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晏子使楚同步學習探究訓練
語言基礎知識
1.漂亮的書寫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請把下面這句話正確、規范、美觀地抄寫在方格內。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2.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
A.習辭cí 賜酒cì 酒酣hān 縛者fù
B.坐盜dà 曷為hé 詣王zhǐ 避席bì
C.淮南huái 相似sì 寡人guǎ 得無dé
D.尷尬gà 狡獪uài 渲染xuàn 佩服pèi
3.下面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吏二縛一人詣王。 詣:拜見。
B.縛者曷為者也? 曷:何,什么。
C.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其實:實際。
D.寡人反取病焉。 病:這里是無趣,難堪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⑴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⑵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用原文中的語句填空。 表明楚王一開始就不懷好意的句子是_____,__,__?當楚王突然提出質問時,晏子回答:嬰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然者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表達訓練
6.晏子和楚王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7.晏子回擊楚人侮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8.想一想,生活中假如你遇到類似的故意欺辱人的人,該怎樣處理他的無理?
9.請你根據《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寫出相應的內容。
讀《 》(名著名稱),我了解到(內容):
10.請你從積累的古詩中寫出一個與“大海”有關的完整詩句:
課內同步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11—16題。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1. 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齊之習辭者也( )
(2)今方來( )
12. 解釋下面的句子。
(1)吏二縛一人詣王。
(2)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3)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13.“吏二縛一人詣王”的目的是什么?
14. 楚王戲晏嬰,你認為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為什么?
15. 結尾處寫“王笑曰”,你覺得寫出了當時楚王什么樣的心態?
16. 如果是你,你還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嗎?如果沒有,請說說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課外拓展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7—20題。
曾子不欺子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②還,顧反為女殺彘③。”妻適④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⑤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釋】①曾子:曾參,孔子的學生。 ②“女”同“汝”,你。 ③彘:zhī 豬。 ④適:到……去。⑤特:只不過。
17.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曾子之妻之市 ( )
(2)顧反為女殺彘 ( )
(3)曾子欲捕彘殺之 ( )
(4)妻止之曰 ( )
18. 解釋下面的句子。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9. 曾子之妻曾經答應兒子: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回來卻說: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對于妻子的態度,曾子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
20.這則故事中,曾子在為人處世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是什么?
答案:
語言基礎知識
1、略
2.B 解析:“詣”應讀作“ì”。
3 解析:“其實”是“它的果實”的意思。
4.⑴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了⑵道德高尚的.人是不該跟他開玩笑的,我是自討沒趣啊。
5.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也?
語言表達訓練
6.晏子機智勇敢、靈活善辯、不辱使命;楚王趾高氣揚、傲慢自大、聰明反被聰明誤。
7.晏子為了維護國家尊嚴
8.略
9.示例: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世人。
10.示例一:水何澹澹,山島聳峙。示例二: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課內同步閱讀
11. ⑴熟練 ⑵將要
12. ①兩個官差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那兒去。②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同。③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喜愛偷盜嗎?
13. 想羞辱晏子,從而想羞辱整個齊國。
14. 善意或惡意都可。例:善意的,因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齊之習辭者”,且最后晏子反駁后并沒有惱羞成怒;惡意的,因為楚王羞辱晏子是經過周密布署的,且目的是想借羞辱晏子羞辱整個齊國。
15. 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態。
16. 略 解析:能自圓其說即可。
課外拓展閱讀
17.⑴集市 ⑵同“返”,回來 ⑶想要 ⑷阻止
18.現在,你欺騙他(兒子),這是教兒子欺騙啊。
19.顧反為女殺彘 特與嬰兒戲耳 現在欺騙孩子,是在教孩子欺騙,那樣以后孩子就難教育了。
20.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晏子使楚同步練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練習題及答案06-23
晏子使楚練習題含答案06-25
晏子使楚練習題07-14
《晏子使楚》的練習題06-23
《晏子使楚》閱讀的答案03-31
《晏子使楚》閱讀的答案04-26
晏子使楚閱讀答案07-05
《晏子使楚閱讀答案》08-12
《晏子使楚》閱讀答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