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記者2010年8月20日從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獲悉,青海、河北等地“三聚氰胺”問題乳粉案件已查處,相關責任人被批捕或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除此前報道的青海民和縣“東垣問題乳粉案件”外,河北、山西、天津等地也清查出問題乳粉,共計發現涉案問題乳粉103.44噸。這里被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
A.不是商品,因為它們有價值,但是沒有使用價值
B.不應作為商品,因為它們不具有應有的使用價值
C.是商品,因為它們是勞動產品
D.是商品,因為它們有價值
2.發改委決定,2010年10月26日零時起汽、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上調230元與220元,調整后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7410元和6680元。此時貨幣在汽、柴油供應價格中()。
①執行價值尺度職能②是觀念中的貨幣③執行流通手段職能④是現實的貨幣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之所以突出穩定物價,是因為()。
①物價水平是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②物價是調節生產的重要因素,需要調控③物價主要反映市場的變化④物價是由商品的價值量決定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2010年7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金幣1枚,含純金1/4盎司,面額100元,最大發行量20000枚;銀幣1枚,含純銀1盎司,面額10元,最大發行量30000枚。這表明國家能夠決定()。
①貨幣的流通范圍和時間②貨幣的發行數量③貨幣的價值大小④貨幣的面值大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個人消費將步入簽單時代。當需要消費時,掏出支票來,簽張支票,這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已成為現實。關于支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支票作為一種信用貨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轉讓
B.支票作為一種支付憑證可以隨意簽發,不受存戶存款數量的限制
C.支票是用于辦理轉賬結算業務的一種信用工具
D.支票是向收款單位或個人簽發的票據,可以不用記名
6.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于2010年5月24日在北京舉行,人民幣匯率問題姓這輪對話的首要問題。下列對人民幣升值給中美經濟帶來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①人民幣升值一美元貶值一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價格降低一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增加②人民幣升值一美元貶值一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價格降低一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增加③人民幣升值一美元貶值一中國居民去美國旅游費用降低一中國居民出國旅游人數增加④人民幣升值一美元貶值一美國對中國投資成本降低一美國對中國投資增加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大蒜價格猛漲超過豬肉,綠豆價格離奇攀升一度趕上肉價。老百姓無奈地在網上給難以控制的五谷雜糧價格取了一個個特殊的名字:大蒜漲價叫“蒜你狠”,綠豆漲價被戲稱為“豆你玩”。下列選項對大蒜、綠豆價格暴漲認識正確的是()。
①受價值影響②受供求關系影響③容易形成賣方市場④容易形成買方市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2010年9月3日,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生豬價格繼續上漲。其中豬肉價格已經連續11周上漲,創年內新高。伴隨豬肉價格上漲,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①會造成豬肉需求量大幅下降②牛肉的需求量會有所上升⑧人們會減少生豬的飼養量④會引起豬飼料需求量增加,價格上漲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發表于2013-4-416:48:56|只看該作者9.下面是某市場2010年上半年的豬肉價格趨勢圖,下列對該圖理解錯誤的是()。
A.該商品很可能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
B.生產者可能會縮小該商品生產規模
C.該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D.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10.2010年出現了嚴重的倒春寒,一些商人預見到大蒜會減產,就搶在5月新蒜出來之前到大蒜種植區包地買斷了大蒜出產。這些商人試圖通過“包地種蒜”來長期控制大蒜的產供銷鏈條,獲取高額利潤。從經濟生活上看,商家試圖長期控制火蒜的產供銷鏈條的“包地種蒜”行為()。
A.是違背價值規律的
B.是對價值規律的自覺利用
C.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
D.必然會導致供給量小于需求量
物價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與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國民經濟運行與發展的“晴雨表”。回答11~12題。
11.作為“晴雨表”的物價,可以反映出()。
①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②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③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④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的父系
A.①③B.①①C.②④D.③④
12.保持物價穩定是宏觀調控的目標之一,這是因為物價對消費有著重要影響,即()。
A.家庭消費水平從根本上說受物價水平的制約
B.物價水平是影響家庭消費的重要因素
C.物價穩定是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
D.物價穩定是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13.受災害天氣的影響,面粉加工企業普遍預期小麥價格將上漲,紛紛入市搶購新小麥,小麥收購價一度大漲。為穩定糧價,2010年7月23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向市場投放500萬噸小麥。這說明()。
①供求變化直接影響商品的價格②同家恰當的調控有利于經濟穩定③價格變動對生產具有調節作用④價格漲跌是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國家發改委決定自2010年10月26口零時起,將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與220元。這次調價是發改委2010年4月以來首次凋價。從2009年3月25日到現在,
國家發改委已經7次上調油價。我國汽、柴油價格的調整說明()。
