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論劍的測試題
一、字音
箴言(zhēn) 神祗(qí) 鐫刻(juān)
剽悍(piāo) 贅肉(zhuì) 瞠目結舌(chēng)
相形見絀(chù)
二、字形
三、詞義
1.重點詞
剽悍:敏捷而勇猛,也作慓悍。
噴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陽上升的樣子。
寒噤: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顫動。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臆想:主觀的想象。
2.相關成語
危言聳聽:故意說嚇人的話使聽的人吃驚。
短兵相接:雙方用刀劍等短兵器進行搏斗。比喻面對面地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
相形見絀: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較起來顯得遠遠不如。
瞠目結舌:形容受窘或驚呆的樣子。
顛撲不破:無論怎么摔打都不破,比喻永遠不會被推翻(多指理論)。
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地說話。
文質彬彬: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量體裁衣:按照身材剪裁衣服,比喻根據實際情況辦事。
望塵莫及: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后。
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
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義)。
應運而生:應天命而降生(泛指順應時機)。
3.近義詞
撲朔迷離?錯綜復雜
二者都有事物、情況復雜的意思。“撲朔迷離”比喻事物復雜難測,難以辨清真相,是比喻性成語。如:這次演講比賽由于參賽選手實力相當,誰能得冠,答案變得撲朔迷離。
“錯綜復雜”形容事物的頭緒多,情況復雜,是直陳性成語。如: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怎樣應對中東局勢,這需要我們認真分析。
四、文學常識
1.韓靜霆,祖籍山東,現為中國作協、美協、音協、視協、劇協等會員,空軍文藝創作室主任,文職將軍。著有《凱旋在子夜》《孫武》《戰爭讓女人走開》《大出殯》《魔力》等小說作品,創作的歌曲包括《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希望》《世紀春雨》等。
2.散文的語言
有關散文的語言美,作家們有不少獨到而精辟的'見解。秦牧說:“文采,同樣產生藝術魅力和文筆情趣。豐富的詞匯、生動的口語、鏗鏘的音節、適當的偶句、色彩鮮明的描繪、精彩的疊句……這些東西的配合,都會增加文筆的情趣。”佘樹森說:“散文的語言,似乎比小說多幾分濃密和雕飾,而又比詩歌多幾分清淡和自然。它簡潔而又瀟灑,樸素而又優美,自然中透著情韻。可以說,它的美,恰恰就在這濃與淡、雕飾與自然之間。”
五、名篇名句
1.經過千錘百煉的青銅劍器的光色,有一種黃金的質感,閃爍著高貴、狂野和傲岸的神氣。日月星辰在劍體上奔跑,像火苗在潑潑辣辣燃燒,無言但頑強地傾吐著一種建功勛和短兵相接的渴望。渴望用血來淬火,渴望那種血漿澆在劍鍔之上時,“剌啦”一聲燒干的聲色齊迸的快感。
2.劍器又實在,又質樸,又剛直,又不張揚。它在匣中有那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矜持,嘩然出鞘,則猶如明珠出土,光彩四射。人可以揮劍決浮云,也可以把生死托付給它。
3.說到這兒,回眸再看那青銅之劍,不由人不感慨萬千。它靜靜地躺在博物館里,一言不發,仿佛正在小憩。它曾經給文人以文采,賜哲人以哲思,讓考古學家印證歷史。它曾經嘯傲疆場,萬馬軍中奪上將首級。它曾經夜夜醒在中軍大帳,等待著點兵排陣的料峭的拂曉。它曾經用耀眼的光焰裝點著春秋輝煌!
句段剖析
一、疑難妙句
1.古代的兵刃,除去睡在墓穴和地下的,多半都走進博物館去歇著了。只有劍器,還常常在今人的生活里露面。
剖析:這是本文的開頭,作者的情緒是理智而寧靜的,而且一語領全篇:面對眼前的劍,睹物沉思,今古思緒聚一劍,為全文的論史說人奠定了基礎。
2.這劍早已不是那劍,不再是兩千多年前的青銅鍛造的,劍鋒上不再有兇神惡煞的寒光和深紫色的凝血,很難找到那種蠻野、剽悍、豪俠和陽剛之氣了,也聽不見它在匣中錚錚地鳴叫了。
剖析:自然地敘說,讓人自然地由眼前的睡去的劍,聯想到青銅鼎盛時代的古代歷史。現實博物館中靜靜的劍,隨著作者的想象一下子活了起來。
【書生論劍的測試題】相關文章:
書生論劍(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書生論劍(魯人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江湖論劍作文08-30
《論劍》閱讀理解及答案05-26
華山論劍作文1200字11-15
華山論劍笑傲江湖作文12-19
西安之華山論劍優秀作文10-03
西安之旅作文300字——華山論劍05-15
怪書生的故事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