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實習報告

時間:2024-10-30 15:30:05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精華】電站實習報告4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站實習報告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電站實習報告4篇

  電站實習報告 篇1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重點。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作用。與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不僅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大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電的需求量不斷擴大,電力銷售市場的擴大又刺激了整個電力生產的發展。

  XX年全國的發電量達到21870億千瓦時,比XX年增長14.8%,增速與XX年相比回落了0.4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發電量為32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6%;火電發電量18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核電發電量穩步增長,全年發電量5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XX年我國電力消費始終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21735億千瓦時,比XX年同期增長14.9%。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6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用電量162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4%;第三產業用電量24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4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

  XX年12月,國家電網統調發電量1926.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03%,其中水電量141.17億千瓦時,火電量1767.33億千瓦時,核電量18.14億千瓦時。 根據預測,2010年中國發電總裝機容量將提高到6至7億千瓦,2020年提高至10至11億千瓦,當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4.6萬億千瓦時!

  我國電力工業的飛速發展,還體現在電力系統容量、電廠規模和單機容量的大副度提高上。現在我國最大的火電機組是90萬kw,最大的水電機組容量70萬kw最大核電機組容量100萬kw。華北、華北、東北和華中四大電力系統的容量均已超過4000萬kw。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裝機容量1820萬kw,單機容量70萬kw,年均發電量847億kwh,比全世界70萬kw機組的總和還多,是世界最大的發電廠。我國核電力工業起步較晚,自行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的30*kw浙江秦山核電廠于1991年12月首次并網發電,實現了核電的零突破。1974年建成了第一條330kv輸電線路,由甘肅劉家峽水電站廠到陜西關中地區。1981年建成了第一條500kv輸電線路,由河南姚孟火電廠到武漢。電力系統輸電電壓等級,除西北電網為330/220/110kv外,其他電網都采用500/220/110kv。國內各省電網都已形成220kv網架,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南方等電網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輸電線路和跨省聯絡線,并將逐步形成跨大區域互聯的骨干網絡。正在建設中的西北750kv輸電工程,標志著我國電網輸電電壓等級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將升級為750kv,實現歷史性跨越。除超高壓輸電外,1988年建成了從葛州壩到上海南橋的500kv直流輸電線路,全長1080km,輸電容量120*kw,使華中和華東兩大電力系統互聯,形成了跨大區的聯合電力系統。在這些電力建設工程中,超高電壓等級(220kv/330kv/500kv/75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實習目的

  實習的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社會、國情和專業背景的了解;使學生拓寬視野,鞏固和運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勞動觀念,激發學生的敬業、創業精神,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本次實習在學生完成部分專業課程學習后進行,通過本次實習,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和擴大,增加學生的專業實際知識;為將來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1、內容與形式:

 、偎鸭碜冸娬局饕、二次設備以及變電站運行方面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②搜集整理500kv變電站特點方面資料。

 、凼煜ぷ冸娬倦姎庵鹘泳、主要電氣設備構成,了解電氣設備的布置,了解電氣運行的有關知識。

  ④實地考察夢山500kv變電站的主接線、主要電氣設備(包括主變壓器、主要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進出線情況等)電氣設備布置方式、變電站主要運行控制方式、變電站的通訊方式等,參觀考察過程中要求作好筆記。

  ⑤將搜集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與夢山站的實踐相結合,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化理解,總結收獲。

  ⑥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作出一定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實習前期準備

  變電所是聯系發電廠和電力用戶的中間環節,起著電壓變換和分配電能的作用。根據變電所在電力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變電所可分為樞紐變電所、中間變電所、區域變電所和終端變電所。

 、贅屑~變電所樞紐

  變電所位于電力系統的樞紐點,匯集有多個電源(發電廠或其他電力網),連接電力系統的高壓和中壓,電壓等級在330kv以上,負責向區域變電所和中間變電所供電。當其停電時,將引起電力系統解列甚至癱瘓。

  ②中間變電所

  中間變電所位于樞紐變電所和區域變電所之間,使長距離輸電線路分段,其高壓側以交換潮流為主,起功率交換作用。它一般匯集2~3路電源,電壓等級在220~330kv之間。除了通過功率外,它還降壓向當地用戶供電,當其停電時將使區域電網解列。

 、蹍^域變電所

  區域變電所負責向某一地區城市供電,高壓側電壓等級一般為110kv或220kv,低壓側電壓等級一般為110kv或35kv。當該變電所停電時將使該地區的供電中斷。

  ④終端變電所

  終端變電所在輸電線路的終端,直接向電力用戶供電,高壓側電壓一般為110kv。當全所停電時,只影響該變電所的供電用戶。

  ⑤牽引變電所

  牽引變電所是一種特殊的終端變電所,用于向電氣化鐵路的電力牽引網和電力機車供電。其高壓側電壓一般為110kv或220kv,低壓側電壓為27.5kv(bt供電)或55kv(at供電)。牽引變電所是一級電力負荷,少數牽引變電所還擔負著其所在地區的10kv動力負荷。

  電網從歷史發展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電廠直配城市網、省區電網、跨省大區電網和跨大區聯合電網.隨著用電量不斷增長,大型水電、火電和核電的建設,地區間電源與負荷的不平衡以及經濟調度的需要,必然要求發展輸電和聯網,電壓等級也隨之逐步提高.從最初較低電壓水平的6-10kv經歷35kv、110kv和220kv,發展到超高壓的330kv、500kv和750kv電網,并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歸納起來,影響輸電電壓等級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

  ⑴長距離輸電的需要;

 、拼笕萘枯旊姷男枰

  ⑶電網互聯的需要;

 、裙澥』ㄍ顿Y和運行費用的需要;谝陨弦蟛捎贸邏狠旊娨簿驮谒y免,目前我國已經建成的華中、華東、華北、東北四大電網,都是以500kv網絡作為其主干網絡,跨大區電網還采用了500kv直流輸電技術,部分省區的500kv電網技術已經較成熟,個別省份還在試行750kv輸電技術。

 、500kv變電站的`突出特點

  500kv線路和設備的電壓等級高,工作電流大,設備本身外形尺寸和體積均很大。500kv變壓器和并聯電抗器套管的對地距離近9米,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本體高度近7米,避雷器高度近6.5米。因此,在500kv變電站中,過電壓與絕緣配合、靜電感應水平,以及電暈和無線電干擾等問題都比較突出。

 、500kv變電站電氣主接線

  變電站電氣主接線指的是變電站中匯集、分配電能的電路,通常稱為變電所一次接線,是由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互感器、母線、避雷器等電氣設備按一定順序連接而成的,電氣主接線圖中,所有電氣設備均用規定的文字和符號表示,按它們的正常狀態畫出。變電站的主接線有線路-變壓器組接線,單母線接線,橋式接線三種。

  為了便于運行分析與操作,變電站的主控制室中,通常使用了能表明主要電氣設備運行狀態的主接線操作圖,每次操作預演和操作完成后,都要確認圖上有關設備的運行狀態已經正確無誤。

  電氣主接線是整個變電站電氣部分的主干,電氣主接線方案的選定,對變電所電氣設備的選擇,現場布置,保護與控制所采取的方式,運行可靠性、靈活性、經濟性、檢修運行維護的安全性等,都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選擇優化的電氣主接線方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500kv變電站是電力系統的樞紐站,在電網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其安全可靠性將直接影響大網、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因此對500kv變電站電氣接線一般采用雙母線四分段帶專用旁母和3/2斷路器兩種接線方式。

  500kv升壓變電站配電裝置采用中型布置,斷路器采取三列式布置。在母線和線路上裝設三相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在主變壓器上裝設單相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接線簡單清晰。母線為鋁合金型硬母線,間隔寬度為32m,基本沖擊絕緣水平1800kv。

  ㈢500kv變電站的主要電氣設備

  500kv超高壓變電站的主要電氣設備有主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并聯電抗器和串聯電容器等。

