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態變化單元測試題

時間:2023-07-20 10:20:12 松濤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初中物理物態變化單元測試題匯總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試題,試題是命題者根據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一份好的試題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初中物理物態變化單元測試題匯總,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初中物理物態變化單元測試題匯總

  物態變化

  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8分)(在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打"√",

  錯誤的打"×")

  1.氣溫是-3℃,則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也是-3℃。 [ ]

  2.各種物體都有一定的熔點。 [ ]

  3.錫的熔點溫度為232℃,用錫焊的銅盆放在火上燒水,水能燒開而錫不熔化.[ ]

  4.高山上煮雞蛋不易熟,這是由于水的沸點隨著氣壓的減小而升高造成的。[ ]

  5.物體只要放熱溫度一定降低。 [ ]

  6. 100℃的水蒸氣比100℃的水對人體的燙傷要嚴重,這是由于水蒸氣存在液化,吸熱或放熱能力比水大。 [ ]

  7.蒸發吸熱,則蒸發具有制冷作用。 [ ]

  8.把灌滿水的壺放在火爐上加熱一段時間后,水會溢出來,這是由于加熱太快。 [ ]

  分題型訓練:

  選擇題:均為不定項選擇,知識覆蓋面大,難度高,集中做些訓練對復習知識和提高應試技能都有幫助。

  實驗題:分值較高,建議考生對19個實驗做到心里有數,最好再“親臨其境”地對每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過目一遍,有條件的要操作一遍。注意對重點實驗和近幾年新增實驗的復習。例如新增的實驗“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用多用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學元件”、“練習使用示波器”、“傳感器的簡單應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取消“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等,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對創新型設計實驗的訓練。

  計算題:考查的都是物理的重點知識和規律的應用,比如①運動和力;②動量和能量;③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④帶電粒子在場中的運動;⑤電磁感應的綜合應用等。建議大家在復習時,應從不同的角度精心設置問題。例如,針對以電磁感應為核心的專題,可以設置電磁感應與路和場的問題、與力和運動的問題、與功和能的問題、與動量和能量的問題等。針對帶電粒子在場中的運動為核心的專題,可設置從運動和力的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問題;從能量的觀點解決帶電粒子中的加速與偏轉問題;從運動和力的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圓周運動問題等。

  合理答卷安排時間:很多同學在理綜考試中出現過時間安排不合理的情況,這就要求考生對整張試卷有合理的統籌,有針對性地做好綜合演練,養成較好的答題習慣,每個學科都應有大致的時間限制。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合理安排好答題時間。

  第一步:全面想象題目給定的物理過程

  每一道物理題目都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物理圖景,解題就是去探索這個物理過程的規律和結果。可是,不論在現實中,還是在題中給出的物理過程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因而解題首先要根據題意,通過想象,弄清全部的物理過程,勾畫出一幅完整的物理圖景。

  例:汽車以15米/秒的速度運動,關閉油門后獲得3米/秒的加速度,問8秒內汽車的位移是多少?

  例:小球以5厘米/秒2得出速度滾上一斜面,獲得3厘米/秒的加速度,問8秒鐘內小球的位移是多少?

  對此二例,如能仔細分析,想象汽車是作勻減速運動,然后停下來;而小球沿斜面勻減速上滾到最高點后,又沿斜面下滾,這樣兩個不同的過程,一般學生在解題中的錯誤就會大大減少,對那些涉及知識較多的綜合題,不想象出其全部物理過程,解題時就會感到無從下手,或者出現掛東漏西的現象。有的題目對某些物理過程含而不露,這就更需要我們去想象,才能全面弄清楚。

  例:有一長20cm橫截面積為20px2的均勻玻璃管,一端開口,一端封閉,將其水平放置,由一段水銀柱封閉著一段250px長空氣柱,讓玻璃管繞通過封閉端的豎直軸從靜止開始轉動,速度逐漸增大,當轉速增大到多大時,玻璃口只剩下2cm的水銀柱?

  它所描述的全部物理過程是:氣柱的壓強與大氣壓相同,所以水銀柱受力平衡。隨著玻璃管的轉動,水銀柱發生離心運動,而逐漸遠離軸,以至使部分水銀從管中拋出,與此同時,被封閉的氣柱隨之變長。對后一過程,在題目的文字中沒有提及,但化卻與我們解題有著極大的關系。所以在想象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要遺漏了類似的過程。

  在分析、想象物理過程中,要緊扣題意對關鍵字眼要仔細推敲。如:“恰好平衡”、“恰好為零”的“恰好”二字;又如“最大輸出功率”、“最小距離”中的“最大”、“最小”二字;再如:“緩慢變化”、“迅速壓縮”的“緩慢”、“迅速”二字等等。這些字眼往往都示意著一個復雜的、變化著的物理過程,如果輕易放過這些字眼,那么你所想象的物理過程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是完全錯誤的。

