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測量的實習報告3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測量的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1
一 、實習 的目的與要求
實習目的:
鞏固、擴大和加深學生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
實習要求:
(1)掌握主要儀器(DS3型水準儀及DJ6型經緯儀)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掌握施工放樣及路線測量的基本方法。
(4)認識了解現代測量儀器用途與功能。在教學實習中要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二、 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時間為兩周,實習的主要地點主要是學校周邊地區和校園內。采用邊教學邊實習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先由老師教授實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要求,然后同學們出去實習,完成當天安排的實習內容。本次實習的安排主要有(1)普通水準測量(2)四等水準測量(3)縱斷面測量及繪圖(4)場地抄平測量及繪圖(5)閉合導線測量及繪圖。
(一)普通水準測量
(1)步驟簡要
1、擬定施測路線。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選一已知水準點作為高程起始點,記為BMi,選擇有一定長度、一定高差的路線作為施測路線。1人觀測、1人記錄、2人立尺,施測1~2站后應輪換工種。
2、施測第一站。以已知高程點BMi作后視,在其上立尺,在施測路線的前進方向上選擇適當位置為第一個立尺點(轉點1,記為ZD1或TP1)作為前視點,在ZD1處放置尺墊,尺墊上立尺(前視尺)。將水準儀安置在距后視點、前視點距離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測),按粗平、瞄準后視尺、精平、讀數 a1,記入記錄表中對應后視欄中;再轉動望遠鏡瞄前尺、精平、讀數b1,將前視讀數記入前視欄中。(本次實驗只讀水準尺黑面)。
3、計算高差。h1=后視讀數一前視讀數=a1-b1,將結果記入高差欄中。
4、儀器遷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視尺不動變為第二站的后視尺,第一站的后視尺移到轉點2上,變為第二站的前視尺,按與第一站相同的方法進行觀測、記錄、計算。
5、按以上程序依選定的水準路線方向繼續施測,直至回到起始水準點BM1為止,完成最后一個測站的觀測記錄。
6、成果校核。計算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fh=∑h≤±12 (mm),式中n為測站數。若高差閉合差超限,應先進行計算校核,若非計算問題,則應進行返工重測。
(2)注意事項
1、立尺員應認真將水準尺立直,注意不要將尺立倒。并用步測的方法,使各測站的前、后視距離基本相等。
2、正確使用尺墊,尺墊只能放在轉點處,已知高程點和待求高程點上均不能放置尺墊。
3、同一測站,只能粗平一次(測站重測,需重新粗平儀器);但每次讀數前,均應檢查水準管符合氣泡是否居中,并注意消除視差。
4、儀器未搬遷時,前、后視點上尺墊均不能移動。儀器搬遷了,后視尺立尺員才能攜尺和尺墊前進,但前視點上尺墊仍不能移動。若前視尺墊移動了,則需從起點開始重測。
(二)四等水準測量
(1)步驟提要
1、指定一已知水準點,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至6個測站為宜;
2、照準后視標尺黑面,讀取下絲、上絲讀數,精平,讀取中絲讀數;
3、照準前視標尺黑面,讀取下絲、上絲讀數,精平,讀取中絲讀數;
4、照準前視標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
5、照準后視標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
3)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
視線長度
前后視距差
前后視距累積差
黑紅面讀數差
黑紅面高差之差
高差閉合差
≤80 m
≤5.0 m
≤10.0 m
≤3.0 mm
≤5.0 mm
≤
L為水準路線總長(km)。
當測站觀測記錄完畢,應立即計算并按表中各項限差要求進行檢查。若測站上有關限差超限,在本站檢查發現后可立即重測。若遷站后檢查發現,則應從水準點或間歇點起,重新觀測。
4)依次設站,按同法施測直至全路線施測完畢。
5)對整條路線高差和視距進行檢核,計算高差閉合差。
(4)注意事項
嚴守作業規定,不合要求者應自覺返工重測。
小組成員的工種輪換應做到使每人都能擔任到每一項工種
測站數應為偶數。
要用步測使前后視距離大致相等,在施測過程中,注意調整前后視距離,使前后視距累積差不致超限。
