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霧霾的手抄報資料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防治霧霾手抄報資料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我們制作手抄報的時候,可以用哪些資料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防治霧霾資料,僅供參考。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出現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霧有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較常見或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
“‘霧’和‘霾’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系統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孫冷指出,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城市里大樓越建越高,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于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
——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這種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
實際上,家庭裝修中也會產生粉塵“霧霾”,室內粉塵彌漫,不僅有害于工人與用戶健康,增添清潔負擔,粉塵嚴重時,還給裝修工程帶來諸多隱患
防治霧霾手抄報資料:霧霾形成的原因
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后
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蒙蒙的。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細顆粒物(PM2.5),也就是直徑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第二,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細顆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單位的班車,以及大型運輸 卡車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工業排放出的廢氣也是一大要素,在2012年全世界燃燒的70萬億噸標準煤中,中國就燒了36萬億噸,占了51%,排放出的廢氣可想而知。
第三是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制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防治霧霾手抄報資料:霧霾危害
上呼吸道感染
持續的霧霾天氣籠罩著全國10余個省份,霧霾天氣,空中浮游大量塵粒和煙粒等有害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傷害,空氣中飄浮大量的顆粒、粉塵、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體吸入,就會刺激并破壞呼吸道黏膜,使鼻腔變得干燥,破壞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細菌進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支氣管哮喘
霧霾天氣時,大氣污染程度較平時重,空氣中往往會帶有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毒性,將會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和健康。霧霾天氣時,空氣中漂浮著粉塵、煙塵,塵螨也可能懸浮在霧氣中,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這些過敏原,就會刺激呼吸道,出現咳嗽、悶氣、呼吸不暢等哮喘癥狀。
肺癌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表示,肺癌的潛伏期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小年齡的孩子患肺癌,很可能和遺傳因素、基因突變有關。不過,和成人相比,兒童的身高決定了其受汽車尾氣以及馬路粉塵的影響確實更大,這是得到醫學界共識的。因為兒童的呼吸帶正好處于尾氣高度附近,同時,兒童單位體重的呼吸暴露量比大人高,導致其易感性更高,所以受尾氣、霧霾等污染氣體的影響更大。再加上兒童的身體各器官沒有發育完全,污染氣體侵襲造成的傷害也更大。
結膜炎
專家介紹,霧霾天空氣中的微粒附著到角膜上,可能引起角、結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結膜炎的病情。角膜炎、結膜炎患者明顯增多,有老年人、兒童,同時也有整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人們出現的情況大致一樣:眼睛干澀、酸痛、刺痛、紅腫和過敏。
小兒佝僂病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已用一年時間,開展了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
初步研究發現:霾天氣除了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氣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些間接影響。霾的出現會減弱紫外線的輻射,如經常發生霾,則會影響人體維生素D合成,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并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
【防治霧霾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防治霧霾的手抄報資料08-24
防治霧霾的手抄報08-25
霧霾手抄報資料08-25
霧霾的手抄報資料08-24
防治霧霾初中手抄報08-24
預防霧霾手抄報資料08-25
防止霧霾的手抄報資料08-25
地理霧霾手抄報資料08-25
關于霧霾的手抄報資料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