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歷史試題

時間:2022-10-26 11:19:28 潔婷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科歷史試題大全

  在各領域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題,試題是用于考試的題目,要求按照標準回答。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科歷史試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科歷史試題大全

  文科歷史試題 1

  1.據考古報道,安徽發現的繁昌人比元謀人早10萬年,繁昌人生活在距今約()

  A、20萬年B、50萬年C、170萬年D、180萬年

  2.“從宋代起,棉花開始成為一種重要紡織原料,到了元代,絲、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過麻。”出現這些變化的前提條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廣

  B.棉紡織技術的改進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棉花成為經濟作物

  3.孟德斯鳩認為,共和政體是全體人民或僅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權力的政體;君主政體是由單獨一個人遵照固定的和確立了的法律執政;專制政體是按一個人的意志行使權力。他主張實行的政體是

  A.民主共和 B.貴族共和 C.君主立憲 D.君主專制

  4.有國外學者說,如果世界結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經濟史的主體就會是東亞;只有結尾的簡短一章可能提到遙遠的大西洋沿岸。這里的“結尾的簡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開辟 B.西方早期殖民擴張

  C.工業革命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確立

  5.某校歷史學習小組要考察我國最早的原始人類生活遺址,他們應該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謀

  C.浙江余姚 D.陜西西安

  6.據《中國報學史》統計,武昌起義勝利后半年內,全國報紙由100多家迅速發展到500多家,總銷量達到4200萬份。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們關心社會變革,希望了解世界變化

  B.《臨時約法》規定有言論、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話文使閱讀報紙的人數激增

  D.人們普遍贊成民主共和,反對君主專制

  7.某歷史紀錄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紹了半坡人生活的歷史信息。其中介紹錯誤的是

  A.生活在黃河流域 B.住著半地穴式房屋

  C.種植糧食作物粟 D.使用打制石器生產

  8.毛澤東說:“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革命,在一定歷史時期中所采取的國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種形式。這是一定歷史時期的形式,因而是過渡的形式。”這里所說的國家形式是

  A.民主主義國家 B.新民主主義國家

  C.資本主義國家 D.社會主義國家

  9.天津著名中藥企業達仁堂如今已有百年歷史。20世紀50年代納入國家集中統一管理后,原有分號與其全部脫鉤,達仁堂只管生產,不管銷售。在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的發展中,該企業曾一度“拔劍四顧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統一管理使企業失去活力 B.企業產品質量下滑

  C.企業失去分號,力量削弱 D.企業尚未適應市場經濟

  10.右圖所反映的經濟組織,其突出特征是

  A.成員國政治經濟一體化

  B.成員國經濟技術合作多樣化

  C.成員國經濟發展均衡化

  D.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優勢互補

  11.凱末爾說:“我們希望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我們的頭腦愿意接受現時代思想,但我們仍得保持自身不變。”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

  ①廢除政教合一 ②用拉丁字母拼寫土耳其語

  ③走蘇俄發展道路 ④大力發展農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劉邦接受了皇帝的稱號,皇帝之下設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統仍是郡、縣、鄉、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軍事、監察之權。縣分大小,萬戶以上設縣令,萬戶以下設縣長。

  ——樊樹志《國史概要》

  材料二

  “漢高祖,矯秦縣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連邑,有逾古典。”這些受封的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兩大特權: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賦斂”。 ——摘編自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漢武帝規定諸侯王除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分別隸屬于漢郡。淮南王劉安謀反,“國除為九江郡”;衡山王劉賜謀反,“國除為郡”。又頒布律令,規定王國官員地位低于一般官員,限制人們與諸侯王交游。從此,王國與漢郡無異。

  ——摘編自邱樹森、陳振江主編《新編中國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漢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淵源。(5分)

  (2)依據材料二,說明漢初“矯秦縣之失策”的措施及具體內容,(4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措施導致的后果。(2分)

  (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漢武帝解決王國問題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義。(2分)

  13.(2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從德國打了敗仗,“公理戰勝強權”,這句話幾乎成了人人的口頭禪。德國倚仗著他的學問好,兵力強,專門侵害各國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敗,稍微懂得點公理的協約國,居然打勝了。這就叫做“公理戰勝強權”。

  ——《獨秀文存》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學舉行集會。胡適在演講中說:“這一次協商國所以能大勝,全靠美國的幫助。美國所以加入戰國,全是因為要尋一個‘解決武力’的辦法。”“如今且說美大總統所主張,協商各國所同聲贊成的‘解決武力’的辦法。”

  ——彭明《五四運動史》

  材料三

  在北京大學1918年11月所組織的演講中,李大釗說:“我老老實實講一句話,這回戰勝的,不是聯合國的武力,是世界人類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國的軍閥或資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這新紀元的世界改造,就是這樣開始。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失敗,勞工主義就是這樣戰勝。”

  ——《北京大學日刊》1918年12月6日

  (1)材料一中,陳獨秀評論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什么中國人非常關注這一事件?(4分)