 、胖髯儔浩

 、500kv升壓變壓器。500kv主變壓器的特點是電壓等級高、傳輸容量大,對變壓器的設計和制造工藝的要求都比較高。500kv變電站的升壓變壓器,對于單機容量為600mv的發電機組,采用發電機-變壓器組單元接線,變壓器的容量為700mva左右,多采用三相變壓器,也有采用三臺單相變壓器接成三相組成的。

  電站實習報告 篇2

  前言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重點。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作用。與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不僅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大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電的需求量不斷擴大,電力銷售市場的擴大又刺激了整個電力生產的發展。

  據悉1974年建成了第一條330kV輸電線路,由甘肅劉家峽水電站廠到陜西關中地區。1981年建成了第一條500kV輸電線路,由河南姚孟火電廠到武漢。電力系統輸電電壓等級,除西北電網為330/220/110kV外,其他電網都采用500/220/110kV。國內各省電網都已形成220kV網架,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南方等電網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輸電線路和跨省聯絡線,并將逐步形成跨大區域互聯的骨干網絡。正在建設中的西北750kV輸電工程,標志著我國電網輸電電壓等級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將升級為750kV,實現歷史性跨越。除超高壓輸電外,1988年建成了從葛州壩到上海南橋的500kV直流輸電線路,全長1080km,輸電容量120*kW,使華中和華東兩大電力系統互聯,形成了跨大區的聯合電力系統。在這些電力建設工程中,超高電壓等級(220KV/330KV/500KV/75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實習目的

  實習的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社會、國情和專業背景的了解;使學生拓寬視野,鞏固和運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勞動觀念,激發學生的敬業、創業精神,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本次實習在學生完成部分專業課程學習后進行,通過本次實習,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和擴大,增加學生的專業實際知識;為將來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偎鸭碜冸娬局饕、二次設備以及變電站運行方面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②搜集整理500kV變電站特點方面資料。

 、蹖⑺鸭瘜W習到的相關知識與云田站的實踐相結合,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化理解,總結收獲。

 、軐嵉乜疾煸铺500kV變電站的主接線、主要電氣設備(包括主變壓器、主要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進出線情況等)電氣設備布置方式、變電站主要運行控制方式、變電站的通訊方式等,參觀考察過程中要求作好筆記。

 、。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作出一定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習過程

  云田變電站介紹

  云田變電站屬于國家電網株洲電業局下設的站點。而株洲電業局是湖南省電力公司直屬大二型供電企業,擔負著株洲市及所轄四縣(市)的供電任務,供電區域面積11420平方公里,供電區域人口357。05萬人。株洲電業局下設株洲縣、醴陵、攸縣、茶陵四個縣級電力局,變電管理所、線路管理所、用電管理所、調度管理所、計量管理所五個專業管理所,云田500千伏變電站以及高新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全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5座,合計容量353.875千伏安,所轄云田500千伏變電站容量達150萬千伏安,已進入全國特大型變電站行列,是湖南省菱形超高壓環網的核心構成之一。目前,全局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297.57公里,配電線路5127.58公里,共有高低壓用戶4萬余戶。全局固定資產原值10.47億元,凈值6。.84億元。年供電量36.82億千瓦時,最高負荷54萬千瓦,年售電量34.37萬千瓦時。全局現有職工154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7人。全局職工勤奮創業,銳意改革,取得了較好的生產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發展勢頭,1998年銷售收入達10.92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87792元/人·年。在深化改革和市場競爭的新形勢下,株洲電業局以“創造兩個效益、培養一流人才”為戰略目標,遵循“發展、改革、管理、效益、服務”十字方針,為株洲地區電網建設譜寫新篇。

  電網從歷史發展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電廠直配城市網、省區電網、跨省大區電網和跨大區聯合電網。隨著用電量不斷增長,大型水電、火電和核電的建設,地區間電源與負荷的不平衡以及經濟調度的需要,必然要求發展輸電和聯網,電壓等級也隨之逐步提高。從最初較低電壓水平的6—10kV經歷35kV、110kV和220kV,發展到超高壓的330kV、500kV和750kV電網,并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現場實習

  20xx年1月3日我們公共事業專業的全體同學來到了位于株洲的云田500kV變電站。來到云田變電站,遠遠地看到有兩路高壓鐵塔線路從遠處通向變電站。一進大門,院里的兩臺巨型變壓器映入眼簾。所長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后開始帶領我們參觀幾個重要的場所————如外部變壓設備、高壓間和主控制室等。外部變壓設備分為主變壓設備和備用變壓設備。備用變壓設備在主線路發生故障或設備檢修時啟用,增加工作效率。為了防止發電站出現問題產生停電的`事情發生。該變電站采取了雙發電站送電措施。由于來自兩個不同的發電廠通過兩路線路獨立地向變電站供電。正常工作時,變電站使用其中的一路電源,另一路電是在正在使用的線路出現斷電的情況下啟用。外部高壓電進入變電站后,通過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以及電流互感器最后接入變壓器輸入端。AB兩個送電線正常工作時,A線路通過隔離開關接向A變壓器,當A變壓器出現故障時,可將A線路接向B變壓器,也可以由B線路給A變壓器或B變壓器供電,以保證鐵路能夠正常運行。電壓互感器用于對供電電壓進行測量,電流互感器用于對供電電流的測量,兩者配合使用可以計量電度。

  變壓器能夠將外面的500KV高壓電轉換為機車所需的110KV的低壓電。由于變壓器的電壓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變壓器產生的熱量很大,如何降低變壓器的溫度保證其正常工作至關重要。為了降低溫度,每臺變壓器上都裝有很多散熱片,當主體溫度超過55攝氏度時,散熱器低部風扇自動啟動,85攝氏度自動跳閘,說明線路發生故障,起溫度保護作用。為了防止線路短路,變壓器的主體中充滿了25#油,在主體上面裝有一個油枕,可隨時向主體中供油,補充消耗。瓦斯計電器用來防止主體內產生的瓦斯氣體過多及時向管理員報警,防止變壓器損壞。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高壓間。高壓間又明確分為輸入端和饋出端。內部設備由許多鐵欄分隔,里面的好多設備都是進口的,自動送電,跳閘保護,十年都未出故障。在主控制室內,有兩名技術人員隨時監視著主控制設備各儀器儀表的工作狀態,主控制設備體積龐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顯示,故障分析,自動保護等眾多功能,給管理操作帶來很大便利。當跳閘時,綠燈會閃,同時鈴響,進行報警。當鐵路上線路發生斷路時,可以在主控面板的顯示器上顯出斷電點距變電站的距離,從而為及時維修提供方便。最后我們總覽了整個變電站的結構及工作狀態,對其有了更直觀清晰的了解。

  接著我們跟隨所長來到會議室,他給我們講解了云田變電站的運行過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

  一般情況下,電經過輸電線路到達500千伏變電站后,通過變壓器轉化為220千伏等級,輸送到220千伏變電站后,再通過變壓器轉化為110千伏等級,通過110千伏變電站再次降壓,最后通過街頭常見的變壓器轉化為居民用電,此時電壓已經降到了220伏。

  再接著來到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機監控系統、電力系統通信系統、變電站管理系統。夢山變的主控室有六臺計算機組成:視頻視頻監控系統機、故障錄波系統、監控后臺2、監控后臺1、五防系統,以上的都是由我國電氣業較先進的南瑞集團的產品,可以說都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在主控室里對整個變電站的運行進行監視,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故障進行預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閉鎖,顯示和制表打印,時間順序記錄,事故追憶,信息的遠傳,運行、操作、事故處理指導,人機聯系,運行的技術管理,自診斷、自恢復和自動切換。