各項檢核合格,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在容許范圍內,方可收測。
(三)縱斷面測量及繪圖
步驟簡要
1.高程控制測量(基平測量)
①路線水準點的布設。選一約300米長的路線,沿線路每10米左右在一側布設水準點,用木樁標定或選在固定地物上用油漆標記。
②施測。用DS3自動安平水準儀按四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往返觀測或單程雙儀器高法測量水準點之間的高差(每組測量一段),并求得各個水準點的高程。
③精度要求。每組往返觀測或單程雙觀測高差不符值 mm(式中L以km計)。
2.中樁高程測量(中平測量)
①在路線和已知水準點附近安置水準儀,后視已知水準點(如BM1),讀取后視讀數至毫米并記錄,計算儀器視線高程(儀器視線高程=后視點高程+后視讀數)。
②分別在各中樁樁點處立尺,讀取相應的標尺讀數(稱中視讀數)至厘米,記錄各中樁樁號和其相應的標尺讀數,計算各中樁的高程(中樁高程=儀器視線高程-中視讀數)。
③當中樁距儀器較遠或高差較大,無法繼續測定其它中樁高程時,可在適當位置選定轉點,如ZD1,用尺墊或固定點標志,在轉點上立尺,讀取前視讀數,計算前視點即轉點的高程(轉點的高程=儀器視線高程-前視讀數)。
④將儀器移到下一站,重復上述步驟,后視轉點ZD1,讀取新的后視讀數,計算新一站的.儀器視線高程,測量其它中樁的高程……。
⑤依此方法繼續施測,直至附合到另一個已知高程點(如BM2)上。
⑥計算閉合差&*02;h,當 (式中L為相應測段路線長度,以公里計)時,則成果合格,且不分配閉合差。
⑦如此法完成整個路線中樁高程測量。
3.縱斷面圖的繪制
以中樁樁號為橫坐標(比例為1:1000),中樁高程為縱坐標(比例為1:100),在坐標紙上繪制路線縱斷面圖。
注意事項:
1. 水準點要設置穩定、便于保存、方便施測的地方。
2. 施測前需抄寫各中樁樁號,以免漏測。施測中立尺員要報告樁號,以便核對。
3. 轉點設置必須牢靠,若有碰動、改變一定要重測。
4. 個別中樁點因過低,無法讀取中視讀數時,可以將尺子抬高一段距離后讀數,量取抬高的距離值,加到中視讀數中,但此種情況不宜過多。
(四)場地抄平測量及繪圖
對于一般的建筑場地,應在測設之前,對起伏不平的自然地貌進行平整,高處挖去,低處填平,使之成為一定高程的平坦地面。平整場地應考慮挖、填土方量基本平衡的原則,也就是挖高填低,就地取土,進行平整。
平整建筑場地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場地有大比例尺地形圖資料,可根據地形圖資料進行平整計算;另一種是場地沒有大比例尺地形圖。現介紹于下:
如果建筑場地沒有大比例尺地形圖,不能依據等高線確定建筑場地范圍內各方格角點的高程,此時需進行面水準測量解決方格角點的高程,其方法如下。
1.在建筑場地的范圍內,用經緯儀和皮尺在地面設置方格網。
如圖1所示的一塊建筑場地,靠近或穿過這塊場地設置一條基線AB。在基結上丈量等長度的12、23、34、…線段,其長度按地形起伏情況及估算精度要求而定,一般為10~50m。然后分別在1、2、3、…點上安置經緯儀測設垂直方向線11′、22′、33′、…。在各條方向線上再按等長度丈量,得各方格的角點,并在地面作出標志(釘小木樁或撒白灰)和進行編號。各方格角點可采取行列編號法,每個方格角點有兩個標號聯合表示。圖2所示為行列編號法,有六五行,分別以A、B、C、D、E、F表示六列列號,以1、2、3、4、5表示五行行號。對于最左上角的一格其四個角點點號為A1、A2、B1、B2表示。
圖1 建筑場地 圖2劃分方格
2.進行面水準測量,求各方格角點高程
如圖1和圖2所示的這快建筑場地,各方格角點的高程可用水準測量的方法連測解決因為是求場地面積內各方格角點高程,故稱面水準測量。其方法是如場地附近有水準點(如圖3有水準點BMC,高程為60.188m),可從水準點出發。如場地附近沒有水準點,則可假定某方格角點為水準點,并給以假定高程值。按水準路線的形式組成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圖3由BMC點起始,經1、2、3、4、5站后,仍回到BMC點。在每站除讀后視與前視轉點讀數外(圖上每站的二條實線表示者),還應讀各站欲連測的方格角點讀數,為插前視讀數(圖上每站的虛線表示者)。轉點讀數應讀至毫m,插前視讀數讀至cm。實地讀數的情況如圖 3各角點上注字。將所有讀數即時記錄在面水準測量記錄手薄內,再推算轉點和插前視點的高程。
圖3 方格角點高程測量
3.計算場地平整后的設計高程
繪一張與圖2一致的空白方格網,將面水準測量記錄手薄中各點高程填注在各相應的方格角點左上方,如圖4所示,計算場地平均高程,其公式為:
得場地平均高程,取為該建筑場地平整后的設計高程。并按在圖4上繪出該條等高線。該等高線為挖、填邊界線。再計算各方格角點挖、填深度,各方格挖、填方量,總挖、填方量。
(五)閉合導線測量及繪圖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
1)相鄰導線點應通視良好,地勢平坦,便于測角和量距;
2)導線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穩定處,便于保存點的標志和安置儀器;