  (2)材料二中的“協商國”主要指哪些國家?胡適為什么說“協商國所以能大勝,全靠美國的幫助”?美國提出了怎樣的“解決武力”的辦法?(5分)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李大釗演講的題目。演講中提到的“新紀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講反映中國思想界發生了什么變化?(6分)

  (4)綜合上述材料,分別概括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的觀點,(3分)并分析當時的國內背景。(4分)

  14.(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湯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出租牧羊場。16世紀初,該家族出租了16個牧羊場。湯申家族還按照資本主義方式從事經營活動。1516年,該家族養羊數量達1.8萬只,從中得到了豐厚的收入。

  ——摘編自沈漢《英國土地制度史》

  材料二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國東部地區發生了農業技術革命。其中一項新技術叫做“四區輪作制”,即分別在農場的四塊土地上種植蕪菁、小麥、蘿卜、大麥,四年里輪流更換,不讓任何地塊休閑,同時又能保持地力。 右表是對1660年和1760年英國東部糧食產 量的一種估算。(單位:蒲式耳/英畝)

  ——摘編自《歷史研究》2012年第3期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湯申家族擁有的牧場較多,可能與當時英國什么經濟運動有關?湯申家族屬于哪個社會階層?(4分)

  (2)材料二中的“四區輪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樣的土地關系為前提?指出英國農業技術革命所產生的結果。(4分)

  (3)綜上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土地關系和農業生產的變化對英國社會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6分)這對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有何借鑒意義?(2分)

  文科歷史試題 2

  1.考古人員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這說明北京人會( )

  A.建造房屋 B.使用天然火

  C.制造工具 D.過群居生活

  2.某校歷史學習小組要考察我國最早的原始人類生活遺址,他們應該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謀

  C.浙江余姚 D.陜西西安

  3.在下列圖片中,反映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某歷史紀錄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紹了半坡人生活的歷史信息。其中介紹錯誤的是

  A.生活在黃河流域 B.住著半地穴式房屋

  C.種植糧食作物粟 D.使用打制石器生產

  5.“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你知道這位“人文始祖”是( )

  A.舜 B.禹 C.黃帝 D.炎帝

  6.海外華人常自稱是“炎黃子孫”是因為:( )

  A、中國人善于想象

  B、華夏族是由黃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傳統

  7.我國桂林市內的虞山公園有一座石山,相傳遠古時代舜帝(史稱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廟紀念,今天的虞山公園就是由此得名。請指出舜是通過什么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領袖的?

  A.世襲制 B.武力奪取 C.禪讓制 D.民主選舉制

  8.下面文本框內文字是某位學生編寫的歷史故事獨白,據此判斷,他是為哪一事件編寫的獨白?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9.同學們大都看過《上下五千年》這部書,它說的是我們中華文明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那么,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的建立者是

  A.舜 B.禹 C.啟 D.桀

  10.開學了,同學們各自進行自我介紹,甲說:“我姓張”,乙說:“我姓李”,丙卻調皮的說:“我和中國第一個王朝同姓”。你知道丙同學

  A.姓唐 B.姓秦 C.姓夏 D.姓周

  11.河北省有《燕趙都市報》,山東省有《齊魯晚報》,山西省有《三晉都市報》,湖北省有《楚天都市報》,這些報紙的得名,與下列古代的哪一制度有關( )

  A.分封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郡縣制

  12.公元前21世紀比公元前16世紀

  A.早50年 B.早500年 C.晚50年 D.晚500

  13 .春秋時用“尊王攘夷”的口號率先稱霸的是( )

  A.宋襄公 B.齊桓公 C.晉文公 D.秦穆公

  14.戰國初年,晉國的卿大夫瓜分了晉國,形成的三個國家是 ( )

  A.齊、楚、趙 B.韓、趙、魏

  C.楚、燕、韓 D.秦、齊、魏

  15.問鼎中原的春秋霸主是(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秦穆公

  16.下列不屬于戰國七雄的諸侯國是( )

  A.齊國 B.秦國 C.宋國 D.楚國

  17.“在合縱連橫的斗爭中,東部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時而追隨秦,時而追隨楚。”最能體現課文中這句話意思的成語是( )

  A.朝秦暮楚 B.縱橫捭闔 C.遠交近攻 D.退避三舍

  18.我國古代,人們常以“牛、耕”作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這反映了牛耕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開始于( )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19.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是商鞅變法的依據。在商鞅變法的措措施中,對貴族利益有直接損害的是

  A.重農抑商 B.獎勵軍功 C.推行縣制 D.嚴明法令

  20.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變法推動了社會進步,其中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的社會改革是( )

  A.尊王攘夷 B.百家爭鳴

  C.實行分封制 D.商鞅變法

【文科歷史試題】相關文章:

語文科總結11-29

高考文科科目有哪些文科高考應該考哪幾門10-10

高中文科理科如何選擇文科好還是理科好10-10

化學是文科還是理科10-11

文科有哪些科目10-12

畢業贈言給文科同學01-24

作文科技發展01-28

我的偶像作文科比01-31

語文科工作總結04-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