  而站長向我們介紹到整個主控室每天只有五個人在值班,可以說,區域控制中心的建設實施實現了減人增效、提高操作效率、降低運行維護成本等等方面的經濟效益。從遠期效益和電網發展來看,隨著接入的變電站不斷增多,按照無人值班模式設計的變電站在降低工程投資和運行維護成本以及縮短建設工期方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更加顯著。

  另外處理事故時必須做到穩(沉著)、準(準確)、敏(迅速),且要根據以下原則采取措施:盡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對人身、設備安全的威脅;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設備繼續運行,以保證對用戶的供電;盡快對已停電的用戶恢復送電;調整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運行。事故時和事故后的聯系匯報制度和匯報內容。電力系統的值班調度員領導各變電站值班人員處理系統發生的事故,事故時,發生事故的變電站值班人員應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管轄值班調度員、分公司調度、站長。調度員則根據匯報的情況判斷分析,做出事故處理決定,下達命令。值班人員的匯報必須做到及時、全面、準確。誤報和漏報,會對處理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緊急情況可先處理后匯報。如果事故時變電站與調度聯系中斷,則值班人員按規程規定處理事故,通訊恢復后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和處理過程詳細匯報。并應做好事做記錄。

  四。實習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實習,我了解了變電所電氣設備的構成、了解配電裝置的布置形式及特點,并了解安全凈距的意義。了解控制屏、保護屏的布置情況及主控室的總體布置情。在變電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們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實習方針,加強《安規》學習,提高安全意識,更是我們的必修課!白冸娬景踩珶o小事”已在每個同學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在這次實習中,我收益頗多,這些都是無形資產,將伴隨我一生。這次參觀可以看到變電站的管理可以說是軍事化的管理模式。臨走前,我看著一根根的輸電線把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給我們帶來了光明,給我們帶來了征服大自然的力量。此外,我們和站長的談話中也學到了一些在社會上為人處世和工作的經驗,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之中創造出不平凡。

  電站實習報告 篇3

  引言:

  20xx年三月,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水動系組織學生赴隔河巖水電站進行畢業實習。此次實習共歷時一周,內容豐富,包括專業學習,設備參觀,與工程技術人員交流等多項活動。此報告主要通過實習經歷講述該水電站基本概況,水電站輔助設備(油氣水系統),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和水電站繼電保護系統,最后論述此次實習的收獲和感想。

  一、隔河巖水電站基本概況

  隔河巖水電站位于中國湖北長陽縣長江支流的清江干流上,下距清江河口62km,距長陽縣城9km,混凝土重力拱壩,最大壩高151m。水庫總庫容34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容量120萬kW,保證出力18、7萬kW。年發電量30、4億kW?h。工程主要是發電,兼有防洪、航運等效益。水庫留有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既可以削減清江下游洪峰,也可錯開與長江洪峰的遭遇,減少荊江分洪工程的使用機會和推遲分

  洪時間。1987年1月開工,1993年6月第一臺機組發電,1995年竣工。

  上游電站進水口隔河巖水電站壩址處兩岸山頂高程在500m左右,枯水期河面寬xx0~120m,河谷下部50~60m岸坡陡立,河谷上部右陡左緩,為不對稱峽谷。大壩基礎為寒武系石龍洞灰巖,巖層走向與河流近乎正交,傾向上游,傾角25°~30°、巖層總厚142~175m;兩岸壩肩上部為平善壩組灰巖、頁巖互層。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設計烈度7度。

  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4430km2,多年平均流量403立方米/s,平均年徑流量127億立方米。實測最大洪峰流量18900立方米/s,最枯流量29立方米/s。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744kg/立方米,年輸沙量1020萬t。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22800立方米/s設計,相應庫水位202、77m,按萬年一遇洪水27800立方米/s校核,相應庫水位204、59m,相應庫容37、7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00m,相應庫容34億立方米。死水位160m,興利庫容22億立方米。淹沒耕地xx38hm2,移民26086人。

  清江是長江出三峽后接納的第一條較大支流,全長423km,流域面積17000km2,基本上為山區。流域內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平均年雨量約1400mm,平均流量440m3/s。開發清江,可獲得豐富的電能,還可減輕長江防洪負擔,改善鄂西南山區水運交通,對湖北省及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隔河巖電站輔助設備

  水電站輔助設備主要包括:水輪機進水閥、油系統、氣系統、技術供、排水系統構成。

  水輪機的主閥:水輪機蝸殼前設置的閥門通稱為“水輪機的進水閥”,或稱“主閥”。其主要作用為①截斷水流,檢修機組,正常停機。②事故緊急截斷水流,實行緊急停機。③減少停機后的漏水量,關閉進口主閥。

  1、油系統

  油系統:水電站各機組的用油由管路聯成的一個油的互通、循環的網絡,即為“油系統”,包括:油管、儲油、油分析及用油設備。油的種類主要有透平油和絕緣油兩種。

  透平油的作用包括:

 。1)潤滑作用:透平油可在軸承間或滑動部分形成油膜,以潤滑油的液體摩擦代替固體干摩擦,從而減少設備的發熱與磨損,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2)散熱作用:機組轉動部件因摩擦所消耗的功轉變為熱量,會使油和設備的溫度升高,潤滑油在對流作用下,可將這部分熱量傳導給冷卻水。

 。3)液壓操作:水電廠的調速系統、主閥以及油、氣、水系統管路上的液壓閥等,都需要用高壓油來操作,透平油則可用作傳遞能量的工作介質。

  絕緣油的作用包括:

  (1)絕緣作用:由于絕緣油的絕緣強度比空氣大得多,用油作絕緣介質可提高電器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并且縮小設備的尺寸。

 。2)散熱作用:變壓器的運行時,其線圈通過強大的電流,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變壓器內不斷循環著的絕緣油可不斷地將線圈內的熱量吸收,并在循環過程中進行冷卻,保證變壓器的安全運行。

  (3)消弧作用:當油開關切斷電力負荷時,在動、靜觸頭間產生溫度很高的電弧。油開關內的絕緣油在電弧的作用下即產生大量的氫氣體吹向電弧,將電弧快速冷卻熄滅。

  透平油和絕緣油的性質完全不同,因此水電站都有兩套獨立的供油系統。隔河巖水電站每臺機組軸承及油壓裝置總用油量為12、2m3、為設備供、排油及進行油處理,設置了透平油系統。

  透平油罐室及油處理室布置在主廠房安I段▽87、1m高程。透平油罐室的總面積約126m2,分為兩間,一間布置有兩只10m3屋內式凈油罐,另一間布置有兩只10m3屋內式運行油罐和一只10m3的新油罐。凈油罐和運行油罐的容量均按一臺機組用油量的xx0%選擇。選用1只10m3的新油罐用于接受新油,容積不夠時與運行油罐配合使用。透平油罐室地下設有總容積為xx8m3的事故油池。位于兩個油罐室之間的油處理室,面積約67m2,內設3臺2CY—3、3/3、3—1型(Q=3、3m3/h,H=0、32MPa)齒輪油泵。齒輪油泵的容量按保證在4h內充滿1臺機組的用油設備選擇。其中1臺作為固定供油泵,通過橫貫全廠的Dg100mm的供油干管向機組和油壓裝置輸送凈油。另2臺油泵則通過Dg100mm的排油干管向運行油罐排油,還可在油處理室內作其他機動用。油處理室內海設有3臺ZY—100型(Q=100L/min,H=0~0、3MPa)壓力濾油機。該濾油機是按一臺機組所有透平油完成兩次過濾需8h配備的。為烘干濾紙,還設有專門的烘箱室,布置有2臺烘箱。此外,為能方便地向各機組添油,設有1臺0、5m3的移動式油車。以上設備除1臺油泵,2臺濾油機固接在油處理室的管道上外,其他設備都可靈活地移動使用。