3)導線點位應選在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地方,便于測圖和放樣;
4)導線各邊長應大致相等,應接近于平均長度;
5)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布均勻,以便控制整個測區。
2.量邊長 精度:K=1/20xx
3.測角 左角、右角 測回法±40
4、聯測 新布設的導線與周圍已有的高級控制點的聯系測量。
1)由高級點傳遞坐標和方位角
2)假定坐標,由羅盤儀測出磁方位角。
五.閉合導線坐標計算
1、角度閉合差fB計算和調整
閉合導線內角和理論值:Σβ理=(n-2)·180 實際測量值:Σβ實測 =ΣβI
角度閉合差fβ=ΣB測-ΣB理 fB容=±30″
當 時,角度閉合差fB調整: =-fB/n
不能整除時將余數分到導線中短邊的相鄰角,短邊測角時由于儀器照準引起誤差大。
調整后的角值:
2、導線邊坐標方位角推算
坐標方位角推算α前=α后+β左-180
α前=α后-β右+180
α前〈0,加360;α前〉360,減360
3、坐標增量計算(兩個點坐標的差值)
4、坐標增量閉合差計算和調整
1〉計算 ΣΔx理=0 ΣΔy理=0
坐標增量閉合差 Δx實測=fx ΣΔy實測=fy
導線全長閉合差fD2=fx2+fy2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K=fD/ΣD〈1/20xx
2〉調整改正數Vxi=-fx/ΣD * Di Vyi=-fy/ΣD * Di
5、坐標計算
Xi=Xi-1+ΔXi-1,I Yi=Yi-1+ΔYi-1,i
三、結束語
收獲體會: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和經緯儀,水準儀的使用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動腦和繪圖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經驗教訓:
展點很重要,展點的好壞決定了測量的速度;
實驗儀器的整平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很大的影響;
水準測量和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閉合差,超過差限一定要重新測量;
繪制格網鉛筆的粗細要根據規定,反復檢查以減小誤差,網格對地形圖影響很大;
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2
一、 實訓的目的
教學實訓是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也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有機結合的重要環節,加深對工程測量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獨立工作和實際操作能力,為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相關測量工作問題打下基礎。
二、實訓的任務
1、培養學生熱愛專業、熱愛集體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以及愛護儀器、團結協作的職業道德。
2、掌握傳統測繪儀器(水準儀)的使用方法。
3、每組完成小區域控制測量。
4、每組完成一條道路的縱橫斷面測量和土方量的計算。
5、完成全站儀、水準儀放樣方角點及高程點。
三、實訓的內容
1、每組完成小區域控制測量
2、每組完成一條道路的縱橫斷面測量和土方量的計算
3、完成全站儀、水準儀放樣房角點及高程點
四、測區包括
教學區教學樓、道路、花臺、操場、實驗樓等主要建筑物。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3
由新疆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統一部署安排,鄧文彬、高長年為指導老師的,為期兩周的地形控制測量實習已經結束了,我們測繪工程的專業班學生從這次實習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測繪人員的艱辛。學年前階段是以理論學習為主,對測繪專業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我們在整個實習期間都保持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因為我們知道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地形測量實習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也對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目的與要求
