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和答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試題,試題是學校或各主辦方考核某種知識才能的標準。什么樣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和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和答案1
《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A卷
1.請選擇下列形似字注音組詞有誤的一組()
A供gōng供給拱gǒng拱橋
B.洨xiáo洨河皎jiǎo皎潔
C載zǎi記載裁cái裁剪
D.肖xiào肖像俏qiào俊俏
2.解詞。
勻稱:巧妙絕倫:
古樸:惟妙惟肖:
3.填出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限制作用。
①全橋只有一個大孔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拱橋。
②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③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④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①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④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于八百年前……()
⑤由于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作聯拱石橋。()
5.下面語句都有兩個要說明的意思。請寫出另外一個要說明強調的意思。
例句1: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
①說明這座橋沒有出過事故。
②----------------------------------------------
例句2:(盧溝橋)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①說明盧溝橋的平坦。
②----------------------------------------------
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而科學。
B.說明文中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的區別不是太大,不過是描寫這種方法在不同文體中的運用罷了。
C.說明文的說明順序主要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
D.說明文中的描寫可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7.填空。
(1)《中國石拱橋》一文,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所作,他主持修建了、。
(2)中國石拱橋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分別是:A----,B----,C----,D----。
(3)中國石拱橋兩座代表性的橋是----、----。
《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B卷
1、下列兩句中加點詞能否調換,為什么?
⑴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⑵趙州橋橫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
2、結合加點詞的表達作用,說說下邊句中哪部分語氣輕,哪部分語氣重。
⑴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⑵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⑶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3、“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這兩句話主要揭示石拱橋怎樣的特點?
閱讀下文,思考文后的問題
文房四寶
紙、墨、筆、硯是我國傳統的文書工具。由于它們在運用于書畫藝術創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譽為“文房四寶”。而宣紙、徽墨、湖筆和端硯則又是這“四寶”中的名品。
宣紙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涇縣,曾被朝廷封為貢紙。由于它歷來集散于涇縣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紙”。宣紙蜚聲海外由來已久。在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宣紙制品曾遠銷歐洲,引起許多國家重視。英國的一個貴族,竟以70個基尼金的高價,在倫敦買下了一束用宣紙扎的花。楮片(檀樹皮)和稻草是宣紙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經過一百多道工序。這潔白如雪、厚薄均勻、質地堅韌的宣紙,按厚度分單宣、夾宣、三層以至四層;就吸水性能分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強,多用于寫意畫,工筆畫則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紙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優點,所以我國不少古代名家的書法、繪畫真跡能夠長期保存下來。
墨,分松煙墨和油煙墨,是在煙灰中加膠調劑,而后置鐵臼里搗研制成。質量高的墨還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幾種中藥,有的還摻入黃金。這樣的墨研磨起來香氣馥郁,書寫后色澤烏艷,墨跡見水不化。古時制的墨往往有“輕膠萬杵”或“十萬杵”的字樣,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傳河北墨工奚超帶著兒子庭珪避亂南徙,看到黃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質好,就定居在此制墨為生。以歙州古松燒煙制成的墨色澤肥膩,性質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鉆研技術,改進搗煙、和膠等方法,墨的質量具有“光澤如漆”“其堅如玉”的優點。
文房四寶中的筆,指的是毛筆。相傳秦始皇的大將蒙恬,監筑長城時,偶然看到城墻上粘有一撮羊毛,隨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將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國第一支毛筆。傳說后來蒙恬曾在浙江吳興縣的善璉鎮住過,當地人奉他為“筆祖”,在鎮上修建了“蒙恬祠”,并開始制造湖筆。湖筆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黃鼠狼尾毛(狼毫)經過梳、結、裝、擇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筆書寫、繪畫,落筆重壓時有腰力,提筆離紙后筆頭尖正成錐形,筆的周身圓渾飽滿,揮毫潑墨,剛柔相濟,得心應手。
端硯產于廣東肇慶市東郊端溪,據記載,問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現硯石的坑洞星羅棋布于端溪兩岸的斧柯山上。端硯的制作分采石、選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硯磨的墨經久,還極耐凍。傳說晚唐時,端州梁舉人赴京會試,時值隆冬,人家的硯臺都結了冰,只有此公硯上的墨水不凍,于是中了進士,因而人們也稱端硯為“神硯”。
——摘自《人民畫報》
1、本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四寶”中的名品各有什么特點。
答: 。
2、體會本文的行文特點。
答: 。
【課外閱讀二】
閱讀下文,完成習題
竹是一種特殊的植物。
4、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
⑴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來源:學.科.網]
⑵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⑶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⑷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5、課文說趙州橋“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那么,盧溝橋又是由于哪幾方面的特點而聞名于世呢?請在第六段中加上“這座橋的特點”是:
6、指出下列引語的作用:
⑴“臥虹”、“飛虹”、“長虹臥波”
⑵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⑶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⑷“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
7、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叫整句,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的一組句子叫散句。將下面散句改為整句:
在馬克思的故居,我們看到了馬克思著作的各種版本,我們對馬克思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十分敬佩,他為人類的卓越貢獻我們十分敬佩。
《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C卷
一.語言運用
1.用橫線畫出句中用得有分寸的詞語。
(1)究竟是什么時候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
(2)全橋只有一個大拱……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2.根據課文填詞(每空填2字)。
兩千年來,我國修建了()的石拱橋。解放后,全國大規模興建起()型式的公路橋與鐵路橋,其中就有()石拱橋……在傳統的石拱橋的基礎上,我們還造了()的鋼筋混凝土拱橋。
3.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
(3)《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4)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4.揣摩句子特點,寫一句賞析的話。
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良傳統,建成的橋,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
二.課內閱讀。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鶩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5.寫出介紹趙州橋特點的四個短句。
(1)
(2)
(3)
(4)
6.“這個創造性的設計”的三個優點是:
(1)
(2)
(3)
7.文中介紹(二)(三)兩個特點的文字的位置能否互換?為什么?
