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文化薈萃手抄報
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華文化薈萃手抄報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中華”的定義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中華文化定義為中國所有民族(即56個民族)的文化總匯。但以漢族為首所發起的辛亥革命的口號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可見在眾多人的心目中認為漢文化才是正統的中華文化。而在17世紀,滿族的清朝代替漢族的明朝取得了中原支配地位,朝鮮的儒者們認為滿族沒有正統性來繼承中華文明,中原的中華文明隨著明朝一起滅亡了(參照中國中心主義)?芍r也認為“漢文化才是中華文化,滿文化不是中華文化”.而清朝統治中國后,越南認為中原的中華文明分別由北方的清朝和南方的越南阮朝對等繼承,而阮朝有在東南亞傳播中華文明的責任,此想法則視滿族文化為中華文化之一。 判斷其文化是否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主要是依照依照漢字文化傳播而定,一般而言,受繼漢字文化國家,多半也繼承“中華思想”,所以日本、朝鮮、越南可視為中華民族。而非使用漢字文化民族如蒙古,西藏,則大多不具備中華思想,并非中華民族之一。但明清以后,中國執政強權卻主張可依照朝代的關系而定,如該國與天朝中國有附屬關系以及其漢化程度有很大關聯,例如元朝時蒙古文化也被當權者認為是中國文化、滿清皇帝也認為自己是中國天子而繼承中華文化(然而今日許多漢人仍對清朝實行的“剃發易服”反感;且1871年,中日兩國談判《中日修好條規》中,日本曾抗議,不準清政府自稱中華。[1].最終使馬關條約中漢日文的國家名詞產生不同)、李氏朝鮮作為中國附屬國也常自稱其屬于中華文化。直到外蒙古、朝鮮半島獨立,民族主義興起后,才不再稱為中華文化,然而中國國內的民族卻仍認同其為中華文化。
起源
中華民族在神農時代以前的政治形態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領袖是「巫」。這種說法與傳統的認知差異很大,在歷史上人們的認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裝神弄鬼沒有知識的。實際上在先民的原始時代「巫」是科學家,「巫」代表知識的權威。 原荒時代,先民知識未開,見大自然各種現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氣候變化的風雨雷電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對于這些疑惑要想獲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巫對于這種現象,經過觀察,思考,分析等過程后做出的結論是風有風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電有電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無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論,現代人看來太不科學,太迷信了。但誰敢保證當代科學家對宇宙現象所做的解說,等千年以后,不會被推翻而指為迷信,反科學的呢? 另外,人類有兩件事情無法自己處理,必須要求助于他人。一是生理的,人沒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須要請醫生診治。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總是患得患失,東想西想,猶豫不決,這時必須要請教他人提供意見作參考,F在的人當然知道,生了病要去醫院診療。心中有猶豫不決的事,要請教至親好友,或者向專家咨詢。在原始時代,這兩件事發生了,求助于同一人,就是「巫」。由古「醫」字寫作「醫」,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證明。
中華傳統文化簡介
傳統文化(traditional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傳統文化是起源于過去、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為基礎的哲學文化,借用了現代科學上的發現,把宇宙的本質、宇宙的形成、發展變化、成熟、衰老與死亡,宇宙的歸宿;人的本質,人的過去與未來,人從那里來,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應當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誰?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運動中扮演的角色;人類社會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歸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訴給人類。把以上內容告訴給人類,是讓人們明白我們做人的權力、責任和義務,讓人們都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用現代語言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人們真正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涵的本質。再者,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的產物,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了,語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強了;第三、科學已經很發達了,我可以借助科學上的發現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細致地表述,這樣就更有說服力與感染力。
【中華文化薈萃手抄報】相關文章:
薈萃經典名言精選08-01
中華文化手抄報內容資料10-15
升職的賀詞「薈萃」01-21
谷雨諺語薈萃04-19
升職的賀詞【薈萃】12-09
超級經典語句薈萃05-09
關于時間的成語薈萃09-24
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薈萃08-29
描寫“樹”的好詞薈萃01-28