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可以檢查我們學習的效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構成的知識,什么類型的習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1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作用有何不同。(4分)
(2)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賞析第三、第四聯。(4分)
答案:
(1)第一個“空”可理解為“空空蕩蕩”,強調空間上的虛無。(1分)仙人駕鶴離去之后,兀立于蒼茫宇宙之下的黃鶴樓似乎已無所憑依,這個“空”字傳達的是詩人內心的孤獨感。(1分)第二個“空”可理解為“空自”“徒然”,強調時間上的渺遠。(1分)千載白云,空自飄蕩,這個“空”字傳達的是詩人內心的失落與惆悵。(1分)
(2)頸聯寫到的樓上所見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漢陽一帶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樹木”“芳草”勾起對家鄉“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強烈的思鄉之念也就油然而生。(2分)尾聯情景水乳交融,那彌漫在長江之上的浩浩煙波,正是詩人無邊鄉愁的形象化表達,那越來越深的暮色,也不斷強化著詩人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2分)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2
閱讀下列詩歌答題。(6分)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6、詩歌的一、二兩聯和尾聯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17、下列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開頭四句以傳說落筆,巧借今昔變化,氣勢雄渾,感情真摯。
B.后四句想象天晴時登樓眺望,由渺不 可知的感受轉到晴川草樹的景象。
C.尾聯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作者的思緒,與開頭意境相應,情融景中。
D.此詩起、承、轉、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變化,歷來被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
答案:
16、一、二兩聯表達的是寂寞、惆悵,尾聯表達的是思鄉之情 。各2分。
17、B.后四句為實寫之景。2分。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3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9.下列對本詩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從傳說落筆,為黃鶴樓蒙上一層神奇的色彩。
B.前兩聯中的兩個“空”字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寫,抒發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
C.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氣晴好,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
D.全詩視野開闊,寫景自然,抒情真摯,歷來為人傳誦。
10.請從景與情的關系角度賞析尾聯。(3分)
________________
9.( C )(2分)
10.(3分)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游子也要歸鄉;江上的霧藹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一“愁”字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4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中考預測】
1.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Ⅴ,錯誤的打Ⅹ
A. 詩的前兩句從傳說入筆,寫由黃鶴樓生發的聯想。( Ⅴ )
B. 詩的五六句寫昔人乘著黃鶴見到的漢陽晴川和鸚鵡洲的景致。( Ⅹ )
C. 詩的七八句寫出了詩人悲苦凄涼,日暮思歸的哀怨愁緒。(Ⅹ )
D. 傳說崔顥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此詩而作罷,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題詩在上頭。(Ⅹ)
2.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答: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尾聯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
3.這首詩的前四句中,黃鶴三見,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復之嫌,為什么?
答:不重復。由于氣勢貫通,自然天成,讀來并不感到重復。
4.五、六句寫登樓所見的實景,請用自己的語言將畫面描述出來。
答:天氣晴好,江北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青草繁茂濃綠。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5
黃鶴樓
[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兩首登臨詩結構上起承轉合,有著相似之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2.兩首詩的尾聯都提到“使人愁”,但所指不同。請結合作品簡析“愁”的內涵。(4分)
參考答案
一:
1.兩首詩都是因樓名而起興,緊扣題目;進而由傳說展開遐想,撫古思今,感慨盛衰變化;接下來回歸對眼前實景的描寫;最后在此基礎之上抒發愁情。
2.崔詩尾聯寫詩人于日暮時分,目睹江上煙波籠罩,發出“鄉關何處是”的感慨,屬于觸景生情,抒發的是羈旅懷鄉之愁;李詩尾聯寫詩人由浮云蔽日生發聯想,感慨“長安不見”,既是,也是用典,抒發的是憂國懷君之愁。
二:
(1)兩首詩的結句都有“使人愁”三個字,請指出兩首詩中“愁”的內容各是什么?(4分)
(2)兩首詩在構思上有著相似之處,請結合詩作內容簡要分析。(4分)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6
(二)(4分,每小題2分)
閱讀古代詩歌,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3. 下列選項中,對本詩內容和寫法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詩人懸想自己乘黃鶴經過這里的情景,回到現實卻發現鶴去樓空,因而惆悵。
B. 頷聯中“悠悠”一詞寫出白云飄飄蕩蕩的樣子,表現作者悠閑自在的心境。
C. 尾聯寫詩人清晨憑欄遠望,故鄉卻被暮靄所隔,望不可見而生無限愁思。
D. 本詩是題詠黃鶴樓的名作,描寫詩人登樓時的所見所感,抒發思鄉之情。
24. 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答案:
23.D
24.示例一:煉字角度:“歷歷”“萋萋”使用疊詞(聲調鏗鏘,音韻清朗,富有音樂美),寫出了樹木蔥翠、清晰可辨與草木茂盛的特點。
示例二:修辭角度: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樹木蔥翠、清晰可辨與草木茂盛的特點(或:登高所見明麗之景,境界闊大,色彩鮮明)。
示例三:內容角度:此聯為登高所見明麗之景,境界闊大,色彩鮮明。
【《黃鶴樓》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海棠花》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09-11
郭楓《空山鳥語》閱讀理解練習題及參考答案09-18
《閱讀雜談》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6-25
《春》同步練習題及參考答案08-01
《皇帝的新裝》練習題及參考答案11-29
綠閱讀參考答案01-29
梨花閱讀與參考答案03-21
《手》閱讀參考答案06-26
《豐碑》閱讀參考答案03-25
《鼾聲》閱讀及參考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