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練習題及賞析

時間:2023-10-23 14:34:34 美云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練習題及賞析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檢驗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份什么樣的習題才能稱之為好習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練習題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作】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宋]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練習題】

  (1)請描繪“長溝流月去無聲”的景象。(2分)

  (2)“二十余年如一夢”,詞人感慨 ;“閑登小閣看新睛”,詞人感慨 ;“漁唱起三更”,詞人感慨 。(4分)

  參考答案:

  6.(1)月光照著橋下的流水,長長的流水靜靜地流去。

  (2)時光飛逝(盛衰興亡)豪英零落 功業無成(壯志難酬)。(答對一個空2分,二個3分,三個4分)

  【注釋】

  題解:臨江仙,詞牌名。小閣,小樓。洛,洛陽。舊游,老朋友。

  午橋:橋名,在洛陽縣南十里外。

  坐:座位。

  豪英:杰出的人物。

  長溝流月去無聲:月影映在長長的河水中,悄悄地逝去。長溝,大河。

  此身雖在堪驚:自己雖然仍活在人間,但那二十年的離亂實在令人驚駭難忘。

  新晴:雨后初晴的景色。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古往今來多少大事,都化作半夜里漁翁的歌聲。

  【古詩今譯】

  回憶起青年時代,我們曾經在洛陽城南的午橋橋頭上把酒臨風,開懷暢飲,座中多是滿懷豪情壯志的少年英才。橋下長長的河水泛著月光靜靜的流淌著。在月光下的杏樹林里,在稀疏恬靜的杏花月影中,伴著悠揚的笛聲,大家盡情玩耍,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過去了,竟如同一場惡夢。而今國破家亡,奔波流離,雖然僥幸活了下來,可一想到當年那些可怕的歲月,仍然心有余悸。如今閑登小樓,觀賞這雨后如畫的美景,往事不可避免地又浮現在眼前。古往今來,有多少興衰之事,早已融入于老漁翁那夜吟的漁歌之中了。

  【賞析】

  陳與義(1090—1139),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南宋杰出詩人。宋徽宗時進士,宋室南渡后,官至參知政事。靖康之變時,因其目睹了王國的慘禍,使其作品的風格也有了改變,由清新明凈變為沉郁悲壯。為后世留下了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陳與義還很善于寫詞,著有《簡齋集》。

  當年金兵攻占了東京汴梁之后,作者先后逃到湖北、湖南避難,以后繼續南行,越過五嶺,經廣東、福建,于公元1131年輾轉到了當時南宋朝廷臨時所在地的浙江紹興。撫今追昔,以對比手法,填寫了這首抒發大宋王朝亡國后的無限感慨和沉痛之情的詞作。詞中追憶了當年洛陽舊游之樂,抒發了南渡后的悲憤及無奈的心情。

  上闋集中筆墨寫“洛中舊游”,追憶往昔與朋友聚會歡飲的美好情景。也為后文抒發心中感慨鋪陳了對比之背景,渲染了烘托之氣氛。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回憶起年輕的時候,我們曾經坐在洛陽城南的午橋橋頭上把酒臨風,開懷暢飲,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記得在座的都是一些滿懷豪情,意氣風發,決心要干一番大事業的少年英才。

  “長溝流月去無聲”,意為午橋下長長的河水中涌動著皎潔的明月,河水在靜靜地不停地流淌著,水上的月光似乎也在靜靜的一刻不停的向遠處奔流。這句語出杜甫《旅夜書懷》“月涌大江流”之意,有惋惜時光流逝之遺憾。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這兩句是在寫朋友們月夜在杏樹林子里,借著酒興玩耍戲鬧的情形。“杏花疏影”,明亮,清新,恬靜,暗香裊裊,笛聲悠揚,談笑間不覺天已破曉。朋友們玩得可謂是盡興到了極致。

  下闋筆鋒一轉,有上闋的美好回憶陡然轉為抒寫歷經國難變故之后的無限感慨,在慨嘆國事滄桑之中,流露了對宋王朝昏庸無能的無奈和不滿。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詞句的本意是說,轉眼之間二十多年過去了,回頭想來,竟如同惡夢一般,經歷了國破家亡,受盡了奔波流離之苦,盡管僥幸活下來了,可每每想起那些可怕的歲月,仍然驚恐不已。從字里行間,我們不難體會作者對世事滄桑的感傷。

  “閑登小閣看新晴”,寫到這里,詞人一改上文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的慨嘆,直筆來寫現實的心情,每當閑來無事的時候,都要登上這小小的閣樓,欣賞這雨后如畫的美景,進而借以感嘆世事的變遷,水到渠成地將作品收束到“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的樂觀曠達的感嘆的情緒之中。

  這首詞格調清婉明快,意境清新;行文工于構思,豪放中見深婉,簡約中見豐富,以寥寥數語概括了前后兩個時期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心情。結尾句“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將古今興衰變幻之事盡付之于漁唱樵歌之中,托出超越時空的歷史感慨,表現了詩人豪邁曠達而又略顯無奈的人生態度。

  古詩簡介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是宋代詞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是作者晚年追憶洛中朋友和舊游而作的。上片寫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曠達的襟懷。此詞直抒胸臆,表情達意真切感人,通過上下兩片的今昔對比,萌生對家國和人生的驚嘆與感慨,韻味深遠綿長。

  翻譯/譯文

  回憶年輕時在午橋橋上酣飲,坐中多是杰出的才俊。月光隨長溝水波奔涌,流去悄然無聲。對著杏花疏落的清影,我們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同夢境,此身劫后雖存,每想起一切,只覺得魄悸魂驚!如今我閑登小樓,觀賞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嘆古今有多少興亡伯事,都付與漁父歌唱在三更。

  創作背景

  這首詞大概是在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或六年陳與義退居青墩鎮僧舍時所作,時年四十六或四十七歲。陳與義是洛陽人,他追憶二十多年前的洛中舊游,那時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天下還承平無事,可以有游賞之樂,那時候的作者,“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宋史》本傳)。其后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陳與義流離逃難,艱苦備嘗,而南宋朝廷在播遷之后,僅能自立,他回憶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嘆今昔巨變,寫下了這首詞。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練習題及賞析】相關文章: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原文譯文及賞析12-23

《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原文及翻譯賞析12-07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原文及翻譯賞析10-24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20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閱讀參考答案05-27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原文翻譯及賞析04-14

登快閣賞析06-06

《登快閣》譯文及賞析09-24

《登快閣》原文及賞析03-29

登快閣原文及賞析03-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