  在安I段上游側▽100、1m進廠大門旁邊,設有活接頭及專用管路,用于接受新油,新油可從油槽車通過管路自流至新油罐。

  為滿足消防需要,油罐設有固定滅火噴霧頭,油罐室、油處理室、烘箱室等采用防火隔墻,各有獨立的防火門,并設有單獨的排煙設施和防火通風窗,油罐室門口設有20cm高的擋油檻。

  隔河巖水電站設有4臺主變壓器及1組電抗器(目前預留位置),1#、2#主變電壓等級為220KV,每臺用油量約73t,3#、4#主變電壓等級為500KV,每臺用油量約85t。4臺主變均布置在▽100、1m高程上游副廠房主變層內。電抗器用油量約52、5t,布置在▽100、1m高程上游側平臺上。為給電氣設備充、排油,進行油處理,設置了絕緣油系統。

  絕緣油罐及油處理室布置在距主廠房安裝場外約40m的空地上。油罐露天布置,占地面積為240m2,系統設有四只60m3的儲油罐,兩只為凈油罐,兩只為運行油罐。兩種油罐容積均按一臺最大變壓器用油量的xx0%選擇。油處理室面積為156m2,設有3臺2CY—18/3、6—1型(Q=18m3/h,H=0、36MPa)齒輪油泵,可通過Dg100mm的供、排油干管在主廠房安I段上游側對主變進行充油、排油。油泵的容量按能在6h內充滿一臺最大變壓器的油選取。兩臺LY—100型(Q≥100L/min,H=0~0、3MPa)壓力濾油機,1臺ZJY—100型(Q=100~160L/min)真空凈油機,1臺GZJ—6BT型(Q=100L/min)高真空凈油機,可對油罐的油進行過濾處理,也可對各變壓設備進行現地油處理。所有油凈化設備,考慮到重復濾油可同時進行,容量均按在24h內過濾完一臺最大變壓器的油量選取。以上設備,除2臺油泵,1臺壓力濾油機固接在油處理室的管路上外,其他設備可靈活地移動使用。為便于設備添油,配有0、5m3移動式油車一臺。油處理室內有烘箱室,設有2臺烘箱用于烘干濾紙。

  油罐區地下設有一個事故油池,容積為240m3、4臺主變,每2臺之間設一個事故油池,容積為215m3、當主變或電抗器起火,必要時可將變壓器或電抗器本體的貯油排入事故油池,以減小火災危害。但電抗器下貯油池的雨水不允許排入事故油池。

  2、水系統水系統:水電站除主機外的用水管路聯成的一個供水、排水的各自互通的網絡,即為“水系統”,包括:供水、排水的管路設備等。

  1)供水分類:自流、水泵、混合供水方式

 、偌夹g供水:主機正常、安全運行所需的用水②消防供水:廠房設備、變壓器等③生活用水:

  技術供水的主要作用是對運行設各進行冷卻、潤滑(如果采用橡膠軸瓦或尼龍軸瓦的水導軸承)與水壓操作(如射流泵,高水頭電站的主閥等)。

  消防供水主要用于主廠房、發電機、油處理室及變壓器等處的滅火。

  2)排水:①廠房內設備滲漏水:②設備檢修排水:③廠區生活排水

  機組技術供水系統主要滿足發電機上導軸承、空氣冷卻器、推力和下導聯合軸承的冷卻用水和水輪機導軸承冷卻及主軸水封的用水。冷卻水設計進水溫度為27℃。制造廠對1#、2#機要求的總水量為443、7m3/h,3#、4#機要求的總水量720、9m3/h。

  本電站機組工作水頭范圍為80、7~121、5m,水量利用率達92、3%,采用自流供水方式為主供水方式,從位于隔河巖電站廠房側邊坡▽130m平臺的西寺坪一級電站尾水池取水,經一根φ600mm的鋼管引水至廠房▽80m濾水器室,再由總管引支管分別供給四臺機組冷卻用水。由于本電站取消下游副廠房,技術供水室布置在上游副廠房內,機組段寬為24m,單機要求的水泵供水管路較長,為減小水力損失,提高運行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采用下游取水單機單元水泵加壓供水方案為后備供水方式。由于泵房位于壓力鋼管的兩側▽75、04m高程處,布置上不便于將各機組的取水管連通,故每臺機組設置2根Dg350mm下游取水管,分別從▽73、3m和▽74、2m兩取水口取水,以防雜物堵塞。

  每臺機組設有2臺離心式水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1#、2#機水泵型號為為250s—39,Q=485m3/h,H=39m3#、4#機水泵型號為300s—58B,Q=685m3/h,H=43m。兩臺泵經并聯后接有2臺電動旋轉式濾水器,1臺工作,1臺備用。兩臺濾水器可根據其堵塞情況自動切換。在濾水器出口干管上接有2組共4個電動操作切換閥,可滿足機組供水的正反向運行,防止管路堵塞。主軸密封供水主要采用全廠公用清潔水源,水壓0、6—0、7MPa。同時在濾水器后取水作為備用水源,通過主水源上的電接點壓力表控制備用水源上的電磁閥,當主水源消失后,電磁閥動作可立即自動投入備用水源。

  發電機空氣冷卻器供排水環管布置在機墩圍墻內,機組空冷器、推力、上導、下導冷卻支路進出水管裝有水壓、水溫監測儀表,另外在空冷器、上導、推力支路還分別裝有能雙向示流的流量表(3#、4#機待定),這樣可根據流量表讀數通過各并聯支路進出管上的閥門調節其實際流量和壓力。

  各并聯冷卻水支路內的冷卻水通過冷卻器熱交換后在機墩外匯入Dg300mm的干管,并通過Dg350mm排水總管在高程▽77、6m處排至下游。

  2根取水總管進口和1根排水總管出口均設有攔污柵,柵后設有吹掃氣管,吹掃氣管路接口設在▽100、1m調和尾水平臺閥門坑內。

  隔河巖水電站排水系統包括機組檢修排水系統和廠房滲漏排水系統,兩系統分開設置。

  機組檢修排水比較單元直接排水和廊道集中排水兩種方式,由于廊道集中排水方式具有排水時間短,布置、維護、運行較方便,經濟合理等優點,因此,機組檢修排水采用廊道集中排水方式。排水廊道寬2、0m,高2、5m,底部高程▽55、2m,貫通全廠并引至安II段檢修集水井,集水井平面尺寸為5、6m×3、6m,井底高程▽50、2m。

  水泵類型的選擇,比較了臥式離心泵與立式深井泵兩類,由于立式深井泵沒有防潮防淹的'問題,優點非常明顯,所以,檢修排水泵選用立式深井泵。

  排水泵生產率按排空1臺機排水容各,同時排除1臺機上、下游閘門漏水量、加上其他3臺機尾水6個盤形排水閥漏水量計算,排水時宜取4~6h,且當選用兩臺泵時,每臺泵的生產率應大于漏水量。排水泵揚程按1臺機大修,3臺機滿發時的下游尾水位▽79、8m計算。1臺機的排空容各約4100m3,上、下游閘門漏水量及6個盤形排水閥總漏水量共約800m3/h。按上述選型原則,比較了2臺20J20xx×2型深井泵和3臺18J700×2深井泵方案,3臺泵方案在布置上較困難,造價比2臺泵方案略高,且每臺泵的生產率700m3/h小于閘、閥門總漏水量800m3/h,故選用2臺20J1000×2型深井泵(Q=1000m3/h,H=46m)方案,經兩根Dg350mm排水管分別排至下游▽77、8m和▽78、6m高程。經計算,1臺機檢修排水,其全部排空時間約為3h。排閘門、閥門漏水只需1臺泵斷續工作。萬一在萬年一遇洪水時需進行事故檢修,此時相應下游尾水位為▽100m,排空時間給需9h。