  繪制草圖對我們正確分析、想象物理過程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對那些復雜的物理過程,如能抓住其關鍵形象,并草圖表達(如物體運動軌跡草圖、實驗裝置示意圖、電路圖等等),這對于進一步分析將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步:準確地抓住研究對象

  在完成了鑰匙的第一步,刑弄清了題目給定的全部物理過程后,就要準確確定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物理過程。

  怎樣才能準確地確定研究對象呢?一般要緊扣題目提出的問題。如:“這些剩余氣體的壓強是多大?”我們就可直接把“剩余氣體”作為研究對象,但也有不少題目的研究對象比較隱蔽,那么我們間接地選定那些已知條件較多的、而且與題目所提的問題又有密切關系的物體或教程作為研究對象。例如:“A內氣體的體積是多大?”若直接選留在A內氣體的體積不太方便,如果選B內的氣體為研究對象,不但知道其溫度、壓強,而且還知道其體積為已知數,同時原來氧氣體除去B內的氣體就是留在A內氣體了,象這樣間接地選擇研究對象的方法在角電學習題中經常用到。

  以上所談的是解答一般物理習題的關鍵的頭兩步,應當引起學生重視。

  第三步:挖掘隱蔽條件

  具有一定難度的物理題目,往往含有隱蔽條件,這些隱蔽條件可隱蔽在題目的已知條件中、要求中、物理過程中、物理圖象中和定律應用范圍中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時挖掘這些隱蔽條件,應能夠越過“思維陷井”,突破解題障礙,提高解題速度。

  (1)由物理概念的內涵中找出隱蔽條件

  物理概念是解題的依據之一,不少題目的部分條件隱含在相關的概念之中,于是可以從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隱含條件,尋求解題方法。

  (2)由物理現象的分析找出隱含條件。

  物理問題中,有些隱含條件存在于問題敘述的過程之中,只要認真分析題中的物理現象和臨界條件,應能找出隱含條件。

  (3)由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出隱含條件。

  物理過程的分析是解題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物理過程的分析,可找出問題中物理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必備條件。

  (4)由物體運動物理規律的約束找出隱含條件。

  確定物理的運動狀態是解題的依據,而物體的運動狀態往往受一些物理規律的約束。因此,我們可以運用物理在運動過程中所要遵循的物理規律來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這一隱含條件。例:一作斜拋運動的物體,在最高點炸裂為質量相等的兩塊,最高點距地面19,6米,爆炸后1秒鐘,第一塊落到爆炸點的正下方的地面,此處距拋出點100米,問條二塊落在距拋出點多遠的地面上。(空氣阻力不計。)要求出第二塊落地點距拋出點的水平距離,就必須知道爆炸后兩塊的運動狀態。本題中這是一個隱含條件,我們可以通過物體在爆炸前后所遵循的物理規律來找出這一隱含條件。爆炸后,如果第一塊做自由落體運動,則它落地的時間為t===2秒,而題中的下落時間是1秒,可以判定第一塊作豎直下拋運動。考慮爆炸前后,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動量守恒,可以確定第二塊作斜上拋運動。確定物體爆炸前后的運動狀態后,就可以由運動規律和動量定律求解。

  (5)由題中的數學關系找出隱含條件。

  正確的示意圖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發思路,而且還能通過數學關系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不僅在幾何光學中有較多的應用,而且在其它物理問題中也經常應用。

  (6)由物理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些題目,所設的物理模型是不明確的,不易直接處理,只有恰當地將復雜的模型向隱含的理想化模型轉化,才能使問題解決。

  (7)從關鍵語句中尋找隱含條件

  在物理題中,常見的關鍵用語有:表現為極值條件的用語,如“最大”、“最小”、“至少”、“剛好”等,它們均隱含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現為理想化模型的用語,如“理想變壓器”、“輕質杠桿”、“光滑水平面”等,扣住關鍵用語,挖掘隱含條件,能使解題靈感頓生。

  (8)從題設圖形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的物理題的部分條件隱含在題目的圖形中,結合題設條件分析圖形,從圖形中挖掘隱含條件,方可找出解題途徑。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單元測試題】相關文章:

物態變化單元檢測題及答案參考04-01

初二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總結03-16

物態變化中考物理專題復習教案(精選10篇)11-27

《物態變化》教學反思08-23

物態變化的教學反思03-13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物態變化歸納總結01-04

物態變化教學反思04-08

《物態變化》教學反思08-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亚洲乱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