本次實習目的與要求就是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掌握導線控制網的布設和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和計算方法。分發儀器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習。先進行水準測量。在校內選擇地籍井蓋內的水準點作為起始點(已知其高程),再校外圍繞學校布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水準點選在道路路邊(不得將點選在道路中間,以免發生交通事故),點位確定后做好標記并編號。四等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每站觀測順序為:后-前-前-后,并且觀測的測站數為偶數。
二、水準儀的使用
1:安置儀器2:粗略整平3:瞄準水準尺4:精確整平5:讀數
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我已經對DS3水準儀的使用有過實際操作,這次所使用的水準儀是自動安平水準儀,又比之前所試用的較之先進,每次讀數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們的每次觀測都能順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們的測量速度。這次實習我們首先做的是從水準點出發再回到已知水準點的水準路線,在這第一次的校外實習中我們就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出了學校我們主要在人行道上進行設站,過往的行人直接影響了我們測量的正常進行;現在正值夏天,炎熱的天氣、刺眼的陽光,不但影響著儀器的讀數還考驗著我們同學門的耐力。但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我們保持平靜的心態來尋找合適的機會,用堅強的意志接受陽光的考驗。在檢驗所測數據的時候,做到發現錯誤立即解決對讀數結果超限的時候立即返工,同時還發現測量工作一般都在規定的記錄表格上如實地反映出測、算過程和結果,表格中有計算校核,∑a一∑b=∑h,這只說明計算無誤,但不能反映測量成果的優劣。外業測量結束后,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在限差允許的范圍內,即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進行調整,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直到合格為止。水準測量完成后,我們又領取了新的儀器:J2經緯儀,準備進行導線測量。在校內選擇三個已知坐標點作為控制點,在校外選取控制點布設導線(控制點由鄧老師選取),將所有控制點連接成一條閉和導線,每個控制點都釘有鋼釘并編號。
三、經緯儀的使用
在導線測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測量對于我們來說要求非常高,我們用的是J2經緯儀。由于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沒有接觸過J2經緯儀,高長年老師又給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們明白了J2與J6的區別,還有J2每一站測量后數據3 813 9的限差要求,
(一) 前言
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二) 實習目的
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同時,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三) 實習心得
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XX學校,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為了能盡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同時也讓我感嘆良多。
首先,測量學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筑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其次, 通過這次實習,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
【有關測量的實習報告3篇】相關文章:
有關測量的實習報告范文五篇02-22
測量實習報告【熱】03-07
測量實習報告十篇03-02
測量實習報告集合15篇03-01
控制測量實習報告 15篇02-24
關于測量實習報告15篇02-22
土木測量的實習報告匯編六篇03-09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集錦六篇02-26
公路測量員頂崗實習報告03-01
測量實習報告心得體會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