  檢修排水泵在排流道積水時,可手動可自動控制泵的啟停。排閘門及盤形排水閥漏水時,排水泵處于自動工作狀態,按整定水位自動投切。

  廠房滲漏排水量,參照國內同類型電站實測資料分析后,按100m3/h計算。排水泵選立式深井泵。集水井平面尺寸4×3、6m,井底高程▽51、3m,其有效容各為75m3、按水泵連續工作20min選擇其生產率,按4臺機滿發時的下游水位▽80、2m計算水泵揚程。經比較2臺350JC/K340—14×3型深井泵(1臺工作,1臺備用)和3臺12J160×4型深井泵(2臺工作,1臺備用)方案,兩方案均滿足設計要求,但3臺方案布置間距很小,水泵運行工況差。故選用了2臺350KC/k340—14×3型深井泵(Q=340m3/h,H=42m)方案,經兩根Dg250mm排水管分別排至下游▽77、8和▽78、6高程。工作泵為斷續工作,排水時間為17min,停泵時間為45min,萬年一遇洪水時由于下游水位高,工作泵排水時間需28min。

  滲漏排水泵按自動操作方式設計,由液位信號器根據集水井的水位變化來控制水泵的啟停及報警。

  檢修排水泵和滲漏排水泵均布置在安II段▽80、0高程的排水泵房內。檢修集水井設有樓梯,直達排水廊道,排水廊道另一端設有安全出口直達尾水平臺。為防止廠房被淹,檢修集水井所有孔口均設密封蓋密封。

  由于排水廊道中水流速度較小,泥沙漿在排水廊道和集水井中深淀淤積,為排除這部分沉積泥沙,選用1臺100NG46(Q=100~190m3/h,H=49~42m)型泥漿泵,需要時安置在▽54、0(或55、3)m平臺上進行清淤,并配有壓縮空氣和清潔水沖掃,以利于泥沙排出。清淤工作一般宜安排在非汛期進行。

  3、氣系統

  水電站各設備用氣的管路聯成的一個供氣的網絡,即為“氣系統”,包括:供氣的管路及設備等。供氣部位:高壓氣(25-40kg/cm)、低壓氣(7kg/cm)①調速控制用氣;穩定調速系統油壓用氣。②主軸密封用氣;③剎車制動用氣;④風動工具用氣,吹掃用氣;⑤調相充氣壓水;⑥配電裝置供氣:

  清江隔河巖電站壓縮空氣系統分廠內高壓氣系統和廠內低壓氣系統兩部分。供氣對象為廠內調速器及油壓裝置,機組制動、檢修密封以及工業用氣等主要用戶。機組不作調相運行。高壓配電裝置采用SF6全封閉組合電器,不要求供壓縮空氣。1、2號機組及1~4號機調速器及油壓裝置均由加拿大工廠負責供貨,3、4號機由哈爾濱電機廠負責供貨。本電站的高、低壓空壓機位于主廠房安Ⅱ段▽80、0m高程處,中間用隔墻隔開,總面積約24m×12m。

  1)廠內低壓氣系統

  供氣對象為機組制動用氣、檢修密封用氣和工業用氣。壓力等級為0、8MPa。為保證供氣的可靠性及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將制動用氣與工業用氣聯合設置,按兩臺機組同時制動和一臺機組檢修的用氣量來選擇空壓機。正常情況下,每臺機組每次機械制動操作所需壓縮空氣量為0、24m3(制動閘活塞行程容積)。機械制動前后貯氣罐內允許壓力降為0、12MPa,按貯氣罐恢復氣壓時間為10min來計算機組制動空壓機的生產率。工業用氣主要作為吹掃、清污、除銹和機組檢修用的風動工具的氣源,按同時使用4臺風砂輪計算,每臺風砂輪的耗氣量為1、7m3/min。經計算,廠內低壓氣系統選用3L—10/8水冷型空壓機兩臺,1臺工作,1臺備用。對氣系統的監控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方式。為確保制動用氣,專設V=3m3、P=0、8MPa制動貯氣罐兩個,并配置專用管道。從制動貯氣罐出口引Dg40mm供氣干管縱貫全廠,經此干管引出Dg25mm的支管至每臺機組制動柜。機組檢修密封用氣耗氣量很小,也從制動供氣干管上引取。另設有V=1、5m3、P=0、8MPa貯氣罐一個,供工業用氣之用,設一根Dg65mm工業供氣干管縱貫全廠。從該干管上引支管為安Ⅰ、安Ⅱ、水輪機層、排水廊道、滲漏集水井、水輪機機坑▽76、80m高程廊道、尾水管錐管進人門▽69、28m高程廊道提供氣源。

  1、2號發電機電氣制動開關的操作氣源,由型號為W-0、35/1、6的兩臺國產空壓機來實現。其壓力為1、4MPa至1、6MPa,空壓機布置在主機段▽80、0m高程上游副廠房內。3、4號機電氣制動開關操作方式為電動機傳動。

  為滿足機組尾水閘門、進水口工作閘門的檢修和其它用戶臨時供氣要求,設有一臺YV—3/8型移動式空壓機。

  2)廠內高壓氣系統

  主要供給調速器油壓裝置用氣。壓力油罐總容積為4、0m3,要求氣壓P=6、27MPa(64kgf/cm2)。為保證用氣質量,降低壓縮空氣的相對濕度,采用P=6、9Mpa的空壓機,將空氣加壓至6、9MPa后送貯氣罐,供壓力油罐使用。經計算,選用3S50-10型空壓機兩臺,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貯氣罐兩個,V=1m3,設計壓力P=10、5MPa。全廠設一根6、3MPa的供氣干管(Dg32mm),然后從該干管引支管供給每臺機組的壓力油罐。

  高、低壓空壓機的啟動和停機均能實現自動控制,高、低壓空壓機及貯氣罐均設有安全閥和壓力過高、過低信號裝置。

  二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

  1、主計算機

  配置2臺COMPAQASDS10服務器作為主機,用于管理電廠運行,報表打印以及高級應用功能。兩臺工作站采用主機一熱備用機的工作方式,當工作主機故障時,熱備用機可自動升為主機工作,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配置2臺COMPAQXP1000工作站作為操作員工作站,運行人員可完成實時的監視與控制。

  配置2臺COMPAQPW500au工作站作為通訊處理機,一臺負責與廠外計算機系統的通訊,另一臺負責與廠區其它計算機系統的通訊。

  配置1臺HP微機作為電話語音報警計算機,提供在廠區的電話語音報警,并支持語音查詢報警。

  配置1臺HP微機作為歷史數據庫工作站,用于歷史數據的記錄、管理等。配置1套GPS衛星時鐘系統,用于監控系統的時鐘同步。配置兩臺打印設備。用于生產管理報表打印和記錄打印等。

  2、操作控制臺

  三個操作臺中,1、2號控制臺給操作運行人員使用,第3個操作臺用于開發和培訓。

  3、模擬盤及驅動器

  模擬盤為國內設備,擬采用拼塊結構。由于操作臺屏幕顯示功能很強,四臺CRT顯示器保證了很高的可靠性,模擬盤上的返回信號則可大量簡化,設計上考慮保留主要的設備狀態信息和測量信息供運行人員進行宏觀監視。設備狀態信號包括機組狀態指示,進出線斷路器和隔離開關、6KV廠用進線及母聯開關的狀態指示。測量信號包括發電機和線路的有功功率及無功功率;母線電壓及頻率;系統時鐘。上述信息的模擬結線布置在模擬盤中部,模擬盤其余部分將考慮布置其他梯級水電站電氣模擬圖,布置圖見14C55-M503、

  模擬盤上狀態指示采用24VDC等級發光二極管燈組,測量表采用4-20mA直流電流表,頻率表除4-20Ma模擬信號外,還設有數字表顯示,其數字表輸入可從PT供給信號。

