業站、森林公安派出所、公安派出所、中學、學區、醫院為成員單位,鎮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鎮農辦,電話為,報警電話。
2、工作分工
指揮長負責森林防火指揮部的全面工作。常務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協調鎮森林防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做好森林防火各項準備工作;負責督促各村各單位加強野外火源管理及案件的查處、森林防火宣傳、基礎設施的建設落實、建立完善森林防火組織機構及措施的落實。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負責全鎮民兵撲火應急隊伍的建設、訓練和調度。
二、主要工作
1、防火期間,督促檢查各村抓好森林防火責任制、防火宣傳和野外火源管理的工作落實,并根據高火險天氣等級不同,采取不同相應措施,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嚴防死守確保萬無一失。
2、一旦發現火情,各村領導要迅速組織人員撲火,并到火場第一線組織指揮撲救,直到撲滅為止。
3、鎮森林防火指揮部成員、駐村人員、單位負責人接到火情通知后,立即趕到火災發生地點組織撲救。在高火險天氣、重大節日期間,鎮森林防火指揮部將組織成員單位到各村開展森林防火大檢查。
4、民兵為應急撲火隊伍,要隨時做好撲滅火災的準備工作,隨時服從鎮森林防火指揮部的統一調度。
5、森林火災發生后,林業派出所、林業工作站立即派員到火災現場進行調查,迅速查出火災肇事者,并將調查情況書面上報鎮森林防火指揮部,依法對肇事者及責任人進行處理。對重大森林火災及有關人員傷亡事故的森林火災事件,報上級相關部門依法查處。
6、對已發生的森林火災,須及時按程序上報,不得瞞報。
三、保障措施
1、通訊保障
。1)鎮里和各村在重點森林防火期內要堅持24小時值班,保證電話暢通。
。2)各村主要領導、分管森林防火的領導的電話,在防火期內保持暢通。對因電話不暢,信息中斷影響火災撲救而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車輛保障
在森林防火期間,鎮里安排專用車輛進村到組進行森林防火知識、政策的宣傳,提高群眾的防火意識,從源頭堵截火災的發生。
3、物資保障
森林撲火應急隊伍所需的撲火工具和調派大批人員參加撲滅重大火災所需工具和物資由鎮里負責落實。臨時組成的義務撲火人員的撲火工具由所在的村組負責落實。
實施方案 篇4
校本教研是為了解決本校及本校教師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的一種教研活動,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資源的研究。為了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改進和加強教學研究工作,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有關工作要求,確立“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的辦學新理念,充分發揮教學研究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根據縣教育局《關于開展校本教研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和我校教學、教研狀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1、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的基本理念,大力開展校本培訓與教學研究。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
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在教育實踐中運用所學的新課程理論,并及時發現、解決課改中的問題,以教研促教改。
3、校本教研要面向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特別是要關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需要。
二、活動目的:
問題即課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凸現學校和教師的個性,讓實踐、學習、研究、反思性再實踐成為教師的重要職業生活,實現學校的發展推動教師的發展,完成學校、教師、學生的共生。
三、成立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四、工作的整體思路:
學校是教學科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須立足本校,依靠全體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在充分學習課改理論的的基礎上,加強課堂教學的自我反思,要切實研究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即:在我們學校,我的課堂上確實發生了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組織集體討論,共同研究解決辦法,逐步形成專題研究。
五、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內容:
『語文組』1.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積累運用教學如何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2.作文如何入門
怎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如何培養學生識記字形的能力
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4.怎樣教會學生在解應用題時分析數量關系
怎樣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數學組』1.如何理順應用題解題思路
如何指導解答兩步應用題
2.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如何提高解答兩步應用題的能力
『英語組』 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如何指導學生記憶單詞
『體育組』如何訓練隊形隊列
六、主要措施:
1、教研組要根據本組學科教學的特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本組教研計劃,計劃要突出實際研究。
2、教師本人要確立個人學期校本教研計劃,分析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確定自己本學期教研的主要目標及內容。
3、學校制定出校本教研的制度,以規范學校的校本教研活動,確保經費的投入,使校本教研納入教師的業務考核與評價中。
4、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如:分科組教研(語文組、數學組、綜合組);公開課(研究課、觀摩課、評優課、示范課);集體備課(分年級組、學科組);課題研究(以研究小組為單位);教研組長例會;取經匯報:隨堂調研;專題講座。
5、加強對科組教研的指導,活動中做到先收集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執教教師在執教前帶著問題進行課前反思,執教后再進行課后反思,所有教師在活動前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自學,收集資料,后參加互動式評課。每次活動有教師自主申報的小課題講座或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專業引領。加強對骨干教師的培養,確定好毎一學科的學科帶頭人。
6、大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學期上交一篇自己滿意的.典型案例:每學期上交一篇質量較高的教學論文:每學期出好一份完整的試卷,每學期上好一節研究課;每學期當一次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同時要及時收集課改實驗中好的案例、反思、經驗、小結等,每學年裝訂成冊,屆時供大家傳閱。
7、凡在學期內參加市級以上課改培訓或聽課活動的教師,返校后要做一次專題講座或上好一節教學觀摩課。
8、每學期由學校組織召開三次校本教研工作會議,及時了解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9、開展全方位的學科過程性、發展性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及評價形式的研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各學科小組要認真總結以往學科評價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改進學科評價方案。
