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畢業實習報告匯總六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畢業實習報告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畢業實習報告 篇1
引言
人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蘊涵著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筑、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為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蘊涵著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
20世紀著名的城市學和建筑學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么為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當我們漫步于城市中時卻可發現這種現象是無初步在的,周圍的建筑物仿佛能夠講話、能夠行動,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樣;而且通過城市的物質結構,過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決定、久已形成的價值觀念等,都繼續存活下來并且散發著影響。”
正是為了充分認識到城市環境與在建構城市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作用,作為城市生態學的學習者,我們于xx年12月5日進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實習。
我們于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一定的調查,獲得了一定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結論。
北京水環境的治理是一項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項歷史上就不斷進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帶在古代曾是湖泊群,從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護城河環繞皇城、京城,湖水相連,使北京這座歷代名都在威嚴大氣之外,又增加了幾分秀麗和飄逸。但自清代末期開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積污染,航運廢止。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市對城市水系進行過三次較大的整治,興建了官廳和密云兩大水庫,開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將兩大水庫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環境用水量,水環境大為改觀。但畢竟40多年來未對水系進行過徹底治理,20世紀80年代后經濟迅速發展,外來人口急劇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溝。湖泊淤泥深厚,據北京市水利部門的監測,淤泥累計達到230萬立方米。
【精選畢業實習報告匯總六篇】相關文章:
畢業實習報告模板匯總八篇12-18
電氣畢業實習報告匯總七篇12-18
關于工程畢業實習報告匯總10篇12-16
【必備】畢業的實習報告匯總9篇01-04
【精華】畢業實習報告模板匯總六篇01-02
【必備】畢業實習報告匯總十篇01-02
有關畢業實習報告模板匯總五篇12-28
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匯總6篇12-26
工程畢業實習報告模板匯總6篇12-24
有關畢業實習報告模板匯總六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