  模擬盤的數字和模擬信息將由計算機系統的專用驅動器提供。

  4、通信控制單元

  根據中南電力設計院所提清江隔河巖水電站接入系統設計要求及能源部電力規劃設計管理局的電規規(1991)15號文審查意見,隔河巖電廠計算機系統使用兩路速率為1200bps通道分別與華中網調和湖北省調傳送遠動信息,考慮到水電站投產時尚不能滿足向調度端發送遠動信息,在水電站裝設一臺μ4F遠動終端。

  本系統的兩個通信控制單元中,一個通信控制單元即前置處理機FEP設有四路全雙工異步通信通道,兩路一發兩收到華中網調和湖北省調,另兩路備用,另一個通信控制單元LTU與μ4F遠動終端連接。

  本計算機系統向網調傳送信息采用問答式規約,這一項軟件開發工作由國內承擔,同時華中網調應將一臺OM-DC模件接入其計算機系統以實現系統時鐘同步校準。

  5、不間斷電源

  主控級設備由兩組不間斷電源供電,每一組電源的輸入由廠用380V三相交流電源和xx0V直流電源供電,每組不間斷電源設備包括輸入開關、負荷開關、濾波器、隔離二極管和變換器。不間斷電源輸出為單相220V、50HZ交流。

  正常情況下兩組不間斷電源分擔全部負荷,當一組不間斷電源故障時,則全部負荷由另一組不間斷電源承擔,負荷切換手動完成。

  (三)兩地控制級

  1、機組現地控制單元

  每臺機組設一現地控制單元,其包括數據采集、順控、電量測量、非電量測量和后備手動五個部分。

  數據采集和順控兩部分各由一個微處理器模件子系統組成,詳見14C55-G001、

  為了提高可靠性,事故停機、電度累計和部分軸溫度在機組兩個微處理器模件子系統中進行冗余處理,時不時利用順控子系統對軸承溫度進行采集和處理,這樣可以充分保障子系統的實時性。

  為了保證控制的安全可靠,對水機保護考慮了后備結線。其由軸承溫度報警和轉速過高報警點構成,它的控制輸出不經過機組的微處理器子系統,僅同微處理器子系統的相應輸出接點并聯。后備保護結線詳見14C55-G005、

  后備手動控制部分是利用手動按鈕和開關同自動部分輸出接點并聯,信號指示燈同自動部分輸入接點并聯,同時利用布置在近旁的電調盤、勵磁盤可以實現機組的開、停、并網和負荷調整單步控制。

  每臺機設有單獨的手動同期、自動準同期和無壓檢查裝置、同期檢查閉鎖裝置。機組控制自動部分和手動部分均可利用這套裝置進行并網控制。同期系統圖詳見14C55-G004、

  為了加強現地控制功能及同期能力,可以在現地獨立完成手動同期和自動化同期的操作,并在現地控制盤上設有單元模擬接線。

  機組控制處理器子系統設有遠方/現地切換開關。開關在遠方位置時主控級進行遠方控制;開關在現地位置時,主控級不能進行遠方控制,在單元控制室可利用便攜式人機接口設備實現現地監控及診斷,此時遠方仍可以進行監視和診斷。

  在后備控制盤上設有手動/自動切換開關進行操作電源切換,開關在自動位置時則正電源接入自動部分輸出繼電器接點回路,開關處在手動位置時則正電源只接入手動控制按鈕或開關回路。對某一種控制方式,只有對應的一種控制輸出。

  機組電量測量配置詳見圖14C55-P005、

  2、開關站現地控制單元

  開關站現地控制單元包括數據采集,斷路器及隔離開關控制,電氣測量幾個部分。

  數據采集和控制分別由兩個微處理器模件子系統構成,線路電度累加在兩個子系統中同時處理,以保證足夠的可靠性。

  對于500KV母線和線路設有現地手動操作,可以進行倒閘操作和并網操作。兩回線路開關和母聯開關為同期點,同期方式有自動準同期和手動準同期兩種。

  對控制微處理器模件子系統設有遠方/現地切換開關,另外還設有現地手動/自動切換開關,這兩個切換開關的作用類似于機組部分所述。

  220KV線路和500KV線路測量變送器表計和手動操作開關布置在保護室的現地控制盤上。

  3、公用設備現地控制單元

  公用設備現地控制單元包括廠用電控制子系統和廠內排水及空壓機控制子系統。

  (1)廠用電控制單元由一套微處理器模件子系統構成,實現數據采集和自動控制功能,對于簡單備用電源自動切換保留常規自動裝置外,對于復雜的自動切換,如3-4段切換,則采用計算機控制?紤]信號通道的連接方便,將進水閘門和上下游水位信號劃入廠用電控制單元中。

  (2)廠內排水及空壓機控制單元由一套微處理器模件子系統和常規控制柜構成。

 、俚蛪簹庀到y的控制和監視

  低壓氣系統(0、8Mpa)由三臺低壓空壓機、兩個貯氣罐及其它輔助設備組成。三臺低壓空壓機的工作方式為一臺工作,兩臺備用。對氣系統的監控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方式。自動監控采用LCU7控制,手動、自動相互切換,當LCU7退出運行時,切換到手動控制方式。對故障采用PLC監控。

 、诟邏簹庀到y的控制和監視

  高壓氣系統由兩臺高壓空壓機(6、9Mpa)、兩個10、5Mpa貯氣罐及其它輔助設備組成,兩臺高壓空壓機的工作方式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工作管道壓力為6、27Mpa。對氣系統的監控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控制方式。自動監控采用PLC控制,手動、自動相互切換,當PLC退出運行時,切換到手動控制方式,手動控制在高壓空壓機機旁盤上操作,PLC則裝在低壓空壓機機旁盤內。對故障采用PLC監控。

 、蹪B漏排水系統

  廠房滲漏排水系統由兩臺排水泵等設備組成,啟動頻繁,約每45分鐘啟動一次,排水時間約為每45分鐘啟動一次,排水時間約為17分鐘,電動機采用Y/Δ接線啟動方式運行。對該系統的監控有手動、自動兩種方式。自動監控采用PLC控制,手動、自動相互切換,當計算機退出運行時,切換到手動控制方式,手動操作在泵旁控制臺上操作。

  三、水電站繼電保護系統

  1、系統繼電保護

  隔河巖電站接入電網,采用500KV和220KV兩級電壓,其主結線為兩臺機(1#、2#機)接入220KV,采用發電機變壓器線路單元制結線,分別向長陽變輸電;兩臺機(3#、4#機)接入500KV雙母線,一回線路為隔河巖電波至葛洲壩換流站,另一線路備用。據此,隔側高壓線路保護配置按照能源部電力規劃設計管理局的電規規(1991)15號文,“關于發送清江隔河巖水電站接入系統二次部分修改與補充設計審查意見的通知”進行配置。

  1)隔側220KV線路保護

  目前設計中,配置PJC-2型調頻距離重合閘屏、WXH-xx型多CPU微機保護屏共二塊。同時考慮至發電機、變壓器保護動作而220KV斷路器拒動時,通過遠方信號跳閘裝置使線路對側斷路器跳閘。為此應在該220KV線路兩側配置遠方跳閘裝置屏,隔側選用帶監控系統的PYT-1型遠動跳閘屏一塊,為隔側兩回220KV線路共用。由于微機保護在系統故障時已能通過打印機打印出多種信息,例如故障類型、短路點距離、故障時刻(年、月、日、時、分、秒)各元件的動作情況和時間順序以及故障前后一段時間的各相電壓和電流的采樣值(相當于故障錄波),故目前考慮220KV線路不再設置專用故障錄波屏。

  2)隔側550KV線路保護

  對隔河巖—換流站的500KV線路保護配置如下:第一套主保護兼后備保護:RAZFE型高頻距離保護;第二套主保護兼后備保護:LZ-96型高頻距離保護;另有RAEPA型接地繼電器作為獨立的后備保護,對主保護高頻通道、遠方跳閘通道、系統自動安全裝置通道均采用雙通道方式,本側線路斷路器拒動時,通過保護屏內的遠方跳閘繼電器同PLC接口、以雙通道串聯(與門)方式跳對側斷路器,兩側均采用相同方式。自動重合閘按斷路器配置,為RAAAM型1相/3相、同期/無壓檢定重合閘。