10、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分類指導,主要措施有:學校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對新教師的聽課每學期至少2節;對需要特別加強指導的教師由學校指派的指導教師予以課前準備及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長期指導;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學年要撰寫1—2篇質量較高的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積極參與指導本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
實施方案 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創建“省環境優美示范縣城”任務要求,結合3月31日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和引導作用,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向縱深發展,F結合我鎮實際,就開展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環境衛生、容貌秩序為切入點,以增添設施、塑造風貌、健全機制為突破口,通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全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努力創建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發展環境明顯提升的環境衛生示范鄉鎮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
二、基本原則
集中治理“臟亂差”,堅持標本兼治、專項治理與長效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軟硬件建設,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人員、經費、職責、制度”四落實,建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長效管理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深化和鞏固治理成果,不斷提高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突出人民群眾在城鄉環境建設和容貌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持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注重培養城鄉居民的.文明、衛生意識,整體提升城鄉居民的文明素質和健康素質,讓城鄉居民成為環境優美示范工程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三、工作目標
到9月底,全面完成縣上下達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各項目標任務,以達到《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標準》要求;農村環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機制全面建立,基本建立適應治理工作需要的清掃保潔隊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居民文明衛生素質全面提升。
四、工作內容
1.完善方案。按照《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四化”標準》制定鎮規劃方案,并嚴格按規劃方案推進環境優美示范工程。2.加快設施建設。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按標準和規范新建和改造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池,添置并更新垃圾桶、垃圾手推車輛。3.改善環境面貌。切實抓好“五亂”的治理,突出抓好場鎮及“中-馬路”“中-禾路”“中-北路”沿線,以及城鄉結合部的治理工作。4.提升城鎮形象。堅持“四注重、四提升”原則,注重風貌塑造,提升城鎮整體形象。5.提高居民素質。聯系治理工作實際,努力提高全鎮居民文明衛生素質,通過系列教育和實踐活動引導居民提高環境衛生意識,愛護和科學利用公共設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方式。6.示范要求達標。達到《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四化”標準》所確定的指標。
五、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4月上旬)。召開創建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動員大會,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大力宣傳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工作,營造良好創建氛圍。制訂工作實施方案。
。ǘ┤嫱七M階段(4月11日至7月31日)。按照縣創建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總體工作方案的要求,重點抓好工作機制健全、規劃體系完善、設施建設加快、環境面貌改善、居民素質提高、示范要求達標等方面的任務全面推進我鎮創建工作。
。ㄈ╈柟烫嵘A段(8月1日至8月31日)。及時總結、宣傳,全面總結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工作,做好創建工作資料的整理和歸檔。
。ㄋ模z查驗收階段(9月1日至9月底)。接受省級專家組的檢查驗收,總結工作經驗,形成長效機制。
六、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成立以鎮長為組長,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村(居)支書主任等為成員的創建優美示范縣城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把實施該項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目標管理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養和宣傳先進典型,切實抓出實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綜治中心內,具體負責創工作,保障工作有序深入開展。
。ǘ⿲嵭芯W格化創建管理。以村(居)為單位將全鎮劃分為10個創建片區,每個片區確定相應的責任鎮領導和鎮干部,督促各自片區內環境衛生、廣告規范、環境秩序等,以達到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標準。
(三)加強輿論宣傳。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通過多種方式廣泛深入宣傳創建環境優美示范城鎮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政策措施,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和參與意識,動員群眾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創建工作中來,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ㄋ模┘訌娰Y金投入。著力建立經費保障和穩定投入機制,鎮財政要將創建環境優美示范縣城的必需經費納入預算。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提供資金保障。
。ㄎ澹┘訌姸酱贆z查。進一步建立健全督促檢查制度,建立行政監督機制,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建立群眾監督機制,認真處理投訴問題。鎮綜治中心牽頭,組織人員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和階段性重點工作,對創建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重點督導檢查,不斷提高工作水平,確保工作有部署、有進展、有成效,圓滿完成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精選】實施方案11-03
實施方案02-19
實施方案02-19
實施方案02-20
實施方案02-20
實施方案02-20
實施方案02-20
實施方案02-21
實施方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