參考答案:
A卷
1.D
2.均勻,比例和諧;精巧美妙得無以類比;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形容刻畫或描摹得十分精妙逼真。
3.
①“當時”限制了時間;“可算”表示不確定,因為作者并沒有作過調查,不能肯定。
②用“比較”可以限制“早”的程度。
③用“幾乎”表示程度范圍廣,但不排除有些地區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④用“完全”強調合乎科學原理的程度,表達了作者對其設計原理的高度贊嘆。
4.
①打比方
②列數字
③作引用
④舉例子
⑤作詮釋
5.例句1:②說明這座橋非常堅固。
例句2:②說明盧溝橋路面雖然平坦,但還沒有完全平行于河面。
6.B
7.(1)橋梁學茅以升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
(2)A.歷史悠久B.結構堅固C.形式優美D.形式多樣
(3)趙州橋盧溝橋
B卷
1、“雄跨”指超越時間界限,從橋的氣勢上來談,而“橫跨”指的是地區距離,從橋的形勢上來說,前者寫出了橋的結構堅固,后者就無此義。
2、⑴語氣一句比一句重。
⑵前一個分句重些。
⑶后一個分句重些。
3、揭示石拱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
4、⑴列數字
⑵引資料
⑶打比方
⑷作詮釋
5、“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句加在“幾乎與河面平行”后,其下為特點之一,“永定河發水時”以前可加特點之二,“足見它的堅固”后可加特點之三。
6、⑴說明石拱橋的形態。
⑵說明趙州橋是驚人的杰作。
⑶評價趙州橋的藝術價值。
⑷說明盧溝橋形式優美早就聞名世。
7、在馬克思的故居,我們看到了馬克思著作的各種版本,我們十分敬佩他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十分敬佩他為人類作出的的卓越貢獻。
C卷
1.(1)至今還不完全
(2)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
2.無數各種不少大量
3.(1)打比方
(2)列數字
(3)舉例
子(4)作比較
4.這個句子簡練,僅用了九個字“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就概括了設計施工的優良傳統。
5.(1)全橋只有一個大拱。
(2)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4)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6.(1)節約石料,減輕重量。
(2)增加橋洞的過水量。
(3)橋身更加美觀。
7.不能。因為(二)所介紹的是趙州橋首創肩拱的主要特點,這個特點大于(三)所說明的特點。
《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和答案2
一、閱讀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是什么?試以趙州橋為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是如何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2、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請具體說一說。
3、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初步注意說明文的說明順序。
⑴ 中國石拱橋具有一般石拱橋的特點,即“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此外,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式多樣,有不少驚人的杰作。趙州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寫作此文的時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這表明了它歷史悠久;趙州橋的大拱長達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諧,橋上的雕飾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說明了趙州橋確實是驚人的杰作。
⑵ 課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的順序來分別介紹兩座橋的。
⑶ 示意圖略。
二、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邊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去掉,表達的意思有什么變化?
1、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4、(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⑴ “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⑵ “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⑶ “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很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⑷ “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三、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回答問題
1、《辭海》“盧溝橋”詞條文字略: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注意寫作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不能面面俱到。
《辭海》還提到的內容有:碑亭內有“盧溝曉月”漢白玉碑;橋東附近宛平城內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紀念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旁另建有新橋等內容。
課文里介紹盧溝橋,著重介紹了它身上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地方,如果像《辭海》那樣面面俱到,勢必會模糊了文章的寫作目的。
二、《夜宿盧溝》文字略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注意說明文和記敘文在寫法上的不同。
《夜宿盧溝》主要寫的是觀賞“盧溝曉月”時的情景。作者描寫的重點是月光和橋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盧溝橋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盧溝橋給讀者留下美麗動人的印象。這與課文里基本上是平實的介紹大不相同。
【《中國石拱橋》達標測試題和答案】相關文章:
Myday達標測試題及答案03-19
方程達標測試題及答案06-12
電阻達標測試題及答案06-12
中國石拱橋閱讀答案03-10
《中國石拱橋》閱讀答案01-09
中國石拱橋閱讀及答案06-14
《中國石拱橋》閱讀答案03-05
中國石拱橋閱讀答案10-29
《中國石拱橋》閱讀答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