  3)220KV、500KV斷路器失靈保護

  按斷路器配置ABB公司RAICA型斷路器失靈保護裝置,每塊屏設置3套斷路器失靈保護,6個高壓斷路器共設置2塊斷路器失靈保護屏。另外,500KV母聯斷路器失靈保護功能已由母線保護裝置完成。

  4)500KV雙母線保護

  配置ABB公司RADSS型高速母線差動保護裝置。其故障檢測時間1-3毫秒,跳閘出口時間8-13毫秒,其高度可靠性已為國內外運行所證實。對每回線路設置一個跳閘單元(TU),其跳閘回路已考慮了斷路器保護接點接入。

  5)500KV線路故障探測器

  選用ABB公司RANZA型故障探測器,它裝于保護屏內由RAZFE保護裝置啟動。它能正確地測量線路故障距離,故障點距離計算是由故障探測器內部的微處理機來承擔。故障前與故障時的電流電壓值都儲存在故障探測器內的記憶元件中,在線路斷路器跳閘以后進行計算,故障點的距離以百分數型式顯示于顯示器上。當線路跳閘時,可打印出故障前和故障過程中電流和電壓的幅值和相角。

  6)500KV系統故障錄波屏

  選用美國DFR16/32型故障錄波屏一塊,其容量為:16個模擬量,32個開關量,模擬量考慮出線A、B、C三相電壓、零序電壓,開關量由保護跳閘接點啟動。

  2、發電機保護

  采用集成電路保護,具體配置如下:

  1)發電機差動:保護動作于停機及滅磁。

  2)定子接地保護:由基波零序電壓和三次諧波電壓合起來構成100%定子接地保護、保護動作后延時動作于停機及滅磁。為可靠起見,另配一套90%定子接地保護。3)失磁保護:保護延時動作于解列及滅磁。4)匝間保護:擬采用反映負序功率增量的新原理保護方式,保護動作后瞬時作用于停機及滅磁。5)負序過流:保護分兩部分,定時限動作于信號,反時限動作于解列。6)過電壓保護:保護延時動作于解列及滅磁。7)過負荷保護:作為發電機異常運行保護、延時動作于信號,反時限動作于解列。8)勵磁回路保護:國外勵磁屏上已配備轉子一點接地及轉子過負荷。

  3、升壓變壓器保護

  對于電氣量的保護均采用集成電路的保護裝置。

  1)變壓器差動:保護瞬時動作于停機及滅磁。

  2)瓦斯保護:重瓦斯動作于停機及滅磁,輕瓦斯發信號。

  3)主變溫度:變壓器溫度達到100℃時發信號,達到120℃時動作于停機及滅磁。

  4)冷卻器全停:經一定延時后動作于解列。

  5)主變零序電流保護:作為變壓器高壓繞組和母線的后備保護,延時動作于解列及滅磁。

  6)過激磁保護:由兩部分構成,定時限動作于信號,反時限動作于解列及滅磁。

  7)主變壓力釋放:動作于發信。此外,根據雙重化的原則,還配有發變組差動和阻抗保護作為發變組的第二套主、后備保護,分別動作于停機、滅磁和解列滅磁。

  8)非全相運行保護:經一定時延后動作于解列。

  4、廠用變保護

  電流速斷:裝于A、C兩相,動作于停機及滅磁。

  電流速斷:裝于A、C兩相,第一時限動作于跳廠用變低壓側斷路器,第二時限動作于解列及滅磁。

  四、實習收獲

  本次實習雖然只經歷短短的一周,但收獲還是不少。通過此次實習,讓我們對水電站環境和基本設備運行有了更好的了解。

  1、親身感受水電站工作環境。優美的環境,寂靜的生活,對水電站工作人員來說,能夠堅守自己的崗位,需要一定的奉獻精神和職業操守。通過與工程技術人員交流,我們不僅了解了水電站運行專業技能,而且熟悉水電站工作人員的生活面貌。

  2、自動化運行。水電站都有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自動保護系統,自動化程度基本可以達到“無人”值班。通過現場參觀學習,結合自己所學的課本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水電站的輔助設備(油、氣、水系統),學的時候感覺十分陌生,但一到水電站見到處處可見的油、氣、水系統時,一切都感覺十分熟悉起來。

  3、結合自身,設定發展目標。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工程技術人員的交流,并結合自身特點,發展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僅在于水電站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有工作基本素養的形成。老師教導我們,應該從技術路線做起,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才能在水電行業立于不敗之地。

  4、水電發展前景良好。水電屬于清潔能源,在我們這個能源大國,積極發展水電才能有效提高綠色GDP。雖然現在處于枯水季節,隔河巖水電站通過調整水庫容量,依然可以保持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也為當地提供優質水源做出的重要的貢獻。

  實習不僅是對專業知識的加深學習,也是對自己所學程度的檢驗。此次實習,檢驗出了眾多的不足,譬如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基本工作素養欠缺等問題。我想,實習是結束了,但我們對水電知識的學習遠沒有結束。過不了幾個月,我們就要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那時,更需要我們擺正學習的心態,從實處做起,牢固的把握基本知識,正確掌握前進方向,早日做一名合格的水電站技術工程師。

  電站實習報告 篇4

  一時間:

  二地點:

  三實習單位:

  四實習內容

  (一)了解電力系統整體概況

  28日上午,我們全體學生集合在一起,許老師向大家大致講解了整個發電系統的情況,認識和了解了發電過程。

  我國的發電廠主要有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和核能發電廠。

  (1)火電廠的電能生產過程

  我國火電廠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且主力發電廠為凝氣式發電廠。整個生產過程可分為三個系統:燃料的化學能在鍋爐燃燒中轉變為熱能,加熱鍋爐中的水使之變為蒸汽,即燃燒系統。主要有運煤、風煙、灰渣等組成。汽水系統主要有鍋爐、汽輪機、凝汽器、除氧器、加熱器等設備及管道構成。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電氣系統由發電機、勵磁裝置、廠用電系統和升壓變電站組成。

  (2)水力發電廠

  水力發電廠又稱為水電站。把水的位能和動能轉換成為電能的工廠。生產過程為:從河流較高處或水庫內引水。利用水的壓力或流速沖動水輪機旋轉,將水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后由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

  (3)核能發電廠

  核能發電廠簡稱核電廠,利用反應堆中核燃料裂變鏈式反應所產生的熱能再按火電廠的發電方式,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在轉換成電能。

  我國還有其他發電廠如風電廠。地熱發電廠。潮汐發電廠等。

  (二)高壓走廊

  28日下午,我們集體參觀了從校西門到龍源湖之間的高壓走廊,主線路為10KV輸電線路,共有兩條即李萬左線和李萬右線。我們學校用電也由它供給。這條線路外非*線,因為典雅較110KV線路低,線路離地較近,以防傷人或車,故未用*線。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了解到以下知識:

  1.送電線路主要設備

  送電線路用絕緣子以及相應金屬導線及架空地線懸架設在桿塔上,連接發電廠和變電站,以實現輸送電能。

  a導線:目前常采用鋼芯鋁絞線或鋼芯鋁合金絞線為提高線路的輸送能力常采用每相四根或兩根導線組成的*導線型式。

  b架空地線主要用于防雷,也可以降低不對稱短路時的工頻過電壓,減少潛供電流。兼有通信功能的采用光纜復合架空地線。

  c絕緣子:將導線絕緣地固定和懸吊在桿塔上的物件。常用的有盤形瓷質絕緣子、盤形玻璃絕緣子、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

  d干架:支撐架空線路導線和架空地線。本次實習所接觸的桿距為50m

  高壓輸電線采用*線輸電。如果輸送的是交流電,一般采用空芯輸線。高壓輸電線上最上面有兩根電線為避雷線,輸送的三相電采用*式。線路與干架連接部分有絕緣子,以固定線路,防止因經常抖動將電線扭斷。在輸電線路上有許多鐵環,用于掛線。通信線路經常借用輸電線路鋪設的桿架,以節省基礎投資。二者并列運行,以將互相之間的干擾降至最小。輸電線路遇到難以清除的障礙物時采用地下電纜。