①汽、柴油的供求狀況決定其價格變動②汽、柴油的價格變動要求我們按價值規律的要求組織生產③商品價格總是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④國家發改委決定汽、柴油價格的變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2010年5月17日,山東首個低碳經濟示范城市在威海榮成市揭牌。隨著“大而美、富而強的新山東”經濟建設蓬勃發展,一些大中城市的人們用于美容、休閑、旅游、學習、進修、時尚等方面的消費大幅度提高,這表明()。
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資料消費將被發展資料消費所代替②家庭消費是逐漸向較高層次發展的③現在的大多數人已經具備了進行享受資料消費的條件④山東省人民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6.低碳社區的建設除了基礎設施的跟進外,更重要的是有賴于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環保紙,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縮短淋浴時間,自制果汁,拒絕碳酸飲料,選擇棉質衣物,拒絕皮革和化纖材料等。低碳社區的建設()。
①會抑制人們的消費需求,不利于經濟的發展②有利于節約資源,促進低碳產業的出現和發展③有利于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消費觀④減少消費支出,降低恩格爾系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7.《每天八萬青少年成煙民,政協委員呼吁立法禁止》的文章中提到,最新統計數字表明,中國每天有八萬名青少年成為煙民,許多青少年更因為吸煙而慢慢染上煙癮,這一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為此,專家建議教育部門掀起“拒絕第一支煙”的活動。學生中間煙民擴大主要是由()。
A.求實心理引發的B.享受心理引發的
C.從眾心理引發的D.攀比心理引發的
18.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一個醒目的.關鍵詞“低碳”。許多場館的建筑、設計和展示都使用了節能手段:“零碳館”“負排放”“可回收”等,引導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即低碳生活。這說明()。
①消費行為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②家庭消費要有超前意識,要追求標新立異③要改變消費習慣,提倡綠色消費④要堅持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協調發展
A.①④B.①⑧C.②④D.③④
19.下圖顯示的是1978~2009年山西兩省主要年份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情況。上圖說明,改革開放以來()。
①山西省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②山西省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③山西省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不斷改善④山西省的物價水平持續下跌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20.蘇東坡有詩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這對我們的啟示是()。
A.要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
B.要堅持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協調發展
C.要改變落后的消費習慣
D.要量入為出,合理消費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21.材料一2010年7月份我國CPI漲幅,如圖:
材料二專家分析,2010年7月份新漲價因素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漲帶動的。7月份CPI反彈存在一定季節因素。全國從南到北天氣多變,洪澇災害嚴重,造成蔬菜特別是葉類蔬菜價
格漲幅較大。7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了22.3%。50個城市每公斤大白菜平均售價從6月下旬的2.24元漲到7月下旬的2.84元。
(1)材料一中的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觀象?(4分)
(2)結合材料二分析,為什么會出現材料一中的現象?(10分)
22.材料一2010年3月22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在“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為抑制部分房價上漲過快、城市地價過快上漲,國土資源部準備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三線城市推行土地“招拍掛”制度的完善性改革工作。
材料二2010年7月2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公布的監測結果顯示,上半年,保障房用地供應量明顯增加,房地產用地出讓價回落。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量同比增加98.4%,保障性住房用地(經濟適用住房用地、廉租住房用地)供應量同比增加99.2%。隨著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陸續出臺,房地產價格逐漸降溫,呈逐季回落態勢。
請運用價值規律的相關知識,分析房地產價格回落對消費者和房地產企業的影響。(12分)
23.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零化錢.將來走上社會也必然要與錢打交道。同樣是高中學生,由于消費觀不同,對待金錢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某班舉行了一次有關中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第一小組收集到以下材料;金錢能買到床鋪,卻買不到睡眠;金錢能買到補約,卻買不到健康;金錢能買到食物,卻買不到胃口;金錢能買到書籍,卻買不到知識;金錢能買到鐘表,卻買不到時間。在人類社會中,有很多東西比金錢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誠的友誼、親情等,金錢買不來的。
第二小組收集到本班王同學以下有關材料。
(1)根據材料,王同學可能存在什么樣的消費心理?(6分)
(2)如果就王同學的消費讓你與他進行一次談話,請寫出談話要點。(8分)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題】相關文章: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單元練習題08-06
英語必修2第一單元課件03-23
高一必修4第一單元作文09-25
高一必修二第一單元作文07-07
高一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說課稿08-07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04-11
高一英語必修1第一單元說課稿08-07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課件04-20
高一必修二第一單元英語作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