  (三)配電裝置

  12月30日,我們參觀了校屋內配電裝置與校中央空調。

  我們學校的電從李萬10KV左右供電線引進,經斷路器,隔離開關。變壓器和高壓開關柜組成。下面對各板塊進行分析:

  配電裝置是根據電氣主接線的連接方式,由開關電器、保護和測量電器,母線和必要的輔助設備組建而成的總體裝置。其作用是在正常運行情況下,用來接受和分配電能,而在系統發生故障時,迅速切斷故障部分,維持系統正常運行。

  首先看到的是兩臺電力變壓器,采用落地布置,安裝在變壓器基礎上。變壓器基礎一般制成雙梁形并輔以鐵軌,軌距等于變壓器的滾動中心局。主變壓器與建筑物的距離不小于1.25m,且距變壓器5m以內的建筑物,在變壓器總高度以下及外廊兩側各3m的范圍內,不應有門窗和通風孔。

  進入配電室后,我校的高壓開關柜采用手車式。它采用單母線接線,由手車室,繼電氣儀表室。母線室、出線室組成。斷路器及操動機構均裝在小車上,斷路器手車正面上部為推進機構。當手車在工作位置時,斷路器通過隔離插頭與母線和出線相通,繼電器儀表室。測量儀表。信號繼電器和繼電保護用壓板裝在該小室的儀表門上,小室內有繼電器、端子排、熔斷器和電能表、母線室位于開關柜的后上部,室內裝有母線和靜隔離觸頭。出線室位于柜后部下方,室內裝有出線側靜電隔離觸頭,電流互感器。引出電纜和接地開關等。

  低壓配電屏,齊框架用角鋼和薄鋼板焊成,屏面有門,維護方面,在上部屏門上裝有測量儀表,中部面板上設有閘刀開關的操作手柄和控制按鈕等,下部屏門內有繼電器、二次端子和電能表。母線布置在屏頂,并設有防護罩,其他電器元件都裝在屏后,屏間裝有隔板,可限制故障范圍。

  母線及構架,屋外配電裝置的母線有軟母線和硬母線兩種,軟母線為鋼芯鋁絞線。軟母管線和*導線。高壓斷路器在配電裝置所占的位置。斷路器的排列方式必須根據主接線、場地地形條件、總體布置和出線方向等多種因素合理選擇。斷路器有低式和高式兩種布置。避雷器也有高低兩種布置。隔離開關和互感器均采用高式布置。電纜溝能滿足使電纜所走的道路最短?傊,配電裝置應滿足保證可靠運行、便于操作、巡視和檢修、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力求提高經濟性,具有擴建的可能等要求。

  隨后,我們又參觀了我校的中央空調室。該空調主要有一臺主機通過風火冷熱水管接多個末端的方式控制。它的主要部件為壓縮機。它通過改變氣體的容積來完成氣體的壓縮和輸送過程,制冷系統主要分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壓縮機將冷凍劑壓縮成高壓飽和氣體,這種氣態冷凍劑再經過冷凝器冷凝。通過節流裝置后,通入到蒸發器中,將所需要冷卻的媒介冷卻換熱。而蒸發器蛇形管內的冷凍劑換熱后變成低壓蒸汽回到壓縮機,再次被壓縮,這樣循環利用就完成制冷系統。制熱系統也大致是這個原理,只是方式相反。我校的中央空調主要供給校圖書館、行政樓和部分教授樓使用。其供給系統感覺不夠完善。尤其是夏季在圖書館五、六層感覺不到冷氣。據師傅說是因為動力系統出現故障。

  (四)于村變電站

  12月31日上午,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步行來到了焦作市于村變電站。剛進站門,只見很多桿架以及許多復雜的配電裝置。由于參觀人數較多,我們先在變電站旁邊的電壓走廊參觀。該電壓走廊有低壓供電線路和高壓供電裝置。專供電工培訓使用,因此只有模型,不供電。高壓線路共有七根線,最上端兩條為避雷裝置線。有一條零線。三相供電線路。低壓線路有四條,采用了三相四線制。變壓器上有黃紅綠三個絕緣子。高壓側的絕緣子比較高、低壓側有四個絕緣子,其中有三個為供電專用,剩下一個為零線使用。低壓側由于電流較大,其供電線較高壓側細。參觀完線路后,在師傅的帶領下正式進入了變電站。由于所有供電線路都正在使用,我們只是觀看下,有疑惑想師傅請教。

  我們先了解了變電站的變壓器,它在電網中高、低壓為110/10KV,是中性點接地的自耦變壓器,高壓側采用星形連接,低壓側采用角形連接。由于變壓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熱較多,其熱量主要來自油浸式,其工作過程為熱量由繞組和鐵心表面,熱量由鐵芯和繞組表面以對流方式傳到變壓器油中,約為繞組對空氣溫升20~30%,繞組和鐵心附近的熱油經對流把熱量傳到油箱或散熱器的內表面,油箱或散熱器內表面熱量經傳導散到外表面。熱量由油箱壁經對流和輻射散到周圍空氣中,這部分比重較大。

  接著我們參觀了變電站的接線部分。高壓斷路器和隔離開關,它是變電站電氣主系統的.重要開關電器,高壓斷路器主要功能是正常運行倒換運行方式,把設備或線路接入電網或退出運行,起著控制作用,當設備或線路發生故障時,能快速切除故障回路,保證無故障部分正常運行,起著保護作用。高壓斷路器是開關電器是中最為完善的一種設備,其特點是能斷開電器負荷電流和短路電流,而高壓隔離開關的主要功能是保證高壓電器及裝置在檢修工作時的安全,不能用玉切斷、投入負荷電流,僅可允許用于不產生強大電弧的某些切換操作。

  電磁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變壓器相似,其特點有一次繞組串聯在電路中,并且匝數較少,故一次繞組的電流安全取決于被測電路的負荷電流,而與二次電流無關,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所接儀表的電流線圈阻抗很小,所以正常情況下,電流互感器在近于短路狀態下運行。電磁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變壓器相同,其特點是容量小,類似一臺小容量變壓器。二次測儀表和繼電器的電壓線圈阻抗大,互感器在近于空載狀態下運行,總之互感器是二次設備獲取電氣一次回路信息的傳感器。

  下面談下對變電站的整體認識,變電站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環節,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變電站實現了自動化,采用數據采集與監控,警報處理與電壓/無功綜合控制等自動化手段,減少了人工干預,提高運行和維護的效率。但變電站的保護也需要提升,它的主要保護系統有防雷保護和信息系統的過電壓保護。于村變電站共有四個大型避雷針。變電所內裝設避雷器,主要是限制雷電波入侵時的過電壓,在變電所內架設避雷線,又稱為進線保護。

  于村變電所建設時間較晚,它有兩臺大型變壓器,為防止以后用電量增加,在設計之初又建設了備用變電器安裝臺,人工主要是必要時檢修電路,因為變電所的供電系統實現了自動控制。通過師傅的講解,我對變電所內的各裝置有了較多了解。認識了變電所各設備的作用。

【電站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電站實習報告04-10

電站實習報告15篇03-11

變電站實習報告01-08

水電站的實習報告03-07

電站實習報告13篇02-14

變電站實習報告02-08

水電站實習報告12-27

水電站實習報告03-07

變電站的實習報告04-10

變電站的實習報告范文01-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99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在线香蕉y亚洲视频 | 亚洲一级电影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